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一起与既往案例存在不同之处的隐匿性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事故,探讨引起该事故的各种原因和预防控制措施,以期对其他正己烷中毒事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职业健康检查、事故现场调查、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统计、职业病专家诊断等方法,对事故进行详细调查.结果 职业健康检查过程中,通过工人口述、内科常规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通过神经-肌电图检查发现肯定的神经损害,不同于之前的正己烷中毒.结论 神经肌电图应列为正己烷职业健康检查的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2.
19例慢性溶剂汽油中毒病人神经肌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溶剂汽油中毒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及中毒性周围神经病[1],神经肌电图检查对确定周围神经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慈溪市某磁性材料厂19例慢性溶剂汽油中毒病人的神经肌电图结果作初步分析,以了解其周围神经改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后遗症.方法 通过对4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早期表现为感觉障碍,后逐渐加重出现运动障碍,伴有肌肉无力萎缩.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接触时间、机体易感性有一定的关系.4例患者的肌电图均为神经源性损害.经过8个月鼠神经生长因子等对症治疗,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好转.根据GBZ 84-2002<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1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中度正己烷中毒,3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重度正己烷中毒.结论 该病的潜伏期较长,停止接触正己烷1~4个月内病情仍可继续,但其对神经的损害在一定范围内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9例慢性溶剂汽油中毒患者治疗前后的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的改变.方法 对9例慢性溶剂汽油中毒患者进行EMG和NCV检测,与6例单神经病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并对9例慢性溶剂汽油中毒患者进行治疗前后EMG、NCV的异常率比较.结果 2组患者EMG、NCV的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例慢性溶剂汽油中毒患者治疗前后EMG、NCV的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溶荆汽油中毒可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神经-EMG检查在慢性溶剂汽油中毒的早期筛查、诊断及疗效观察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慢性轻度溶剂汽油中毒患者精神与神经肌电图的改变.方法 采用精神科SCL-90症状白评量表与神经肌电图检查,对慢性轻度溶剂汽油中毒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进行评定、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 SCL-90症状量表评定:治疗前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组因子分均升高,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除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外其他因子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神经肌电图检查:所检24块肌肉静息自发电位(纤颤)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轻收缩时左、右胫前肌运动单位电佗时限延长,重收缩时左、右胫前肌及右拇短展肌波幅增高,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神经肌电图检查:治疗前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近端诱发电位波幅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前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为(26.02±7.19)m/s,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1);治疗后腓肠神绛感觉传导速度为(37.00±8.97)m/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与正常参考值、治疗后比较,差异尢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职业性慢性轻度溶剂汽油中毒患者精神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明显,精神量表和神经肌电图检查对患者的诊断、病情的动态观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2例急性中毒性脑病病例的职业中毒诊断分析,探讨职业病诊断有关问题.方法 综合分析2例急性中毒性脑病病例的职业史及临床资料,按国标诊断并分析探讨.结果 按国家有关职业病诊断标准,1例诊断为职业性急性轻度化学物中毒,另1例诊断为职业性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中毒.结论 职业病诊断需综合多学科知识,职业接触史与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有重要意义,急性职业病诊断应有简易而又满足客观准确要求的程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后遗症.方法 通过对4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早期表现为感觉障碍,后逐渐加重出现运动障碍,伴有肌肉无力萎缩.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接触时间、机体易感性有一定的关系.4例患者的肌电图均为神经源性损害.经过8个月鼠神经生长因子等对症治疗,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好转.根据GBZ 84-2002<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1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中度正己烷中毒,3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重度正己烷中毒.结论 该病的潜伏期较长,停止接触正己烷1~4个月内病情仍可继续,但其对神经的损害在一定范围内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后遗症.方法 通过对4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早期表现为感觉障碍,后逐渐加重出现运动障碍,伴有肌肉无力萎缩.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接触时间、机体易感性有一定的关系.4例患者的肌电图均为神经源性损害.经过8个月鼠神经生长因子等对症治疗,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好转.根据GBZ 84-2002<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1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中度正己烷中毒,3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重度正己烷中毒.结论 该病的潜伏期较长,停止接触正己烷1~4个月内病情仍可继续,但其对神经的损害在一定范围内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后遗症.方法 通过对4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早期表现为感觉障碍,后逐渐加重出现运动障碍,伴有肌肉无力萎缩.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接触时间、机体易感性有一定的关系.4例患者的肌电图均为神经源性损害.经过8个月鼠神经生长因子等对症治疗,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好转.根据GBZ 84-2002<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1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中度正己烷中毒,3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重度正己烷中毒.结论 该病的潜伏期较长,停止接触正己烷1~4个月内病情仍可继续,但其对神经的损害在一定范围内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后遗症.方法 通过对4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早期表现为感觉障碍,后逐渐加重出现运动障碍,伴有肌肉无力萎缩.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接触时间、机体易感性有一定的关系.4例患者的肌电图均为神经源性损害.经过8个月鼠神经生长因子等对症治疗,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好转.根据GBZ 84-2002<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1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中度正己烷中毒,3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重度正己烷中毒.结论 该病的潜伏期较长,停止接触正己烷1~4个月内病情仍可继续,但其对神经的损害在一定范围内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后遗症.方法 通过对4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早期表现为感觉障碍,后逐渐加重出现运动障碍,伴有肌肉无力萎缩.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接触时间、机体易感性有一定的关系.4例患者的肌电图均为神经源性损害.经过8个月鼠神经生长因子等对症治疗,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好转.根据GBZ 84-2002<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1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中度正己烷中毒,3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重度正己烷中毒.结论 该病的潜伏期较长,停止接触正己烷1~4个月内病情仍可继续,但其对神经的损害在一定范围内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2.
日前,卫生部发布了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诊断标准、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职业性急性铊中毒诊断标准、职业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等强制性职业病诊断卫生标准及4项推荐性职业病诊断卫生标准,即: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后遗症诊断标准。毋容置疑,一系列更完善的职业病诊断标准既可在处理职业病诊断、鉴定及劳资纠纷中发挥重要作用,也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后遗症.方法 通过对4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早期表现为感觉障碍,后逐渐加重出现运动障碍,伴有肌肉无力萎缩.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接触时间、机体易感性有一定的关系.4例患者的肌电图均为神经源性损害.经过8个月鼠神经生长因子等对症治疗,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好转.根据GBZ 84-2002<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1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中度正己烷中毒,3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重度正己烷中毒.结论 该病的潜伏期较长,停止接触正己烷1~4个月内病情仍可继续,但其对神经的损害在一定范围内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后遗症.方法 通过对4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早期表现为感觉障碍,后逐渐加重出现运动障碍,伴有肌肉无力萎缩.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接触时间、机体易感性有一定的关系.4例患者的肌电图均为神经源性损害.经过8个月鼠神经生长因子等对症治疗,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好转.根据GBZ 84-2002<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1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中度正己烷中毒,3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重度正己烷中毒.结论 该病的潜伏期较长,停止接触正己烷1~4个月内病情仍可继续,但其对神经的损害在一定范围内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后遗症.方法 通过对4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早期表现为感觉障碍,后逐渐加重出现运动障碍,伴有肌肉无力萎缩.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接触时间、机体易感性有一定的关系.4例患者的肌电图均为神经源性损害.经过8个月鼠神经生长因子等对症治疗,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好转.根据GBZ 84-2002<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1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中度正己烷中毒,3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重度正己烷中毒.结论 该病的潜伏期较长,停止接触正己烷1~4个月内病情仍可继续,但其对神经的损害在一定范围内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后遗症.方法 通过对4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早期表现为感觉障碍,后逐渐加重出现运动障碍,伴有肌肉无力萎缩.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接触时间、机体易感性有一定的关系.4例患者的肌电图均为神经源性损害.经过8个月鼠神经生长因子等对症治疗,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好转.根据GBZ 84-2002<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1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中度正己烷中毒,3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重度正己烷中毒.结论 该病的潜伏期较长,停止接触正己烷1~4个月内病情仍可继续,但其对神经的损害在一定范围内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后遗症.方法 通过对4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早期表现为感觉障碍,后逐渐加重出现运动障碍,伴有肌肉无力萎缩.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接触时间、机体易感性有一定的关系.4例患者的肌电图均为神经源性损害.经过8个月鼠神经生长因子等对症治疗,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好转.根据GBZ 84-2002<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1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中度正己烷中毒,3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重度正己烷中毒.结论 该病的潜伏期较长,停止接触正己烷1~4个月内病情仍可继续,但其对神经的损害在一定范围内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8.
《苯所致职业性疾病的诊断难点》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所致职业性疾病的诊断难点>一文作者(以下简称"作者")结合职业病诊断鉴定中的实际案例,对现行的GBZ 94-2002<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和GBZ 68-2008<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中的一些术语、概念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职业性慢性轻度二硫化碳中毒病例临床特征。 方法 收集某化纤厂职业性慢性轻度二硫化碳(CS2)中毒病例40例,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职业性慢性CS2中毒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记忆力减退、乏力和肢体麻木等症状以及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神经-肌电图显示有神经源性损害。 结论 职业性慢性CS2中毒主要影响神经系统,对引发高血压和视网膜微动脉瘤可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告11例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病例。方法分析11例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患者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及中毒原因。结果11例患者均出现典型的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表现,神经-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损伤。职业环境恶劣、防护缺乏是中毒的主因。结论加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避免中毒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