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52例卧床休息、严密监护、吸氧、及时予硝酸酯类、钙拮抗剂、阿司匹林等一般处理,治疗组53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如用曲美他嗪20mg,3/d,美托洛尔25mg,2/d,疗程2周。结果两组对心绞产痛、缺血性心电图的疗效分别为86.5%和96.2%,80.7%和88.6%。结论在一般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美托洛尔疗效明显增加,副作用小,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对 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美托洛尔治疗 ,比较治疗前后QT离散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 2 4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 ,QTd、QTcd明显下降 (P <0 .0 1) ,治疗后 ,治疗组较对照组QTd、QTcd明显降低 (P <0 .0 5 )。美托洛尔不但能改善心肌缺血 ,而且能降低QTd ,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82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40例 ,接受硝酸酯类、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 42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两组治疗时间均为 (2 8± 2 )天。观察两组症状、动态心电图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更好 ,显效率更高 ,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 ;联合治疗组缺血发作次数、ST段最大下降幅度、总缺血时间减少更为明显 ,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能更有效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 ,明显减少缺血发作次数、ST段最大下降幅度和总缺血时间 ,副反应轻。联合治疗是更安全、有效和完善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0-02-01~2005-02-01采取静脉注射倍他洛克终止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心绞痛发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范畴,易演变进展至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需积极处理。本研究观察左卡尼汀(L—camitine,LC)注射液治疗老年人UAP短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可逆转为SA,也可能迅速发展为AMI甚至猝死。其基础的病变为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由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突然,病情变化快,早期除了对患者施行正确、及时、有效的治疗外,健康教育使患者顺利度过急性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卢思稼 《临床医学》2011,31(2):12-13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122例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标准治疗,而葛根素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观察心绞痛发作的频率以及病情加重进展为心肌梗死的病例数。结果加用葛根素的治疗组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P〈0.05);两组进展为心肌梗死的病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P〉0.05)。结论葛根素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故有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改善患者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不稳定型心绞痛认识的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远慧 《新医学》1997,28(8):397-398
不稳定型心绞痛认识的进展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510515)张远慧1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是介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状态。自然病史观察表明未经适当治疗的UA有较高的病死率。由于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即在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优质护理,使护理更为人性化。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优质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康复较为有效。结论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优质护理,更有利于其症状缓解和病情的恢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摔死之间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①初发心绞痛,②恶化劳力性心绞痛,③静息心绞痛仆心电图缺血改变,④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由于它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预后,如果不能恰当及时的治疗,患者可能发展为AMI,甚至摔死,故加强对UAP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对UAP的治疗研究较多,综述如下。五药物治疗1.且抗血小板治疗1.1.亚阿斯匹林阿斯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使血栓素AZ(ThAZ)的合成减少,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在心肌梗死和死亡危险性研究门I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12月至2013年1月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设为舒适组,将2006年12月至2009年11月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设为常规组。常规组在治疗的同时由护士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针对病情的严密监察护理,舒适组在常规组治疗且针对病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护理满意度和运动耐受改善情况。结果舒适护理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运动耐受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和改善运动耐受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王文霞 《临床医学》2013,33(5):28-29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1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标准治疗,干预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及3年中发生心肌梗死的情况。结果 1年内两组心肌梗死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05),治疗3年后干预组心肌梗死发生数明显减少(χ2=3.91,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改善微循环和保护血管内皮的功能,还具有抗凝和降低血液黏稠度的功效,故有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远期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20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进行了发病时间与生物节街相关性的探讨。结果显示;200例在体办低潮期UA日平均发作人数最高,与体力高潮期和临界期日平均发生数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200例UA病人在情绪低潮期UA日平均发作人数最高,与情绪高潮期和临界期UA日平均发作人数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6.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病理过程,如冠状动脉的内皮损伤、血小板粘附、血小板颗粒成份的释放、血小板微血栓及血栓形成及冠状动脉痉挛等。引人注意的是,这些因素又都与肝素密切相关。 1 肝素与血管内皮组织 完整的血管肉皮组织是血小板和血管内皮下结构接触的屏障,故具有防止血栓形成能力。肝素与体  相似文献   

17.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心肌缺血或心肌缺血突然加重的一种临床综合现象,其临床特征是有持久的心绞痛发作,发作时病人的心电图常常会出现暂时缺血改变,ST—T段的改变。疼痛可以在休息时发作,亦可由原有的稳定型心绞痛发展而致。其严重程度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之间。如处理不及时,易发生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下面报告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监护。  相似文献   

18.
刘丰  黄为民  陈蕴贤 《新医学》2004,35(8):470-471
目的 :探讨抗抑郁症药物辅助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 6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 33例。对照组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氟西汀 2 0mg/d。观察期均为 6个月。 结果 :治疗组 2 8例心绞痛发作每周少于或等于 1次、 5例为每周 2次以上 ,对照组则分别为 10例、 2 3例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为P <0 0 1。治疗组每周硝酸甘油用量少于或等于 2mg、 2mg以上的患者分别为 2 6例、 7例 ,对照组则分别为 11例、 2 2例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为P <0 0 1。治疗组治疗 3、6个月时心肌缺血 (ST段压低次数 )分别为 (76± 17)次、 (5 5± 17)次 ,对照组则分别为 (10 9± 2 6 )次、 (118± 2 7)次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为P <0 0 5。治疗组再次住院 2例 ,对照组 7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治疗组的医疗总费用较对照组为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 ,加用氟西汀抗抑郁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美托洛尔、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控制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的效果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在常规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美托洛尔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组患者进一步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心率变异性指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减少,持续时间均缩短,SAQ评分、心率变异性指标均升高,且联合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用麝香保心丸可减少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控制病情进展,且治疗安全性可保证。  相似文献   

20.
孙海江 《临床医学》2012,32(3):63-64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将济源市肿瘤医院诊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每组各40例,观察并比较其疗效。结果 40例对照组患者中,13例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40例观察组中,22例显效,17例有效,1例无效。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倍他乐克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