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医学上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排除血液粘度测定中的干扰因素,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不同温度对血液粘度测定结果的影响,笔者对38例患者分别采用25℃、30℃ 、37℃进行血液粘度测定.材料与方法一、检测对象 38例待测标本来源于门诊患者,清晨空腹抽血,肝素抗凝.二、测定仪器 血流变MB-1型系列测定仪为上海医科大学产品.三、测定方法 先将盛有蒸馏水的粘度缸接通电源,调温开关拨至25℃,待恒温装置显示恒温时.再按仪器常规操作进行电极定标,最后加入肝素抗凝血,仪器显示结果.30℃、37℃测定与25℃测定方法类同.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的流动和变形的科学。其临床应用,即临床血液流变学,旨在研究疾病对人体血液循环、血液的流动形态、血管性能的改变及血液与血管的相互作用机制和作用结果等。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  相似文献   

3.
高盐饮食对血液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高盐饮食对血液粘度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高盐饮食组血浆粘度显著高于低盐饮食组(P<0.05);全血粘度(包括高切及低切)在高盐饮食组虽然高于低盐饮食组,但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用多元协方差分析调整某些混杂变量后,高盐饮食组血浆粘度仍显著高于低盐饮食组(P<0.05);全血粘度在各组之间差异仍不显著(P>0.05)。鉴于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血液粘度升高及高血压皆与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减少钠盐嗜入量对包括高血压病在内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盐膳食对大鼠血压和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饲以高盐膳食4个月,不仅诱发高血压,而且导致血液高粘滞,表现为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血细胞压积明显增加,而红细胞沉降率下降。通过血液粘滞诸因素在心血管(尤其是微循环)系统中的恶性循环,血液高粘滞可能与慢性氯化钠中毒易于诱发高血压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5.
灯盏花素对高粘滞血症病人血液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180例高粘滞血症病人血液粘度的影响,灯盏花素12-20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疗程14天。病人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凝血因子Ⅰ及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临床有效率90%,认为灯盏花素能明显改善高粘滞血症病人的血液粘度,对脑梗塞肌力提高及心绞痛,心肌梗塞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6.
膳食因素与宫颈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膳食因素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 ,调查山西省肿瘤医院妇科 2 0 0 4年 1~ 5月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新发病例 (n =132 )和同期就诊的良性肿瘤患者 (n =133)的相关因素和膳食情况 ,膳食摄入情况的调查采用半定量食物频数问卷的方法。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各因素与宫颈癌的OR值及其 95 %CI。结果 在调整非膳食因素的影响后发现 ,深色蔬菜 (OR =0 34,95 %CI =0 15~ 0 76 )和膳食叶酸 (OR =0 36 ,95 %CI=0 14~ 0 95 )是宫颈癌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且存在剂量 -反应关系 (趋势检验P <0 0 1)。结论 宫颈癌的发生可能与膳食因素有关 ,摄入较多的深色蔬菜特别是富含叶酸的食物可能会降低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只实验性糖尿病大鼠高胆固醇饲料中添加麦麸和纤维素两种膳食纤维(DF),观察DF对糖尿病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探索其机制。实验包括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确认模型成功后饲养6周,腔静脉取血化验。结果发现,两种DF组血清脂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显著低于对照组。全血红细胞高切、中切1结果无显著差异,中切2和低切显著低于对照组。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发现,给糖尿病大鼠饲料中添加DF,能有效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能改善红细胞的聚集性,降低血液粘度。实验还发现麦麸的作用优于纤维素。  相似文献   

8.
汪敏  张园  李昕睿  吕小飞  陈裕明  凌文华 《营养学报》2012,34(5):436-440,444
目的应用膳食质量指数(DQI)评价膳食因素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冠心病病例342例,健康对照571例)设计,利用食物频率问卷获得膳食数据,依据国际通用的膳食评价方法 DQI计算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膳食质量指数评分;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QI评分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病例组DQI评分高于对照组,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中,校正了非膳食因素的影响,DQI最高三分位数组(膳食质量较差)与最低三分位数组(膳食质量较好)比较,OR值为1.690(95%CI:1.139-2.507)。进一步对首次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OR值为1.803(95%CI:1.083-3.001)。结论冠心病人的膳食质量较健康对照差,膳食质量越差,冠心病人的发病风险越高,人们需要重视整体膳食质量,降低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对186名乳腺癌患者和186名非乳腺癌患者进行了膳食调查。结果显露,在摄入的16类食物中,仅有绿色蔬菜,豆浆能降低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平均每日绿色蔬菜摄入量大于400g时,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降低38%(OR=0.62),平均每日豆浆摄入量大于100ml时,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降低41%(OR=0.59),在19种膳食营养素中,当维生素E,视黄醇当量和维生素C的平均每日摄  相似文献   

10.
<正>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结直肠癌发病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三位,现患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2002年全球结直肠癌约有100万新发病例,占全部癌症的9.4%;结直肠癌死亡率约占发病率的1/2,仅2002年就有52.9万人  相似文献   

11.
血液粘度是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主要指标。临床应用也在深入发展。由于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很多。而目前又无统一的质控物和方法进行考评,所以血液粘度测定值常见误差。现将我们对血液粘度测定质量控制的做法、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膳食纤维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纳入15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78例膳食纤维组和73例正常饮食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采集静脉血,检测血糖和血脂指标变化,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膳食纤维治疗后餐后30min血糖、餐后60min血糖、餐后120min血糖和餐后180min血糖、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均较正常饮食组显著降低(t值分别2.236、3.324、2.127、2.163、2.325、3.216,均P<0.05).膳食纤维组患者治疗后比正常饮食组患者的200S-1、30S-1、5S-1和1S-1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全血低切相对粘度和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显著降低(t值为2.329~8.235,均P<0.05).结论 膳食纤维降低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其机制可能是由于降低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3.
脉冲磁场对人体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银龙  顾珩 《卫生研究》1997,26(1):14-17
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经脉冲磁场作用9天后,与对照组比较,全血中切比粘度和中切还原粘度(P<0.05)、全血低切比粘度和低切还原粘度(P<0.01)都有明显降低;试验组试验后与试验前比较,全血高切比粘度和低切还原粘度(P<0.05)及全血中切、低切比粘度(P<0.01)都有明显降低。揭示脉冲磁场具有降低人体全血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膳食因素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关系,为乳腺癌的病因研究及一级预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通过半定量食物频率表法,对200例乳腺癌患者和200例对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膳食情况两大部分。结果经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物种类中,与低水平蔬菜摄入量相比,较高水平的蔬菜摄入量可能降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OR=0.429,95%CI:0.223~0.827,P=0.012);与低水平红肉摄入量相比,较高水平的红肉摄入量可能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OR=2.185,95%CI:1.077~4.431,P=0.030)。膳食营养素中,与低水平脂肪摄入量相比,中、高及较高水平的脂肪摄入量均可能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且随着脂肪摄入量增多,其OR值也递增,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2.478、2.533、2.799,95%CI分别为1.245~4.933、1.130~5.675、1.449~5.470,P〈0.05,P〈0.01);与低水平蛋白质摄入量相比,中、高及较高水平的蛋白质摄入量均可能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OR值分别为3.484、3.860、3.467,95%CI分别为1.872~6.848、1.972~7.554、1.778~6.762,P〈0.01);而与低水平铁摄入量相比,中、高及较高水平的铁则可能降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OR值分别为0.528、0.479、0.340,95%CI分别为0.297~0.939、0.241~0.953、0.153~0.758,P〈0.05,P〈0.01);与低水平视黄醇当量相比,中、高及较高水平视黄醇当量则可能降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OR值分别为0.428、0.409、0.175,95%CI分别为0.227~0.806、0.217~0.769、0.080。0.385,P〈0.01)。结论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类摄入量,减少肉类摄入量。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胆石症已成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慢性病,国内调查表明有逐年升高的趋势[1]。在胆石症影响因素中,体质指数、脂肪肝是重要因素[2],而膳食与体质指数、脂肪肝密切相关。为探讨膳食因素对胆石症的影响,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93例胆石症患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膳食,体力活动与大肠癌: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1989年以大连市市区部分病理学确诊的大肠癌病例129例(结肠癌50例,直肠癌79例)及其1:1匹配的邻居对照为对象,用病例对照法研究大肠癌的危险因素。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与疾病危险性的联系。分析结果:饱和脂肪摄入及久坐工作或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体力活动与膳食纤维摄入是最重要的保护因素,对结肠癌的作用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膳食因素与男性口腔癌发病的关系,为口腔癌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0年9月-2014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颌面外科就诊的313例新发男性口腔癌患者及同期在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和在其他科室就诊的575例男性非口腔相关疾病患者进行面访调查。结果 病例组患者食禽类频率≥1次/天、食鱼类频率≥1次/天、食海鲜频率≥1次/天、食绿叶蔬菜频率≥1次/天、食非绿叶蔬菜频率≥1次/天、规律补充保健品、规律补充维生素片、饮用咖啡、食水果频率<1和≥1次/天的比例分别为1.28%、15.65%、7.35%、74.44%、69.97%、3.83%、2.56%、0.96%、46.01%和11.50%,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78%、43.48%、24.87%、94.61%、93.22%、12.17%、10.61%、4.52%、51.48%和34.43%,病例组患者饮食喜好较咸的比例(46.64%)高于对照组患者(43.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食喜好较咸是男性口腔癌发病的危险因素,食鱼类频率≥1次/天、食海鲜频率≥1次/天、食绿叶蔬菜频率≥1次/天、食非绿叶蔬菜频率≥1次/天、规律补充维生素片、规律补充保健品、食水果频率<1和≥1次/天是男性口腔癌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食用鱼类、海鲜、水果、绿叶和非绿叶蔬菜、规律补充维生素片和保健品、饮食喜好较咸等膳食因素对男性口腔癌的发病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广西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膳食相关影响因素,为有针对开展脑卒中膳食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DK]∶1频数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广西5个县或区的县级医院收集新发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病例,共调查418对病例对照。食物频率法收集过去1年各类食物摄入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非参数检验和〖XC小五号.EPS;P〗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减少总肉类摄入是出血性卒中的保护因素OR=0.39,95%CI(0.15~0.99),油炸面食、不吃小吃、过多小吃、不喝饮料均是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OR=2.81、2.03、2.13、1.65,95%CI( 1.67~4.73、1.22~3.39、1.16~3.91、1.03~2.66);多吃柑橘类、适量饮酒、适量增加肉类是缺血性卒中的保护因素OR=0.28、0.51、0.60, 95%CI(0.14~0.55、0.31~0.82、0.40~0.90),油炸面食、不吃小吃、不喝饮料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OR=1.66、1.72、1.77,95%CI( 1.07~2.59、1.17~2.52、1.22~2.57)。结论 广西地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膳食相关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需根据脑卒中的类型有针对性开展膳食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19.
锌对血液粘度及凝血酶原时间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锌对机体锌、铜代谢、血液粘度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用新西兰大白兔饮水中加葡萄糖酸锌 (锌含量 1 5.3mmol/L )喂养 ,设正常组对照 ,满 1 2个月后取血及肾组织测定锌、铜、血液粘度、血脂及凝血酶原时间。结果 :加锌组较对照组血清及肾脏锌含量显著升高 (P<0 .0 1 ) ,分别为 4.99倍、1 .79倍 ,全血粘度 (高切、中切、低切 )及血浆粘度明显升高(P<0 .0 5~ 0 .0 1 )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P<0 .0 1 ) ,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糖升高 (P<0 .0 1 ) ,红细胞数量及质量没有变化 (P>0 .0 5)。结论 :补锌能提高内环境锌水平 ,锌可通过干扰脂代谢引起血液粘度增加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合理用锌对于防治缺血性心脏血管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部分和血管流变性的一门科学,是物理学中流变学向生物学和医学渗透和交叉的边缘基础科学,即研究血液的流动性、凝固性、有形成分(主要是红细胞)的粘滞性及形变性与血管弹性的科学。1 影响血液粘度的因素 液体在流动时,实际是液体流变和变形的特性(即流变性)。一般是通过粘度这个常用的物理量来反映和量度的,血液的粘度为水的4~5倍,血液粘度的大小,主要受下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