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Dieulafoy病)系先天性疾病,为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一种少见原因,出血凶猛,内科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加上病灶微小,位置特殊,临床易漏诊、误诊。我科1998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并误诊Dieulafoy病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Dieulafoy病长期出血一例误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病例资料男 ,50岁。因反复间断呕血 ,排柏油样便 10年 ,加重半天 ,于 1999年 2月 2 5日住院。患者于 10年前始出现不明诱因的呕血、排柏油样便 ,开始每年发作 1~ 2次 ,近 3年每年发作 3~ 4次 ,无明显反酸、嗳气、腹痛及进行性消瘦等 ,在当地按“胃溃疡出血”治疗均能及时止血 ,未行胃镜检查。 1个月前 ,患者因呕血、排柏油样便3天第 1次住我院。胃镜检查示胃体小弯侧有一0 3cm× 0 2cm大小的红褐色血痂附着 ,拟诊为胃溃疡出血 ,经抗酸、止血治疗 3天后出血停止出院。此次又不明原因呕吐暗红色血液 1次 ,约 2 0 0ml,继之又先后…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提高对Dieulafloy病的认识、诊断及术式探讨。方法:对3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术式进行分析。结果:切除病灶在内的胃大部分切除效果满意。讨论:掌握本病的临床特征,术中细致探查是本病重要诊断手段,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切除包括病灶在内的胃大部分切除是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6.
7.
Dieulafoy病又称杜氏损害或胃黏膜上恒经动脉出血 (calibreprersistence)。是一种较罕见的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 ,国内报告病例很少 ,我院近 10年来共收治4例 ,均经术中胃镜确诊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4例 ,均为男性 ,年龄 2 3~ 42岁 ,4例均以突发性大量呕血及鲜红色大便收住内科 ,呈贫血貌 ,有乏力、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尿少、上腹部轻压痛 ,无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 ,肠鸣音活跃 ,间歇性胃管抽出鲜红色血液 ,间期正常胃液。经胃管注入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 ,静推洛塞克 ,善宁皮下注射 ,静滴止血药物处理等效果欠佳 ,其中 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致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诊断及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Dieulafoy病合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出血部位为胃体14例,贲门2例,15例胃镜明确诊断患者中7例行胃镜下止血治疗,8例急诊手术,1例经急诊开腹探查止血,均治愈,住院时间(11.2±2.5)d。结论胃镜下止血为Dieulafoy病首选治疗方法,出血量大者应行手术止血。 相似文献
9.
Dieulafoy病是一种罕见的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疾病。因缺乏特异性,常被漏诊或误诊。现将我院1986年以来经内镜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4例Dieulafoy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例Dieulafoy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8~65岁,平均42岁。3例曾有胃病史,既往内镜检查1例为胃溃疡,1例为十二指肠溃疡,1例为慢性糜烂性胃 相似文献
10.
Die ulafoy病致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Dieulafoy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本院近12年收治经病理证实的Dieulafoy病7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均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5例经急诊胃镜检查确诊,2例经手术探查确诊,皆行手术治疗。结论:纤维胃镜、手术探查是诊断本病的关键,手术治疗为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Dieulafoy病治疗方法的变迁及较好的治疗策略.方法 该院近几年采用多种方法治疗Dieulafov病12例.早期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内镜下电凝、内镜粘膜下注射止血药;后期治疗方法为内镜下止血夹治疗和皮圈套扎治疗.结果 早期2例患者最终采用手术治疗获得成功.后期10例患者内镜下止血夹、皮圈套扎治疗或两者联合治疗均获成功,经1~4年随访并复查胃镜,未再发上消化道出血.结论 内镜下止血夹及皮圈套扎治疗疗效优、创伤小、费用低廉,已成为消化道Dieulafoy病治疗的首选方法.具体方法可根据病灶特点和时机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Dieulafoy病2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ieulafoy病是一种并非罕见的消化道出血性疾病 ,由于病灶小 ,位置特殊 ,发病突然 ,病情急重 ,被认为是威胁生命最严重的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 ,19932 0 0 1年 ,我院共发现Dieu lafoy病 4例 ,均为男性 ,年龄 2 94 8岁 ,诱因不明显 ,急性起病 ,反复呕血及黑便 ,均有失血性休克 ,2例一次性剖腹探查确诊 ,1例本院二次剖腹探查未确诊 ,后在山东省立医院内镜检查确诊 ,1例于第二次术中内镜确诊。术前胃镜均未确诊 ,均手术治愈 ,至今无一例复发。为深入了解并正确处理本病 ,本文结合近 10年来国内文献 ,连同本院 4例共 2 2 5例 ,综合分析如下。1 … 相似文献
14.
15.
病例:女,56岁。清晨锻炼身体时突然呕吐少量暗红色血液,约半小时后又呕血500ml,予急诊收住内科。近日无上腹疼痛及服药饮酒史,既往无肝炎、胃病史。查体未发现肝硬化体征,腹部无压痛及包块。初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予止血剂、H_2受体拮抗剂及输血等治疗。入院后24小时内又呕血三次计1600ml,排暗红色血便一次约400ml,虽经积极输血,仍不能维持血压至正常范围,未作急诊胃 相似文献
16.
Dieulafoy病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eulafoy病不常见 ,但可引起致命的消化道大出血 ,主要因为粘膜下层动脉破溃引起 ,病变虽可在整个消化道出现 ,但主要发生在近侧胃部[1],大部分出血病变位于距贲门6cm之内[2],我院自1986年1月~1999年6月 ,共收治本病13例 ,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9例 ,女4例 ,男女比例2.25:1。年龄52~78岁 ,平均62.5岁。有上腹部疼痛 ,饱胀不适8例 ,无症状者5例。患者均有呕血和黑便病史1~7d,10例有失血性休克表现 ,呕血量500~4500ml,平均1500ml,黑便300~2… 相似文献
17.
Dieulafoy病又称胃粘膜下动脉破裂出血,近年来治疗方法由原来的剖腹手术转为内镜下治疗为主。1988年1月~2004年9月,我院共有2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经胃镜确诊为Dieulafoy病出血,应用内镜注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资料
男,21岁.因上腹部不适,排柏油样便3h来我院就诊.查体:意识清,轻度贫血貌.体温36.5℃,脉搏100/min,血压100/50 mmHg.皮肤、睑结膜及甲床均苍白.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软,上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19.
我院经急诊内镜检查的7例Dieulafoy病(亦称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其中5例经内镜微波加注射止血治疗有效,2例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992~1997年底急诊内镜检出的Dieulafoy病7例,占同期各种原因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患者的0.91%。本组7例均为男性,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39.4岁。均无明显诱因突然大量呕血及(或)黑便入院。其中表现为呕血者6例(85.71%),呕血伴黑便4例(57.14%),伴失血性休克5例(71.42%)。 1.2内镜检查 7例均急诊内镜检查,发现病变在胃体小弯后壁3例,胃底后壁2例,胃窦大弯侧1例,十二指肠球部1例。病变于镜下为0.5~2.0cm浅表性溃疡5例,小片状粘膜糜烂2例。病变处活动性喷射状出血(Forrest Ⅰa)4例,血管显露(ForrestⅡa)3例。 相似文献
20.
【病例】 男 ,79岁。入院前 3天因发热在当地卫生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经解热镇痛药治疗后 ,症状消失。 1天前排柏油样便 1次 ,量约 5 0 0g ,入我院。查体除轻度贫血貌外 ,余未见异常。血常规 :血红蛋白 10 0 g L ,红细胞 3 8× 10 1 2 L。初诊为急性胃粘膜病变 (AGML)。经制酸及止血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 ,于次日行胃镜检查 ,于胃底近贲门处发现一孤立的直径约 4mm的圆形粘膜缺损 ,基底有动脉突起 ,动脉直径约 1 5mm ,并有少量新鲜渗血 ,十二指肠粘膜未见异常。随即经内镜行微波止血治疗 ,直至突起血管消失、出血停止。内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