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肉瘤X线平片、CT和MRI的表现及其对骨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影像学资料完整并经病理证实的骨肉瘤,对骨肉瘤同一征象在不同检查方法的表现进行界定、观察、记录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X线平片和CT显示瘤骨呈高密度,MRI显示絮状瘤骨6例.2例针状瘤骨在X线和CT不能显示,MRI呈长T1短T2信号.②MRI能显示X线平片和CT不能显示的骨膜反应和骨膜三角9例和4例.③骨皮质破坏:X线平片和CT显示骨皮质破坏的形态.MRI能显示骨皮质破坏的病理基础.④干骺端或骨端松质骨在X线平片和CT呈溶骨、成骨或混合性改变,MRI呈长T1长T2和(或)长T1短T2信号.⑤骨干髓腔病变:X线平片能显示肿瘤骨,CT显示液-液平面3例,MR上,19例能分清肿瘤实质与瘤周水肿.⑥骺板(痕)及骨骺侵犯:X线平片和CT能显示骨质破坏和肿瘤骨,MRI还能显示骺板(痕)及骨骺瘤周水肿.⑦肿块与软组织肿胀:X线平片显示3例有钙化的软组织肿块边缘清楚,而CT和MRI显示软组织肿块均边缘清楚,分别为28例和32例;X线平片不能显示软组织肿胀.结论 X线、CT和MRI在显示骨肉瘤的征象方面各具特点,三者互补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X线平片、CT、MRI诊断骨肉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骨肉瘤的X线平片、CT、MRI表现.结果:20例X线平片均能清楚显示骨肉瘤的基本表现,术前正确诊断17例,误诊3例;CT显示骨肉瘤的骨质破坏及瘤骨优于X线平片11例;MRI显示骨肉瘤的早期骨破坏及周围软组织、病变范围及骨骺(骺板)侵袭、瘤周水肿优于X线平片及CT14例.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骨肉瘤的首选及基本方法,CT或MRI对提高骨肉瘤的诊断、分期及临床治疗提供全面、准确的影像学资料,尤其MRI对于指导保留骨骺的保肢术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儿成神经细胞瘤骨转移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X线平片、CT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小儿成神经细胞瘤骨转移患者47例,分析骨转移在X线平片、CT和MRI上的特征,并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成神经细胞瘤骨转移89.2%位于长管状骨、骨盆、头颅和脊柱.形态上包括溶骨型(71.4%)、混合型(28.6%)和单纯成骨型.X线和CT表现为虫蚀样、不规则、极小透光区,部分伴有硬化边缘或骨膜反应.CT在头颅、骨盆、椎体等部位显示更细微、更广泛的病变.MRI骨髓侵犯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MRI发现髓内转移的时间早于CT和X线,显示病变范围更大.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成神经细胞瘤骨转移的基本影像学方法,为观察长骨转移最佳方法;CT利于显示骨结构重叠较多部位的病变和细节;MRI早期发现髓内、椎管内转移.  相似文献   

4.
脊柱外伤的平片、CT和MRI诊断价值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平片、CT、MRI对脊柱外伤不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47例脊柱外伤的X线平片、CT、MRI图像,对椎体附件骨折检出率、脊柱曲度改变、碎骨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椎间盘损伤、韧带损伤、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椎旁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平片、CT、MRI检出压缩骨折椎体均为46个,分辨出椎体碎骨片分别是47、134、84块.MRI还检出12个单纯骨挫伤的椎体.CT、MRI显示34块碎骨片压迫脊髓、51个椎间盘形态改变.结论 对脊柱外伤,X线平片诊断价值有限;CT对骨折线、碎骨片移位显示最佳;MRI能显示骨折、骨挫伤、脊髓、椎间盘、神经根、韧带、软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X线平片、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3例临床拟诊为AS的患者行骶髂关节X线平片和MR检查,MR平扫均包括骶髂关节斜冠状面T1WI、T2WI、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附加水激励的三维稳态快速梯度回波序列(3D-BTFE-WATS),其中24例同时行脂肪抑制T1WI增强检查;25例患者同时行CT检查.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应用x2检验对X线平片、CT和MRI显示骨侵蚀破坏敏感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3例患者的106侧骶髂关节中,X线平片和MRI显示关节面下骨侵蚀病变分别为16侧和63侧;25例CT检查中显示26侧骶髂关节面下存在骨侵蚀破坏.CT和MRI显示骨侵蚀敏感度相近(x2=0.16,P>o.05),两者均优于x线平片(x2值分别为14.44和17.36,P值均<0.05),在所应用的MR序列中,3 D-BTFE-WATS显示骨侵蚀破坏最佳.MRI除显示AS骶髂关节慢性骨结构改变外,显示骨髓水肿 32例、滑膜增厚和(或)异常强化35例,脂肪沉积16例、韧带附着点炎15例、被膜炎9例和关节软骨破坏31例.结论 MRI能发现X线平片和CT不能显示的骨髓水肿和滑膜炎等急性炎性改变,早期诊断价值优于X线平片和CT.  相似文献   

6.
急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包括X线平片、超声、CT、MRI及放射性核素显像.早期X线平片的诊断灵敏度低.超声能早期发现深部软组织及骨膜下脓肿,但图像质量取决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CT能早期观察到微小的骨质改变,但灵敏度较低.MRI可优于其他检查显示髓腔内的病变,但对于死骨、钙化的诊断不如CT灵敏.放射性核素显像剂的种类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软骨肉瘤的影像诊断,旨在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表现.14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8例同时行CT检查,10例行MRI检查.结果 14例软骨肉瘤中,发生在骨盆6例,管状骨7例,椎体1例.11例表现为斑片状、虫蚀样的溶骨性骨质破坏,12例可见钙化或骨化,1例可见针状骨膜反应,8例可见明显软组织肿块.结论 对于软骨肉瘤,X线平片及CT能清晰地显示钙化、骨化,磁共振能准确地显示病变范围,X线平片结合CT及/或磁共振能明显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滑膜软骨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63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软骨瘤影像学资料,总结其X线平片(63例)、CT(12例)和MRI(18例)表现特征.结果 63例中发生在膝关节46例,髋关节12例,肘关节3例,踝关节1例,肩关节1例.X线平片显示59例关节周围软组织内多发且数量不等的结节状或不规则钙化骨化影,4例仅见关节软组织肿胀而未见钙化骨化影.CT均可见较平片更为清晰的多发的钙化骨化结节影及滑膜增厚.MRI均显示关节滑膜增厚及结节样隆起,并见1个或多个不同成分特征及信号强度的软骨小体.结论 滑膜软骨瘤病在X线平片、CT 和MRI 表现具有特征性,特别是MRI能发现病变早期未钙化的软骨小体,使该病在早期能作出正确诊断,同时MRI能对该病进行较准确的分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管状骨骨巨细胞瘤的X线平片、CT和MRI表现,评价X线平片、CT和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非管状骨巨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7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11例行CT扫描,8例行MRI检查.结果 大部分病变表现具有长管状骨病变的特征,但也有其自身特点.其中膨胀性囊性骨质破坏8例,溶骨性骨质破坏9例,偏心性邻关节生长5例,形成软组织肿块4例,有硬化边1例.结论 X线平片可作为诊断非管状骨骨巨细胞瘤的初步筛选方法,CT和MRI可为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探讨骨挫伤的MRI影像表现及MRI在骨挫伤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骨挫伤和3例隐匿性骨折病例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资料,分析骨挫伤的MRI影像表现,评估X线平片、CT及MRI在骨挫伤影像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全部病例的X线平片均未见异常.CT能有效显示3例隐匿性骨折的部位和形态,但34例骨挫伤病例CT均未能予以诊断.3例CT诊断为隐匿性骨折的病例MRI诊断为骨挫伤而未能显示骨折的存在.MRI能有效显示不同部位骨挫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在SE序列上骨挫伤的典型MRI表现为不规则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的异常信号改变,骨皮质及骨轮廓不发生变化.结论在X线平片、CT及MRI三种影像检查方法中,MRI是唯一能有效诊断骨挫伤的检查方法,但MRI不能明确区别骨挫伤和未分离、移位的隐匿性骨折.  相似文献   

11.
骶骨肿瘤的CT、MR表现及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骶骨肿瘤CT及MR表现的分析,提高对其影像诊断的认识。材料和方法:28例骶骨肿瘤,其中脊索瘤10例;神经源性肿瘤8例;转移瘤4例;巨细胞瘤5例;淋巴瘤1例。全部病例均行CT检查,22例行MR检查,并对其中CT、MR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各种骶骨源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征象包括:软组织肿块、骶孔扩大变形,病灶内钙化及骨嵴形成,髓腔浸润,病变不同的中心位置及范围。脊索瘤、巨细胞瘤、神经源性肿瘤的MR信号有一定特点。结论:CT特别是MR可作为骶骨肿瘤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髋骨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分析(附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髋骨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经手术病理和临床活检证实共10例,其中成软骨细胞瘤和骨巨细胞瘤各3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非骨化性纤维瘤和嗜酸性肉芽肿各1例.结果CT显示肿瘤钙化机率高于X线平片,但对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有限;对肿瘤的内部结构和病变周围软组织的显示CT优于X线平片.结论充分利用CT密度分辨力、横断多层面的解剖结构的优越性,可显示X线平片见不到的征象.  相似文献   

13.
眼部淋巴瘤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眼部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特点,探讨二者诊断淋巴瘤的价值。方法:13例眼部淋巴瘤,CT检查12例,MRI检查5例。结果:所有病例经病理证实,其中10例为单侧,3例为双侧,均累及隔前眶周组织,8例以眼眶的上象限为主,5例以下象限为主,境界不清。5例呈局限性块影;8例呈弥漫软组织影,沿肌锥外向眶内浸润生长,同时累及泪腺和邻近眼外肌,并沿肌锥外向眶内生长呈铸形样改变;3例大部分眼环被肿瘤组织环绕,呈光芒样改变,并累及球后。CT平扫肿瘤组织呈境界欠清的中等密度软组织块影,MRI呈较低或略高信号强度,增强扫描肿块均呈较明显的均匀强化。结论:眼部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些特征,影像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骨良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MR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骨良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骨良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34例,分析其磁共振表现。全部病例均做磁共振检查。采用常规SE序列,T1W及T2W成像。其中20例同时做了脂肪抑制成像。结果:磁共振诊断正确率为94.1%(32/34)。磁共振征象包括:骨质破坏(30/34);软组织肿块(3/34);关节侵犯(1/34);骨壳(10/34);硬化缘(17/34);钙化(3/34);骨间隔(7/34);囊变坏死(8/34);出血(7/34);软组织水肿(3/34);髓腔水肿(3/34);关节积液(3/34)。结论:磁共振是骨良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有效辅助诊断方法。磁共振与平片、CT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定性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平片、CT,MRI对骨样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8例骨样骨瘤均摄平片,其中16例经CT检查,4例行MRI检查;分析骨样骨瘤的平片、CT,MBI影像学表现.结果骨样骨瘤典型表现为瘤巢及周围反应性骨质硬化,且随病变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诊断准确性平片为92.9%,CT为100%,MRI为83.3%.结论平片是诊断骨样骨瘤的基本手段,CT为最可靠方法,MRI需结合平片、CT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6.
转移性骨肿瘤漏误诊原因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转移性骨肿瘤漏、误诊的原因,提高对该病影像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资料完整的转移性骨肿瘤105例,其原发肿瘤主要为肺癌、前列腺癌、消化道癌及乳等。所有病例均摄X线平片,其中CT检查31例,MR检查21例,ECT检查34例。结果 骨转移瘤以多发、溶骨型为主。初次影像检查漏、误诊分别为:X线平片35例,CT5例,MR及ECT各1例。结论 影像检查首选ECT和X线平片,有条件时最好作CT  相似文献   

17.
骶骨神经源性肿瘤的X线平片及CT分析(附6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通过分析骶骨神经源性神经肿瘤的X线和CT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6例骶骨神经源性肿瘤,其中神经鞘瘤4例,恶性肿瘤鞘瘤1例,神经纤维瘤1列,对其平片及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平片表现,骶骨神经源性肿瘤多位于上部骶椎,偏侧性生长,骶孔或骶骨内奢望生扩大破坏或变形及多囊状膨胀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骨质硬化,CT表现,膨胀的溶骨破坏区被软组织肿块充填,骨壁变薄,肿块无钙化,肿瘤破坏骨壁或骶孔  相似文献   

18.
MRI and CT evaluation of primary bone and soft-tissue tumor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wenty-six patients with primary tumors of bone or somatic soft tissues underwent bot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15 of the patients had radionuclide bone scans as well. Only in a minority of cases did these tomographic methods provide information needed for diagnosis that could not be derived from the plain radiographs alone; however, for assessing the extent of the disease, both CT and MRI proved very valuable, particularly MRI. Specifically, MRI was superior to CT in delineating the extent of the neoplasms and their relation to surrounding structures in 21 of the patients, equal in four, and inferior in only one. Furthermore, in the 13 patients with tumors of long bone, MRI was judged superior to CT in visualizing marrow abnormality in 12 cases, and equal in only one case. Radionuclide scans demonstrated the lesions in 14 of the 15 cases; its primary utility was in excluding additional les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for these patients, MRI was the imaging method of choice in assessing the extent of bone and soft-tissue tumors.  相似文献   

19.
骶椎肿瘤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骶椎肿瘤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T检查并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4例(男9例,女5例)骶骨肿瘤,就骨质破坏,钙化,软组织肿块和病变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转移瘤CT表现为椎体和附件骨质破坏,无钙化.脊索瘤亦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有软组织肿块,常有钙化.巨细胞瘤呈膨胀性生长,压迫周围组织或器官.神经纤维瘤、骨软骨瘤及软骨肉瘤的CT表现典型.结论CT扫描在骶椎肿瘤的发现和估价病变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治疗计划的制订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鞍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学军 《西南军医》2007,9(3):18-19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CT、MRI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鞍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CT、MRI平扫及其增强扫描影像表现,并与手术证实和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不同病变在生长部位、信号或密度上各有特点,大部分病例影像检查能做出正确定性、定位诊断,部分病例信号或密度相似,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结论MRI是鞍区病变首选检查方法,能很好显示病变大小、形态及邻近解剖关系,显示血管及血管病变也明显优于CT,但CT在显示病变有无钙化及骨质破坏程度方面是MRI不能替代的,对鞍区病变做出正确诊断还应结合增强扫描及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