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测定冠心病(CAD)患血清中某些炎性指标,探讨炎性反应与CAD之间的关系。方法:42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其冠脉有异常改变的CAD患 和2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其冠脉无异常改变的可疑冠心病患(SCAD组)作为实验对象,测定各组患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固醇(HDL-C),载脂蛋白(apoA,apoB)、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和白细胞(WBC)含量,结果:(1)CAD和SCAD组之间的血脂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2)CAD的CRP、FIB和WBC水平明显高于SCAD组。结论:CAD的发生与炎性反应有关,CRP、FIB和WBC水平的增高与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 反应蛋白(CRP)、尿酸(U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对87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9例,不稳定心绞痛(UAP) 48例,稳定性心绞痛(SAP) 41例]和健康人43例进行CRP、UA测定,并进行各组比较。【结果】AMI、UAP组的CRP较SAP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 01);AMI、UAP组的UA较健康对照组增高(P<0. 05)。【结论】UA、CRP与ACS关系密切,可作为冠心病危险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02例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SAP),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据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对不同组别患者RDW水平、血脂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血脂水平、Hcy、hs-CRP及WBC的水平均比对照组更高。SAP、UAP、AMI组RDW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AMI组与UAP、SAP组相比RDW值更高,差异显著(P0.01);RDW值随Gensini积分增加依次增大(P0.05),两者呈直线正相关(P0.01);患者中的血脂、hs-CRP、WBC、Hcy水平与RDW均存在正相关。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冠心病发病的临床意义及对病情预测的价值。方法选取90例冠心病患者和同期体检的知情同意的健康体检人25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分别在其入院或体检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CRP含量,观察其CRP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中UAP、AMI患者CR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SAP、UAP及UAP患者CRP水平依次升高且UAP和AMI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RP水平与冠心病的病变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早期检测CRP水平对于冠心病的早期评估和控制有重要作用,并可减少心血管病患者急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水平在冠心病(CHD)患者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达州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CHD患者293例(CHD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其中CHD组又分成3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9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86例。所有患者均在禁食12h后采集静脉血,检测UA、CRP、FIB和MPV。结果 (1)CH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SUA、CRP、FIB和MPV水平比较,SUA、CRP、FIB和MPV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MI组、UAP组和SAP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SUA、CRP、FIB和MPV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SAP组与UAP组比较,SUA、CRP、FIB和MPV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AMI组与SAP组和UAP组分别比较,SUA、CRP、FIB和MPV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分析测定UA、CRP、FIB和MPV,对全面了解CHD的进程有重要意义,高UA、高CRP、高FIB和MPV增大可能是CHD患者的危险因子,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这4种水平的增高更是与AMI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68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8例,选择45例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测定C-反应蛋白(CRP)。结果:ACS组CRP高于对照组,其中AMI亚组CRP明显高于UAP亚组与对照组。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尤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示CRP可反应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人血清CRP水平 ,试探其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在诊断中的价值。采用透射比浊法 ,应用HITACHI70 6 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 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 37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31例 ,和健康对照组 4 1例的CRP水平。结果 相对健康对照组 ,SAP、UAP、AMI三组的CRP均有升高 ,UAP、AMI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CRP值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SAP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另外CRP与TC之间呈显著性相关 (P <0 .0 5 )。结果表明 :CRP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及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WBC)对冠心病危险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5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 患者,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中hs-CRP的浓度,同时用贝克曼血液分析仪测定患者外周血的WBC.结果 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平均浓度及外周血WBC均数明显高于健康人.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随机方差分析:hs-CRP浓度及WBC在健康对照组、SAP组、UAP组、AMI组依次增高,两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及外周血WBC比健康人高,根据血清hs-CRP及外周血WBC升高评估冠心病危险性程度.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血脂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CRP与血脂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罗氏COBAS INTEGRA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6例健康人和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中血清中CRP和血脂TG、TC、HDL-C、LDL-C水平.结果 UAP组和AMI组血清CRP、TG、TC和LDL-C明显高于健康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RP与TG、TC、LDL-C呈正相关,UAP组和AMI组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RP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CRP与血脂代谢异常有相关性;CRP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血脂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稳定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异常的特点.方法选择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稳定心绞痛(SAP)4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4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共119例患者.所有入选病人均于入院次日进行血脂检测,且均无接受调脂药物治疗史.结果 SAP组HDL-C明显高于UAP组及AMI组(P均<0.05),TG、VLDL-C则低于UAP组及AMI组(P<0.01, 0.001).UAP组,TG、VLDL-C明显高于AMI组(P<0.001).各组LDL-C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存在不同的血脂异常特点,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收集28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SAP)、41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及2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空腹血标本,测定尿酸(UA)、空腹血糖(FBG)、肌酐(Cc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组间Ccr、FBG、TG、TC及LDL-C水平均无明显差异.UAP组及AMI组的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UAP组及AMI组尿酸异常升高者的比例均明显高于SAP组;但UAP组与AMI组之间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尿酸血症是老年ACS的独立的预测因子,能促进并预示老年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纤维蛋白原(FIB)浓度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6例.20例非冠心痛者作为对照组.检测AMI患者发病16-20 h以及其他研究对象入院时的血浆BNP浓度,同时测定所有患者FIB浓度.比较各组间BNP、FIB的差异.结果 ①AMI组平均BNP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t值分别为5.233、10.133、11.800,P均<0.01),UAP组平均BNP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t值分别为4.809、5.884,P均<0.01),SAP组高于对照组(t值为2.830,P<0.05).多支病变组平均BNP高于单支和O支病变组(t值分别为10.262、15.366,P均<0.01).②AMI组平均FIB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t值分别为3.871、5.403、6.505,JP均<0.01),UAP组平均FIB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为2.720,P<0.05),SAP组和对照组FIB无明显差异(t值为1.211,P>0.05).多支病变组平均FIB高于单支和O支病变组(t值分别为4.983、6.364,P均<0.01).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BNP、FIB浓度存在差异,其水平高低与冠心病的病变范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测定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DD)、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的水平变化来了解血凝因素和炎性反应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测定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91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7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的Fib、DD、CRP和WBC的水平,比较AMI、UAP、SAP组和对照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各组的Fib、DD、CRP和WBC水平为:AMI组大于UAP组大于SAP组大于对照组,AMI组与UA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UAP组与SA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AP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凝因素和炎性反应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它们的四个指标可作为区别冠心病类型和评价其病变严重程度的辅助性指标。  相似文献   

14.
李桂花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9):1727-1728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及白细胞计数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各40例,分别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于入院后24h内取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CRP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测定末梢血白细胞计数(WBC),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三组间CRP、TG、WBC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C、HDLC、LDIL-C差异无显著性;CRP与WBC计数在SAP、UAP和AMI组间存在正相关。【结论ICRP水平与冠心病不稳定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血清CRP及白细胞计数可能是ACS发病及预后判断的独立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5.
背向散射积分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背向散射积分 (IBS)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性质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3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 )、31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 )和 2 8例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颈动脉斑块数量和性质、内中膜厚度 (IMT)和斑块背向散射积分校正值 (IBS % )的差别。结果 AMI组和UAP组软斑检出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 ,其IBS %值显著低于SAP组和对照组 (P <0 .0 0 1) ;IMT值AMI组、UAP组和SAP组显著高于正常组。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性质明显不同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应用IBS可以客观、定量评价颈动脉斑块性质 ,可能为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和冠心病预防措施的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浆BNP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探寻冠心病的发病原因.方法 对入选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和正常对照组(33例)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BNP,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白细胞计数.入选病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2例;根据冠脉造影分为单支病变组54例、双支病变组39例和多支病变组27例.应用方差分析研究BNP及白细胞计数在各组中的分布情况,用直线相关分析BNP与WBC的相关性.结果 (1)AMI组BN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1),UAP组和SAP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多支病变组BNP高于单支、双支和正常对照组(P〈0.01).(2)AMI组WBC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1),UAP组和SAP组WBC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多支病变组WBC 高于单支、双支和正常对照组(P〈0.01).(3)相关性分析显示BNP与WBC呈显著正相关(r=0.412,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BNP和WBC明显升高,且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为危险分层和炎症程度的判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7.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共89例及健康对照组22例测定CRP含量和血清心肌酶。结果AMI组、UAP组、SAP组CRP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与UAP组、SAP组的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和SAP组的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与其他组比较心肌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组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CRP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其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治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α1-酸性糖蛋白(AAG)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30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浆AAG和CRP水平.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按Gensini积分法评定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AMI组血浆AAG、CRP水平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01); UAP组血浆AAG、CRP水平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01);SAP组血浆AAG、CRP水平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即Gensini积分的增加,AAG、CRP水平升高越明显(P<0.001).③冠状动脉3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组血浆AAG、CRP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05).结论血浆AAG和CRP水平可作为识别CHD高危患者、监测病情变化的指标,其升高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8水平和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与冠心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29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10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96例和健康对照组10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IL-8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同时对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WBC总数变化及其与血清IL-8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AMI组、UAP组及SAP组的血清IL-8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MI组、UAP组IL-8水平明显高于SAP组;AMI组和UAP组结果相似;冠心病患者血清IL-8与外周血WBC总数变化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8升高可能是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血清IL-8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126例患者均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6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30例,对照组40例。又将冠状动脉造影异常者分为单支血管病变(SVL)组46例和多支血管病变(MVL)组40例。结果:冠心病各亚组血清CRP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其中UAP组和AMI组CRP升高明显(P0.01);UAP组血清CRP浓度高于SAP组(P0.01);AMI组血清CRP浓度高于SAP组(P0.01)和UAP组(P0.01)。MVL组血清CRP浓度高于SVL组(P0.01)。结论:CRP在冠心病患者中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临床上检测外周血CRP浓度,在诊断冠心病和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