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利用RT-PCR检测CK19 mRNA技术,从分子水平探讨在青年结直肠癌患者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扩增,对角蛋白CK19检测。对3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108个淋巴结进行检测,检测良性结直肠疾病(结直肠息肉、憩室等)手术的20例患者的正常肠周淋巴结20枚作为对照组,同时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 30例结直肠癌患者均有CK19 mRNA表达,108个淋巴结中有47个存在CK19 mRNA阳性表达,阳性率为43.5%;常规病理检查有25枚有癌转移,阳性率为23.2%;20例良性病变患者30枚淋巴结CK19mRNA表达为阴性。结论 RT-PCR扩增CK19 mRNA检测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是一种敏感而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对青年结直肠癌患者指导治疗,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情况以判断肿瘤预后,指导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 采用RT-PCR方法对胃癌上皮及淋巴结进行CK19mRNA的检测及胃癌上皮细胞nm23-H1mRNA的检测。结果 6例正常淋巴结无CK19mRNA表达,20例胃癌组织均有CK19mRNA表达,其中有12例淋巴结存在CK19mRNA表达,占60%,而病理组织学检查只有4例存在淋巴结转移,占20%,另外该12例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有9例nm23-H1mRNA低表达,结论 应用RT-PCR方法对胃淋巴结CK19mRNA及胃癌组织nm-H1mRNA进行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细胞角蛋白18基因诊断胃癌淋巴结微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RT-PCR检测细胞角蛋白-18(CK18)mRNA表达的方法,判断胃癌淋巴结内微转移状况,探讨18 mRNA表达在胃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细胞角蛋白18 mRNA为标志基因,用RT-PCR法检测35例胃癌的298枚淋巴结及良性胃病变的淋巴结20枚。结果:对照的良性胃病变淋巴结无CK18 mRNA表达,胃癌组的298枚淋巴结病理检查阳性99枚(33.2%),而RT-PCR法检测细胞角蛋白阳性133枚(44.6%),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检查为阴性的199枚中,经CK18 mRNA RT-PCR法检测有34枚阳性(17.1%)。 结论:用RT-PCR法检测胃癌淋巴结CK18 mRNA是诊断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敏感而特异的方法,对判断预后、指导术后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血管生成素-2(Ang-2)mRNA表达量的变化,探讨其与淋巴结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20例淋巴结阳性胃癌患者和61例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术前及30位健康者外周血Ang-2mRNA的表达量,同时检测淋巴结组织CK20表达以评价淋巴结微转移,随访术后,分析术前外周血Ang-2mRNA表达量与淋巴结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淋巴结阳性胃癌患者外周血Ang-2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9.02±3.74)比(4.30±2.59),P<0.01],两者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淋巴结微转移阳性患者外周血Ang-2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淋巴结微转移阴性患者[(5.41±2.25)比(3.95±1.83),P<0.05]。术前外周血Ang-2mRNA表达量与淋巴结阴性胃癌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5或<0.01),与肿瘤组织类型无关,与术后生存期、术后复发转移及术后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外周血Ang-2mRNA表达量是影响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术前外周血Ang-2mRNA表达量可能成为评价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和预后的有价值的临床指标,有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外周血CK19 mRNA基因表达的检测,探讨对胃癌患者微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63例胃癌患者,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的阳性检出率为36.5%,并与肿瘤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K19 mR-NA无1例阳性表达。结论:CK19 mRNA可以作为判断胃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肺特异性X蛋白(LUNX)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6例NSCLC患者及34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LUNX mRNA的表达情况,对比两组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其表达与NSCLC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查NSCLC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率为50.0%(28/56),RT-PCR法检查淋巴结组织LUNX mRNA阳性表达率为53.6%(30/5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5)。NSCLC组外周血中LUNX mRNA阳性表达率为58.9%(33/56),在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6%(30/5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3);肺良性病变组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均无LUNX mRNA表达,NSCLC组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LUNX mRNA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外周血和淋巴结组织中LUNX mRNA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有无吸烟以及病理类型、肿瘤部位等均无关(P0.05)。结论外周血和淋巴结中LUNX mRNA的表达是肺癌微转移的一个潜在的特异性指标,外周血LUNX mRNA可能更具敏感性,LUNX mRNA的检测对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6例胃癌组织和3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40分子的表达,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11例胃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D40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CD40分子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3.9%,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差异具显著性(P<0.01);RT-PCR检测发现CD40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7%,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无表达;CD40和CD40mRNA阳性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01-0.01),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瘤块大小无关(P>0.05)。结果表明:CD40及其mRNA在胃癌组织中异常表达,且其表达与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胃癌诊断、评价转移及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肺特异性X蛋白(LUNX)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6例NSCLC患者及34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LUNX mRNA的表达情况,对比两组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其表达与NSCLC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病理组织学检查NSCLC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率为50.0%(28/56),RT-PCR法检查淋巴结组织LUNX mRNA阳性表达率为53.6%(30/5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5).NSCLC组外周血中LUNX mRNA阳性表达率为58.9%(33/56),在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6%(30/5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3);肺良性病变组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均无LUNX mRNA表达,NSCLC组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LUNX mRNA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外周血和淋巴结组织中LUNX mRNA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有无吸烟以及病理类型、肿瘤部位等均无关(P>0.05).结论 外周血和淋巴结中LUNX mRNA的表达是肺癌微转移的一个潜在的特异性指标,外周血LUNX mRNA可能更具敏感性,LUNX mRNA的检测对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对常规病检阴性(pN0)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价值。方法:研究pN0胃癌14例249枚淋巴结,分别用癌胚抗原和CKl9作为标记物,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淋巴结微转移。结果:在6例患者的淋巴结中发现微转移,免疫组化和RT-PCR法分别发现11枚和19枚微转移淋巴结,2种方法发现的微转移阳性率分别为4.4%和7.6%。在免疫组化检测阳性的11枚淋巴结中,8枚用CK19和癌胚抗原的抗体染色均为阳性,另3枚仅在CKl9抗体染色时阳性而癌胚抗原的抗体染色阴性。在19枚RT-CPR检测阳性的淋巴结中,15枚用CK19和癌胚抗原作为标记物检测均为阳性,另4枚仅在用CK19检测阳性而用癌胚抗原作为标记物检测为阴性。所有用免疫组化检测为阳性的淋巴结用RT-PCR检测均为阳性,但19枚RT-PCR检测阳性的淋巴结中枚有10枚被免疫组化证实为阳性。结论:RT-PCR是比免疫组化更为敏感的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方法,而CK19作为检测标记物比癌胚抗原更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CT、病理和MAGE-1、-2、-3、-4基因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CT、病理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黑色素瘤抗原(MAGE)基因3种方法对53例患者的111组淋巴结分别进行癌转移的检测。结果:80组常规病理检查阴性淋巴结中4种MAGE基因至少有一种表达的淋巴结有19组,几率是23.8%(19/80)。31组常规病理检查阳性淋巴结标本中4种MAGE基因至少有一种表达的几率是87.1%(27/31)。非肺癌患者淋巴结4种MAGE基因表达均为0。应用常规病理检查和应用RT-PCR技术检测MAGE基因在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率分别为27.9%(31/111)和41.4%(46/111),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31组CT阳性淋巴结标本中4种MAGE基因至少有一种表达的几率是80.6%(25/31),80组CT阴性淋巴结中4种MAGE基因至少有一种表达的淋巴结有21组,几率是26.3%(21/80)。结论:应用RT-PCR检测MAGE基因可检出常规病理方法和CT未能检出的淋巴结微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进展期胃窦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微转移状况,探讨进展期胃窦癌根治术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以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为标志基因,对45例进展期胃窦癌患者的86枚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标本进行检测。结果45例进展期胃窦癌患者有23例出现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CK20阳性(51.11%),与常规病理检查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86枚淋巴结有46枚CK20阳性(53.49%),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结论RT-PCR技术检测CK20 mRNA是诊断胃窦癌淋巴结微转移敏感而特异的方法,进展期胃窦癌根治术应包括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histidinetriad,FHIT)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分子分期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28例患者的64组淋巴结FHIT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非肺癌患者淋巴结FHIT基因失表达或异常表达(阳性表达)率为0,应用常规病理检查和应用RT-PCR技术检测FHIT基因在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率分别为26.6%(17/64)和37.5%(24/6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中存在FHIT基因失表达或转录表达异常,检测肺癌淋巴结中FHlT基因的表达对准确判断肺癌的分子分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切除、微转移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切除方法及检测淋巴结微转移的方法,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48例乳腺癌病人,采用专利蓝和锝99标记的大分子右旋糖苷(99mTc-DX)为示踪剂行前哨淋巴结显像,术中先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再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对其中20例病人的腋淋巴结进行微转移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MA、CK-19在淋巴结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淋巴结中CK-19mRNA.所有数据用SPSS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48例中有44例前哨淋巴结成功显像,成功率91.7%,其中20例病人联合应用专利蓝和99mTc-DX两种方法定位前哨淋巴结,成功率100%.成功显像的44例病人共找到前哨淋巴结(SLN)95个,病理检查发现转移率(阳性率)为37.9%(36/95);非前哨淋巴结(NSLN)457个,转移率为19.7%%(73/45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 2).腋淋巴结微转移检测:20例病人共有239个腋淋巴结,其中SLN48个,NSLN 191个.常规病理检查SLN微转移阳性率为14.6%(7/48),NSLN为0;用EMA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LN阳性率为29.2%(14/48),NSLN为1.6%(3/191);CK-19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LN阳性率为22.9%(11/48),NSLN为1.1%(2/191);RT-PCR方法检测SLN阳性率为62.5%(30/48),NSLN为11.5%(22/191).常规病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RT-PCR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专利蓝和99mTc-DX两种方法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优于单用其中一种方法;免疫组化方法和RT-PCR方法是检测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方法,而且RT-PCR方法比免疫组化方法更敏感;前哨淋巴结定位和微转移的检测等技术对乳腺癌的治疗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癌胚抗原(CEA)mRNA在诊断胃癌细胞淋巴结微转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胃周围淋巴结为检测标本,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NP-PCR)检测CEA mRNA,用常规病理学方法检查癌细胞。结果:胃癌组胃周围淋巴结38.8?A mRNA阳性,病理学检测17.9%癌细胞阳性;良性胃病组胃周围淋巴结均阴性。RT-NP-PCR检测CEA mRNA与病理学检查癌细胞的结果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EA mRNA指标诊断胃癌细胞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病理学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时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和检测CK19 mRNA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乳腺癌患者术中注射美蓝定位前哨淋巴结,用RT-PCR检测前哨淋巴结CK19 mRNA表达以确定转移病灶。结果42例乳腺癌患者中成功确定了前哨淋巴结35例,共63枚,每例1~4枚,平均每例1.8枚,检出成功率为83.33%。35例患者前哨淋巴结中,病理学证实有7例为肿瘤细胞所浸润,阳性检出率为20.00%;RT-PCR检测有20例CK19呈阳性表达,阳性检出率为57.14%,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RT-PCR技术检测CK19 mRNA表达可明显提高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病灶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武良  张德忠  温建艳 《浙江医学》2007,29(1):9-11,34
目的探讨大肠癌淋巴结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CK20)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mRN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转移的关系。方法分别用RT-PCR技术检测CEA、CK20、MMP-7基因的mRNA在106例大肠癌患者628个淋巴结及18例良性肠道疾病患者45个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并与常规病理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大肠癌患者淋巴结中CEA、CK20、MMP-7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1.6%(261/628)、42.7%(268/628)和56.1%(352/628),病理学检查转移阳性率为22.3%(140/628);CEA、CK20、MMP-7mRNA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病理学阳性检出率(均P<0.01)。而18例良性肠道疾病患者45个淋巴结三者表达均阴性。结论RT-PCR技术检测淋巴结CEA、CK20、MMP-7mRNA的表达可用于诊断大肠癌的微转移,其结果较常规病理学检查敏感,对临床分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