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在甲状腺髓样癌(MT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38个甲状腺髓样癌及83个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的声像图表现,以106个良性结节为对照组,组间差异使用卡方检验。结果甲状腺髓样癌结节声像图表现为实性(100%),低或极低回声(97.4%),边缘规则(57.9%),呈圆形或卵圆形(63.2%),结节内伴钙化(63.1%),粗大钙化(34.2%),微小钙化(28.9%),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52.6%);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比,甲状腺髓样癌多表现为边缘规则,呈圆形或卵圆形,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节内钙化多为粗大钙化(P〈0.05)。结论甲状腺髓样癌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点,超声检查有助于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咽部侧位片对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76例怀疑腺样体肥大患儿均摄鼻咽部侧位片,测量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宽度及后气道宽度,并计算腺样体指数A/N,以评估腺样体肥大程度及后气道(PAS)宽度。结果大多数患儿腺样体有不同程度的增厚,13例患儿的A/N≤0.60,26例患儿的A/N在0.61~0.70之间,37例患儿的A/N≥10.71,同时PAS≤5mm的19例,最小直径约1.5mm;6~10mm的32例;≥10mm的25例。X线鼻咽部侧位片评估腺样体大小与鼻咽腔阻塞情况与鼻内镜及术中所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X线鼻咽侧位片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简单、经济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伴有腺体样肥大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32例(49耳)伴有腺体样肥大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手术切除部分腺样体后,全部在内镜下用Nd:YAG激光对残存腺样体进行照射;对9例17耳进行激光鼓膜切开术,其他23例32行耳鼓膜穿刺冲洗。随访3个月。结果术后1个月腺样体无明显残留;分泌性中耳炎49耳的治愈率、好转率及无效率分别为57.2%(28耳)、28.6%(14耳)和14.2%(7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Nd:YAG激光治疗伴有腺体样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与变态反应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06年9月-2007年9月我科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无唇裂病史入院手术患儿共53例,并比较腺样体肥大患儿和正常同龄儿童的中耳功能的差异。结果①未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单纯腺样体肥大与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19,P〉O.05),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腺样体肥大与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呈负相关(r=-0.34,P〈O.05);②腺样体大小与中耳压力有明显的负相关性(r=-0.41,P〈0.05)。结论腺样体肥大与变态反应之间无直接关系,而当变态反应引起中耳病变时肥大的腺样体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加重中耳的渗出是中耳疾病的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5.
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诊断经验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捷  于峣  吴宪尧  侯秋萍 《人民军医》2004,47(5):288-289
骨样骨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它由成骨细胞及其产生的骨样组织构成。这种骨样组织不能正常成骨的原因尚不明确。据国内统计,骨样骨瘤占骨良性肿瘤的1.66%,发病率低于国外。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评价酵母样真菌快速鉴定板(Rapid Yeast ID)对不同培养基培养出的酵母样真菌鉴定结果的可信度。方法:采用酵母样真菌快速鉴定板对沙保氏葡萄糖培养基、血液琼脂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科玛嘉显色培养基生长菌落直接鉴定的结果,与采用传统常规生化鉴定结果进行一致性的比较。结果:酵母样真菌快速鉴定板对沙保氏葡萄糖培养基鉴定结果与传统生化鉴定符合率为97.3%,而其它培养基(血液琼脂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科玛嘉显色培养基)符合率为86.0%,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酵母样真菌快速鉴定板最适合沙保氏葡萄糖培养基,对其它培养基鉴定结果的可信度低。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本院1986~1994年6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98例胆囊息肉样病变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以探讨对此病变的正确认识。1临床资料本组男48例,女50例,21~75岁,平均42岁,以31~50岁为最多(69/98),病程20d~20年。有右上腹隐痛史46例,反复绞痛发作史6例,其中伴有黄殖者2例,右上腹胀闷不适38例,体检发现8例,多无症状。98例中右上腹有压痛者34例。2病理检查结果与分析胆固醇性息肉72例(73.47%),炎性息肉10例(10.24%),混合性息肉5例(5.1%),腺癌样增生1例(1.02%),腺癌10例(1.20%),其中单纯性腺瘤6例,1例伴有轻…  相似文献   

8.
骨样骨瘤较少见,国内报道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0.9%,占良性骨肿瘤的1.6%。本文收集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股骨干骨样骨瘤5例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以探讨本病的X线表现特点和CT在本病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CT和MRI对颅内表皮样囊肿诊断价值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估CT和MRI对颅内表皮样囊肿的诊断价值,分析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4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前全部行常规MRI检查,其中19例行Gd-DTPA增强MRI检查;17例作CT平扫,其中12例作静脉注射增强CT检查。结果:颅内表皮样囊肿多位于桥小脑角池,本组病例中占34.9%(15/4例);肿瘤多呈不规则形态,占70.45%(31/44例);CT平扫多呈均匀低密度,占70.59%(12/17例),造影后多无强化,占91.71%(11/12例);MRT1加权像上多呈均匀低信号,但略高于脑脊液,T2加权像上多呈均匀高信号,占61.36%(27/44例),Gd-DTPA增强后多无强化,占84.21%(16/19例)。肿瘤周围的脑组织均无水肿,占100%,肿瘤较大时可以挤压、推移周围脑组织或脑室结构,引起比较明显的占位效应,占70.45%(31/44例);肿瘤较大时,很少引起阻塞性脑积水。结论:颅内表皮样囊肿在CT和MRI像上有特征性表现,MRI无论在定位和定性诊断上优于CT,Gd-DTPA的应用有助于颅内囊性占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头孢菌素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头孢菌素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以引起临床注意,避免其发生。方法结合文献报道,观察20例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对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结果15例轻、中度患者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5例重度患者,静注纳洛酮0.4~0.8mg,症状均于3~4h内缓解。结论纳洛酮对双硫仑样反应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新华航空公司25名飞行员的发样进行了十种宏量与微量元素的检测,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宏量元素Ca、Mg与微量元素Cu、Pb、Fe、Zn;由于发样中微量元素Cd、Mn、Ni含量极低.故采用了高压密闭微波消解样品法.以保证测定结果稳定可靠;对于微量元素Se,通过流动注入氢化物发生器与原子吸收分光度计配合进行测量。以上测量方法已在临床使用。初步测量结果表明.定期测定飞行员发样中上述十种宏量与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变化,可以对飞行员生理、心理状态及其健康状况的早期变化做出预警,以便及时防治,从而保障飞行员的健康与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2.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Chondromyxoid fibroma)又称纤维粘液样软骨瘤(Fibromyxoid chondrorna),简称CMF,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骨肿瘤,起源于软骨结缔组织,具有粘液样和软骨组织的特征,而不是直接起源于软骨细胞,而后产生粘液样变。按WHO统计,CMF占原发性骨肿瘤的1.04%,占良性骨肿瘤的2.31%。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流式细胞术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诊断和预后估计的价值,对41例腺样囊性癌行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平均DNA指数为1.179,S期细胞比例为29.49%,细胞增殖指数为42.67%,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异倍体检出率为70.73%。随着肿瘤的增大和恶性程度的增加,其异倍体率、DNA指数和S期细胞比例值也相应增加。流式细胞术为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诊断和确定恶性程度提供了有效的辅助诊断措施,但尚不能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4.
γ射线照射对兔眼损伤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2对放射损伤小鼠小肠肠粘膜屏障和消化吸收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昆明种小鼠经8Gy^60Coγ射线全身性一次照射后随机分为放射损伤对照组和胰高血糖素样肽-2处理组,设1、3、5d3个时相点,检测肠通透性、血浆内毒素含量、葡萄糖吸收能力及肠上皮蔗糖酶和乳糖酶活性变化。结果 8Gy ^60Coγ射线照射后1、3、5d肠通透性和葡萄糖吸收能力、蔗糖酶、乳糖酶活性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血浆内毒素含量在1、3d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胰高血糖素样肽-2处理组肠通透性、血浆内毒素含量、葡萄糖吸收能力和蔗糖酶、乳糖酶活性分别在3d和5d时恢复正常。结论 胰高血糖素样肽-2可促进放射损伤小鼠肠粘膜屏障和消化吸收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MR定量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的MR形态学表现、MR测量方法及手术指征。方法:对100例1~13岁经临床确诊为腺样体肥大且行刮除手术的儿童术前行鼻咽部MRI,将Fujioka X线平片测量法原理应用于MRI行腺样体形态学测量,并与100例同龄同性别健康儿童匹配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中,A—N比0.512~0.604者27例.A/N比率0.621~0.678者44例,A/N比0.695~0.859者39例;对照组中,A/N比〈0.55者69例,AN比率0.556~0.613者24例,A/N比〉0.66者7例。后气道间隙(PAS)测量显示:研究组中3岁以下A/N比〉0.55者.PAS为2~2.8mm;4~8岁A/N比〉0.65者,PAS为4.1~5.2mm;其它均在8mm以内。对照组中3岁以上者PAS平均宽度均超过8~10mm,3岁以下者超过4.0mm。腺样体在鼻咽部MRI正中矢状面上主要表现为4种形状:镰刀形、刀鞘形、子弹形和山丘形。对照组以前2种形态为主,研究组主要为后2种。结论:腺样体MRI形态学测量方法明显优于X线侧位平片。A/N比与PAS是评价腺样体肥大的重要依据,当A/N比≥0.70,且PAS≤5mm及婴幼儿A/N比≥0.61,PAS≤2mm时是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PWI评价MR平扫表现为T2WI等或低等混杂信号的不同程度玻璃样变性的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1例不同程度玻璃样变性子宫肌瘤MR平扫及灌注扫描表现。其中未变性子宫肌瘤20例,轻度玻璃样变性18例,中度玻璃样变性12例,重度玻璃样变性31例。结果:不同程度玻璃样变性子宫肌瘤T2WI表现为等信号、低信号或混杂信号,T1WI均为低信号,包膜和结合带完整。灌注扫描显示:普通未变性的子宫肌瘤与正常子宫肌层同时强化,时间信号曲线最大斜率(SSmax)高,与玻璃样变性子宫肌瘤时间信号曲线最大斜率(SSmax)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玻璃样变性肌瘤中轻度玻璃样变性强化最明显,SSmax最大,中度次之,重度最小,并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R平扫相似的不同程度玻璃样变性子宫肌瘤,玻璃样变性程度越轻,肌瘤内血供越丰富,PWI可用于评估不同程度玻璃样变性子宫肌瘤,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提供依据,并可用于评估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预后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下电动吸割器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海  陈贤明  甄泽年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1):1120-11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动吸割器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鼻内镜下电动吸割器,经口对26例小儿腺样体肥大病人进行腺样体切除术。结果:26例病人腺样体均切除干净,无残留,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鼻内镜下电动吸割器经口行腺样体切除术具有视野清晰,病变切除彻底以及损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脓毒疗人鼠肝脏组织内毒素复合受体—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蛋白-2(MD-2)mRNA的表达变化,研究其与肝脏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的父系。方法腹腔注射内毒素(LPS)5mg/kg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及内毒素注射后1h、2h、6h组(各20只).检测肝脏组织TLR4/MD-2以及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LPS注射后1h,TLR4/MD-2及TNF-α mRNA表达开始升高并达高峰.伤后2~6h逐渐下降,各时间点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LR4与MD-2 mRNA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且分别与TNF—α 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LPS可迅速上调肝脏组织TLR4/MD-2的基闪表达并诱导早期炎症细胞因子TNF-α的基因表达。脓毒症时TLR4识别LPS是可能以TLR4/MD-2复合体的形式完成的.且在识别过程中MD-2是TLR4必需的作用分子。  相似文献   

19.
四肢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螺旋CT三维影像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影像(SSD和MPR)在四肢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技术要点,资料与方法:研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45例患者的螺旋CT横轴位及三维影像,其扫描参数为:层厚2-5mm,螺距1.5,重建间距1-2mm,作SSD时阈值之低值范围为120-180,观察SSD和MPR 宽和窗位分别为3000-3200,1000-1200和1500,400,结果:螺旋CT横轴位结合SSD和MPR检出病灶47个,诊断与病理符合率不82.2%,SSD图像质量优秀34例(75.6%),良好7例(15.6%),较差4例(8.9%),CT横轴位结合三维影像立体地显示了病灶的骨质破坏形式,形态,累及范围及周围软组织改变,MPR图像质量优秀35例(77.8%),良好6例(13.3%),较差4例(8.9%),结论:螺旋CT横轴位结合SSD和MPR图像能提高肢体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非常有价值空间结构信息,其表现接近病理解剖,临床应用价值大,利于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和制定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20.
颅后窝表皮样囊肿29例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表皮样囊肿占所有颅内肿瘤的0.2%~1.8%,是较常见的颅内囊性占位性病变,以青壮年多见,常见于桥小脑角区、鞍上池、四叠体池、大脑外侧裂池和侧脑室。后颅窝是表皮样囊肿最常见的发病部位。笔者搜集1997年8月~2005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CT和砌检查的29例颅后窝表皮样囊肿病例,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