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4028例RA住院病例,对其证候总体分布,不同病程、年龄段的中医证候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RA患者中医证候总体分布情况为:风寒湿痹证(52.6%),风湿热痹证(16.0%),寒热错杂证(14.9%),肝肾亏虚证(9.1%),气血亏虚证(4.7%),痰瘀痹阻证(2.2%),肾虚寒凝证(0.4%),气阴两虚证(0.1%);(2)RA患者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候分布均以风寒湿痹为主要证候,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虚证呈升高趋势;(3)RA患者不同病程中医证候分布为:活动期患者以风寒湿痹证、风湿热痹证、寒热错杂证居多,病程日久易出现肝肾亏虚证、气血亏虚证、痰瘀痹阻证、肾虚寒凝证、气阴两虚证。结论风寒湿痹证为云南地区RA住院患者最常见证候,在云南地区针对该证候开展中医药防治RA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医分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燕明 《广西医学》2008,30(12):1988-1989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属中医痹证范畴.<素问·痹论>篇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的论述,且分为外虚内损型、湿热互结型、痰瘀交阻型、阳虚寒胜型.治疗通常多从风寒湿三气杂至为病因人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痹证论治心得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王芙蓉,王应昌痹证多由风寒湿三邪杂感而成,以三邪之所胜分为行痹、痛痹、着痹,临床常以多种证型出现久病顽痹,缠绵难治。1责在肝脾肾,尤以肾虚为要痹之为病,在肢体关节,肌肉筋脉。痹之发生,本于正虚,常因正虚而感受外邪,在疾病...  相似文献   

4.
段富津教授从事临床50载,在治疗痹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证把本病分为风寒湿痹、湿热痹、虚痹、顽痹等。段老认为治疗痹证常祛邪以治湿为要;通络乃治痹之常;痹久当扶正祛邪。文章精选段富津教授治疗痹证病案4例略加分析,旨为临床治疗同类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并推广谢氏通痹汤治疗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证、肝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中诊断为膝骨关节炎且证型符合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谢氏通痹汤,配合口服尼美舒利分散片;对照组60例口服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试验前后VAS评分、WOMAC评分、中医量化得分的变化。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WOMAC评分、中医量化得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治疗组降低变化高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谢氏通痹汤治疗风寒湿痹、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明显缓解局部疼痛症状,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类常见免疫系统炎症性疾病,属于中医学"痹证"的范畴,中医病证诊疗标准把RA纳入"尫痹"范畴,其证型分为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瘀血阻络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亏虚证和气阴两虚证等8个基本证型,其中湿热痹阻证的专家共识为二妙散。二妙散作为中医痹证治疗的基本方剂,临床效果明显,与西药联合使用可明显减少RA毒副作用。通过二妙散的药效成分研究及其治疗缓解RA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不但能够夯实二妙散治疗RA的机制研究,更能为中医药经典复方的基础研究和中药新药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变为软骨退行性病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是由于关节退化、关节软骨破坏所致的慢性骨关节病,属中医的"痹证"范畴,大致可分为气滞血瘀型、风寒湿痹型、肝肾亏虚型.  相似文献   

8.
五体即皮、肌、脉、筋、骨,是中医解剖学的概念,它反映了人体由浅入深的五个不同层次。痹是病因病机的概念,“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因此,顾名思义,所谓五体痹证就是指由于和五体相合的脏腑、经络的气血不足,感受了风寒湿热等邪而导致皮、肌、脉、筋、骨等部位气血闭塞不通的病证。《内经》对痹证的分类,主要有按病位区分的五体痹和以病因病性区分的风寒湿痹(《医宗金鉴》分别称之  相似文献   

9.
髋关节滑膜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刘又文教授依据体表部位分类将其细分为"髋痹"。刘又文教授认为其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及生活环境等有密切关系,病机以正虚卫外不固为本,风、寒、湿、痰、瘀为标。文章通过总结刘又文教授治疗髋关节滑膜炎的用药特点及验案分析,将其依据临床表现及体征分为"创伤劳损""风寒湿侵袭""瘀痰凝结""肝肾不足"四个证型,治疗上分证型辨证施治,同时针对不同的证型辅助以牵引、手法、中药熏洗等,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痹证多以肢体关节的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肢体痹~([1])便是以此为依据按痹证发生的病变部位分类,即"肢体因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致气滞血瘀,津液涩渗,导致荣卫不和、津液不畅、经脉失养,而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者"~([2]),发生于腰的称为腰痹,发生于膝的称为膝痹。结合现代医学,腰痹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多见,膝痹则主要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又曰营卫"不与风寒湿气合,故  相似文献   

11.
风湿病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痹证”是由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屈仲不利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痹证”临床有风寒湿痹与热痹的不同,风寒湿痹以关节疼痛为主,但局部无红肿灼热之象,其中以关节酸痛游走不定为行痹。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分型与各种炎性指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不同证型与各种炎性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方法:确诊的RA活动期患者103例,先按中医分型标准辨证分型,再分别检测ERS、CRP、RF、IgM、CD4+、CD8+、CD4+/CD8+值以及血清IL-1β、IL-6水平,研究其中医证型的分布及与各种炎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03例患者中风湿热痹型43例,风寒湿痹型26例,痰瘀痹阻型19例,肝肾亏虚型15例。风湿热痹型的ERS、CRP、血清IL-1β、IL-6的水平与风寒湿痹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后者的上述指标与痰瘀痹阻型和肝肾亏虚型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风湿热痹型和风寒湿痹型的IgM、CD4+、CD4+/CD8+值与痰瘀痹阻型和肝肾亏虚型比较显著升高(P<0.05),而其CD8+值比较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活动期RA以风湿热痹型和风寒湿痹型占多数;风湿热痹型RA的炎症程度最高,风寒湿痹型的炎症程度次之,而痰瘀痹阻型和肝肾亏虚型的炎症程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有关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分型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证型分布情况统计和评价,初步总结出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共收集合格文献57篇,214条记录;出现频率前9位的证型依次为湿热痹阻、寒湿痹阻、瘀血痹阻、肝肾不足、肝肾阴虚、肾阳亏虚、肾虚寒凝、风寒湿痹、痰瘀痹阻证。通过文献分析总结出强直性脊柱炎的常见证型,为开展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关节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属于传统医学的"痹症"范畴,《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指出了风寒湿邪是痹症最主要的病因。笔者将所选的36个病例按中医辨证分型为:寒胜痛痹证,风胜行痹证,湿胜着痹证,风湿热痹证,肝肾阴虚痹证,分别给予不同的辨证施治和特色的调节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风湿性关节炎相当于中医的痹证,在我国现存的最早成书的医著《黄帝内经·素问》中即有了专篇论述。称“风寒湿三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风寒湿三气不与荣气合则不为痹,与荣气合则为痹,那么痹的形成也就当然存在着荣气之行涩和荣血衰少的不同问题,所以医家之治痹很多采用活血通络与养血补血之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并分析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方配合的规律。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7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6例患者经中医辨证法认定为风湿热型,另外36例患者认定为风寒湿型,给予风湿热型患者清痹汤进行治疗,给予风寒湿型患者驱寒通痹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中的配合规律进行探究。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活动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风湿热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33/36);风寒湿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11%(31/36)。结论风湿热型及风寒湿型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两种不同中医证型,两者所表现出的临床特征不同,药证对应关系大致为清热解毒或者驱寒利湿、通经活络及止痛祛风,但具体用药视患者证型及病情而定。  相似文献   

17.
一、病因病机 类风湿关节炎(RA)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历代医家将其称为历节、顽痹、鹤膝风、匿痹等.〈素问·痹论篇〉中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灵枢·五变〉曰:"血气皆少,善痿厥足痹";"粗里肉不坚,善病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宣痹通络法治疗痹证的疗效。方法:对60例门诊病例以宣痹通络为大法,辨证加减,汤剂治疗,7日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对总有效率和不同证型之间的有效率进行观察。结果:总有效率为90.0%,各证型之间疗效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宣痹通络法治疗痹证疗效确切,是治疗痹证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三家医院586例50~74岁确诊为膝骨关节炎的女性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收集其四诊信息,并采用SPSS11.5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对586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九种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1)四诊信息经聚类分析后认为可以分为3个证型,即风寒湿痹型(141例),肾气亏虚型(386例)和痰瘀互阻型(59例)。(2)九种中医体质分布:平和质59例(10.1%),偏颇体质527例(89.9%)。偏颇体质中多见的体质为阳虚质160例(27.3%),气虚质157例(26.8%),阴虚质80例(13.7%)。(3)50~74岁女性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型与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显著相关;肾气亏虚型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痰瘀互阻型与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显著相关。结论:50~74岁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为3类比较符合临床实际。偏颇体质以阳虚质、气虚质多见。50~74岁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体质以偏颇体质为多,从不同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来看,风寒湿痹型与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显著相关;肾气亏虚型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痰瘀互阻型与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痹证,是指气血被病邪阻闭而引起的疾病。凡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后,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统称痹证。根据其致病因素和临床表现特点,护理人员应根据辨证施护原则,按照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所得材料,结合护理学基础,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现就风寒湿痹、风湿热痹、其他痹证的辨证施护,浅谈如下。一、风寒湿痹的辨证施护风寒湿痹是以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疼痛、酸楚、麻木和关节肿胀,屈伸不利为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