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用原位核酸杂交和套式聚合酶反应等技术,从各型克山病心肌标本中均发现有柯萨奇B组(CBV)病毒RNA的存在,其阳性率从61.5%到90.0%不等。证明很多克山病病人确有肠道感染,重新提出重视肠道病毒,特别是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在克山病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对克山病非病区——长春地区近年来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给予特别关注。对1992~1996年临床拟诊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了CBV特异性IgM抗体的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长春地区10年间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发展,克山病的流行已基本得到控制,柯萨奇B组病毒在克山病研究中的致病机理已有大量报道,柯萨奇B组病毒在人群中广泛流行越来越被研究工作者重视。开展柯萨奇B组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不仅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而且对克山病的防治工作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运用核酸杂交方法从克山病尸检标本中发现有CoxB组病毒的RNA,进一步提示克山病与CoxB组病毒感染有关[1],那么,非病区的长春地区柯萨奇病毒感染情况怎样呢?多年来我们一直从事柯萨奇B组病毒抗体IgM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与黑龙江省急型克山病的关系。本文用缺口平移法制备生物标记的柯萨奇B3病毒的cDNA探针与13例急型克山病尸检心肌组织及脑外伤、CO中毒等意外死亡的正常成人心肌组织10例,非病区7~8个月引产胎儿心肌组织10例的石腊切片进行原位杂交。结果13例急型克山病中有8例出现阳性杂交信号,即有柯萨奇B组病毒的RNA存在,阳性率达61.5%。对照组均为阴性,提示黑龙江省急型克山病有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可能是急型克山病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和RT-PCR技术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与吉林亚急型克山病的关系.方法以柯萨奇B组病毒基因组的一段共同序列做寡核苷酸探针,于5′端行生物素标记,检测亚急型克山病患者尸检心肌组织标本中柯萨奇病毒的感染率;选取阳性标本做RT-PCR,并对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比较其与柯萨奇B组病毒各血清型之间的差异.结果 9例亚急型克山病患者尸检心肌组织标本中有7例原位核酸杂交结果阳性,阳性率为77.78%;所选3例原位核酸杂交结果阳性标本RT-PCR均有长541 bp的DNA条带出现,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与柯萨奇病毒B3同区域序列一致,与B1、B4、B5的同源性较大.结论亚急型克山病患者体内有柯萨奇B组病毒RNA存在,柯萨奇病毒可能在克山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克山病同柯萨奇B组病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流行病学调查与病理特点和病毒分离等实验研究表明:病毒感染与克山病有着密切关系。迄今为止,已知有柯萨奇B组和A组(CoB和A)病毒、腺病毒等,种类较多且分散。但以CoxB组病毒为最多见,与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种类很相似,但从病理特点与临床及流行病学上又有不同之处。对克山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尚不够了解,对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RNA阳性信号在克山病心肌细胞中的特征及病毒感染与发病的关系。方法:以65例不同型别克山病尸检心肌组织蜡块为研究对象,用寡核苷酸探针与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核酸杂交,以检测柯萨奇B组和A组病毒RNA。结果:急型、亚急型及慢我山病的阳性杂交信号检出率分别为83.0%、87.9%及80.0%。阳性信号在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心肌中颗粒粗大,境界较清晰,但分布比较局限;在慢型克山病中阳性信号多散在分布于各部位心肌细胞内,但颗粒较细小,境界不清。结论:心肌组织蜡块长期保存不影响杂交结果;吉林省各型克山病均与柯萨奇病毒感染密切相关,提示病毒感染是克山病复合病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引发心脏病的原因很多,其中由病毒引发的心脏病占有较大比例。能引起心脏病的常见病毒是柯萨奇病毒,特别是柯萨奇B组病毒最为多见。有关心脏病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情况的报道较多,特别是在心肌炎和克山病的病因研究牛报道较多,但未见有关吉林地区心脏病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情况的报道。本文收集心脏病患者1298例抗柯萨奇B组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柯萨奇B组病毒在心肌炎、心包炎、扩张型心肌病和心肌梗塞等疾病中的感染情况,为心脏病的病因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用光敏生物素标记的柯萨奇 B_3病毒 cDNA 探针,与云南病区20例经临床和病理检查确诊为亚急型克山病的心肌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核酸杂交,以检测柯萨奇 B 组病毒 RNA。结果有18例出现阳性杂交信号,阳性率达90%。说明云南亚急型克山病心肌组织中有柯萨奇 B 组病毒 RNA 的存在。提示云南亚急型克山病的发生与柯萨奇 B 组病毒的持续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山东慢型克山病与柯萨奇B组病毒的关系,用缺口平移法制备生物素标记CoxB3病毒的cDNA探针与慢型克山病14例尸检心肌组织及10例脑外伤,CO中毒等意外死亡的正常成人心肌组织及10例非病区7 ̄8个月引产胎儿的心肌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杂交,14例慢克中有9例检测到柯萨奇B组病毒的KNA,阳性率达64%,而对照组均为阴性。提示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可能是山东慢型克山病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柯萨奇B4病毒感染与克山病及其病区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柯萨奇B4病毒与克山病及其病区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寡核苷酸探针的原位核酸杂交方法,结合病理学观察,对比研究克山病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异同。结果 克山病与病毒性心肌炎各自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发病区88.89%的病毒性心肌炎出现阳性杂交信号,而且几乎每例的所有心肌细胞均见阳性杂交信号;95.24%的亚急型克山病出现阳性杂交信号,且半数以上的标本几乎所有的心肌细胞内出现阳性杂交信号;阳性信号在病毒性心肌炎和亚急型克山病的心肌细胞内的分布及阳性信号颗粒的形态并无明显区别。结论 柯萨奇B4病毒与克山病及其病区病毒性心肌炎密切相关,其不同的病变特征可能是由于组成病因网的诸因素发生变动所致。  相似文献   

11.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火焰原子吸收、极谱示波法测定克山病、心肌炎、心肌病人血清、尿、发中8种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克山病血清 Cu、Ni 升高,Cr、Se、Ca 降低,Zn/Cu 比增大;尿 Zn、Co、Ca、Mg 升高,Cr、Ni、Se 降低;发 Cu、Zn、Ni、Ca、Mg 升高,Se 降低,Zn/Cu 比增大。心肌炎血清 Zn、Ni 升高,Cr、Se 降低,Zn/Cu 比增大;尿 Cu、Zn、Cr、Ca、Mg 升高,Se 降低;发 Cu、Zn、Co、Ni、Ca、Mg 升高,Cr、Se 降低,Zn/Cu 比增大。心肌病血清 Cu、Ca 升高,Cr、Se 降低;尿 Cu、Zn、Co、Ca、Mg 升高,Se 降低;发 Zn、Co、Ni、Mg 升高,Cr、Se 降低,Zn/Cu 比增大。  相似文献   

12.
克山病病毒病因学说及其传播机制设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克山病是一种地方性心肌病,病因研究认为在硒缺乏基础上,某种或多种致病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1-3]。从造成克山病病人心肌急性坏死、临床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病原学研究结果提示其发病与肠道病毒感染密切相关[4-9]。作者在对病区生态环境观察的基础上,复习国内外克山病、心肌病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以柯萨奇病毒感染为切入点进行探索,提出克山病病区独特的生态环境易于“雾”的形成,致使柯萨奇病毒以气溶胶的形式“富集”,并经呼吸道传播造成克山病的流行。1病区的生态环境1.1“发病灶”属“V”字形谷地:克山病呈灶状分布于我国从东北向西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柯萨奇 B4病毒与克山病及其病区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寡核苷酸探针的原位核酸杂交方法 ,结合病理学观察 ,对比研究克山病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异同。结果 克山病与病毒性心肌炎各自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 ;发病区 88.89%的病毒性心肌炎出现阳性杂交信号 ,而且几乎每例的所有心肌细胞均见阳性杂交信号 ;95 .2 4%的亚急型克山病出现阳性杂交信号 ,且半数以上的标本几乎所有的心肌细胞内出现阳性杂交信号 ;阳性信号在病毒性心肌炎和亚急型克山病的心肌细胞内的分布及阳性信号颗粒的形态并无明显区别。结论 柯萨奇 B4病毒与克山病及其病区病毒性心肌炎密切相关 ,其不同的病变特征可能是由于组成病因网的诸因素发生变动所致  相似文献   

14.
一起病毒性心肌炎爆发流行的病原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1998年7月,云南省大姚县龙街乡鼠街村公所发生病毒感染性心肌炎流行,经血清学检验,证实由柯萨奇(Cox)多个型别病毒感染与混合感染所致,感染率分别为74.5%,与15.7%,病情较重。克山病病区的心肌炎发病须与急型克山病相鉴别。同时也报导病毒混合感染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嗜心性柯萨奇B3病毒(CVB3m)感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小鼠新生心肌细胞方法,建立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模型,应用膜片钳技术中电流钳记录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结果应用TFA组与柯萨奇B3病毒感染模型组相比较,动作电位幅值(APA)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5,n=8),动作电位时程(APD)明显延长(P=0.00724,n=8)。结论黄芪总黄酮可显著降低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幅值(APA),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  相似文献   

16.
原位逆转录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的柯萨奇B3病毒R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柯萨奇B3病毒感染与心肌炎及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原学关系。方法 应用生物素标记的核苷酸直接掺入法 ,建立了原位逆转录PCR反应技术 ,检测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活检标本及正常心肌的尸检标本中的柯萨奇B3病毒。结果  16例病理学及临床诊断为心肌炎患者的心肌组织中 ,7例检测到柯萨奇B3病毒RNA ;14例病理学及临床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心肌组织中 ,5例检测到柯萨奇B3病毒RNA ;16例正常心肌标本中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部分心肌炎及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组织中存在柯萨奇B3病毒RNA ,提示柯萨奇B3病毒感染与部分心肌炎及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7.
用原位核酸杂交技术探讨肠道病毒与急型克山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与吉林省急型克山病的关系。方法 用柯萨奇病毒B3、B4、B5、A9共同序列作寡核苷酸探针对吉林省急型克山病尸捡心肌组织12例及病区与非病区尸捡正常心肌组织各7例进行原位核酸杂交。结果 吉林省急型克山病12例中有11例出现阳性杂交信号,即有肠道病毒RNA存在,阳性率为91.66%,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 吉林省急型克山病病人心肌组织中有肠道病毒感染,提示急型克山病的发病可能与肠道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与云南慢型克山病的关系,本文用缺口平移法制备生物素标记的柯萨奇B3病毒的cDNA探针与云南慢型克山病尸检心肌组织15例及脑外伤等非正常死亡的尸检心肌组织10例石腊切片及引产胎儿心肌组织10例的石腊切片进行原位杂交。结果云南慢克16例中有11例出现阳性杂交信号,即有柯萨奇B组病毒(CVB)RNA存在,阳性率达73.3%。脑外伤等非正常死亡的心肌及胎心均为阴性。提示云南慢型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嗜心性柯萨奇B3病毒(CVB3m)感染心肌细胞钠电流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小鼠新生心肌细胞方法,建立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记录心室肌细胞钠电流(INa)。结果应用黄芪总黄酮(TFA)组与柯萨奇B3病毒感染模型组相比较,INa峰值从(-7.79±1.53)nA下降到(-5.64±1.67)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6)。结论黄芪总黄酮可显著降低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钠电流的幅值。  相似文献   

20.
克山病、硒缺乏和病毒感染及其变异的研究回顾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回顾克山病(Keslnan disease)、硒(selenium)缺乏与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感染及其基因变异的研究结果,结合硒缺乏可以引起柯萨奇病毒与其他病毒发生基因变异,以及促进病毒感染与发病过程等研究数据,说明因宿主营养失衡所致病毒基因变异而形成的新现病毒(emerging virus)是新现病毒性疾病(emerging viral disease)发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