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报告两年来应用ASA-601S高精度脑立体定向仪,连续处理30例颅内各种病变,(1)CT导向活检22例,诊断准确率达86.4%;(2)开放定向直视下颅内病变切除4例(肿瘤3例,AVW1例);(3)其他4例。认为CT导向活检是一个很安全、精细的技术,可获得组织学诊断,有利于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或放疗), 开放定向直视下手术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手术损伤轻微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脑动静脉畸形手术,栓塞及栓塞加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83例脑动静脉畸形(AVM)分别进行直接手术,单纯栓塞或栓塞加手术治疗的比较研究,探讨治疗AVM的理论有效方案。方法(1)直接手术24例,病人按Spetzler-Martin分级(S-M)Ⅰ级10例,Ⅱ级8例,Ⅲ级5例,Ⅳ级1例,Ⅲ级以上6例占25%,急诊手术10例,显向手术14例,(2)36例行单纯超选择微导管栓塞(NBCA或真丝线段),S-MⅡ级16例,Ⅲ级14例,Ⅳ级6例,Ⅲ级以上  相似文献   

3.
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脑诱发电位系列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与正常人在诱发了诱发电位的检测中的不同特点。方法 应用美国仪器和四种方法,对12例气功偏差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和52例正常人的诱导电位作了检测。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患者组AEP的P1、P2、N2、P3;VEP的N1、N2、P3和SEP的P2潜伏期均明显延迟AEP、VEP和SEP的若干波幅同时明显改变。另在CNV中机见P1NV和A-C潜伏期延迟,波畅B增大,A-S2^-和S  相似文献   

4.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脑脊液三项检查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价目前常用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脑脊液(CSF)3项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作者按照平行试验的原则,对43例HSE患者同时进行了CSF单纯疱疹病毒抗原(HSV-Ag)、抗体(HSV-Ab)和DNA(HSV-DNA)检测。结果显示:HSV-Ab与HSV-DNA检测的阳性率高于HSV-Ag,分别为86.0%、76.7%和48.8%;43例患者中2项以上阳性者为36例,占83.7%。作者认为:对临床疑诊的所谓“散发性脑炎”患者均应同时进行CSFHSV3项检测,如2项或3项阳性者可确诊为HSE,1项阳性者应高度怀疑为HSE,并应早期使用无环鸟苷等有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及其选择性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AVM显微手术,血管内栓塞及放射外科治疗的选择。方法 以综合分级标准分级,对73例脑AVM治疗分析,显微直视手术脑AVM67例;基中行脑AVM切除术60例,畸形血管电凝夹闭术7例。对重要功能区的脑AVM分别行血管内栓塞和γ-刀治疗各3例。结果 术后死亡1例,脑AVM切除后59例经造影复查,见AQVM血管团消失。栓塞的病例经DSA复查,显示畸形血管1例消失,2例缩小50%;3例γ-刀治疗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利用兔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通过不连续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分离出脑微血管(MCV)和突触膜(SPM),生化法测其Na+、K+-ATP酶活性。结果发现:MCVNa+、K+-ATP酶活性在缺血2小时及4小时组高于对照组,与脑组织H2O含量之间至正相关,而缺血24小时组则低于对照组;脑缺血组SPMNa+、K+-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与脑组织H2O含量之间呈负相关。结果提示:早期脑缺血脑水肿的发生与MCV,SPMNa+、K+-ATP酶活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57例ACVD进行了血浆皮质醇、INS及24小时尿VMA检测,结果发现,ACVD患者皮质醇、VMA及INS水平均升高,脑出血皮质醇、INS水平升高尤为明显。皮质醇水平与病情程度及预后有密切关系,作者提出ACVD内分泌功能紊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及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功能活跃,ACVD存在高INS血症。皮质醇的变化可作为判定病情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辅助脑立体定向术刘灵慧,黄仁辉,吴穗,刘建明,谢伟,张兵,张玉梁我院近一年来采用国产ASA-601S高精度脑立体定向仪与磁共振(MR)相结合,经模拟靶点定位试验和临床应用,16例脑立体定向手术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和方法一、模拟靶点定位试验:我们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AVM显微手术、血管内栓塞及放射外科治疗的选择。方法以综合分级标准分级,对73例脑AVM治疗分析。显微直视手术脑AVM67例;其中行脑AVM切除术60例,畸形血管电凝夹闭术7例。对重要功能区的脑AVM分别行血管内栓塞和γ-刀治疗各3例。结果 术后死亡1例,脑AVM切除后59例经造影复查(复查率98%),见AVM血管团消失。栓塞的病例经DSA复查,显示畸形血管1例消失、2例缩小50%;3例γ-刀治疗半年后复查,畸形血管团染影变淡、缩小。全组随访0.5~10年,恢复原工作及可做轻工作者68例占93%。2例可生活自理。2例Ⅳ级者未能手术切除因再次出血而死亡。结论迄今,脑AVM的显微手术仍是不能以其它治疗完全替代的主要方法。血管内栓塞是主要而获显效的方法之一,对大型、复杂的AVM栓塞与手术结合是较佳方案。γ-刀治疗对脑AVM是行之有效的,特别对小型、深部、功能区难以切除及不能接受手术或栓塞者更具有治疗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载瘤动脉内预置球囊用于颅内动脉瘤急诊显微手术夹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急诊手术夹闭术中,控制再出血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方法 DSA造影明确诊断同时预置不可脱球囊于载瘤颈内动脉内,继行开颅清除血肿,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在显露瘤颈或术中再出血时充盈球囊,暂时阻断血流。结果 4例前循环HuntIV-V级动脉瘤病人经治疗后DSA复查动脉瘤完全消失,3例随访1~2年,2例恢复良好,1例伴有轻瘫和语言障碍,另1例术后60d,脑积水行脑室-腹查动脉瘤  相似文献   

11.
导航下手术治疗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框架脑立体定位手术在治疗脑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将MRI数据传入无框架脑立体定向导航系统(SealthStation)计算机工作站,进行三维建模,标记点定位,手术入路设计,开颅前行参考环及探针确认,标记点注册,设计手术切口,术中实时定位,1999年11月至2001年6月行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117例,其中动静脉畸形46例,动脉瘤42例,海绵状血管瘤29例,结果:颅内病灶或重要解剖定位结构准确,机显病灶定位误差均在2mm以内,术后神经功能损害4例,占3.4%,无手术死亡,结论: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能准确进行病灶定位,有效保护脑组织,减少神经损伤,切除病灶,改变了传统开颅手术模式,是微创神经外科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脑电偶极子定位手术治疗32例顽固性癫痫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电偶极子定位法(DLM)在癫痫外科中的临床意义及作用。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脑电DLM定位,并按照术前定出的致痫源偶极子的位置设计手术入路。术中在皮层和深部电极脑电图监测下进行手术,并将DLM与术中脑电图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DLM定位后结果显示,致痫灶在颞叶的有12例,额叶11例,枕叶2例,顶叶2例,两个脑叶4例,三个脑叶1 例。术前DLM位置与术中脑电图监测发现的致痫区位置相比,在额、顶、枕叶定位误筹均在10~15 mm 以内,在颞叶癫痫病人中 DLM与术中脑电图监测的发现均完全一致。术后6~24月随访结果显示,21 例患者癫痫控制疗效满意,4例疗效显著,3例效果良好,效果较差3例,术后因并发感染死亡1例。手术总有效率为87.5%(28/32),优良率为78.1%(25/32)。结论 DLM在顽固性癫痫患者术前致痫灶定位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与术中脑电图监测有很高的符合率,且在其指导下行手术患者的疗效满意,说明它是一种可靠的术前无创致痫灶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移动式CT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移动式CT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ANATOM移动式CT对63例神经外科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颅内情况进行影像学研究,判断病变的切除程度和手术中发生的异常改变。结果 术中或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肿瘤全切者48例,次全切除者5例,大部切除者7例,部分切除者3例。发现术区或邻近术区积血3例并立即再次手术清除。无手术死亡。结论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或手术后使用移动式CT将有助于客观地评判手术结果,及时处理可能发牛的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4.
An update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neurosurgical microvascular bypass for problems of cerebrovascular occlusive disease is presented. In 400 patients who have undergone operations by one surgeon, the results are encouraging in cases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with hemodynamic lesions previously considered inoperable or inaccessible in the cerebral vasculature. The permanent neurological morbidity rate is 2% and the present operative mortality rate is 2.5%. The incidence of stroke to date on the side of a functioning bypass is 0.9% per year. Average follow-up is 55 months.  相似文献   

15.
Neurosurgical extracranial-intracranial bypass for stroke: with 400 cas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n update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neurosurgical microvascular bypass for problems of cerebrovascular occlusive disease is presented. In 400 patients who have undergone operations by one surgeon, the results are encouraging in cases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with hemodynamic lesions previously considered inoperable or inaccessible in the cerebral vasculature. The permanent neurological morbidity rate is 2% and the present operative mortality rate is 2.5%. The incidence of stroke to date on the side of a functioning bypass is 0.9% per year. Average follow-up is 55 months.  相似文献   

16.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11月至2001年6月进行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200例,其中颅内动静脉畸形43例,动脉瘤39例,脑膜瘤30例,海绵状血管瘤27例,胶质瘤19例,神经鞘瘤8例,垂体腺瘤5例,血管网织细胞瘤4例,转移癌3例,其他14例;脊髓肿瘤8例。结果病灶和重要解剖结构定位准确,病灶定位误差均在2mm以内,术后神经功能损害10例,占5.0%,无手术死亡。结论无框架脑立体定位手术对脑和脊髓手术,尤其是对切除脑深部病灶很有帮助,可以准确发现病灶,保护正常神经组织,改变了传统神经外科手术模式,是微创神经外科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24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PACNS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对急性期进行了MRI检查的24例经病理证实的PACNS的MRI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中,病灶以幕上多见[19例(79.2%)],最常累及颞叶、额叶、顶叶及基底节区(包括丘脑),分别为13例(54.2%)、10例(41.7%)、8例(33.3%)、8例(33.3%);大部分病灶累及双侧大脑半球[15例(72.5%)],灰质和白质均受累[21例(87.5%)]。MRI上病灶可多发或单发,均为12例(50%)。病灶形态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斑片状、肿块样、脑回状和混合性,分别为12例(50%)、8例(33.3%)、2例(8.3%)和2例(8.3%)。MRI上所有病灶均呈长(稍长)T1WI、长(稍长)T2WI异常信号,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均有强化,FLAIR上均呈高或稍高信号,9例(37.5%)病灶中心呈散点状短T1WI、短T2WI混杂信号。17例行DWI和ADC序列检查者中,9例(52.9%)在DWI上呈高(稍高)信号,ADC上呈等信号或混杂信号影,8例(47.1%)在DWI及ADC上呈等信号。11例行GRE序列检查者,8例(72.7%)可见病灶局部有点状低信号影或病灶周围血管影增粗,余3例未见异常。8例行MRA序列检查者,仅1例发现异常,可见病灶供血区相应血管局部有狭窄。结论本组24例PACNS患者急性期头MRI均有异常,表现多样,病灶以幕上多见,可累及各个脑区,病灶可多发或单发,多数灰白质均受累。其形态可表现为斑片状、肿块样、脑回状或混合性,增强扫描均可见强化,以斑片状或脑回样强化多见。头MRI上病灶多变、灰白质受累、斑片状或脑回样强化等表现对PACNS诊断有一定提示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技术辅助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脑深部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脑深部病变的临床资料,病变位于脑室和胼胝体11例,丘脑4例,基底核区2例,岛叶2例,额叶深部3例,顶叶深部1例。在应用导航指导病灶切除的同时实时监测SEP。当术中波形发生明显异常时即通知术者调整或停止操作。结果病变全切除15例,大部切除6例,部分切除2例。术中SEP正常19例,其中发生可逆性变化1例,术中无变化18例;术后肌力较术前减退2例,术后肌力下降率10.5%。术中SEP发生不可逆性变化4例,其中波幅降低2例,波幅消失2例;术后肌力较术前均减退,术后肌力下降率100%。术中SEP正常者肌力下降率显著低于术中SEP发生不可逆变化者(P=0.002)。结论 SEP监测联合神经导航技术有助于安全、精确切除脑深部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显微镜导航系统对切除颅内微小病变、提高手术疗效及降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1996年10月~2000年10月应用神经导航系统手术治疗62例颅内微小病变患者,其中病变位于感觉、运动、语言重要功能区者23例,额叶11例,顶叶10例,颞叶9例,枕叶3例,后颅窝、丘脑各2例,鞍上和多发性占位者各1例。病变直径0.5~1.8cm,<1cm者55例;>1cm者7例,病变均位于皮层下。施行神经外科显微镜导航手术。结果 62例(包括功能区23例)患者均在神经导航系统引导下施行病灶切除手术,导航误差<2mm。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一例发生偏瘫、失语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导航系统可促进神经外科手术的微创化,准确指示颅内微小病变的位置和切除范围,降低手术并发症和保护神经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20.
CT三维重建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计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将三维CT应用于52例颅内疾患手术计划的临床体会。三维CT图像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颅内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及体表投影,显示其与周围重要结构(大脑镛、小脑幕、脑室、大血管、窦等)的空间解剖关系。临床医生利用这些信息制定手术计划,包括:(1)在术前对手术入路、方法及步骤进行设计和选择,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先作出估计,制订出手术方案;(2)对开颅骨瓣的位置、大小进行精确设计,对手术开瓣过程进行模拟;(3)通过建立一个新的三维坐标转换方法,进行立体定向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