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每当闻着煎药时四溢而出香气弥漫的草药,我的思绪就回到儿时多病的日子,回到喝汤药时一口药、一口糖令人难忘的“先苦后甜”的启蒙教育,回到比汤药更浓烈的亲情氛围之中。在我蹒跚学步的那段日子,母亲带我到乡下外婆家小住。母亲为外婆煎药,我最近距离地闻到从一只被炉火熏黑的陶瓷砂锅散发的草药味时,心里存有一种神秘和敬畏。那草药是母亲冒着冬雪走了几十里山路,叩开方圆百里闻名的一位90多岁老草医药师家里抓来的。外婆病歪歪地喝着母亲连夜煎熬的汤药,竟然神奇般地好了,也许是母亲的孝心和精神感动上苍,才有  相似文献   

2.
<正> 抽空回老家,见到母亲,一种无法言状的温暖瞬间溢满胸怀。出嫁为妇,加之在外地工作,一年之中难有几日待在母亲身旁。看到母亲72岁了,但依旧身板硬朗,心里便觉得踏实和幸福。吃饭的时候,我端起饭碗就吃,母亲轻轻敲了敲我的碗,说:“吃饭先喝汤,肠胃不受伤,忘记了?”一句平常的话,倒勾起了我无数的回忆。记得小时候,我家的屋后有一片桃林,是母亲亲手栽种的。红艳的桃花开过之后,红红的桃子就成熟了;当我贪婪地吃着鲜桃,母亲便告诉我:“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  相似文献   

3.
<正>在不少地产商看来,能在风景名胜区拿块地是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拿了价值不菲的地做所谓"养老院"更是功德无量。但就中国人的养老心态而言,郊外的风景再优美也比不上已经生活了数十年的闹中取静。曾小心翼翼地向已过花甲之年的父母提及养老话题,他们的回答中肯却处处透露着为我考虑的思量。老年人既不希望太麻烦子女,却希望子女经常前来  相似文献   

4.
十年前,微软帝国的缔造者比尔·盖茨(BillGates)曾撰写过一本轰动一时的书--《未来之路》(TheRoadAhead),盖茨在书中写道:"虽然现在看来这些预测不太可能实现,甚至有些荒谬,但是我保证这是本严肃的书,而决不是戏言。十年后我的观点将会得到证实。"十年后的今天回望盖茨《未来之路》:部分预测已成现实。今天,记者将"未来心血管领域的发展"这一话题抛向我国心血管领域年富力强、常年奋斗在临床、科研第一线的张运院士时,张院士侃侃而谈,如数家珍般地向记者描绘了心血管领域基础研究、临床检查、治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热点、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武进 《中国药店》2004,(1):78-79
现任上海雷允上北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医药五店经理的郑国珍,已在医药商业行业摸爬滚打了32年,虽然曾经罹患肺癌,却依然操劳在经理岗位上——已过知天命之年,淳厚神情依然洋溢乐观;略显瘦黑的脸上,印刻着战胜癌症的顽强毅力。当笔者走进五店、走近郑国珍,谈及药店经营管理时,她对传统、人才和效益的独到看法,于我深有启迪。 光大两种“传统” 当过党支部书记,郑国珍在谈到当经理的感想时颇为感念受益,在工作中始终  相似文献   

6.
累并快乐着     
张新英 《中国药店》2005,(12):78-78
从卫校毕业算起,我在药店工作的时间已超过5年了.在过去的5年里,发生过许许多多小事,这些事情虽然平淡不经,却陪伴着我慢慢成长,让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药店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早上8点30分,我比约定的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到达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可是当我到的时候,黄健中导演已经坐在了他的办公室里。 今年60岁的他还是那么精神,衣服还是那么得体,头发还是那么乌黑,额头还是那么亮,当然,还是和以前一样,态度是那么认真——为了准备采访,他甚至找出了好多拍摄时用过的记录了各种感觉和想法的小卡片。 这是北影厂主楼后面极其普通的一间,但是就因为这间房子满墙都贴满了海报而让人觉得它是那么的不同,有迪卡普里奥的《海滩》,有茱丽亚&;#183;罗伯茨《诺丁山》,有苏菲&;#183;玛索的《安娜&;#183;卡列尼娜》,有岩井俊二的《情书》,还有我以前没见过的海报: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和路学长的《长大成人》。这些海报使人觉得置身在了一个电影的光影世界中。 在这样的环境里和黄健中聊天,无疑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记者:你在拍《笑傲江湖》之前没有看过一部武侠小说,以前拍的戏也都是一些纯粹的艺术片,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你冒着风险去接拍这样一部戏,我想,你肯定想过拍不好的后果? 黄:其实我拍的东西范围还是比较宽泛的,比如我年轻的时候拍过《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那样荒诞的东西,让一些人很吃惊,当很多人都在说黄健中只会拍女性电影的时候,我拍了《米》,那是...  相似文献   

8.
创刊寄语     
25年前,当我还是一名读者时,就与《中国药学杂志》(原《药学通报》)结下了深深的情缘。今天,我有幸从一位读者成为《中南药学》主编,感慨万千。回顾自己走过来的路,有耕耘的艰辛,更有收获的喜悦。1998年,当我成为《中国药学杂志》第九届编委时,在讨论会上我曾深情地说过  相似文献   

9.
好好的皮肤突然出现很多黄斑、色斑,无论抹多少化妆品也无济于事;肥胖总是不经意间出现,甚至是喝凉水都长肉;年过四十却还顶着满脸的青春痘招摇过市;不到五十却已白发斑驳;情绪总是得不到好的控制,动不动就发脾气……这些信号告诉您,内分泌已处于失调的状态中,需要及时地调理。  相似文献   

10.
当肖邦的E大调练习曲在绿茵场响起,2012欧洲杯就诗意般地在这个夏天开始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四分之一决赛上,意大利和英格兰悬念迭起的点球大战,称不上球迷的我在赛前就直觉意大利将会获胜,因为这支球队把足球当做一种艺术,这是绅士做派的英格兰先天缺乏的.地理学家们戏称意大利这个国家的地形就像一只靴子伸进蔚蓝色的地中海,鞋尖上还踮着两只足球.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犀利地调侃道“意大利人输掉一场足球就像输掉一场战争,而他们输掉一场战争就像输掉一场足球”.作为文艺复兴的鼻祖,意大利人有足够的自信演绎与众不同的足球,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创意力,在美学、数学和经济学上的建树无比耀眼.足球是一场技术与体能的博弈,在博弈论中备受推崇的“帕累托法则”也正是意大利人的创造.  相似文献   

11.
1933年,那时我15岁.那个冬天的下午,我放学回家,只见母亲在堂屋与嫂子抱头痛哭,父亲在一边红着双眼狠狠地抽着大烟.感觉告诉我肯定出了大事,在一旁安慰家人的伯娘对我说,被迫去当"壮丁"的哥哥已战死在沙场.  相似文献   

12.
在2004年秋,我的侄孙女小茹,被倒地爆炸的啤酒瓶玻璃碎片扎伤了小腿,在市医院缝了5针,治疗费花了300多元,而拆线时伤口却并未愈合。在医院换药2次后,仍不见好转。据医生讲,伤口愈合少则20天,长则需要1个月。我想年轻人的伤口愈合应该不是那么困难。在帮小茹换药2次后, 我却发现伤口没有愈合迹象。莫非真要20多天吗?我心里也产生了疑问。第3次换药时,我看到阳台上养着的库拉索芦荟,猛然想到芦荟有疗伤的功效,便如获至宝地剪下一段,洗去泥土,用75%的酒精消毒,削去两侧平面部硬皮,将嫩肉部贴在处理完毕的伤口上,用纱布包扎固定。过两天拆开一看,伤口竟然神奇般地愈合了,接着覆盖纱布保护了3天, 共换药3次,6天后,小茹的腿彻底好了。  相似文献   

13.
黄茨娅 《中国药店》2013,(12):91-91
那一年,我从卫校的药剂班毕业,辗转过几个地方之后,好不容易进了一家规模较大的药店,我只记得,自己因为年轻,所以气盛——当我第一天走进药店,除了是满眼好奇之外,那就是一种年少轻狂的心态了。  相似文献   

14.
赵安琪 《中国药店》2013,(22):86-87
我不随大流;我也会追明星,但绝不疯狂;我也会赶时髦,但绝不会张扬;我新潮但不怪异;我闲时读书听歌,读托尔斯泰,也读舒婷王安忆;席慕容的诗歌是我朗诵的必选项。”陈检华喜欢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诉求,宣泄内心的感受。上学时爱写随笔,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却记录下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她曾是校报的记者,也曾有过靠稿费犒劳自己的小日子。当妈之后还在育儿网站做过版主。“从小对文学感兴趣,说不上太多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在文字的世界里能找到更多的共鸣吧。”  相似文献   

15.
江阳 《家庭医药》2014,(8):75-75
不知不觉已入耳顺之年。回想自己这大半生,工作的年月业绩平平,人到晚年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没有丝毫可以夸耀于人的地方。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竟然还有人羡慕我。羡慕的理由简单而又确凿:因为我还有个老娘。 老实说,以往我没有这种感觉。那时生活在城外厂区,一住就是几十年。退休后搬进城里,与新朋友交谈,自然要谈及家庭情况。当我谈到家中老母亲已快90岁了还能做些家务,他们十有八九瞪大眼睛望着我说:你真是好福气,自己到了这把年纪,妈妈还健在。  相似文献   

16.
心灵的洗礼     
刘海霞 《中国药店》2005,(10):85-85
转眼之间,工作已近四年了,一千多个日子也早已如水一般地流逝了,或许是看惯了人们备受病痛折磨过的表情,听多了他们喃喃不休的抱怨,我总觉得自己曾经柔软的心渐渐变得粗砺了,对待顾客的态度也常是冷漠和不耐烦的,与刚参加工作那会相比真是天壤之别.然而,一位老人的出现却彻底改变了我,使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  相似文献   

17.
培训医学专业人才的紧迫性是众所周知的,但培训方法尚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我没有研究过培训人才的理论,只能根据个人经历中的实践谈谈体会。我是一个旧中国医学院培训出来的医师,在旧社会医院里工作过一段时间,以后又在新社会医院里工作过更长的一段时间。毕业后初数年是接受培训的过程,以后又承担培训年轻一代的任务,这段过程经历了半个世纪。前阶段与后阶段处于不同条件中,正好可供对比。如果要概括地提出培训人才的方针,我想,应当更快和更多地培训出符合我国  相似文献   

18.
莫伟 《家庭药师》2014,(5):25-25
“丁零零……” 夜空里的铃声真是不一般的深邃空旷,我条件反射般地从值班室的床上跳起来,拎起这晚第13次电话。  相似文献   

19.
1933年,那时我15岁。那个冬天的下午,我放学回家,只见母亲在堂屋与嫂子抱头痛哭,父亲在一边红着双眼狠狠地抽着大烟。感觉告诉我肯定出了大事,在一旁安慰家人的伯娘对我说,被迫去当“壮丁”的哥哥已战死在沙场。 哥哥的去世,让父母觉得愧对年纪轻轻的嫂子;加之嫂子为人忠实,对父母特别孝道,所以父母不肯她另嫁外人,于是决定转房于我为妻。我们那个年代比不得现在,婚姻都要听从父母之命。  相似文献   

20.
正生活中,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体验:过马路总是遇见红灯,而且是刚刚变红的红灯;你的东西找不到,你找遍了所有的地方,终于当你又掏钱买了同样的东西之后,它就莫名其妙地出现了;穿了一件你觉得非常好看的衣服,吃饭的时候时刻保持着高贵典雅的姿态,结果还是会溅到衣服上几个油点。如果这些你都经历过,就说明你和其他人一样,都遭遇了"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也叫倒霉蛋定律。对其最直接的一种解释就是:会出错的,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