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简称《条例》于2002年9月1日实施,《条例》的实施,对护理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如何增强护理人员依法执业意识,转变护理服务理念,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是有效防范护理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吸收、总结原《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十几年以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办法》做出了许多重大修改和突破。《条例》扩大了医疗事故的主体与范围,提出了防范医疗事故的一些重要措施,授权医学会独立担纲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赋了患者更多的权利,规定医事故民事责任争议可以“私了”,制定了更为规范的医疗事故的赔偿制度等。《条例》做出的这些新规定必将使医疗事故得以更加科学、客观、公正、公平,例题地解决,认真学习,把握《条例》的这些新规定,很好地透视《条例》的立法宗旨与原则,必将极大地提高学习,宣传《条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好地推进《条例》的贯彻执行工作。  相似文献   

3.
唐培作 《新疆医学》2006,36(3):167-169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自2002年9月1日开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由医学会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进行审核。  相似文献   

4.
自9月1日起,《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施行。为了保证《条例》的顺利实施,认真学习《条例》,准确把握《条例》是非常必要的。对此,卫生部分别于4月5日、8月5日发出通知,要求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加强《条例》的学习与培训,以保证全面,准确理解并掌握。  相似文献   

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医疗纠纷民事诉讼中的边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良钢 《当代医学》2005,11(10):26-30
今年9月1日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三周年的日子。我作为一名多次在医疗纠纷诉讼中以医方或患方代理人身份参加的实践者,始终关注医疗纠纷诉讼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就是对《条例》在医疗纠纷民事诉讼中的效用进行的观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于2002年9月1日正式施行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很多人认为《条例》仅仅保护了患者的利益,其实《条例》是对医惠双方的保护,本文着重探讨了《条例》对医方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及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2002年4月国务院新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下称《条例》)的试行,是社会迈向法制化的体现。我院急诊科在贯彻学习《条例》的同时抓住时机,从强化护理行为中的法律意识、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出发,严格落实诊疗  相似文献   

8.
从2002年9月1日起《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与此同时,包括《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在内的有关配套规章相继出台。《规范》的出台对指导和规范医务人员病历书写,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从2002年4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着重保护了患者的权利,其实《条例》是对医患双方的保护,本文着重探讨了《条例》对医方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各位专家、同志们: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卫生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贯彻实施好《条例》,依法做好医疗事故的  相似文献   

1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的出台,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1告知医生向患者告知———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患者享有知情权和隐私权,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告知的义务。《条例》里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有关专家提醒医务人员,对于采取保护性治疗方式的患者,例如恶性肿瘤患者,还是要选择适当的告知方式,比如向患者家属告知。有法律专家建议,对需要采取保护性治疗方式的患者,医院可以事先请患者签署一份委托书,委托其家属…  相似文献   

12.
唐培作  郑蓉 《新疆医学》2006,36(4):206-209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书写作了明确规定。自2002年9月1日开始,新疆医学会承担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新疆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的专家在客观、公平、公正鉴定的基础上,严肃、认真地书写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对客观、公平、公正的处理医疗事故提供了客观依据。但有个别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写的还不够规范,存在这样哪样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书写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自2002年4月4日国务院令第351号公布,2002年9月1日起施行,通过笔者15年来的临床经验,体会到医疗事故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4.
陈建辉 《海南医学》2003,14(1):78-79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经 2 0 0 2年 2月 2 0日国务院第 5 5次常务会议通过 ,于 2 0 0 2年 9月 1日起施行。 1987年国务院曾经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对医疗纠纷的处理、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办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了保证科学、公正地处理医疗事故 ,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保障医疗安全和社会稳定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在总结《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实施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施行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规定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由医学会负责组织,这是国家赋予医学会的一项十分艰巨而复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公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已于 2 0 0 2年 9月 1日正式实施。这表明医疗事故处理有了新的法规 ,同时也表明国务院 1987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最近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所谈论的话题几乎都是围绕上述话题展开的。本文仅就《条例》的伦理学意义进行初步的领悟。1 《条例》反映了社会发展和进步1987年 ,国务院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此办法对医疗纠纷的处理 ,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保持社会的稳定 ,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 ,随着…  相似文献   

17.
已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备受社会各届的关注,这是我国卫生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条例》的颁布,使我国医疗事故处理原则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我国医疗事故处理原则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可以为进一步提高对《条例》的认识,贯彻好《条例》精神提供理论依据。文详见第6版《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18.
自从 2 0 0 2年 4月 4日国务院发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来 ,我们受省卫生厅委托 ,围绕着贯彻《条例》这个主题 ,在全省范围内 ,针对医疗事故与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大力开展预防医疗事故与纠纷的工作 ,已初见成效。1 把学习、贯彻《条例》与医院的自律、维权有机地结合 ,依法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为帮助医院管理者和广大医务人员理解和贯彻《条例》及其配套文件 ,我们汇集、编印了《医院管理法律法规汇编》 ,便于大家学习。 2 0 0 2年 6月 ,我会与省卫生厅行风办、省卫生系统政研会联合举办了“江苏省医院自律与维权研…  相似文献   

19.
自2002年9月1日至2003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实施一周年,吉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对88起医疗事件依据《条例》进行了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现对省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情况进行分析。1基本情况一年来,吉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受理医疗纠纷事件145起,组织医疗事故技术再次鉴定88起,其中属于医疗事故的43起,不属于医疗事故的45起。88起医疗事故争议发生在市州所辖卫生部门医疗单位47起,省部属院校医疗单位16起,厂矿企事业所属医疗单位14起,乡镇卫生院6起,个体诊所5所。省级再次鉴定与…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着重保护了患者的权利,如患者的隐私权、自主权、知情同意权等等。其实,《条例》保护的是医患双方的利益,只是《条例》对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保护不是很具体和明确,下面笔者就《条例》如何保护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利益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