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不同年龄段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长期鼻饲老年患者120例,按年龄段61—70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3,71~80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和实验组4,每组30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成分、日鼻饲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4组按照实验方法鼻饲,均观察餐后反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便秘情况。结果:4组老年不同年龄段的鼻饲患者在相同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下,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消化系统的休息时间得到延长,但实验组2和实验组4的鼻饲日工作量明显减少。结论:老年鼻饲患者每次300~400ml的鼻饲量和间隔3—4h的时间适合61~80岁老年人生理的鼻饲量值。  相似文献   

2.
老年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以确立科学的、适合老年人生理的鼻饲量值。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长期鼻饲老年患者180例,按年龄段,61~70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1、实验2和对照组1;71~80岁患者分为实验组3和实验组4和对照组2。每组30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成份、符合营养热卡的前提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鼻饲;实验组按照实验方法鼻饲,6组均观察餐后返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便秘、末次饲食后6h微量血糖值、血清白蛋白、总蛋白、体重情况。结果6组老年鼻饲患者在不同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下其鼻饲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营养状况:白蛋白及总蛋白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实验组鼻饲法的每次鼻饲量和间隔时间是安全的、符合老年人生理的鼻饲量值。  相似文献   

3.
改良鼻饲法对老年糖尿病病人鼻饲并发症及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鼻饲病人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对鼻饲并发症及血糖的影响,以确立科学的、适合老年糖尿病病人的鼻饲量及间隔时间。[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长期鼻饲的老年糖尿病病人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成分符合营养热卡的前提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鼻饲;实验组按照改良的方法进行鼻饲,观察两组病人鼻饲并发症及空腹血糖情况。[结果]两组老年糖尿病鼻饲病人在不同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下均未发生严重误吸,两组鼻饲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第15天两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鼻饲法的每次鼻饲量和间隔时间是安全的,符合老年糖尿病病人生理鼻饲量并可使空腹血糖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鼻饲病人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对鼻饲并发症及血糖的影响,以确立科学的、适合老年糖尿病病人的鼻饲量及间隔时间。[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长期鼻饲的老年糖尿病病人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成分符合营养热卡的前提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鼻饲;实验组按照改良的方法进行鼻饲,观察两组病人鼻饲并发症及空腹血糖情况。[结果]两组老年糖尿病鼻饲病人在不同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下均未发生严重误吸,两组鼻饲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第15天两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鼻饲法的每次鼻饲量和间隔时间是安全的,符合老年糖尿病病人生理鼻饲量并可使空腹血糖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长期鼻饲匀浆膳食的老年患者单次合适的鼻饲量和鼻饲间隔时间。方法住院长期鼻饲自制匀浆饮食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2组各25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组成、日鼻饲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A组按照护理文献中提到的鼻饲方法(常规方法)进行鼻饲;B组按照改进方法鼻饲,2组均观察30d。结果:2种方法鼻饲后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鼻饲并发症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与常规方法比较,改进鼻饲方法的鼻饲日工作量明显减少,患者消化系统的休息时间明显延长(P〈0.001、0.05)。结论:改进鼻饲法的单次鼻饲量和鼻饲间隔时间对长期鼻饲患者更适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饲间隔时间对老年脑血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脑血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组成、日鼻饲总量相同,对照组按间隔时间3h进行鼻饲,观察组按间隔4h进行鼻饲。观察两组营养状况、并发症、护士日工作量和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营养状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中除对照组的返流高于观察组外,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护士日工作量明显高于观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饲间隔时间4h可以减少老年脑血管病患者鼻饲返流,从而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使护理操作时间合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适合高龄卧床患者自制匀浆膳食的每次鼻饲量和鼻饲间隔时间。方法选择住院长期鼻饲自制匀浆膳食的高龄卧床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液组成、日鼻饲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对照组按照常规鼻饲方法进行鼻饲,观察组减少鼻饲次数,增加单次鼻饲量。观察患者胃潴留、胃食道反流、误吸、腹胀、腹泻、便秘、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次晨空腹微量血糖值、体质量情况。结果两组高龄卧床鼻饲患者并发症比较,观察组胃潴留和胃食道反流明显减少(P<0.05);鼻饲60 d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和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次晨空腹微量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需鼻饲时间、胃排空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卧床患者每次400~500 mL的鼻饲量和鼻饲间隔4~5 h有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和提高营养状况,并节省护士工作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期鼻饲患者单次合适的鼻饲量和鼻饲时间.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鼻饲患者6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速度、鼻饲液的组成、每日鼻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对照组按照护理文献中提到的常规鼻饲方法,每日6次,每次200~300 ml,q3h;观察组按照改进方法鼻饲,每日4次,每次400~450 ml,q5h.观察2组餐后返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便秘情况.结果2组鼻饲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鼻饲所消耗的时间小于对照组,患者消化系统的休息时间延长,护士及家属的工作量减轻(P<0.01).结论鼻饲法单次鼻饲量400~450ml和间隔时间为5 h对长期鼻饲者更适宜,并能减少护士和家属的工作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口腔手术后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以确立科学的、适合口腔手术 后的鼻饲量值.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择口腔手术后需留置胃管饲食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1,每组各30例.在留置胃管方法、饲食体位一致、饲食液符合营养热量的前提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饲食,实验组按照实验方法饲食,3组均观察餐后反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便秘、患者饥饿感,并计算每位患者全天从准备到饲食结束的时间总和;末次饲食后6 h微量血糖值、未常用肢体上臂肌围、体质量情况.结果 口腔鼻饲患者在不同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下其鼻饲并发症比较差异不明显;护理时间总和对照组较实验组显著延长,营养状况:体质量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1、2差异显著,但是2个实验组之间无差异;3组上臂肌围、末次饲食后6 h微量血糖值对照组与实验2组差异显著.结论 实验组1、2的饲食方法节省护理时间,每次鼻饲量和间隔时间是安全的,均可采用.口腔手术后患者胃功能正常,手术后因高热量消耗,患者可适当增加饲食量,在术后1周机体恢复期的患者可依患者正常的饮食量给予饲食,更符合口腔手术后患者生理的饲食量值,且体现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口含漱液预防脑梗死鼻饲患者口臭、口腔溃疡及口腔炎症的效果.方法:将15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实验组80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实验组使用益口含漱液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口腔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口含漱液治疗脑梗死鼻饲患者口腔疾患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肠减压术在老年鼻饲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术的作用.方法 将84例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术的老年鼻饲患者采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术前禁食4~6h,术后2h喂食;实验组按常规时间鼻饲,于术前30 min进行胃肠减压,术后2h喂食.两组于术前15 min及术后2h监测末梢血糖、心率、血压指标.结果 术后2h测得血糖值低于3.0 mmol/L、发生低血糖症状、心率100 ~ 120次/分及血压收缩压<90 mmHg和(或)舒张压<60 mmHg的人数,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 老年鼻饲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按常规鼻饲下于术前15 min~2 h进行胃肠减压,此方法在临床上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长期鼻饲病人在鼻饲液中加入米曲菌胰酶片(慷彼申)的疗效.方法 将80例采用鼻饲饮食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方法鼻饲组和鼻饲液中加入米曲菌胰酶片实验组.观察鼻饲期间堵管、误吸、胃潴留、腹胀、腹泻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堵管发生频率、胃潴留、腹胀、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误吸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长期鼻饲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采用鼻饲液中加入米曲菌胰酶片(慷彼申)发生鼻胃管堵塞、胃潴留、腹胀发生率低,减轻因反复留置胃肠管和腹胀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值得在临床老年鼻饲病人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长期鼻饲匀浆膳食的老年患者鼻饲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长期鼻饲匀浆膳食的老年患者最佳的鼻饲模式。方法长期鼻饲自制匀浆膳食的老年住院患者5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7例。改进鼻饲模式每日鼻饲匀浆膳食4次,每次450ml,匀浆膳食间隔时间为5h;常规鼻饲模式每日鼻饲匀浆膳食6次,每次300ml,匀浆膳食间隔时间为3h。两组患者均观察60d,实验组患者前30d按照改进鼻饲模式进行鼻饲,后30d按照常规鼻饲模式进行鼻饲;对照组患者前30d按照常规鼻饲模式进行鼻饲,后30d按照改进鼻饲模式进行鼻饲。结果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鼻饲并发症对比均无差异(P>0.05);与常规鼻饲模式比较,改进鼻饲模式护士的鼻饲日工作时间明显减少(P<0.001),且患者在两次匀浆膳食之间的胃休息时间明显延长(P<0.001)。结论改进鼻饲模式对长期鼻饲匀浆膳食的老年患者更适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留置胃管长度及鼻饲量对老年鼻饲患者食道反流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102例不能进食的留置胃管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插入胃管长度55~ 65 cm,对照组(B组)为45 ~ 55 cm,两组患者鼻饲量,每次各为<200 mL和200~300 mL及300~400 mL,分别为A1、A2和A3组,B1、B2和B3组.比较不同鼻饲量和留置胃管长度发生食道反流情况.结果 实验组(A组)总的食道反流率为6.6%,对照组(B组)为11.6%,两组比较,x2=160.0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插入胃管长度55 ~ 65 cm鼻饲量< 200 mL(A1组)发生反流率最低,鼻饲量200~300 mL次之(A2组),鼻饲量300 ~ 400 mL( A3组)发生反流率最高,其均低于插管长度45 ~ 55 cm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组内比较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反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鼻饲置管长度为55 ~ 65 cm,每次鼻饲量为200~300 mL,既可满足不能进食的老年患者营养需求,又能达到降低食道反流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输注方法对老年鼻饲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和鼻饲液成分符合营养热卡的前提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鼻饲;观察组采用鼻饲泵持续输注方法进行鼻饲,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相同鼻饲量情况下,观察组患者腹泻及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鼻饲泵持续输注法进行鼻饲,不仅能够在早期对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且能预防胃肠道并发症,减轻继发性损伤,同时也减轻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始持续滴注鼻饲肠内营养的合适时间.方法:将12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3例和对照组58例.实验组伤后24~48 h采用持续滴注鼻饲要素饮食方法,对照组伤后4~8 d开始按常规方法行鼻饲流质饮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可获得较优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肌酐身高指数(ICr)、GCS评分、体重均改善(P<0.05,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持续滴注鼻饲要素饮食安全、有效,对维护胃肠道功能、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循证护理在鼻胃管鼻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胃管的置管时间;单次鼻饲量和鼻饲间隔时间;鼻胃管的更换时间。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通过提出循证问题、循证支持、根据相关实证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鼻胃管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留置胃管至拔管期间有无呛咳、营养不良及鼻腔咽部黏膜有无异常、胃管有无阻塞等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患者在留置鼻胃管至拔管期间在呛咳、误吸、胃潴留、腹泻、鼻腔咽部黏膜异常、胃管阻塞等方面差异元统计学意义,在营养不良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科学地提出了鼻胃管的置管时间为发病后3d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个性化的单次鼻饲量和鼻饲间隔时间;4周更换1次鼻胃管。达到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人员知识的更新,有利于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腔手术后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以确立科学的、适合口腔手术后的鼻饲量值。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口腔手术后需留置胃管饲食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1,每组各30例。在留置胃管方法、饲食体位一致、饲食液符合营养热量的前提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饲食,实验组按照实验方法饲食,3组均观察餐后反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便秘、患者饥饿感,并计算每位患者全天从准备到饲食结束的时间总和;末次饲食后6h微量血糖值、未常用肢体上臂肌围、体质量情况。结果口腔鼻饲患者在不同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下其鼻饲并发症比较差异不明显;护理时间总和对照组较实验组显著延长,营养状况:体质量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1、2差异显著,但是2个实验组之间无差异;3组上臂肌围、末次饲食后6h微量血糖值对照组与实验2组差异显著。结论实验组1、2的饲食方法节省护理时间,每次鼻饲量和间隔时间是安全的,均可采用。口腔手术后患者胃功能正常,手术后因高热量消耗,患者可适当增加饲食量,在术后1周机体恢复期的患者可依患者正常的饮食量给予饲食,更符合口腔手术后患者生理的饲食量值,且体现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合适时间.方法: 将59例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8例入院后24~48 h采用持续滴注鼻饲要素膳方法,对照组31例入院后4~8 d开始按常规方法鼻饲流质.结果:患者对早期持续滴注鼻饲胃肠营养有较好的耐受性,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获得较优的氮平衡、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肌酐身高指数、体重等)明显改善(P<0.05,P<0.01).随访6个月,实验组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结论: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持续滴注鼻饲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对维护胃肠道功能、降低消化道出血、改善患者的预后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方萍  岳明  霍佳佳  徐维霞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3):2158-2159
目的 探讨老年卒中患者最佳鼻饲泵注方式与间隔时间.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6月入住我院且需鼻饲肠内营养的患者,单号入院者为实验组,间歇泵入;双号入院者为对照组,持续泵入.比较不同鼻饲方式对老年卒中患者在胃潴留、呕吐、腹泻、便秘等胃肠道方面的影响.结果 间歇泵入组在胃潴留、呕吐方面优于持续泵入组(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