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比较胃癌患者在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在疗效上的差别.方法 将浙江绍兴第二医院于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实施胃癌根治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实施胃癌根治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支持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种不同支持方法之间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3.17±1.67)d,首次经口进食时间为(3.34±1.42)d,拔除胃管时间为(1.12±0.98)d,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为(2.67±0.93)d,拔除尿管时间为(4.65±1.75)d,白蛋白值为(39.7±3.7)g/L,前白蛋白值为(228±19)mg/L,血红蛋白值为(125.21±29.15)g/L,实验组各项指标均大幅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对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相较于肠外营养支持更加有效、经济和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王秀君 《大家健康》2013,(7):177-178
营养支持已经成为现代重症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重症医学的发展和重症患者的救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两种主要途径,对这两种途径进行比较研究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营养支持已经成为现代重症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重症医学的发展和重症患者的救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两种主要途径,对这两种途径进行比较研究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胃癌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支持,PN组患者使用肠外营养支持,并观察记录各项营养指标和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和术后第7天体重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N组的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增加更明显(P〈0.05),EN组的临床指标(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半流质时间)均比PN组短(P〈0.05),且EN组的并发症比PN组少。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可作为首选的理想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65例胃肠道肿瘤且伴有营养不良的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后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34例,肠内营养(EN)组31例,PN组给予静脉营养,EN予静脉营养的基础上,术后24 h内开始实施肠内营养,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9天抽取外周血,测定营养状况及免疫指标。结果 术后EN组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较PN组恢复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EN组患者的IgA、IgM和淋巴细胞计数较PN组上升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肠内营养可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病人80例按营养方式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结果两组营养支持前ALB与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ALB与PA在两组都明显升高,其中治疗组升高更加明显(P<0.05)。结论用鼻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颅脑损伤病人更好地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促进脑损伤后胃动力恢复,是重型颅脑损伤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选择年龄60岁以上胃癌手术的26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13例。检测手术前后人体测量学指标及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N)和纤维连接蛋白(FN)进行比较,同时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结果:术后两组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和Hb、Alb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8天病人均由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同时术后第4、8天时两组的FN提高比术前明显(P<0.05﹑P<0.01),而且术后第8天时EN组的上升比PN组更明显(P<0.05);肛门排气时间EN组比PN组为早(P<0.05)。结论:老年人胃癌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病人胃肠功能的恢复和改善营养代谢,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方式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及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胃癌手术患者,术前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和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EN组)各42例,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肝功能损害情况及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术后患者体质量均下降但幅度较小(P〉0.05)。两组术后第8天较第2天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明显上升(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及肛门排气EN 组较PN 组明显缩短(P〈0.05)。 EN 组免疫指标淋巴细胞计数术后第8天较术后第2天明显改善(P〈0.05)。术后肝功能损害及血糖波动EN组明显少于PN组(P〈0.05)。结论:营养支持能改善胃癌术后营养状况,而EN更符合食物消化吸收的生理过程,能提高免疫力、促进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对老年危重病患者的营养状态、免疫机能和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患者分别给予EN+PN(35例)和PN(15例)营养支持7天,进行支持前后自身对照及组间比较.结果 EN+PN组营养支持后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lb)及免疫指标IgA、IgG、IgM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Alb、Prealb、IgA、IgG、IgM水平高于PN组(P<0.05).胃肠出血发生率EN+PN组低于PN组(P<0.05).结论对老年危重病患者,如无胃肠营养禁忌,则应及早给予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0.
夏先萍 《中外医疗》2013,(36):14-15
目的 探讨分析胃代食管术后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行胃代食管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予以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结果 观察组的体重降低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蛋白变化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较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胃代食管术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更好地促进胃肠功能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手术胃癌患者106例,随机分成2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治疗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的方法,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白蛋白和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下床时间以及排气时间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免疫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白蛋白、血红蛋白、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免疫功能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手术后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何程祖  谭海才 《广西医学》2012,34(11):1524-1525
目的比较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和肠外营养(PN)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胃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32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30例,术后分别给予EEN和PN支持,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0 d观测患者营养指标、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EEN组前白蛋白明显高于PN组(P<0.05),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于PN组(P<0.05);EE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营养状况,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实验组在术后24 h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两组术后48 h内均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营养和免疫指标、并发症、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平均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第8天血浆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肠道通气时间、排便时间、营养相关费用和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后的血清CD3、CD4、CD4/CD8、CRP和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营养支持后的水平(P<0.05)。两组患者三年随访期内的平均生存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χ2=0.086,P=0.769)。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恢复肠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14.
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经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评价为中、重度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各29例,共治疗7 d.观察治疗期间感染发生情况,记录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留院时间.手术前后均测量体质量指数(BMI),同时抽取静脉血检测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和白蛋白(AL).结果:2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肛门排气时间提前(P<0.05),术后留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EN组术后BMI和PA明显高于PN组(P<0.05).结论:EN治疗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多个方面均优于PN治疗.  相似文献   

15.
陈舒秀 《中外医疗》2009,28(36):77-77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行手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支持(PN)与肠内营养支持(E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营养支持前后分别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3组营养支持前后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PN组和EN组的Alb,Prealb和TFN在营养支持后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N组与EN组间各营养指标差异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营养疗法对胃癌患者术后康复很有帮助,且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有更多优点。  相似文献   

16.
严重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早期胃肠道营养支持对颅脑损伤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方法 56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和肠外营养支持组,每组28例;营养支持前1天及营养支持后第3、10天测血清白蛋白、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每天观察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肠外营养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增加,ALT和血糖减低,并发症少。结论 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和有效的,效果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式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收治的接受肝切除术或肝局部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根据营养支持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低热量肠外营养组(HPN)和低热量肠内营养组(HEN),每组各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以及营养指标(ALB、PCHE、PA),免疫功能(CD4+ T 细胞、CD8+ T 细胞、CD4+ T 细胞/CD8+ T 细胞比值)、胃肠道功能(术后肠道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至出院时营养支持费用和住院时间的差异。 结果 与低热量肠外营养组相比,低热量肠内营养组患者TBIL、ALT、AST明显较低,低热量肠内营养组患者ALB、PCHE、PA明显较高,低热量肠内营养组患者的CD4+ T 细胞、CD8+ T 细胞、CD4+ T 细胞/CD8+ T 细胞比值均明显较高,低热量肠内营养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营养支持费用等均优于低热量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低热量肠外营养和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均有显著的疗效,但与低热量肠外营养疗法相比,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疗法有显著优势,临床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外、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发病机制、病程演变的深入研究,急性胰腺炎诊断、治疗原则渐趋一致,多种临床先进治疗技术介入的综合治疗使SAP病死率降至20%以下,其中营养支持具有重要作用,营养支持虽然不能完全改变SAP病程进展,但通过改善患者整体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功能,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早期研究对SAP主要采用肠外营养,近年来肠内营养受到重视,本文就与SAP的肠外、肠内营养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等状况恢复的比较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4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分别经鼻肠管、经颈内静脉进行营养支持,观察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营养评定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术后体重均低于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EN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小于PN组(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EN是安全可行的,且费用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及评价其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对本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胃癌手术患者治疗作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共30例)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共3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处理,EN组术后24~48h开始经空肠营养管滴注肠内营养液共7d,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术后8d进行人体相关指标测量,进行支持前后自身对照及组间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营养状态、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EN组除1例因腹胀明显不耐受外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治愈出院,EN组和对照组在并发症比较上差异无显著性,EN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但两组排便功能的恢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8d两组体重均明显减轻(P<0.01),而术前、术后白蛋白的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EN组住院时间及营养费用少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简便、经济,优于肠外营养。与TPN支持相比,EN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恢复,胃癌根治术后EEN支持是安全可行的,是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患者营养状态恢复快、对肝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