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桥脑是脑干梗死中最常见部位,其临床症状多变,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诊治经MR I证实的桥脑梗死109例,其中首诊误诊22例,误诊率为20·2%。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12例,女10例,男女之比为1·2∶1;年龄54~83岁,平均66·42岁。有原发性高血压史12例,糖尿病史10例,颈椎病史7例。22例均急性发病,其中14例在活动中起病,均于发病24小时内就诊。1·2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为一侧中枢性面瘫及肢体瘫8例,其中6例在发病3~5天出现轻度构音障碍及小脑性共济失调;一侧偏身感觉障碍6例;眼球震颤6例;眩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脑桥旁正中梗死误诊的原因。方法对2008~2010年本院住院的20例误诊为大脑半球病变的脑桥旁正中梗死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超早期头颅CT平扫,48 h内的头颅MR影像学特点及相关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误诊为大脑半球病变的脑梗死,经MR检查确诊为脑桥旁正中动脉梗死。结论脑桥旁正中梗死临床常见,但易漏诊,早期行MR有助于确诊。对早期有一过性头晕,临床表现为一侧偏瘫患者,要注意病灶有可能在脑干。  相似文献   

3.
沈光莉 《临床荟萃》2007,22(1):45-45
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可以观察到一些脑桥梗死的患者未出现经典的交叉综合征,而出现中枢性面舌瘫、偏身运动和(或)偏身感觉障碍等酷似对侧大脑半球病灶的定位体征,根据经典的定位理论,临床上常常将此类梗死定位于对侧大脑半球。本研究对此类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临床定位错误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以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2000-06~2004-06就诊的出血性脑梗死(HI)3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女12例,年龄为40~45岁2例,46~50岁3例,51~55岁5例,56~60岁8例,61~65岁13例,66~70岁3例,71以上2例,平均年龄(60.4±9.8)岁。既往原发性高血压病18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10例,发病前心房纤颤16例,溶栓治疗6例,抗凝治疗4例。临床主要表现头痛呕吐13例、意识障碍15例、偏瘫30例、失语8例、抽搐6例、大小便功能障碍22例。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扫描诊断。1.2影像学资料梗死部位位于大脑皮质24例,基底节区9例,小脑2例,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1例。梗死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脑干梗死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影像的形态学分析,更全面地认识脑干梗死。方法:分析45例脑干梗死患者不同临床表现,并将磁共振检查结果按不同部位分类并统计。结果:本组病例临床有22例桥脑梗死表现为偏侧肢体活动障碍或感觉障碍,类似于大脑半球梗死的表现,占脑干梗死59.5%。从MRI检查看,病变部位主要在桥脑旁正中区。结论:脑干梗死表现形式多样,对老年纯运动性卒中或感觉卒中的患者,除考虑大脑半球腔隙性梗死外,应高度警惕脑干梗死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桥脑梗死经典的临床表现为交叉性体征:交叉性瘫及交叉性感觉障碍,而表现为以一侧肢体瘫痪、酷似大脑半球病变的桥脑基底部梗死少见,现将近几年来所遇到的16例患者临床征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对37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7例中男27例,女10例,平均年龄67.1岁。结果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眩晕、呕吐、步态不稳。37例中临床误诊9例,后经MR I检查确诊。单纯小脑梗死共18例(右侧小脑8例,左侧小脑6例,双侧小脑4例),除小脑梗死外同时伴颅内其他部位梗死灶者共19例。小脑梗死以小脑上动脉供血区最常见,共24例,占64.9%。CT尤其是MR I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小脑梗死容易误诊,头颅MR I确诊小脑梗死优于头颅CT。  相似文献   

8.
桥脑基底部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随着CT、MRI的广泛应用,过去不能准确定位的桥脑梗死,却主要表现为一侧大脑半球损害的特点。现将我院2009-01/2009-03 CT证实的桥脑基底部梗死而临床表现的同侧中枢性面、舌瘫及肢体瘫痪的2例患者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典型症状桥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头颅MRI检查确诊但首诊误诊的42例桥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2例均无桥脑梗死典型的交叉性瘫痪,其中34例入院误诊为大脑半球梗死,8例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72h内查头颅MRI均检出CT未检出的桥脑梗死灶,确诊为桥脑梗死,予活血、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后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无典型症状的桥脑梗死临床较易误诊,早期行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偏盲否认症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大脑半球病变的联系。方法对 1 6例脑梗死所致的同位性视野缺损患者 ,进行视野、智能筛查和详细的偏盲认知、视觉疏忽的神经心理学检查 ,结合MRI或CT的病灶定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 6例患者中有 1 0例存在偏盲否认症 ,其中 1 3例右侧脑梗死患者中 8例出现偏盲否认症 ,3例左侧脑梗死患者中 2例出现偏盲否认症 ;6例非偏盲否认症患者中 3例存在偏侧视觉忽视。 1 0例偏盲否认症中 ,7例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较大面积梗死 ,3例为枕叶或颞枕交界处小灶梗死。结论视觉认知过程在大脑皮层中没有固定的特殊区域 ,其通过多个皮层及皮层下结构协同完成 ;双侧大脑半球均与视觉认知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1.
貌似幕上病变的脑干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性分析拟为幕上病变的脑干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拟为幕上病变的脑干梗死病例 31例,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貌似幕上病变的脑干梗死有27例(占87%)为桥脑梗 死,且都表现为纯运动性偏瘫。结论:表现为纯运动性偏瘫的桥脑梗死易误诊为幕上病变,头颅MRI检查对脑干 梗死的明确诊断有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病因、治疗及预后,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7月至2013年1月5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56例患者,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59岁,男33例,女23例.有吸烟史36例,饮酒史28例,高血压病史40例,糖尿病病史27例,冠心病病史26例,高血脂症26例,脑梗死病史16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心房颤动14例.以上患者发病后均行头CT检查,显示大面积梗死灶,其中大脑半球梗死6例,额颞顶叶梗死28例,颞顶叶梗死8例,额顶叶梗死6例,颞枕叶梗死8例,全部病例发病48h以后复查头CT均脑水肿,36例中线结构轻度移位,20例明显移位.  相似文献   

13.
探讨脑梗死所致偏侧舞动症和舞蹈症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预后。对8例急性脑梗死所致偏侧舞动症和舞蹈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其中5例为对侧上肢舞蹈,3例为对侧上、下肢舞蹈,经改善脑循环药物治疗均治愈。基底核区脑梗死常致对侧偏身舞动及舞蹈,经治疗预后佳。  相似文献   

14.
脑干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干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62例患者平均年龄71.7±23.23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56例(90.32%),糖尿病40例(64.52%),冠心病40例(64.52%);常见症状为眩晕36例(58.06%)、肢体无力32例(51.61%)、肢体麻木30例(48.39%);头MRI检查发病部位依次为桥脑38例(61.29%),延髓16例(25.81%),中脑8例(12.9%).梗死灶直径〈0.5cm 36例(58.06%),0.5~1.0cm 16例(25.81%),〉1.0cm 10例(16.13%).结论 脑干梗死常见于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常见临床症状是眩晕、肢体无力,常见发病部位是桥脑,但部分病人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多样,严重时死亡,轻症病人可以无神经定位体征,部分病人临床表现酷似大脑半球病变,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15.
门诊医生接诊胸、背痛患者后,常常首先考虑脊柱退行性变,但还有其他原因能引起胸背痛[1]。MR I检查已广泛用于脑和脊髓病变的诊断[2],作者曾为5例外院诊断为脊柱退行性变的胸背痛患者进行相应节段脊柱MR I检查,结果却与脊柱退行性变大相径庭,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47~70岁。5例均因背痛或胸部疼痛在外院就诊,依据病史、查体和脊柱X线片诊断为脊柱退行性病变,经治疗疼痛不缓解,来我院就诊。1·2确诊经过5例在我院均行脊柱MR I检查,例1发现胸3~5节段脊髓脱髓鞘病变;例2发现降主动脉夹层,夹层长度至少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及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5例经MRI证实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5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依次为语言障碍(60%)、肢体无力(57.84%)、头晕(35.14%)、眩晕、(35.14%)、呛咳(30.27%)、呕吐(26.49%)及行走不稳(18.38%)等;临床体征依次为:病理征阳性(65.41%)、构音障碍(52.43%)、中枢性面瘫(48.11%)、肢体偏瘫(44.86%)、舌瘫(33.51%)、眼震(27.57%)、偏身感觉障碍(27.03%)、共济失调(21.62%)、咽反射迟钝(18.38%)、四肢瘫痪(17.30%)、眼肌瘫痪(11.89%)等。MRI检查单部位梗死多于多部位梗死,其中单部位梗死占72.43%(中脑3例,桥脑89例,延髓19例,小脑18例,枕叶4例,桥延交界1例),多部位梗死占27.57%。结论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对其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头颅MRI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共收治50例脑卒中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30例,女20例,38~85岁,平均64.5±12·2岁。脑出血30例,其中脑干出血5例,脑出血量720m l15例;脑梗死12例,其中7例为大面积脑梗死,5例为脑干梗死;混合性脑卒中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全部病例均经CT或MR I确诊。均符合MODS诊断标准[1]。患者入院时均无MODS,入院后1~15d发生2~5个脏器功能失常甚至衰竭,肺功能衰竭多见,胃肠功能衰竭次之。多数患者合并有慢性疾病,其中高血压病38例,占73.1%;慢…  相似文献   

18.
不典型脑干梗死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典型脑干梗死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特点,探讨其诊断特点与误诊原因。方法经MRI证实的脑干梗死40例,选择其中检查前未确诊或诊断有误的16例,就其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体征进行分析,并与头颅CT及MRI对照,分析探讨不典型脑干梗死的特点。结果误诊病例多为桥脑梗死,多有卒中危险因素,部分病例有前驱症状,体征多样化,均无典型交叉瘫等脑干症状和体征。结论部分脑干梗死患者可无典型症状体征,在没有特殊确诊手段的情况下,诊断时要考虑到脑干病变的可能性,尽快完善MRI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1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2例为大面积大脑半球梗死,6例为大面积小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死亡2例,均为大脑半球的大面积梗死患者。在随访的16例患者中,大面积脑梗死在大脑半球的患者10例,术后均恢复满意。大面积小脑梗死的6例患者,2例恢复良好,4例遗留轻微的共济失调。结论早期的大骨瓣减压术不仅可以明显的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而且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功能预后。对高度怀疑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应及时行CT或MRI检查,以便能早期诊断并得到更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脑干梗死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临床特征、病理基础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疗效。方法72例脑干梗死患者均经头颅CT和MRI确诊,并分析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延髓和中脑梗死均具有交叉性瘫痪,脑桥梗死则有不同的临床征象,可概括为四种类型:交叉性瘫痪、四肢瘫、纯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并偏身感觉障碍。结论脑干梗死的主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典型病例早期诊断困难,MRI对脑干早期诊断最有意义,CT不能确诊脑干梗死,但有助于排除脑干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