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检测手段,观察颈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性病变时开放侧支循环的特征。方法:选择2003-10/2004-1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的颈动脉重度狭窄(≥70%)闭塞患者150例,均由放射介入科医师行主动脉弓 双侧颈总动脉 双侧椎动脉全脑血管造影,至少正侧位两个方向投照,全面展示颅外、颅内动脉病变及侧支代偿情况。确定颈动脉及合并其他动脉病变情况,确定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眼动脉、前/后软脑膜吻合各侧支开通情况,分析侧支循环开放和颈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150例患者中侧支出现102例(68%),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眼动脉、后软脑膜吻合、前软脑膜吻合出现率分别为58.8%,47.1%,45.1%,41.2%,7.8%。随单侧颈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加重,侧支出现增加(r=0.673,P<0.001)、开放侧支途径≥2条(和1条相比)增加(r=0.273,P=0.014)、前交通动脉开放增加(r=0.311,P=0.005)、眼动脉侧支出现增加(r=0.237,P=0.033);合并颅内动脉严重狭窄时,不利于前交通动脉的开放(χ2=6.575,P=0.010);双侧颈动脉病变后软脑膜吻形成增加(χ2=7.094,P=0.008)。结论:单侧颈动脉病变时前交通动脉是主要的代偿侧支,合并颅内动脉病变前交通动脉开放减少;血液动力学受损严重时,次级侧支出现增多。  相似文献   

2.
单侧和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侧支循环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侧和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侧支循环方式。方法经DSA、MRA确诊的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者95例,分为单侧和双侧病变组。分析DSA、MRA结果,对比两组病例侧支循环方式。结果DSA和MRA上,单侧病变组前交通动脉出现率明显高于双侧病变组(P<0.05),后交通动脉出现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DSA上,眼动脉出现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双侧病变组眼动脉增粗率(57.9%)高于单侧组(32%)。双侧病变组软脑膜吻合支出现率明显高于单侧组(P<0.01)。结论单侧和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侧支方式不同,单侧病变主要通过前交通动脉、同侧后交通动脉等代偿,双侧病变主要侧支是后交通动脉、眼动脉和软脑膜吻合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变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影像学表现特点,讨论脑血管造影显示的脑血管形态学改变在探讨脑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预测临床表现及选择治疗方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0月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并明确诊断为脑血管病变的病例140例,观察各种脑血管病变的造影表现,探讨病变血管的形态学特点与脑血管病变的发生、临床过程、治疗方式等的关系。结果:前交通动脉瘤组中,A1优势征26例(占68.42%),随机选取293例非前交通动脉瘤脑血管造影病例作为对照组,A1优势征1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脑动静脉畸形组中单支引流静脉的出血率比3支或以上引流静脉明显升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数量供血动脉组中出血率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组中前交通动脉或后交通动脉代偿在单、双侧病变中出现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1优势征是前交通动脉瘤发生的高危因素。脑动静脉畸形单支引流静脉的出血率明显高于多支引流静脉,供血动脉的数目则不是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相关因素。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经过前交通动脉或后交通动脉的侧支血流代偿,而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主要是通过后交通动脉的侧支血流代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形成的方式以及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经DSA确定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后的侧支循环途径出现的概率、种类,并分析与影像学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42例中78例(54.9%)出现侧支循环,其中Willis环代偿44例(56.4%),颅外代偿5例(6.4%),联合代偿29例(37.2%)。侧支循环的出现率与狭窄程度相关(P〈0.05);双侧狭窄出现代偿的几率要高于单侧,联合代偿多见于单侧闭塞患者(P〈0.05)。在单纯动脉狭窄时,Willis代偿是主要方式;合并颅内动脉狭窄时,联合代偿是其重要途径。分水岭梗死则多见于有侧支循环患者(P〈0.05)。结论:不同狭窄程度影响侧支循环的形成,而后者与梗死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瓦伦贝格综合征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瓦伦贝格综合征(WS)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关系。方法 32例WS患者行MRI、MRA以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探讨WS的成因。结果 本组32例全部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病变侧椎动脉颅内段未见显影12例;病变侧椎动脉起始处闭塞6例;病变侧锁骨下动脉高度狭窄伴同侧椎动脉颅内段显影不清1例;病变侧锁骨下动脉闭塞伴对侧椎动脉起始处狭窄1例;一侧小脑后下动脉未显影或起始处狭窄4例;双侧椎动脉起始处狭窄.狭窄率30%-50%3例;椎基底动脉管壁不光滑,动脉硬化样改变3例;椎基底动脉未见明确变化1例;双侧后交通动脉开放,伴病变同侧椎动脉起始处高度狭窄1例。结论 WS与椎动脉颅内段或起始处狭窄或闭塞密切有关,而单纯由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所致相对较少见。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对颅内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目的分析严重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对颅内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筛查单侧严重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①严重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同侧的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和搏动指数均显著低于对侧(P<0.01).②在各侧支循环开放组中,中风和TIA发病率分别为:无交通支开放(A组)77.4%;单支开放(B组)69.6%;双支开放(C组)65.4%;三支开放(D组)46.4%.③前交通支的开放与中风发生呈负相关(P=0.009).结论严重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或闭塞使同侧半球血流量下降,侧支循环建立.侧支循环的开放数量与中风及TIA的发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颅内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筛查单侧重度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用TCD对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评价。结果:(1)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同侧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均低于对侧。(2)侧支循环开放形成,前交通动脉开放占63.5%,后交通动脉开放占46%,颈内外动脉开放占44%。结论:重度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或闭塞使同侧半球血流速度下降,侧支循环建立,TCD与CTA从不同角度对颈动脉病变提供诊断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闭塞时颅内动脉侧支循环血流代偿的途径及血供状况。方法 选择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29例,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TCCD)、能量多普勒(CDE)及超声造影检测双侧眼动脉(OA)及颅内动脉;分别根据患侧OA反向血流、患侧大脑前动脉(ACA)的A1段反向血流或压迫健侧颈总动脉(CCA)患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降低、压迫患侧CCA同侧大脑后动脉(PCA)的P1段血流速度增高,判断OA、willis环前交通动脉(ACoA)、willis环后交通动脉(PCoA)侧支循环途径代偿。结果 29例患者经TCCD和CDE检查OA均显示清楚,MCA、ACA、PCA完全显示16例(55.2%),另13例(44.8%)行超声造影后均能完全显示。经OA、ACoA、PCoA侧支循环代偿分别29例(100%)、24例(82.7%)、2例(6.8%)。患侧OA血流速度较健侧增高,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减小(P〈0.05);而患侧MCA、ACA流速较健侧降低(P〈0.05),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TCCD、CDE、超声造影能实时观察颅内动脉侧支循环及血供,为脑血管检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连续波多普勒超声评估颅内侧支循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连续波多普勒超声评估颅内侧支循环。方法对80例无脑供血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在行颈总动脉压迫试验时采用4MHz连续波探头检测对侧颈内动脉起始段和同侧椎动脉寰枢段血流速度变化。并对连续波多普勒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的侧支循环方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颈动脉连续波多普勒超声检出前交通动脉侧支开放76例(95%),经颅多普勒超声检出前交通动脉侧支开放76例(95%)。在受检的160个后交通动脉侧支中,颈动脉连续波多普勒超声检出后交通动脉侧支开放140个(88%),经颅多普勒超声检出132个(83%)。结论颅外动脉连续波多普勒超声结合颈总动脉压迫试验检测颅内侧支循环既安全又方便,其准确率与经颅多普勒超声一致。  相似文献   

10.
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的建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登工或不合并颅内血管狭窄对侧支循环的影响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将DSA检查证实的颈内动脉(ICA)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56例分成两 ;单纯ICA病变为组Ⅰ29例;合并颅内血管狭窄为组Ⅱ27例、TCD判断侧支循环的标准;(1)前交通动脉(ACOA)开放;狭窄同侧大脑前动脉(ACA)反向,对侧ACA血流速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