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坐骨神经是人体最长的单一神经,易受压迫或外伤。文献中曾报道用局麻药行腰大肌肌沟阻滞及坐骨神经阻滞治疗坐骨神经痛。在此基础上,我们依据中医学中环跳穴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瘫痪的原理,以坐骨神经痛为环跳穴阻滞的适应证,用局麻药加氟美松和维生素类药进行环跳穴阻滞治疗坐骨神经痛,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体针透穴治疗中风后遗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治疗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的科学选经取穴方法,观察体针透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痉挛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风后遗症患者采用体针透穴治疗,上肢瘫痪取健侧经穴,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后溪;下肢瘫取患侧经穴,太冲透涌泉.昆仑透太溪,绝骨透三阴交.阳陵泉透阴陵泉.施以提插、捻转、疾徐补泻相结合的综合针刺手法.结果:126例患者治疗3个月,痊愈77例(61.11%),显效21例(16.670%),有效15例(11.91%),无效13例(10.32%).总有效率89.68%.结论:上肢瘫透刺健侧经穴,下肢瘫透刺患侧经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一、发烧,臀部肌肉注射后同侧下肢瘫痪是否由于注射时损伤了“神经”所造成? 结论是十分肯定而明确的:患儿右侧下肢瘫痪不是由于注射所致。其理由: 1.臀部肌肉注射所能伤及的主要神经是坐骨神经。该患儿肌肉注射的部位在右测臀部外上,象限,是常规的注射部位,不能伤及该神经。 2.支配下肢活动的神经,除坐骨神经外,还有股神经和闭孔神经,前者支配股四头肌,完成伸膝动作;后者支配内收肌群,可以使下肢内收。如  相似文献   

4.
邱硕 《中国民康医学》2013,(24):59-59,93
目的:观察及评价针刺双侧秩边穴及双侧昆仑穴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均应用毫针,平补平泻手法行针,留针30分钟,治疗组针刺秩边穴及昆仑穴,对照组单纯针刺秩边穴,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82.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5.10,P〈0.05).结论:针刺秩边穴及昆仑穴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支沟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外关穴组和外关穴配伍支沟穴组,分别针刺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支沟穴;同时,运用GE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所得数据采用感兴趣区(ROI)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针刺外关穴能相对特异地激活右侧小脑(P〈0.05),而外关穴配伍支沟穴则能相对特异地激活左侧颞叶(P〈0.05)、右侧枕叶(P〈0.05)。另有趋势表明,外关穴能较为显著地激活左侧岛叶、右侧桥脑,而外关穴配伍支沟穴则能相对显著地激活左侧基底节区。结论: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表明,同属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穴与支沟穴的配伍,能够加强治疗情志疾病、视觉疾病和运动障碍方面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秩边穴的配伍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秩边为主穴,辨证配伍1-3穴,以独特的手法操作,临床治疗阳萎,坐骨神经痛,痛经等多种疾病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用近端取穴配合经外奇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近端取三间穴及局部穴位,经外奇穴取中平穴,中平穴用毫针直刺,左肩取右侧穴,右肩取左侧穴,双肩则针刺双侧穴。结果:本组85例肩周炎患者,其中,痊愈75例,占88.2%,好转10例,占11.8%,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经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运用近端取穴配合经外奇穴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确切,治愈后患者不易复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右侧外关穴后小脑局部葡萄糖代谢变化,研究针刺外关穴小脑的激活区域,探讨针刺穴位小脑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例健康志愿者分为外关穴针刺组、外关穴假针刺组和假穴针刺组3组,每组6例,分别接受右侧外关穴针刺、右侧外关穴假针刺及外关穴旁开假穴点针刺干预,行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脑功能成像检查,所得图像采用SPM8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外关穴针刺组及假针刺组各1例因明显刺痛感或头部移动明显,其数据不作进一步统计。与外关穴假针刺组比较,针刺右侧外关穴激活的小脑脑区为左侧小脑前叶山顶及右侧小脑后叶下半月小叶。与假穴针刺组比较,针刺右侧外关穴激活的小脑脑区为右侧小脑后叶山坡、左侧小脑扁桃体、左侧小脑后叶下半月小叶、双侧小脑前叶山顶及双侧小脑后叶。结论针刺穴位特异激活了小脑部分区域。针刺外关穴的治疗作用可能是激活小脑前叶及后叶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经外奇穴常用灸穴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头部、胸腹部、背腰部、上肢部、下肢部的经外奇穴进行临床实践.结果 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针刺右侧外关穴后小脑局部葡萄糖代谢变化,研究针刺外关穴小脑的激活区域,探讨针刺穴位小脑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8例健康志愿者分为外关穴针刺组、外关穴假针刺组和假穴针刺组3组,每组6例,分别接受右侧外关穴针刺、右侧外关穴假针刺及外关穴旁开假穴点针刺干预,行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脑功能成像检查,所得图像采用SPM8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 外关穴针刺组及假针刺组各1例因明显刺痛感或头部移动明显,其数据不作进一步统计.与外关穴假针刺组比较,针刺右侧外关穴激活的小脑脑区为左侧小脑前叶山顶及右侧小脑后叶下半月小叶.与假穴针刺组比较,针刺右侧外关穴激活的小脑脑区为右侧小脑后叶山坡、左侧小脑扁桃体、左侧小脑后叶下半月小叶、双侧小脑前叶山顶及双侧小脑后叶.结论 针刺穴位特异激活了小脑部分区域.针刺外关穴的治疗作用可能是激活小脑前叶及后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针刺支沟穴与非穴激活不同脑区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fMRI技术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支沟穴和非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比较针刺支沟穴与非穴的不同。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支沟穴组和非穴组,分别针刺右侧支沟穴和非穴;同时,运用GE 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所得数据采用感兴趣区(ROU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针刺支沟穴和非穴,对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海马、扣带回、基底节、小脑等脑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激活。ROIs激活点数统计比较表明,针刺支沟穴对右侧小脑的激活大于非穴(P〈0.05);激活几率和激活强度统计比较表明,针刺支沟穴与非穴对于各脑区的激活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非穴”比较,针刺支沟穴对脑区的激活相对特异地指向小脑,该效应与支沟穴临床功效的中枢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五泉穴"对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采用单盲法依随机数字表分为针刺"五泉穴"组(极泉、天泉、曲泉、阴陵泉、涌泉)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穴位(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大椎、肩髃、曲池、外关、手三里、合谷)30例.结果:两组比较,针刺"五泉穴"组对改善痉挛性瘫痪疗效较好.结论:针刺"五泉穴"治疗痉挛性瘫痪疗效好,起效快,是治疗痉挛性瘫痪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和非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探讨针刺外关穴对脑的激活效应。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外关穴组和非穴组,分别针刺右侧外关穴和非穴;同时,运用GE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所得数据采用感兴趣区(ROI)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针刺外关穴和非穴,对双侧顶叶、额叶、枕叶、颞叶、基底节区、扣带回、海马、小脑、脑桥等多个脑区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激活;ROIs激活几率和激活点数比较表明,针刺外关穴对右侧小脑的激活大于非穴(P〈0.01);激活强度统计表明,针刺外关穴与非穴对于各脑区的激活强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非穴”比较,针刺外关穴能相对特异地激活小脑,该效应与外关穴临床功效的中枢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痹证”范畴,多因风寒湿邪客于经脉,气血阻滞不通所致。笔者自1985年以来,采用行气针法治疗本病12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26例中,门诊87例,住院39例;男62例,女64例;年龄18~78岁,其中35~65岁占65%;病程最长8a,最短4d,1a以内占80例;原发性坐骨神经痛48例,继发性坐骨神经痛78例。2治疗方法为观察“行气针法”对本病的疗效,故治疗上采用本病常用穴。2.1取穴大肠俞、环跳、承伏、委中、承山、昆仑。以上各穴除大肠俞取双侧外,其余均取患侧。2.2操作方法各穴用直刺法进针,不做捻转,仅做提插…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常可遇到高热的患儿,臀部肌注药物后出现下肢瘫痪,如何鉴别是肌注损伤坐骨神经还是小儿麻痹症脊髓型所敌的瘫痪?主要根据以下几点:1.脊髓型小儿麻痹症为周围性弛缓性瘫痪,肌萎缩进展快,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及蹠反射减弱或消失,但感觉正常。坐骨神经损伤时则其所管辖范围的感觉、运动、反射及植物神经的功能均  相似文献   

16.
朱现民  侯静玥  冯毅慧 《中医学报》2011,26(3):369-370,382
目的:观察针刺"五泉穴"对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采用单盲法依随机数字表分为针刺"五泉穴"组(极泉、天泉、曲泉、阴陵泉、涌泉)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穴位(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大椎、肩髃、曲池、外关、手三里、合谷)30例.结果:两组比较,针刺"五泉穴"组对改善痉挛性瘫痪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透穴针刺配合中药熏蒸对中风偏瘫步态的治疗作用。方法156例中风后遗偏瘫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透穴针刺疗法,配合双下肢中药熏蒸;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法;治疗时间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力提高状况以及步行能力FAC评分变化。结果经过2个月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下肢肌力改善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患者下肢肌力改善有效率为76.9%,两组步行能力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进步,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透穴针刺配合中药熏蒸可以提高下肢肌力以及步行能力,从而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偏瘫步态。  相似文献   

18.
刺环跳并诱导循经感传治疗坐骨神经痛94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针刺环跳穴并诱导循经感传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分析9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风寒湿侵袭或感染所致的坐骨神经痛56例,增生性腰脊柱炎14例,腰部软组织损伤12例,臀部软组织伤12例。病程最短2d,最长24年。结果,临床治愈41例,占43.6%;显效32例,占34%;好转19例,占20.7%;无效2例,占2.1%。病程6月以内患者的疗效较6月以上者好,且疗效原发性坐骨神经痛优于继发性神经痛。认为本法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一般资料5 0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 :男4 1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 30岁 ,最大 71岁 ,平均年龄4 9 5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12个月 ,平均病程2 74年 ;CT或MRI示 :出血性脑血管病 2 3例 ,缺血性脑血管病 2 7例 ;左侧偏瘫 30例 ,右侧偏瘫 2 0例。2 治疗方法2 .1 针刺取穴上肢瘫痪 :取颈椎及胸椎椎间穴 ,浅刺法 ,从第四颈椎开始向下 ,取椎间穴连刺 4~ 5针 ,进针 7分许。以上椎间穴轮流交替使用为主穴 ,配穴为患侧的肩骨禺、肩、曲池、合谷、少海。下肢瘫痪 :取腰椎 1~ 5节的夹脊穴 ,进针 7分深 ,取腰椎及骶椎关节…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的腰腿痛疾病。本病易发于 20-50岁之间,尤以久坐工作的中年人多见,并与性格急躁、个性要强有一定关系。主要症状为腰臀及下肢疼痛、麻木,常以一侧多见,尤其急性期常表现为剧烈的坐骨神经痛,反复发作可发展为慢性持续性腰腿痛,具有病程长,易复发,阵发性加重的特点。临床上可采用针灸、推拿、介入切吸、手术等多种方法治疗。笔者临床应用透穴与踝针相结合的办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72例,门诊36例,住院病人36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28例;年龄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