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临床诊断冠心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15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危险因素,比较高危组与低危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CAG阳性率为83.9%,其中心肌梗死组阳性率为100%,心绞痛组阳性率为77.3%,累及血管最多为左前降支,次之右冠脉、左回旋支。男性占78.1%,≥60岁占70.3%,高血压占54.8%,高脂血症占47.7%,有吸烟史占25.8%,糖尿病占23.9%。高危组3支病变及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程度明显多于低危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单支病变明显多于高危组(P<0.01)。结论提示CAG在CHD诊断中有很高的特异性。性别、高龄、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危险因素越多,患冠心病的危险越大,冠状动脉狭窄越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06年10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确诊患者287例。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吸烟、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饮酒和肥胖。按其危险因素多少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低危险因素组(≤3个),多危险因素组(≥4个)。将两组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多危险因素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发生3支病变、B型病变、C型病变的患者明显高于低危险因素组。结论: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多少相关。危险因素越多,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越重。受累及的血管数目越多。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999年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564例住院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调查。结果:冠状动脉病变2,3支组与0支组,1支组比较,吸烟量、高血压病程、低密度脂蛋白、年龄及糖尿病病程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 ̄0.02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吸烟、糖尿病、男性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R=1.966 ̄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非典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270例疑似冠心病且属于非典型心绞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确诊为冠心病的1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1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回顾性分析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胸痛特征、持续时间、放射痛部位、心悸、气促、吸烟史、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史、糖尿病史、心力衰竭史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年龄55岁、男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力衰竭史、吸烟史和血脂异常史等因素是非典型心绞痛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非典型心绞痛患者而言,男性、年龄55岁、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力衰竭史、吸烟史、血脂异常等因素是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是一种多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目前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吸烟、年龄、糖代谢紊乱等,而各危险因素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研究,国内外的报道不一。为了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的关系,我们对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1  相似文献   

7.
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38例,按性别分为女性冠心病组和男性冠心病组,对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女性冠心病组单支血管病变、左前降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冠心病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冠心病组不同于男性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冠心病组不同于男性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史、高甘油三酯。结论:女性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血管病变多于男性冠心病患者,高血压、高甘油三酯是女性冠心病患者明显不同于男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女性冠心病患者 87例 ,根据年龄将其分为 4组 ,即女性绝经前 ( <45岁 )、围绝经期 ( 4 5~ 5 4岁 )、绝经后 ( 5 5~ 6 4岁 )和老年期 (≥ 6 5岁 ) ;将同期确诊的男性患者 2 0 6例亦按此方法分组进行对照。结果女性冠心病患者在绝经前和围绝经期多支病变者显著少于同年龄男性组 (分别为 0与 5 3.0 6 % ,9.0 9%与6 0 .34% ,P均 <0 .0 1) ,冠状动脉病变积分显著低于男性组 (分别为 7.5± 3.5与 12 .5± 5 .5 ,8.5± 6 .5与 14 .0± 5 .5 ,P<0 .0 1~0 .0 0 1) ,但自绝经后期开始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显著增加 ,与同年龄男性组无差异 ( P>0 .0 5 ) ;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亦无差异 (分别为14 .5± 5 .7与 16 .0± 4.5 ,19.5± 4.5与 19.0± 7.5 ,P均 >0 .0 5 )。与围绝经期以前患者比较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显著增多 (分别为 5 .7%与 5 9.6 1% ,P<0 .0 1) ,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亦显著增加 (平均 17.0± 5 .1与 8.0± 3.5 ,P<0 .0 1)。各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差异 ,以左前降支受累率最高。结论与年龄有关的雌激素变化对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进程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郭金成  刘长虹  李静 《临床荟萃》2001,16(7):323-324
青年冠心病近年发病有增加趋势。现总结青年冠心病的临床、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特点 ,旨在加深对该病的认识。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94例年龄≤ 40岁的冠心病患者 ,男 87例 ,女 7例 ,年龄 2 3~ 40 (36 .4± 4.3)岁 ,其中临床诊断心绞痛且被冠状动脉造影证实 ,至少有一支血管狭窄≥ 5 0 %患者 43例 ,心肌梗死患者 5 1例 ,均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 2 3例患者进行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 Judking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梗死患者发病至冠脉造影时间为 1天至 3年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病情稳定后 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北方地区女性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方法将70例女性冠心病患者按不同危险因素分组,了解冠心病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病变的累72.情况。结果高血压为北方地区女性冠心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其次为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合并一个危险因素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示单支病变例数与多支病变例数无明显差异;合并两个以上危险因素,多支病变例数明显多于单支病变例数。结论女性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与合并危险因素呈正比,并进一步证实高血压同样为北方地区女性冠心病发病的第一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采用 judkins 法行冠状动脉造影的6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早发组(n=286,早发冠心病者)、晚发组(n=184,晚发冠心病者)、对照组(n=150,非冠心病者)三组。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比较早发组与晚发组的冠状动脉特点。结果晚发组、对照组在部分基线资料及部分临床指标上与早发组相比(P <0.05)。以对照组为参照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2型糖尿病、肥胖、吸烟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早发冠心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 <0.01,95%CI>1)。早发组的单支病变比例明显高于晚发组(χ2=10.998,P =0.001);而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比例则明显低于晚发组(χ2=14.442,9.807,P =0.00,0.002)。Gensini 积分越高表明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晚发组在56-85和>85阶段的 Gensini 积分明显高于早发组,经比较(t=2.601,5.290,P =0.010,0.000)。结论高血压、2型糖尿病、肥胖、吸烟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早发冠心的独立危险因素。早发冠心病患者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多于晚发,且冠脉病变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2.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包括高龄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影像学特点和临床特征,分析老年冠心病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280例,按年龄不同分为3组:中年组(〈60岁),普通老年组(60岁≤年龄〈75岁),高龄老年组(≥75岁)。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尿酸等生化指标;测量身高、体重;调查既往史;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1975年分类标准评价,冠状动脉的危险因素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①普通与高龄老年组冠状动脉积分较中年组高,高龄老年组最明显(P〈0.01);普通与高龄老年组右冠状动脉(RCA)病变比例均升高,高龄老年组右冠状动脉积分高于普通老年组(P〈0.05)。②普通与高龄老年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中年组明显减低(P〈0.05),高龄老年组比普通老年组更低(P〈0.05)。③年龄、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病史与冠状动脉积分明显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广泛而严重,且心功能差,高龄老年患者更明显;年龄因素不可控制,因此积极干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具有不同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为冠心病二级预防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连续性观察262例支架植入(PCI)的冠心病患者,记录患者血管造影特征,收集包括近年来研究报道的危险因素在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病变程度及与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单因素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体重指数等传统危险因素并不能增加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组心源性心衰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688,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管病变严重程度与临床传统危险因素无明显相关性,即传统危险因素在加快促进冠心病进程时却对血管病变严重程度产生的影响无明显差别,而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血管病变严重程度会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造成冠心病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以加强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反复入 院率。方法 入选因冠心病二次入院的患者115例为研究组,并入选同期一次入院的冠心病患者78例为对照组,对 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再次住院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年龄、合并高血压(HBP)或2 型糖尿病(T2DM)率、首次以急性心肌梗死(AMI)入院率、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心脏超声左心房内 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经(LVED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LVPW),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左 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合并高血压、LAD 增大、EF 降低是冠心病再入院的相关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对高龄、合并高血压及血糖异常、NYHA 分级或心脏超声 提示心功能较差及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患者应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心功能,对于降低冠心病患者 的再入院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像特点及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4年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60岁以上老年女性、男性患者各42例。对其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老年女性冠心病以双支、三支病变为主,冠状动脉病变类型以C型及B型病变为主,与老年男性冠心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男性、女性两组间危险因素除吸烟外,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女性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以双支、三支病变、C型及B型病变为主,影响老年女性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与老年男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住院冠心病病人危险因素和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应用冠心病危险因素病人调查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对北京市某医院心内科病房100例冠心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总体情况较差;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随着冠心病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多,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下降(P0.05)。[结论]要加强住院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健康教育,可根据危险因素的数目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策略,达到有效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老年女性282例(≥65岁),分为冠心病组(n=202)和非冠心病组(n=80),详细记录病史、体检资料,检验尿酸、雌激素、孕激素及雄激素的含量,并记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闭经年龄较早,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所占比例高,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1),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孕激素及雄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呈正相关,雌激素水平与冠心病呈负相关;冠心病组中受累血管支数、血管狭窄程度与危险因素数目显示有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女性冠心病与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有关,血清雌激素降低及尿酸升高是老年女性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危险因素的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18.
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发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及多种危险因素的关系,观察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脂质代谢、血管内皮功能、炎症介质及血清免疫学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冠心病组(100例)和非冠心病组(100例)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确证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冠心病组内皮素-1.结果:(1)冠心病组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57%vs32%, P〈0.05);(2)冠心病组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明显高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者(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与冠心病有关,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索; 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升高,可能是其导致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PURPOSE: To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women perceive barriers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risk modification and to determine if access to a nurse practitioner (NP) decreases perceived barriers to CHD risk modification. DATA SOURCES: Surveys completed by 120 women between the ages of 35 and 60 years, with no known history of CHD. The barriers scale was used to examine women's perceived barriers to CHD risk modification. CONCLUSIONS: Women with access to an NP had less perceived barriers to CHD risk modification.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NPs are ideally suited to decrease the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associated with CHD through education strategies and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barriers women face when attempting to incorporate CHD risk factor modification into their lifesty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