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豚鼠耳蜗微血管运动的基本特征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对豚鼠耳蜗微血管自律运动的影响。方法豚鼠7只,行耳蜗开窗术后静脉注射L-精氨酸,利用微循环数字图像测量系统录像,观察耳蜗微血管自律运动的频率特性。结果在正常状态下,豚鼠耳蜗微动脉存在运动幅度较小的自律运动,应用L-精氨酸后平均动脉压、血压、心率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流量、血管收缩指数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能显著增加豚鼠耳蜗微动脉自律运动的频率及振幅,使豚鼠耳蜗血流量增加,增强豚鼠耳蜗微循环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DRF/NO)对豚鼠耳蜗微循环的调节作用。方法:28只豚鼠,随即分为4组,每组7只。生理盐水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Arg/S组和L-Arg/L组静脉注射不同剂量L-精氨酸,L-NNA组静脉注射L-硝基-精氨酸。行耳蜗开窗后,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豚鼠耳蜗的血流、血管管径、血压、心率、血气进行分析。观察了不同剂量L-精氨酸(L-Arg)及L-硝基-精氨酸(L-NNA)对豚鼠耳蜗血流(CoBF)的作用。结果:L-Arg/S组,用药后耳蜗血液流速加快,管径扩张,平均动脉压均下降;L-Arg/L组,用药后耳蜗血流速度增加后流速减慢,管径扩张,血压升高;L-NNA组,用药后流速减慢,血管管径收缩,但持续时间很短。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EDRF/NO对CoBF有调节作用,适当剂量的EDRF/NO可扩张血管,加快血流,增加耳蜗微循环的灌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DRF/NO)对豚鼠耳蜗微循环的调节作用。方法:28只豚鼠,随即分为4组,每组7只。生理盐水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Arg/S组和L-Arg/L组静脉注射不同剂量L-精氨酸,L-NNA组静脉注射L-硝基-精氨酸。行耳蜗开窗后,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豚鼠耳蜗的血流、血管管径、血压、心率、血气进行分析。观察了不同剂量L-精氨酸(L-Arg)及L-硝基-精氨酸(L-N  相似文献   

4.
耳蜗微循环在听觉生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内耳供血不足引起的微循环改变,以及这种改变与听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内耳循环生理及许多内耳疾病的发生机理。但是以往对耳蜗微循环的研究,多集中在观察微循环自身的改变上,忽略了微循环与听功能关系的研究。本文介绍了活体豚鼠耳蜗微循环与内淋巴电位同时观察记录的方法,将二者分析比较,并应用耳蜗缺血的实验模型观察了本方法的使用情况,取得满意的实验结果。本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听觉生理与微循环供血之关系及许多内耳疾病的发生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的阻断豚鼠内耳供血对耳蜗微循环和耳蜗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手术压迫基底动脉的分支小脑前下、后下动脉、观察耳蜗餐侧壁微循环改变,测量脑干诱发电位(ABR)幅度变化。结果:耳蜗血流轻、中度下降时ABR幅度无明显变化。耳蜗血流重度下降时ABR幅度下降;耳蜗供血下降对耳蜗外侧壁血管纹毛细血管血流影响大,当其血流停止后,耳蜗生理功能依赖于螺旋韧带血管血流。结论:耳蜗供血理明显大于一般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对豚鼠耳蜗微血管自律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豚鼠耳蜗微血管运动的基本特征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对豚鼠耳蜗微血管自律运动的影响。方法:豚鼠7只,行耳蜗开窗术后静脉注射L-精氨酸,利用微循环数字图像测量系统录像,观察耳蜗微血管自律运动的频率特性。结果:在正常状态下,及鼠耳蜗微动脉存在运动幅度较小的自律运动,应用L-精氨酸后平均动脉压、血压、心率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流量、血管收缩指民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突聋灵治疗光化学诱导法所致豚鼠突聋效果。方法:采用光化学诱导法建立豚鼠耳蜗微循环障碍诱发突聋模型36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造模组,中药给药A组和中药给药B组。以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变化和耳蜗外侧壁铺片为观察指标,观察中药突聋灵对听力的作用及血管纹的变化。结果:中药组动物ABR反应阈值较单纯造模组明显降低(P<0.01),耳蜗外侧壁铺片显示血管纹毛细血管网萎缩明显好转。结论:方剂突聋灵改善耳蜗微循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心钠素在豚鼠耳蜗微血管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颖  邱建华 《医学争鸣》2005,26(7):581-583
目的:观察在豚鼠耳蜗微血管中心钠素(ANP)免疫反应产物的分布,为研究ANP在豚鼠耳蜗微循环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ANP在正常豚鼠耳蜗微血管中的分布特征.结果:在耳蜗1~4转的血管纹、蜗轴螺旋动脉主干及底转分支均发现有ANP反应阳性产物;蜗轴螺旋动脉在2~4转的分支为阴性.结论:ANP在内耳微循环的血流量调节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其分布特点与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探讨庆大霉素(简称 GM)内耳中毒机理,本文采用形态学观察方法,利用光镜和电子显微镜对 GM 中毒后豚鼠耳蜗血管纹、毛细胞的损害进行了对比观察,也观察了肾脏形态改变。讨论了血管纹萎缩与外毛细胞缺失的关系,血管纹和肾小球萎缩的病理改变及中药红花改善微循环,减轻庆大霉素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化脓性中耳炎耳蜗血管纹血流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物微球方法,观察了豚鼠化脓性中耳炎时耳蜗外侧壁和回血流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中耳炎第3天起耳蜗外侧壁底回血流开始减少,并逐渐发展对第二、第三回,中耳炎2例4周时,血流减少最为明显,此后则有逐渐恢复的趋势,表明化脓性中耳炎可引起耳蜗血管纹微循环障碍,从而影响耳蜗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4只(8耳)健康成年豚鼠耳蜗的血管纹和前庭膜进行超微结构观察。血管纹是衬贴在膜性蜗管外壁上的一层上皮,它由三种细胞,即边缘细胞、中间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上皮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前庭膜为膜性蜗管的上壁,将前庭阶与膜性蜗管(中阶)分开。前庭膜很薄,由两层上皮和一薄层的结缔组织组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前列地尔对噪音性耳聋大鼠耳蜗毛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Bax及Bcl_2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4 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前列地尔治疗组和针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制备噪音性耳聋大鼠模型.对各组大鼠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听力阈值测试.联合治疗组的针刺治疗穴位选取三焦经腧穴翳风(双)、外关(双).对各组大鼠进行耳蜗VEGF、Bax及Bcl-2表达检查.结果: 造模结束后,各组大鼠ABR听力阈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组VEGF水平较空白对照组低,耳蜗Bcl-2 mRNA表达减弱, Bax mRNA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联合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VEGF水平显著恢复,耳蜗Bcl-2 mRNA表达增强, Bax mRNA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结论: 针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能改善噪声导致的听力损害,其改善听力、保护耳蜗结构是通过调节耳蜗基底膜毛细胞VEGF、耳蜗相关凋亡因子Bcl-2、BaxmRNA的表达而达到的.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成像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耳蜗与蜗神经形态学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101例听觉障碍患者,在行人工耳蜗植入前,进行内耳与内耳道的MIU水成像检查。结果 101例中耳蜗与蜗神经显示正常89例;耳蜗异常12例,其中伴有蜗神经变细或不显示4例(耳)。结论 行人工耳蜗植入前应常规进行MIU检查,以了解耳蜗与蜗神经的解剖形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明确耳蜗畸形与耳蜗正常患者经人工耳蜗微创植入后其听力恢复及残余听力保护的情况。 方法 经术前颞骨CT、内耳水成像及听力学检查对患者进行分组纳入,分析38例行微创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资料,耳蜗畸形16例,耳蜗正常22例,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及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评分以及残余听力保留情况,听力保留标准:125、250、500 Hz平均阈值较术前升高<10 dBHL。 结果 人工耳蜗电极均能顺利植入,术中检测电极阻抗均正常,开机后两组对象人工耳蜗均工作正常,听觉反应良好。16例耳蜗畸形患者术后1个月低频残余听力保留率82%,完全保留率33%,部分保留率49%。22例耳蜗正常患者,低频残余听力保留率100%,完全保留率82%,部分保留率18%。随访6个月、1年听力保留率与1个月时无变化。耳蜗畸形患者术后CAP和SIR值分别为5.7±1.2、3.5±1.0;耳蜗正常患者术后CAP和SIR值分别为6.4±1.1、3.7±0.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耳蜗畸形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言语康复情况、对声音的反应能力与耳蜗正常患者术后无明显的差异。但耳蜗畸形由于结构的影响,耳蜗畸形组低频残余听力的保留率要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本研究耳蜗正常与耳蜗异常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其术后疗效及残余听力的保留情况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为临床诊治该类患者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后耳蜗位平片摄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年龄30d~4岁)分别摄许氏提倡的耳蜗位平片摄影位和我们改良后的许氏耳蜗位平片摄影位,用Cohen(c)方法测出蜗管内电极数,将术中得数与2种片所得共3组数据行统计处理t检验。结果2种平片均能清晰地显示蜗管内电极的位置和形态,2组X片结果与手术结果基本吻合,3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后耳蜗位平片摄影位方法简便,易使4岁以下患儿接受,且能满足了解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精确状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耳色素与爆震性内耳损伤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利用耳蜗铺片、耳蜗树脂包埋半薄切片及耳蜗扫描电镜观察爆震前后FMMU白化豚鼠和杂色豚鼠耳蜗结构的变化。结果 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示FMMU白化豚鼠耳蜗的损伤较杂色豚鼠严重。结论 FMMU白化豚鼠耳蜗对听损伤的敏感性较高,提示内耳血管纹色素颗粒与爆震性内耳损伤有关,机理为色素颗粒参与调节内淋巴液中钙离子浓度的平衡及清除氧自由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颞骨体层方法对人工耳蜗的显示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患儿同时行颞骨体层术和耳蜗位片的投照,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植入电极对数。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清晰显示人工耳蜗电极的位置及植入电极个数,2组间无明显差异,与手术结果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颞骨体层术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评价人工耳蜗的X线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GE)对耳蜗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SDH)的影响。方法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GE引起的豚鼠耳蜗毛细胞SDH的变化。结果正常豚鼠耳蜗内毛细胞的SDH呈深蓝色染色,显示毛细胞排列形式;GE耳中毒豚鼠耳蜗毛细胞内的SDH显示变淡,甚至消失,毛细胞破坏显著。结论实验结果表明,GE引起的耳蜗毛细胞的损坏与线粒体呼吸酶活性变化有关,可能由于呼吸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供能障碍,最终引起毛细胞的坏死  相似文献   

19.
邱建华  乔莉  刘顺利  黄维国  王锦玲 《医学争鸣》2001,22(15):1368-1371
目的 研究豚鼠耳蜗核P物质(S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分布特点及SP标记神经元向下丘投射方式。方法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 SP免疫反应(SP-IR)阳性的纤维和终末主要分布在耳蜗背侧核,而SP-IR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耳蜗腹侧核,在腹侧核尚可见SP阳性终末包绕SP阳性胸体形成环形结构,一侧下丘中央核注入HRP后,对侧耳蜗核HRP标记细胞分布于耳蜗前腹核及背侧核,耳蜗后腹核呈阴性反应。同侧耳蜗后腹核HRP标记神经元数量也较少,在对侧耳蜗前腹核,HRP-SP双标神经元约占标记细胞的44%,SP单标细胞占标记细胞的50%,HRP单标细胞占6%。耳蜗背侧核内侧也可见少量的双标细胞。结论 SP是耳蜗核上行投射神经元的递质或调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