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特点及早期救治经验,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23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204例,死亡28例,抢救成功率为87.9%。死亡患者均为3处以上严重多发伤患者,其中以重度颅脑损伤伴创伤性休克最为多见。结论:抓住急救的最佳时机是严重多发伤抢救成功的关键;提高早期诊断和救治的准确性及积极处理危及患者生命的损伤是提高救治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包龙  丁礼  凌伟华 《中外医疗》2010,29(7):95-95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诊救治的临床措施及经验。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抢救的严重多发伤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患者经急诊抢救,死亡5例,收入病房66例 入院后死亡7例,抢救成功59例,抢救成功率为89.39%。结论重视早期急诊处理对整个救治过程的重要性,救治过程及时、快速、准确,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后致残率及死亡率,提高多发伤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救治。方法:从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中选取78例。总结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救治方法。结果:本文的78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性伤患者中有1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9.2%。其中良好痊愈有32例,占41.0%,总体的抢救成功率为67.9%。结论:对患者的伤情进行及时准确地判断,救治策略的快速合理的选择以及处理好患者颅内高压是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3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行紧急气管插管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紧急气管插管术在严重多发伤急救中应用的经验,以提高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行急诊气管插管术抢救严重多发伤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紧急气管插管中,33例成功建立人工通气后,经进一步抢救全部存活;1例行气管插管后,死于重度颅脑损伤。结论:紧急气管插管是急诊抢救一些严重多发伤病例的基础,对保证进一步治疗及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结合院前急救、院内抢救、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外科ICU重症监护治疗,完成对多发伤的一体化治疗。结果救治多发伤126例,治愈104例(82.54%),死亡22例(17.46%)。90例行急诊手术治疗(包括48例行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死亡13例(14.44%)。结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是有效治疗多发伤患者的先进模式,能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玉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0):1215-1216
目的:为提高急诊救护中严重多发伤的救护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而对急诊中的严重多发伤的救护经验进行交流。方法:对136例急诊救护中的严重多发伤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和讨论,提出经验性观点。结果:医护人员熟练的业务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护士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急救护理在救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结论:严重多发伤强调抢救先于诊断和治疗,而抢救关键在于早期,研究表明,威胁生命的损伤,最初1h是决定伤员生死的关键时间。  相似文献   

7.
姜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7):114-115
目的为提高急诊救护中严重多发伤的救护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而对急诊中的严重多发伤的救护经验进行交流。方法对30例急诊救护中的严重多发伤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和讨论,提出经验性观点。结果医护人员熟练的业务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护士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急救护理在救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结论严重多发伤强调抢救先于诊断和治疗,而抢救关键在于早期,研究表明,威胁生命的损伤,最初1h是决定伤员生死的关键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应用损伤控制策略救治严重多发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应用损伤控制策略救治108例严重多发伤的经过及损伤控制救治措施的选择情况。结果除19例因发展很快的失血性休克(7例)、严重脑挫伤(6例)、难以控制的感染(4例)、MODF(2例)而死亡外,89例得到救治,抢救成功率82.4%。结论建立主诊医师负责的急诊救治小组,应用损伤控制策略开展救治是当前急诊严重多发伤救治较好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以严重胸腹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对846例严重胸腹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系统而有重点的检查和积极的抢救,本组846例患者在急诊科死亡106例,病死率12.5%;收入院740例,急诊手术692例,死亡96例,病死率13.9%,其中237例极度危重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死亡41例,病死率17.3%。结论:及时正确的诊断是救治的前提,提高早期诊断率、合理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和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提高严重胸腹伤为主的多发伤生存率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我院近4年救治的85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完善多发伤的救治对策。方法通过查阅现场记录和病历资料的方法收集研究资料。结果抢救成功组受伤至呼救时间、急诊处置时间明显短于死亡组。结论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在多发伤救治中有重要作用,提高院前急救能力,尽量缩短伤后呼救时间和急诊处置时间,可明显提高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急诊救治及院内转运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方法 及院内转运对策,提高多发伤急救水平及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02~2009年救治的123例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方法 及院内转运对策.结果 经过综合救治,抢救成功104例(84.6%),死亡19例(15.4%),其中院内转运过程中死亡2例,需急诊住院手术治疗91例,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7例.结论 创伤的救治关键在于早期,建立健全的急诊抢救机制,为患者开辟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尽量减少危重患者搬运,强调遵循一定的检查程序(以"CRASH2PLAN"为指导检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漏诊,对严重多发伤积极进行抗休克及Ⅰ期手术治疗,同时采取改良的院内运送策略,以降低转运途中病死率,可显著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在救治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EMSS)是把急救医疗措施及时送到危重患者身边,送到发病和事故现场。探讨EMSS在救治严重多发伤中的效果。方法对9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诊手术及重症监护治疗的EMSS一体化救治。结果96例患者中,存活77例,占80.21%,死亡19例,占19.79%。结论严重多发伤的患者应用EMSS一体化救治,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诊科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经验,探讨提高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成功的措施.方法:137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按照急救措施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为非院前急救患者,观察组74例为院前急救患者,比较分析两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救治成功率为91.8%,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救治成功率71.5% (P<0.05).观察组病死患者的生存时间为(13.25±1.35)h,明显长于对照组(6.57±1.38) h(P<0.01).结论:院前急救能够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延缓患者病死.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我院近3年来救治127例急诊多发伤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完善多发伤的救治策略。方法在接诊后急诊医师给予全面协调,迅速开展抢救工作,按照多发伤抢救绿色通道流程进行查体、常规辅助检查以及术前各项准备,并立即安排相关科室紧急会诊,协同给予治疗。结果经积极抢救治疗,127例患者中死亡12例,占总人数的9.44%,其中死于严重颅脑外伤6例,占50%;死于严重胸腹部外伤4例,占33.33%;死于严重骨盆骨折1例,占8.33%;死于大血管损伤者1例,占8.33%。101例患者治愈好转,1例患者患者出现植物人状态,13例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残疾。结论多发伤的救治诊疗需要多个学科协作,抢救必须争分夺秒,避免漏诊,有效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严重多发伤在急诊科的救治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在急诊科的救治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科收治的570例严重多发伤的临床资料,其中紧急抢救374例,联合手术474例,急诊科一期手术lO例。结果:急诊科现场抢救成功率为80%,手术抢救成功率为72%。结论:严重多发伤在急诊科的救治原则:应积极处理致命性损伤;联合手术时应合理安排手术顺序;特别危重病人在急诊科应行一期手术。这样能减少风险,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多发伤的一体化急救模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提高多发伤救治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年6月-2004年6月间我院急救中心开展多发伤救治的效果,分析多发伤一体化急救的模式和关键点。结果共收治128例,抢救成功101例,成功率78.9%;死亡27例,死亡率21.1%。结论1)在急救中心实施多发伤一体化急救是提高其成功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多发伤救治的发展趋势。2)在急救中心实施多发伤一体化急救治的模式:急救中心设立创伤中心、建立成套的创伤急救体系,培养高素质专业人员。多发伤的诊治由急救中心医师实施或组织实施。3)严重多发伤救治的关键点:抓好院前、院内急救-抢救生命;开展急诊手术-尽早修复损伤器官,消除致死致残因素;重视重症监护及治疗-进一步治疗原发损伤,保护各脏器功能,促进机体恢复,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以腹部创伤为主严重多发伤患者实施一体化急诊救治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急诊外科,采用一体化急诊救治措施救治的以腹部创伤为主严重多发伤患者38例,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34例,残疾3例,死亡1例。结论对于以腹部创伤为主严重多发伤患者,只要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实施一体化急诊救治措施,就能够显著提高效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急救过程中如何进行正确的护理措施,以获得更多抢救时间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把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措施应用于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过程,回顾性总结抢救12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经验。结果:其中86例经抢救病情稳定,并在急诊室做好术前准备后直接送入手术室,30例经急诊抢救后转入ICU进一步治疗,死亡12例,抢救成功率90.6%。结论: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急诊救治,整个过程中,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措施,能使抢救工作紧张而有序,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急诊手术时间,并为后期治疗及预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严重多发伤的外科救治体会。方法:回颐性分析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6月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全身多发伤的救治情况。结果:随访3月至1年,恢复良好35例,中等残废15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0例。结论: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且神志昏迷患者,尽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尤其对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应早期明确诊断,关注脑损伤过程中,进行多学科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方法:按随机数表法86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式抢救,研究组患者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乳酸恢复时间与体温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乳酸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多发伤救治中可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