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陈贤 《微创医学》2012,7(1):76-77
消化道肿瘤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且术后一般需要禁食5~6 d,若过早进食会引起吻合口瘘。术后禁食期间营养支持是术后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措施。对患者的康复、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1]。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对消  相似文献   

3.
熊亚莉 《基层医学论坛》2014,(30):4081-4082
目的:观察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41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及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果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胃肠功能,减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病人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及体会。方法 选择消化道肿瘤病人行根治手术90例。随机分为三组:EN—PN组30例于术后24h用能全素行肠内营养,不足部分由PN补充。PN组30例,行全静脉营养。对照组30例常规补液,观察三组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EN—PN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组和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少于PN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 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行肠内及肠外营养可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吻合口瘘是食管胃重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达38.1%~53%。吻合口瘘多发生于术后2~7d,常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加上食管疾病患者营养状态差,极易引起循环呼吸衰竭而引起死亡。随着食管外科技术的提高、患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肠内营养的使用,患者死亡率呈明显下  相似文献   

6.
消化道肿瘤患者因进食受阻,营养摄入不足,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患者术后又处于高代谢状态,储存的蛋白质分解,使碳水化合物、脂肪代谢异常。由于术后长时间禁食,进一步消耗机体的能量储备,致使患者营养不良加重,免疫功能下降,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影响患者预后。故营养支持在消化道肿瘤术后的治疗中较为重要。营养支持的方法分为肠外营养(TPN)与肠内营养(TEN)二大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180例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55例,B组58例,C组67例。A组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操作,B组行肠外营养支持操作,C组行肠内肠外联合的营养支持操作。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1"3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C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显著优于A、B二组(P〈0.05),而A、B二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此外,三组患者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导管相关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术后行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程度显著高于单纯的肠内或场外营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消化道肿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0年2月~2006年1月收治154例消化道肿瘤,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76例)和完全肠外营养组(78例),分析两组病人术后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 术后平均住院日早期肠内营养组比肠外组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减少(P<0.01).结论 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症,如吻合口瘘,是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发病急,病死率高。本院2003—2004年对16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食管癌术后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非常重要,它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效的保护肠黏膜的屏障功能,促进肠蠕动,有利于营养素的吸收利用,符合生理特点,而且给药方便、经济实惠[1]。所以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1.
范玉珍  崔玉芳 《新疆医学》2007,37(6):149-150
肿瘤外科手术早期,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尤其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尚未恢复,老年患者由于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减退,更易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不能提供病人所需要的蛋白质和能量造成营养不良而影响伤口愈合及机体恢复,文献报道消化道大手术后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55%~90%,所以营养支持治疗对于此类患者极其重要。我院自2005年2月-2007年4月分别给120例术前无营养不良的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根据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予肠外营养(PN)或肠内营养(EN)。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6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术中放置鼻肠管,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结果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经鼻肠管进行,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结论胃肠道肿瘤手术后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是术后营养支持较好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支持的效果。方法:对64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EEN组)于术后24 h经鼻营养管注入要素饮食,并与同期56例术后按传统肠外营养(PN组)支持进行比较;观察2组患者前1天及术后第6天的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水平,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早期肠内营养过程中发生相关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前2组患者ALB、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6天ALB、PA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但PN组的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EEN组(P0.01)。EE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PN组(P0.01);E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4%,明显低于PN组的34.2%(P0.01)。结论:上消化道肿瘤术后行EEN支持是安全、可靠的,促进患者术后早期胃肠道功能恢复,保护肠黏膜正常吸收、消化功能,减少术后患者输液负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的优越性。方法:将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5例胃癌且术后采用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实验组采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注方法,对两组患者腹胀、腹泻的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数字视觉模拟评分法对病人的肠内营养输注的主观舒适度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采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病人腹胀和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人对肠内营养液的温度感觉存在较大差异,对照组病人常常感觉肠内营养液温度偏低(P<0.05);实验组在舒适度方面,感觉严重不适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早期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胃肠外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6例接受胃肠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在营养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开始排便时间、可以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胀1例、腹泻2例、肺部感染2例、深静脉导管感染3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外科老年患者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效果明显,并发症发生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前多已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近十多年来随着人们对肠道在机体免疫、营养代谢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评估。方法选取消化道肿瘤手术的156例病人,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76例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80例。两组都接受术后营养支持,热量相当。比较两组手术前和术后8天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等指标变化情况以及胃肠道功能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8天,PN组病人体质量和BMI较术前均有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EN组BMI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N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病人均由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EN组上升数值优于PN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1.71,P=0.044);两组TP均下降,但EN组TP下降较PN组幅度小,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16);EN组ALB出和PA术后上升数值大于P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EN组比PN组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N组肺部感染率较PN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给予早期EN支持,相比PN可以更有效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手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正>手术后营养支持是外科尤其是消化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观点认为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胃、小肠、结肠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麻痹,在胃肠蠕动未恢复前,应用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  相似文献   

19.
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6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EEN及延迟期肠内营养组(DEN),EEN组30例,术后24 h开始给予所需50%肠内营养支持,另50%由肠外营养补充,持续3天,过渡到全肠内营养;DEN组30例,进行全肠外营养,直至肠蠕动恢复,再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观察两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EEN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早于DEN组(P<0.001);住院时间亦显著少于DEN组(P<0.001)。术后两组各种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良好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短肽营养剂在颈部吻合口瘘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食道切除后并发颈部吻合15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10例患者经空肠造瘘口予以肠内营养,平均7~14d。结果10例患者7—14d的肠内营支持经检测血糖,肝肾功能无异常。体重及血常规,血浆蛋白均高于营养支持前,颈部吻合口瘘愈合。结论食道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发生后尽快加强肠内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病人的住院天数降低费用是一项非常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