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有无下肢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例数,分析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与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①选择2002—10/2004—10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男41例,女9例;年龄60-80岁。患者均知情同意。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血管病变31例,无血管病变19例。②腓总、胫神经传导速度采用用多用途电生理仪检测;双下肢股动脉、胭动脉和足背动脉的管径、管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频谱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仪检测。③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差异性测定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数据间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均进人结果分析。①糖尿病有下肢血管病变者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慢于无下肢血管病变者[有血管病变者胫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37.52&;#177;13.72),(36.50&;#177;13.44)m/s;有血管病变者腓总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38.26&;#177;14.53),(39.45&;#177;14.91)m/s;无血管病变者胫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6.52&;#177;14.44),(48.68&;#177;13.75)m/s;无血管病变者腓总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8.64&;#177;18.24),(49.96&;#177;16.78)m/s,t=2.013,2.532,2.025,2.135,P〈0.05]。②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中有下肢动脉病变者中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例明显多于无下肢动脉病变者(20和6例,r=5.12,P〈0.05)。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下肢神经病变与下肢动脉病变呈显著正相关(r=0.320,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有血管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下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神经病变的发病可能与下肢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糖尿病骨质疏松误诊为神经病变的相关原因,以降低误诊率,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误诊为神经病变的糖尿病骨质疏松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时间2~16个月,误诊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炎3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例,左上肢尺神经痛、右上肢尺神经痛、右侧坐骨神经痛各1例,均予相应处理后未见好转。所有患者均进一步行血尿钙磷检查及骨密度检测,确诊为糖尿病骨质疏松,予以降糖、补钙、止痛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糖尿病骨质疏松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接诊医生应加强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了解,增强警惕性,以减少或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有无下肢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例数,分析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与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①选择2002-10/2004-10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男41例,女9例;年龄60~80岁。患者均知情同意。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血管病变31例,无血管病变19例。②腓总、胫神经传导速度采用用多用途电生理仪检测;双下肢股动脉、动脉和足背动脉的管径、管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频谱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仪检测。③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差异性测定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数据间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糖尿病有下肢血管病变者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慢于无下肢血管病变者犤有血管病变者胫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37.52±13.72),(36.50±13.44)m/s;有血管病变者腓总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38.26±14.53),(39.45±14.91)m/s;无血管病变者胫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6.52±14.44),(48.68±13.75)m/s;无血管病变者腓总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8.64±18.24),(49.96±16.78)m/s,t=2.013,2.532,2.025,2.135,P<0.05犦。②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中有下肢动脉病变者中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例明显多于无下肢动脉病变者(20和6例,χ2=5.12,P<0.05)。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下肢神经病变与下肢动脉病变呈显著正相关(r=0.320,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有血管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下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神经病变的发病可能与下肢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4.
疏血通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依中医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49例,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1病历摘要例1:以自主神经病变起病。女,54岁。因恶心、呕吐2 d就诊。近2 d来无明显诱因的恶心、呕吐,为非喷射性吐出中等量胃内容物,无咖啡色液体,无头痛及视力改变,无发冷、发热,未咳喘,亦无腹痛及腹泻。既往体健。查体:T 36.6℃,P 80次/m in,R 20次/m in,BP 13.3/9.3 kPa,神智清、精神萎靡,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眼窝稍凹陷、口唇干燥,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无充血,颈软,心肺均未见异常。腹平坦、软、肝脾未触及,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m in,腹股沟无肿块,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及大便常规正常,心电图、B超(肝、胆、胰、脾)未见异常。初步诊断为急性胃炎。给予止吐、补液及抗生素治疗,呕吐次数减少,第2天查空腹血糖8.9 mm o l/L,诊断为糖尿病,经降糖及对症治疗,未呕吐。例2:以周围神经病变起病。女,65岁。以左上、下肢体不自主摆动3 d就诊,近3 d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地左上、下肢体不自主摆动,无头痛及呕吐,无肢体感觉异常,被其家人发现来诊。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及其他特殊疾患史。查体:T 36.7℃,P 72次/m ...  相似文献   

6.
囊性脑膜瘤较少见,在术前与术中易误诊为囊性胶质瘤。本文报告本院近年来误诊的4例,并复习文献就有关问题讨论如下。病例摘要例1:男,65岁。因左颞部阵发性疼痛1月余,右侧肢体无力半月,于1989年6月24日入院。体检:神志清楚,语言欠流利,眼底视乳头边缘不清,右侧肢体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CT平扫左颞部等低密度灶(14Hu),其内可见点状钙化,病灶约6.5×4.0×4.0cm,周边有低密度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疼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加重时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有效性。方法用利多卡因静脉滴注,同时选择性给予丙米嗪、苯妥因钠等药物治疗并观察病人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本组34例中,有效3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结论:利多卡因联合丙米嗪、苯妥因钠等药物对疼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加重时的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影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NP)的相关因素。方法  10 7例行肌电图检查的住院糖尿病患者 ,将检查结果正常 (A组 ,4 6例 )和异常 (B组 ,6 1例 )分为两组 ,分别就其年龄、病程、血脂水平、HbAlc、血压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 2 9例伴临床症状 ,DNP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 ;B组TG水平和病程高于A组。两组HbAlc、血压、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DNP肌电图异常早于临床症状出现 ;DNP与患者年龄、病程和TG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一般末梢神经首先受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及植物神经病变较常见,且常为慢性进行性发展,诊治较为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足部溃疡或截肢[1]。本病属中医血痹、痿证等范畴,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2003-01~2005-12误诊为脑膜瘤的胶质瘤7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3例,年龄23~56岁;病程3~20个月,平均6个月.术前均诊断为脑膜瘤.首发症状:头痛5例,癫痫2例.肿瘤所在部位:额叶及额颞叶5例,侧脑室三角部2例.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es, DPN)是目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由于诊断标准及调查强度的不同,DPN患病率统计差异很大[1].国外报道有9%~5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 [2-9].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很高,文献报道的差异较大,从10%到96%不等。Lawrence等报道,有1/3~1/2的2型糖尿病长期被误诊,而当诊断糖尿病时,这些人群中至少50%以上可证实已存在神经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其中以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常见。以下对一些少见的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进行报道,以提高对糖尿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德刚  许俊华  赵瑛 《临床荟萃》2006,21(23):1746-174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对该病的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目前认为该病是血管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神经营养因子缺乏、氧化应激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不同发病机制进行综合性治疗,可以发挥更有效的治疗效果。我们就DPN的治疗及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738-374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主要原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临床上无法根治,只能寻找可行或可能有益的方法,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主要方法包括基础治疗、病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积极控制高血糖与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是防治DPN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多无诱因,易引起患者失眠、焦虑抑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PDPN发病机制复杂,除有高血糖、氧化应激、营养缺乏、微血管病变、胰岛素信号受损等多种易导致神经病变的因素外,关于PDPN患者累及小纤维继而出现疼痛症状时外周神经系统损伤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前尚无PDPN的确切诊断工具及治疗方法。本文对PDPN的发病机制、筛查诊断工具和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疾病 ,是神经科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癫的疾病多由脑部病变所致 ,但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癫发作 ,如不重视 ,极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7月收治的曾在院内外误诊的 8例糖尿病性癫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4 5 79岁 ,平均5 9 6岁 ;病程 10天 6个月。院外曾发现血糖增高 1例 ,首次发现高血糖 7例。血糖 13 340 6mmol/L ,平均18 9mmol/L。进一步经糖耐量试验或糖化血红蛋白检查 ,均确诊为糖尿病…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并称为“糖尿病三大慢性并发症”。临床上有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肌肉萎缩或完全瘫痪等各种表现。有报道.糖尿病史10年以上发病率高达41.9%,30年病史的发病率为70%。顾菁华等调查发现,120名糖尿病患者中有32.8%的患者肢体活动减退,40%患者步态出现变化。DNP不但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升高,严重影响病人生命质量,还带来复杂的护理、医疗等问题。因此,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防范意识.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控知识.减轻或延缓DNP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就DNP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颅内囊性脑膜瘤不常见,影像学上因其缺乏典型的特征性表现而易误诊.本文报告囊性脑膜瘤术前误诊为胆脂瘤1例. 患者女,50岁,右上肢及右侧面部麻木2周,无头痛及恶心、呕吐,四肢无抽搐.实验室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MRI平扫示左侧额顶部分叶状肿物,以宽基底与颅板相贴,边缘锐利,呈长T1、长T2信号,相邻脑实质内示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水肿区);DWI像上呈均匀的稍高信号(图1~3).影像诊断考虑为胆脂瘤可能性较大.术后复习外院平扫及增强CT,示左侧额顶部分叶状囊状低密度病灶,CT值约8~20Hu,囊壁清楚,密度接近于脑实质.CT增强扫描示囊壁有轻度强化,囊内可见强化的条索状分隔(图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00例糖尿病患者测定正中神经肘→腕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波幅,指1→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波幅。尺神经肘→腕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波幅,指5→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波幅。胫后神经月国→踝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波幅,趾1→踝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波幅。腓总神经膝→踝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波幅。腓肠神经外踝→腓肠点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以轴索及髓鞘同时受损多见,在四肢各神经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及波幅降低较多见,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次之,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受累较少见。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饼发症之一,发生率10%-90%,临床上该病变可影响不同的神经,最常见的足下肢慢性周围神经病变。其发病与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呈慢性进行性改变。我院内科自2003年9月-2006年8月共收治Ⅱ型糖尿病合饼周围神经病变64例,全部为足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对其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及其相关实验室指标及神经电生理进行检测,并据其年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进行了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