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研究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策略.方法:通过分析口腔科护理人员在四手操作中面临的各种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探索并制定有效的防护策略.结果:通过制定并落实切实可行的职业暴露的防护管理方案和措施,可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结论:构建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措施和方案是减少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研究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策略。方法:通过分析口腔科护理人员在四手操作中面临的各种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探索并制定有效的防护策略。结果:通过制定并落实切实可行的职业暴露的防护管理方案和措施,可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结论:构建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措施和方案是减少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口腔科是一个高危科室,病人就诊时间长,复诊次数多,且绝大部分操作都在口腔内进行,一般情况下患者未做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血液性传染病的筛查。职业感染传染病的病毒和细菌主要包括血液传播的病菌HBV、HIV、HCV[1]。而护理人员每天都要接 相似文献
4.
认识口腔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加强职业防护,不仅可避免口腔科医务人员受到疾病侵袭,还可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促进医院发展,维护患者的健康利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口腔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职业防护现状,分析职业危害发生原因。方法对口腔科护士进行职业危害因素及相关防护内容问卷调查,分析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结果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高达90%左右,护士在清洗器械中锐器刺伤率高达92.6%.结论口腔科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在护理操作中被锐器刺伤概率高,操作中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应增强护士自我保护意识,防止或减少职业危害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门诊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1月口腔门诊发生职业暴露的26例案例进行分析,列出职业暴露的高危因素,并针对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结果26例职业暴露中锐器伤21例,占80.77﹪,5例黏膜暴露,占19.23﹪.从职业看,医生10例,占38.46﹪,护士14例,占53.85﹪,其它人员2例,占7.69﹪.受伤部位分别为手掌24例,占92.31﹪,手臂和面部各1例,占3.85﹪.各暴露项目中锐器伤、护士、手掌受伤具有代表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依次是祼手操作、徒手传递锐器、防护不到位、使用注射器后未及时取下针头、利器盒不符合要求、手术中锐器划伤.结论口腔门诊医务人员容易发生职业暴露,有效的防护措施、严格规范操作、合理配置人员可大大减少职业暴露的危险,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7.
8.
在医学领域里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疾病的情况,多是由于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地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或者被携带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从而感染了某种可以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本文针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风险分析、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供最新和最实用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技术和信息,以达到正确地预防和治疗职业伤害的目的 . 相似文献
9.
<正>口腔科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是集口腔疾病的检查、诊断、治疗为一体的场所[1]。由于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操作的特殊性,其职业危害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做好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工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现将口腔科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1口腔科医护人员常见危害因素1.1口腔科本身的因素1.1.1口腔科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近年来,随着 相似文献
10.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过程中,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要保护好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因此在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应加强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防止职业暴露的危险,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以减少其对护理人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常见的暴露性职业危害和相应的防护策略。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临床观察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及归纳手术室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的种类及暴露情况,针对性的提出合理的防护措施。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危害种类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生理和心理性因素。针对性提出提高自我健康防范意识、完善手术室防护措施和建立体检和休假机制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职业相关危害的发生。结论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较多,针对性的预防可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根据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制订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 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加强了预防的实施.结论 加强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知识培训,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切实做到以预防为主,减少职业危害,促进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因素(感染性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心理因素),制定一系列防护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职业暴露给护理人员造成职业危害,保证护理人员身心健康,以更好的工作状态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范春红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2):23-24
艾滋病在我国已进入广泛流行期。随着AIDS感染者的增多,艾滋病房护理人员感染HIV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尽管职业暴露感染HIV的几率很低,但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过程中暴露人员的生活与行为都要受到限制和影响,心理压力很大,一旦感染,后果严重。因此,要严格执行我国卫生部实施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加强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培训,最大限度降低HIV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供应室工作的16名护理人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结果: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供应室护理职业暴露危害中,护理人员被利器刺伤为16名(100%),血液污染为6名(37.5%),噪音干扰9名(56.25%),化学消毒剂腐蚀7名(43.75%),紫外线6名(37.5%).结论:加强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以保护护理人员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孔琼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6,7(1):37-38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护理人员对隐蔽艾滋病的防护意识。
方法分析近年来国内所报道的及我科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12例的相关资料。
结果12例职业暴露中至少有9例是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发生的。
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隐蔽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 相似文献
17.
口腔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文荣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1):84-85
口腔科护士的自我防护问题 ,已引起国内国外同行的高度重视 ,口腔科病人多 ,且病情隐蔽 ,口腔科护士工作负荷大、身心疲惫 ,极易造成口腔科护士在工作中 ,被消毒剂、麻醉剂、汞和各种器械的伤害。应进一步提高口腔科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 ,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 ,规范各种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以确保口腔科护士的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18.
由于护理人员的特殊工作性质,他们每天都需要面对诸如空气污染、血源性感染、意外损伤、接触感染等危险,这些病毒和细菌随时都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大量研究也证明,护理人员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因此,对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中的职业暴露已引起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及医院的重视,为了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减少职业性暴露的发生,本文对职业暴露的防范措施进行了详细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职业暴露防范措施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口腔科的就诊患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加之口腔医生与病人之间接触频繁,相互之间传播疾病的机会也随之增多;故此,口腔医生免不了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最常见的为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20.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根据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订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加强了标准预防的实施。结论:加强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增强他们的个人防护意识切实做到标准预防,才能减少危害,促进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