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调查某钢管制造企业劳动者噪声暴露及听力损失情况,探讨该行业作业场所噪声特点、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选择某钢管生产车间106名工人进行8 h个体噪声暴露测量和纯音听力测试。结果高频听力损失率28.30%;同一车间不同岗位间LAeq.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率与吸烟、累计噪声暴露量(CNE)以及高频焊接工种有关。结论钢管制造行业噪声呈非稳态形式;采用CNE衡量作业人员的噪声暴露更合理;合理的设备和岗位布局可降低生产性噪声。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量和评价非稳态噪声工作场所的8h等效连续A声级(LAeq.8h)、1min等效连续A声级(LAeq.8h)和全天等效声级估算值(LAeq.8h)。[方法]采用个人声暴露计测量LAeq.8h,用声级计测量LAeq.8h。和每个时间段的噪声值,计算出全天的等效声级(LAeq.8h)。应用LAeq.8h和LAeq.8h、LAeq.8T分别测量某输油管道加工厂和某家用电器制造厂239名工人的个体噪声(接触)和相应作业场所噪声(暴露)水平。[结果]两家工厂LAeq.8h均值分别为(89.7±3.8)dB(A)和(90.5±5.7)dB(A),分别高于LAeqT的(88.0±2.4)dB(A)和(89.2±3.6)dB(A)(P〈O.05或P〈0.01)。与LAeq.8h相比,LAeq.1min采样时间点存在抽样误差。绝大多数工作岗位的LAeq.1min与LAeq.8h均值差大于3dB(A),所有工作岗位的LAeq.8T均值与LAeq.8h均值差均小于3.0dB(A)。[结论]LAeq.8h能反映在非稳态噪声工作场所工人实际接触噪声暴露水平,LAeq.T比较符合作业工人实际噪声接触水平LAeq.1min。会低估或高估工人噪声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基于个体噪声8 h等效连续A声级(LAeq.8h)(暴露水平)的累积噪声暴露量(cumulation noise exposure,CNELAeq.8h)与非稳态噪声所致听力损失的关系,探讨CNELAeq.8h能否有效评估非稳态噪声接触水平。[方法]选择轧钢厂和钢结构厂98名接触非稳态噪声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个人声暴露计测量工人LAeq.8h,并与接触噪声工龄合并计算CNELAeq.8h,同时对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听力测试。[结果]经噪声分层分析和趋势卡方检验,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随CNELAeq.8h的增加而升高;经logistic回归分析,CNELAeq.8h是工人高频听力损失和语频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61和1.109(P<0.01)。CNELAeq.8h、LAeq.8h、工龄、高频、语频听力程度之间均呈明显相关(P<0.01);经多因素回归分析,CNELAeq.8h进入高频听力损失的多因素回归模型(P<0.01)。[结论]CNELAeq.8h与工人高频听力损失呈良好剂量-效应关系,能有效评估非稳态噪声接触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评价接触非稳态噪声与听力损伤的剂量-反应关系和探索非稳态噪声接触剂量的描述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用个人噪声剂量计记录噪声接触水平,并对调查对象进行纯音听力测试。结果204名机械作业工人接触噪声符合非稳态特征,LAeq.8h为80.6~112.3dB(A);语频听力损伤患病率为17.2%,高频听力损伤患病率为59.3%。接触非稳态噪声与高频、语频听力损伤患病率均呈现剂量-反应关系(趋势卡方检验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LAeq.2s、RLAeq.2s、四分位数间距LAeq.2s与高频损伤,SLAeq.2s指标存在统计学关联(P<0.01),而RLAeq.2s、四分位数间距LAeq.2s与高频听力损伤无关联(P>0.01)。结论接触非稳态噪声较稳态噪声对语频听力损伤更为敏感;累计噪声接触量指标同样适用于非稳态噪声,用于评价噪声接触、预测听力损伤水平;今后研究中可以尝试采用SLAeq.2s作为描述不同性质的非稳态噪声波动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报道:对等效连续声级为103dB(A)的中高频非稳态噪声作业和80名噪声暴露工人的听力进行了调查,并对噪声暴露时间与听力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
某冶金企业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太钢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的特点,为控制和消除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15个生产厂256个噪声作业点进行现场监测。并对1 628名噪声作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分析其噪声特性和双耳纯音听力损伤的特点。结果1 628名噪声作业人员按其接触噪声性质不同分为6个工种,听力损伤以轧钢系统岗位最严重,其次为流动性岗位,辅助性岗位最低。同时非稳态噪声听力损伤比稳态噪声严重。结论非稳态噪声、高频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比稳态/中、低频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严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不同规模机组的燃煤火力发电厂噪声分布特征及强度,采用对不同规模机组的4个燃煤火力发电厂进行职业卫生调查,用声级计和个人声暴露计分别对工作场所噪声和主要接触噪声岗位的8小时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LAeq.8h)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00MW机组的电厂工作场所噪声合格率为79.6%,1000MW机组的电厂的合格率为53.0%,不同规模机组的工作场所噪声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MW机组的电厂运行人员岗位LAeq.8h与600、1000MW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燃煤火力发电厂高噪声设备较多,工作场所噪声和运行人员LAeq.8h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且机组规模越大,其工作场所噪声和运行人员LAeq.8h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对火力发电机组"上大压小"工程,更应在卫生工程设计等环节采取综合降噪措施,并在投产后配备听力保护器,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个体噪声暴露测量数据比较工业脉冲噪声与稳态噪声所致高频听力损失剂量反应关系的异同。方法1998至1999年,以32名接触脉冲噪声的机械制造工人和163名接触稳态噪声的纺织工人为观察对象,用噪声剂量计采集8h工作期间的噪声暴露数据,计算8h等效声级(LAeq.8h),并按等能量原理将LAeq.8h和噪声作业工龄合并为累积噪声暴露量(CNE)。用常规方法测量工人左右耳气导听阈,按GBZ492002对听阈做年龄性别校正,并诊断是否为高频听力损失。结果脉冲噪声组的CNE[(103.2±4.2)dB(A)·年]明显低于稳态噪声组[(110.6±6.0)dB(A)·年],脉冲噪声组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68.8%)与稳态噪声组(65.0%)相似,分层分析和趋势卡方检验证实,两组CNE与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间均存在典型的剂量反应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脉冲噪声100~104和105~109dB(A)·年两组的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76.9%和90.9%)高出稳态噪声组(30.4%和50.0%)约1倍。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脉冲噪声组CNE与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与稳态噪声组相比出现曲线左移,斜率增大。结论采用个体噪声暴露数据计算时,在能量相同的情况下,脉冲噪声所致高频听力损失的危害大于稳态噪声。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个体噪声暴露测量方法,了解地铁站勤务人员噪声暴露的水平和特点,为地铁站勤务人员的噪声职业危害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以城市地铁某线路6个站点的4类岗位勤务人员为对象,用记录式噪声个体计量仪对地铁运行时间段内各岗位勤务人员进行个体噪声暴露测量。结果 城市地铁站的现场复杂,噪声源数量多、不稳定。在受检的48名勤务人员中,车站机房岗位的工作班内加权平均等效A声级(LAeq)水平最高为(81.8±2.5)dB(A),车站控制岗位班内加权平均LAeq最低为(68.7±1.8)dB(A);车站厅巡岗位班内加权平均LAeq水平极差最大为8.1dB(A),车站控制岗位班内加权平均IAeq水平极差最小为4.0dB(A)。结论 地铁站勤务人员个体噪声暴露极不均一,用个体噪声暴露测量方法能较灵敏、完整地反映地铁站勤务人员的复杂噪声暴露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男性飞机维修人员噪声暴露与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患病率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飞机维修人员按工作性质、地点、工种和班次分为不同亚组。每组选择3-5人,用SH126个体计量仪测定工作班次噪声暴露。同时对290名男性飞机维修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听力检查。结果 飞机维修男工8h连续等效A声级(LAcq.8h)平均值为89.1dB(A)。经年龄、性别校正的高频听力损伤患病率为48.6%,语频听力损伤患病率为6.6%。按噪声级分组,NIHL患病率未表现出随剂量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按噪声级与工龄合并后的累积噪声暴露量分组,高频、语频.听力损伤患病率均随噪声暴露增加而升高,经卡方趋势检验发现,CNELAcq-8h评价剂量一反应关系优于CNELAcq.10min。结论 飞机维修人员噪声暴露与NIHL患病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CNELAcq.8h是评价噪声暴露的良好指标,在非稳态噪声评价中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监测某客车制造企业工人个体噪声水平,评估该企业工人由于噪声暴露所致的听力损失以及噪声性耳聋风险水平。方法 对某客车制造企业35名工人进行个体噪声监测,运用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法对个体噪声8 h工作日等效声级(L EX,8h)≥80 dB(A)的岗位进行噪声风险评估。结果 噪声强度≥85 dB(A)的工人有21名,占60%(21/35);预测暴露年数≤30年时,发生高频听阈损失和职业性噪声聋风险等级最高的是铸造车间打磨工和涂装车间重抛光工,为较高风险;暴露年数>30年时,发生高频听阈损失和职业性噪声聋风险等级最高的是涂装车间重抛光工,为高风险。结论 该企业噪声危害较为严重,应采取改进工艺措施降低噪声水平,加强个人防护,建立听力保护计划等方案保护工人听力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油田作业工人噪声对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和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及谷氨酰转肽酶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716名噪声作业工人和133名非噪声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听力测试,比较两组高频听力损失率,并检测其血清转氨酶进行比较。[结果]噪声组高频听力损失率30.73%(标化30.98%),明显高于非噪声组的23.31%(标化2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47,P=0.012).噪声组中随年龄的增长高频听力损失率有增高的趋势(趋势X^2=4.917,P=0.027)。接触噪声工龄越长,高频听力损失率越高(趋势2,2=66.241,P=0.000)。噪声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与谷氨酰转肽酶均明显高于非噪声组(分别为t=3.185,P=0.002;t=2.907,P=0.004;t=2.801,P=0.006).[结论]长期噪声作业可引起听力损失,且噪声能引起体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与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生产性噪声对印刷厂车间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连续性影响,为保护噪声职业接触者身体健康,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印刷厂车间噪声接触人员连续三年的纯音听阈测试结果,结合15个噪声监测点的现场噪声强度,分析连续3年听力损失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随着噪声接触时间的延长,4.0 kHz及6.0 kHz频率听力损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33、1.045,P<0.01)。10年及以上工龄组工人听力损失率(46.51%)高于10年以下工龄组(14.48%)。性别、噪声强度、工龄、年龄是听力损失发生的独立危害因素,男性高于女性,85 dB (A)以上的噪声强度下及10年以上工龄者听力损失发生的风险较高,年龄≥ 50岁组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较<50岁组高(OR值分别为2.721、2.376、2.044、2.816)。 结论 噪声暴露剂量和听力损失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赵春梅 《职业与健康》2009,25(2):141-142
目的了解噪声对纺织女工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某纺织厂接触噪声的403名工人进行一般性健康检查和听力测试,听力测试采用经检测的丹麦产AD226型纯音测听诊断仪。结果长期接触噪声听力损失非常严重。接噪组不同性别比较,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P〈0.05),血常规异常检出率女性也高于男性(X^2=8.62,P〈0.01);接噪组女职工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高于对照组(X^2=4.09,P〈0.05),血常规异常检出率也均高于对照组(X^2=5.23,P〈0.05)。结论纺织噪声可引起听力损伤。女职工心电图、血常规异常改变均有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深圳市企业生产性噪声的危害状况,为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存在噪声危害的86家企业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对作业场所中897个噪声作业点的生产性噪声强度进行检测,并对1625名噪声接触者和325名对照人群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噪声防护措施未能完全落实,作业点噪声强度检测合格率较低(59.2%),职业健康检查观察组高频听力损伤、神经衰弱、语频听损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噪声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伤发生率为32.9%,语频听力损失率为3.3%,且检出率随着接触时间增加而增加。结论深圳市企业生产性噪声分布广,强度大,预防、控制生产性噪声危害与提高职业性听力损伤的防治水平是深圳市当前和今后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性质的噪声对工人听力损害的差异方法对35家企业的稳态噪声接触1年以上工人共1421人,非稳态噪声(除脉冲噪声之外)接触1年以上冲压工人共957人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并对35家接触噪声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结果在1421名稳态噪声组检出观察对象131例,患病率为9.2%,职业性噪声聋98人,患病率为6.8%;在957名非稳态噪声组检出观察对象74例,患病率为7.7%,职业性噪声聋60人,患病率为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频和语频听力损失的患病率随累积噪声暴露量的增大而增大,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在累积噪声暴露量接触水平一致的情况下,稳态噪声与非稳态噪声(除脉冲噪声之外)对引起的听力损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某石化厂单纯接触噪声及接触噪声同时伴有高温、硫化氢混杂因素工人的听力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噪声与其他危害因素联合作用对工人听力的影响,为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某石化厂2007年242例接触噪声及相关有害因素的工人听力检查结果,按工作中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差异分成3组:单纯噪声组,噪声合并高温组,噪声合并硫化氢组。测定计算每组各工人的语频和高频听力损失值,对各组的听力损失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工人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噪声性听力损伤。三组工人的听力损失程度存在区别(P0.05),尤其在语言频率的损失上表现明显。噪声合并硫化氢组工人在语言频率的听力损伤程度最严重,噪声合并高温组的工人次之,单纯噪声组工人在语言频率的听力损伤程度最小。结论噪声联合高温或硫化氢作用的听损率和损失程度均较单纯性噪声高,提示噪声联合高温、硫化氢作用于人耳存在联合加强作用。应对噪声作业场所环境温度和硫化氢浓度加以控制,以减少噪声与其他有害因素联合作用对工人听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橡胶加工业职业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某橡胶轮胎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环境监测,并对602名作业工人(接触组)和598名非橡胶加工人员(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厂的主要职业危害有噪声、高温。作业现场共测定26个噪声点,其中有22个点超标,超标率为84.6%;检测定硫机岗位高温作业分级为Ⅲ或Ⅳ级,为高温作业。职业健康检查中,纯音测听异常、X射线(高仟伏)胸片异常、肺功能测定异常、心电图改变、肝功能异常等罹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多年治理后,轮胎厂粉尘和毒物危害得到控制,而机械化生产又产生噪声危害。噪声和高温可能是影响橡胶轮胎厂工人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建议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及高温危害,保障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