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晓黎 《西部医学》2013,44(2):47-47
<正>《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首次提到百合病,原文:"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根据其症状描述,与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或神经衰弱非常相似。笔者仔细研读原文结合在教学和临床中的体会,对百合病病因病机和治疗浅析如下。1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2.
对百合狐(或虫)阴阳毒病的认识,至今尚无定论。作者在临床中对百合等病进行了探讨,现提出自己一些看法,庶能抛砖引玉。 一、百合病 (一)百合病的一些主要脉证 根据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或虫)阴阳毒病脉证治》(以下简称《金匮·百合等病篇》)的记载,百合病有四大主要脉证: 1、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  相似文献   

3.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金匮.百合狐惑阴阳毒脉证异治>篇中首次提出:"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而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是病邪少虚多,属阴虚内热之症.治以补虚清热,养血安神的"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等为主要方剂.因其主药为百合,故名百合病.或谓百脉一宗、其病举身皆痛,无复经络传次,而名百合.  相似文献   

4.
百合病治验     
百合病始见于《金匮要略》,张仲景以百合为主药治疗此病而命名该病。本病可见于发生热病之后,亦可因情志不遂或惊恐而成,临床表现以精神恍惚不定,饮食和行为功能失调,证象变幻不定。《金匮要略》原文:“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食,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各随证治之”。教课书释义认为以百脉一宗,说明百合病是百脉受损,是以心肺阴虚为主的病变,出现意识恍惚不定,语言行动饮食失调,又有时常气短(有的患者自诉进入室内似乎有氧气不足之感,但绝不是心病之气短动则尤甚,胸痹心痛短气亦有气短但多伴有胸部不适),亦非肺病之气喘(似缺氧感是现代人的称呼,古人无此语),诊病时注意时代的不同,人们的语境语义描述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百合地黄汤源于《金匮要略》卷上,原书云:“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该方由百合、生地黄组成,具有滋阴清热之功效,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百合病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匮》百合病迄今为止,有关病名,病因,病机的解释仍不能统一。现行教材中对百合病病机的认识:“名合病是心肺阴虚内热的疾病……心肺阴虚内热,累及百脉为病,症状百出。”本人在教学与临床中得出不同认识,与同道商榷。百合病是百脉阴虚,经脉失和的病症。百脉无治法,而百脉之根本可治。故用百合地黄汤治心肺,达到调和百脉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百合病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百合病出自《金匮要略》,是以全身各系统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历代医家对该病多有论述探讨。本文对古代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并从症状、用药及治法讨论三个角度分析原文条文,认为百合病诸症皆可体现百脉为热所扰的病机。从而得出百合病病机主要为热邪留滞脉中,损伤阴分,并有耗损阳气、形成瘀血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金匮》百合病及其方证研究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匮》百合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结合后世医家有关证治实践展开讨论。认为该病与脏躁、癫狂发病机制迥然有异,应属发生于热病之后,由阴虚内热而引起的,以饮食、睡眠、行动异常为特征的机能失调性常见病,治疗应以养阴补虚、清心安神为基础原则。  相似文献   

9.
狐惑病新识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第十条说:“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部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  相似文献   

10.
对中医病证的名称和病位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对该病证治疗思路和治疗原则的建立。应从临床实际出发,充分吸取前贤的经验,以中医的思维方法解决临床问题,百合病是其中典型的一种。百合病病名的由来,历代医家认识颇不一致,可谓见仁见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主药命名说;证候特点命名说;病机命名说;病因命名说。百合病病位在何脏腑,也有不同观点:注重于肺;注重肺心;注重肺肾;定位于肝。  相似文献   

11.
对《金匮》百合病的理论初探胡文军,李芳,何美玲(河南省原阳县卫校,河南450003)主题词《全匮要略》,百合病/病理生理学对百台病的病机探讨,历代注解不一,今就个人临证体会,结合先贤所论浅谈如1百合病的阴阳观“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心主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畏寒与发热、口不渴与口渴、面白与面赤、不能食与反能食、腹濡与腹满痛、倦卧喜静与心烦躁扰、小便数与小便不利、但欲寐与不得卧寐等8组对立的症状的讨论,探讨了《伤寒论》阳虚证临床表现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13.
王尚均 《海南医学》2006,17(4):113-114
四逆汤是《伤寒论》中少阴寒化证回阳救逆的代表方。为少阴病,症见四肢厥逆、恶寒倦卧、吐利腹痛、下利清谷、神疲欲寐、171不渴、脉沉微细及太阳病误汗亡阳而设。未见论及治疗头痛诸证的。本人从1995年~2005年7月,应用四逆汤加味治疗阳虚寒盛型头痛(自拟分型)34例,结果疗效甚佳。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文辞古朴的《金匮要略》中,有些字由于在不同的条文或方证中出现,则有不同的读音及含义,此时需结合上下文和病机理解,否则可能曲解仲景原意。本人在教学中遇到不少此类问题,下面试举数例就教于同道。1 “蚀于上部则声喝”与“其人疾行则喘喝”《百合狐阴阳毒病篇》第十条:“狐(或虫)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卧……蚀于上部则声喝,  相似文献   

15.
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其病以饥不欲食,食后饱胀,胃脘痞满,甚或作痛为主要特征。该病属于中医“心下痞”、“胃痞”、“痞满”等范畴。清代刘默《证治百问》说:“痞满之‘痞’字,当从‘否’字为是。否满者,即中满之意也。无形之虚气,因营气不能分清利浊,天...  相似文献   

16.
狐惑一病,见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症治第三”,论病症三条,即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原文谓:“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是说狐惑病的症状类似伤寒,想睡眠但又不能闭目入寐,不论是躺下或起床,都表现精神不安。狐与惑的区别是:咽喉部蚀烂的为惑,前后阴蚀烂的为狐。病人不想进食而且怕闻到饮食的气味,面目一阵红、一  相似文献   

17.
从经典文献及主要医籍看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中医医籍无此病名,从临床典型表现而论,当属“心痛”、“胸痹”的范筹。证见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1 病因病机 《素问》论此指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张仲景进一步指出:“阳微阴弦”,当“责其虚极,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更详尽了,认为该病是胸阳虚极,阴寒之邪痹阻产  相似文献   

18.
牡蛎散     
徐彬 《开卷有益》2014,(11):52-52
<正>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者,当用牡蛎散以调治。牡蛎散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黄芪30克、麻黄根9克、牡蛎(炙)30克组成,制为粗散,每服9克,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同煎至愿分,去渣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牡蛎散具有益气固表、敛阴止汗的功能,主治自汗,盗汗。如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本方证是表虚不固,营阴不能内守所致。方中牡蛎敛阴止汗镇惊为主药;黄芪益气固表,为  相似文献   

19.
二、孤蜮病 (一)关于狐蜮病的病因病机 狐蜮病即今之湿热伏毒。这种病是因为狐蜮之虫蚀入胃肠,而病象如狐之隐现难测,故名。 张仲景在《金匮.百合等病篇》中说:“狐蜮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蜮,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蚀于下部则咽干”。  相似文献   

20.
读贵刊1990年第3期《狐惑病新识》获益非浅,然对其论点难以苟同,今不揣简陋,略陈管见如下: 1.《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云:“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