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b1对体外培养的人黑素细胞黑素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人表皮黑素细胞取自小儿包皮环切术标本,取第2 ~ 5代细胞进行实验。采用MTT法测定体外培养的人黑素细胞增殖情况,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酪氨酸酶的多巴氧化酶活性,氢氧化钠裂解法测定黑素含量,免疫蛋白印记法测定黑素细胞酪氨酸酶、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的表达及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磷酸化。结果 体外培养的人黑素细胞分别加入25、50、100 μmol/L人参皂苷Rb1 作用72 h后,黑素细胞存活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黑素含量呈浓度依赖性增加(与溶剂对照组相比的相对黑素含量分别为112.4% ± 5.7%、155.7% ± 6.3%、217.2% ± 11.7%),酪氨酸酶活性增加(相对酪氨酸酶活性分别为117.9% ± 5.7%、158.2% ± 9.6%、182.6% ± 10.0%)。100 μmol/L人参皂苷Rb1作用72 h,黑素细胞酪氨酸酶(225.4 %± 12.8%)、MITF(313.5% ± 16.7%)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值均 < 0.01),CREB磷酸化明显增加(322.5% ± 21.1%)(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 < 0.01)。100 μmol/L人参皂苷Rb1 作用黑素细胞8 h,MITF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作用24 h后,MITF表达明显增加,与0时间点相比,P < 0.01。10 μmol/L的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89预处理细胞,可明显抑制100 μmol/L人参皂苷Rb1引起的CREB激活、酪氨酸酶及MITF蛋白表达的增加,与100 μmol/L人参皂苷Rb1作用72 h比较,P值均 < 0.01,进而抑制人参皂苷Rb1引起的酪氨酸酶活性作用增强及黑素合成增加。 结论 人参皂苷Rb1可促进正常人黑素细胞的黑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PKA/CREB/MITF/酪氨酸酶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人参皂苷Rb1的促黑素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正常人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和可能机制。 方法 用噻唑蓝(MTT)法、NaOH裂解法观察葛根素对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作用,RT-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葛根素对黑素细胞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酪氨酸酶(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结果 1 ~ 40 μmol/L浓度范围内葛根素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增殖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40 μmol/L葛根素可显著促进黑素细胞的黑素合成(P < 0.05),并可显著增加MITF、TYR、TRP-1 mRNA及蛋白的表达(P < 0.05)。40 μmol/L葛根素使MITF、TYR、TRP-1的蛋白表达量分别比正常对照组增加8.69%,10.28%和10.58%(P < 0.05);并使MITF、TYR、TRP-1的mRNA表达量分别比正常对照组增加2.48倍,1.91倍和1.63倍(P < 0.05)。 结论 葛根素能增加MITF、TYR、TRP-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促进黑素合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对黑素细胞增殖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噻唑蓝法和酪氨酸酶活性测定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玻璃酸钠对正常人黑素细胞生长和黑素合成能力的影响。结果 玻璃酸钠质量浓度为0、0.008、0.016、0.313、0.625、1.250、2.500、5.000、7.500、10.000 g/L时,黑素细胞增殖活性(A490)分别为0.14 ± 0.02、0.37 ± 0.08、0.45 ± 0.11、0.49 ± 0.07、0.55 ± 0.12、0.52 ± 0.11、0.49 ± 0.07、0.39 ± 0.05、0.19 ± 0.03、0.01 ± 0.01,玻璃酸钠质量浓度在0. 08 ~ 5 g/L范围内时,对黑素细胞的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达10 g/L时会抑制黑素细胞的增长。玻璃酸钠质量浓度在0.2 ~ 5 g/L时可明显促进酪氨酸酶活性,到10 g/L时酪氨酸酶活性反而下降。在接种黑素细胞同时加入玻璃酸钠的黑素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快于接种后8 h再加入玻璃酸钠组。结论 玻璃酸钠在浓度0.2 ~ 5 g/L时既能促进黑素细胞的增殖,又能明显提高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滇山茶、银线草、车桑子、重楼提取物的美白作用。 方法 7种植物提取物(滇山茶枝叶提取物、滇山茶枝叶提取物70%乙醇洗脱物、滇山茶花蕾提取物、滇山茶花蕾提取物70%乙醇洗脱物、银线草提取物、车桑子提取物、重楼提取物)分别设立10、25、50、100、200、400、800 mg/L 7个浓度作用于体外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株,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100 μg /ml熊果苷阳性对照组。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测定植物提取物对黑素细胞增殖影响,体外氧化多巴反应法测定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 对黑素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400 mg/L滇山茶枝叶提取物,10 ~ 100 mg/L滇山茶枝叶提取物70%乙醇洗脱物,10 ~ 25 mg/L滇山茶花蕾提取物,10 mg/L滇山茶花蕾提取物70%乙醇洗脱物和10 ~ 25 mg/L车桑子提取物对黑素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与100 mg/L熊果苷相当(P > 0.05)。800 mg/L滇山茶枝叶提取物对HEM-m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低于熊果苷(P < 0.05)。余不同浓度提取物对HEM-m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强于熊果苷(P < 0.05或P < 0.01)。对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10 mg/L滇山茶枝叶提取物,10 ~ 400 mg/L滇山茶枝叶提取物70%乙醇洗脱物,10 ~ 25 mg/L滇山茶花蕾提取物,50 ~100 mg/L滇山茶花蕾提取物70%乙醇洗脱物,10 ~ 50和400 mg/L银线草提取物,10 ~ 800 mg/L车桑子提取物,10和100 ~ 200 mg/L重楼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与100 mg/L熊果苷相当(P > 0.05)。10 ~ 25 μg/ml滇山茶花蕾提取物70%乙醇洗脱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熊果苷(P < 0.05)。其余不同浓度的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均优于熊果苷组(P < 0.05或P < 0.01)。 结论 滇山茶、车桑子提取物于特定浓度时,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培养正常人黑素细胞增殖的影响,寻找快速体外培养正常人黑素细胞的方法。方法 分别用普通的合成培养基与添加一定浓度bFGF的合成培养基原代培养正常人黑素细胞,观察两种条件下细胞生长情况,并对培养的黑素细胞进行鉴定,对不同生长期黑素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测定不同浓度bFGF(0.3、0.6、0.9、1.2、1.5、1.8、2.1 μg/L)对黑素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采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bFGF的方法成功培养出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的纯化黑素细胞,该细胞不同生长期形态有一定差异。bFGF 处理组黑素细胞生长较快,培养基中加入0.3、0.6 μg/L bFGF时黑素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或P < 0.01),加入1.5、1.8 μg/L bFGF时酪氨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或P < 0.01)。结论 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bFGF能缩短原代培养时间,短期内可获得大量生长活力好的纯化黑素细胞。一定浓度的bFGF能促进黑素细胞增殖和酪氨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热处理与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作用对正常人黑素细胞活性的影响。 方法 分别以20、30、50、70、90、120、180 mJ/cm2 NB-UVB辐射体外培养的正常人黑素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选择最佳照射剂量;以42 ℃,1 h为热处理干预剂量,将黑素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UVB组、加热组、UVB + 加热组,连续干预3 d,以左旋多巴为底物测定酪氨酸酶活性,NaOH法测定黑素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NB-UVB照射呈剂量依赖性减少黑素细胞存活率,选择50 mJ/cm2作为最佳照射剂量;黑素细胞经不同干预后,UVB组、UVB+加热组的酪氨酸酶活性分别为0.244 ± 0.018、0.310 ± 0.015,较对照组(0.235 ± 0.018)分别增长3.8%和31.9%(P < 0.05),两组黑素含量分别为0.201 ± 0.016、0.286 ± 0.019,较对照组(0.171 ± 0.016)分别增长17.5%和67.3%(P < 0.05);UVB组和UVB+加热组处于G1期的黑素细胞较对照组分别减少23.94%和33.51%(P < 0.05),S期细胞分别增加15.35%(P < 0.05)和17.76%(P > 0.05),G2期分别增加11.93%(P < 0.05)和16.08%(P > 0.05)。 结论 热处理与NB-UVB可以协同增加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促进黑素合成及细胞的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7.
女贞子对培养的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研究女贞子单体酪醇和齐墩果酸对人黑素细胞的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多巴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氢氧化钠裂解法测定黑素含量,半定量RT-PCR检测药物对黑素细胞酪氨酸酶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加入酪醇72h后,各组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和合成黑素能力明显增强,且呈浓度依赖性;酪氨酸酶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 mRNA表达量分别比空白对照增加39.10%和99.26%;齐墩果酸也能明显激活酪氨酸酶(P<0.01),促进黑素合成(P<0.05),并使黑素细胞酪氨酸酶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mRNA表达量分别比加入无水乙醇的对照增加31.88%和17.73%。结论 酪醇和齐墩果酸可能通过上调酪氨酸酶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 mRNA的表达而增强正常人黑素细胞的黑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两者可能是女贞子中影响黑素细胞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卡泊三醇对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酶学方法及NaOH法,观察卡泊三醇对黑素细胞增殖及色素合成的作用;RT-PCR和蛋白印迹分别检测卡泊三醇对黑素细胞酪氨酸酶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10~(-9)~10~(-5) mol/L浓度范围的卡泊三醇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增殖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同样浓度范围下,10~(-9)、10~(-8)mol/L浓度的卡泊三醇能明显增强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和促进黑素细胞的黑素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酪氨酸酶活性可分别升高137%、123%(P<0.05),黑素含量分别增加40.63%、18.75%(P<0.05).其中10~(-9) mol/L浓度的卡泊三醇增强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及促进黑素细胞的黑素含量最明显.与高浓度组、空白对照组比较,10~(-9) mol/L浓度的卡泊三醇使酪氨酸酶蛋白表达增高也最明显.较空白对照组增高270.4%(P<0.05).结论 卡泊三醇对黑素细胞增殖无影响,可增加黑素细胞酪氨酸酶蛋白表达水平,提高酪氨酸酶活性,从而促进黑素细胞的黑素合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阿魏酸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增殖、黑素合成、酪氨酸酶活性及c-kit、ER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阿魏酸干预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用MTS法分别检测培养24、48、72 h后黑素细胞的增殖活性.用NaOH裂解法检测培养72 h后黑素细胞的黑素合成.用多巴氧化反应法测定培养72 h后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培养72 h黑素细胞c-kit蛋白及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0.01、0.1、1 mg/ml阿魏酸在作用24、48、72 h后,抑制黑素细胞增殖作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中1 mg/ml阿魏酸作用72 h抑制黑素细胞活性最高.0.01、0.1、1 mg/ml阿魏酸均能显著影响黑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并可降低黑素细胞中c-kit蛋白及ERK1/2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阿魏酸可抑制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增殖、黑素合成及酪氨酸酶活性,并可下调黑素细胞c-kit蛋白及ERK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肝细胞生长因子(rhHGF)对体外培养正常人黑素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rhHGF(0.1,1,10,20,60,80,100 μg/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正常人黑素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及酪氨酸酶活性,用倒置显微镜对比观察不同时期rhHGF(60 μg/L)处理组黑素细胞形态的改变,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黑素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 0.1 ~ 100 μg/L rhHGF有促进黑素细胞增殖作用,在20,60,80 μg/L浓度时促增殖比较显著(P < 0.01),rhHGF各浓度组均增加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P < 0.01或P < 0.05);浓度为60 μg/L的rhHGF能使黑素细胞数目增多、胞体增大、树突增多,并有促进黑素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及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 rhHGF可增强体外培养的人黑素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表皮黑素细胞活性、黑素细胞迁移及c-kit 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5、10、20、30 μmol/L)姜黄素对人表皮黑素细胞活性影响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添加MelM-2完全培养基 + 细胞)、药物对照组(MelM-2完全培养基 + 姜黄素)、空白对照组(仅添加MelM-2完全培养基)及实验组(MelM-2完全培养基 + 姜黄素 + 细胞),用MTS法分别检测培养24 h、48 h后细胞活性。划痕实验检测黑素细胞迁移的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黑素细胞c-kit mRNA相对表达量。实验分为对照组(仅添加MelM-2完全培养基 + 细胞)及3个浓度(5、10、20 μmol/L)实验组。 结果 不同浓度(5、10、20、30 μmol/L)姜黄素培养基培养黑素细胞24 h、48 h时,与对照组相比,30 μmol/L组均可明显抑制黑素细胞的增殖(P < 0.05),其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培养48 h时,5、10、20 μmol/L姜黄素均能显著抑制黑素细胞迁移(均P < 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各浓度(5、10、20 μmol/L)姜黄素作用48 h后,均可明显抑制黑素细胞c-kit mRNA相对表达量(均P < 0.05)。 结论 低浓度的姜黄素(≤ 20 μmol/L)对黑素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30 μmol/L的姜黄素能够促进黑素细胞的凋亡。姜黄素(≤ 20 μmol/L)可抑制黑素细胞的迁移,并下调人表皮黑素细胞c-kit mRNA的相对表达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全乙酰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AcEGCG)对H2O2诱导的人表皮黑素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采用H2O2诱导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对照组、H2O2组、不同浓度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组和AcEGCG组。MTS法测定细胞存活率,LDH测试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情况。多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样本间多重比较采用SNK-q检验。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2O2处理组黑素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22.99% ± 0.53%,P < 0.01),细胞内LDH漏出量增加(36.58% ± 0.73%,P < 0.01),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升高(19.08 ± 0.57,P < 0.01),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升高(分别为2.65 ± 0.079和2.36 ± 0.057,均P < 0.01)。与H2O2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在10、20、40 μmol/L AcEGCG组(79.50% ± 3.62%、86.52% ± 5.13%、97.81% ± 5.21%)及EGCG组(43.19% ± 1.68%、63.34% ± 3.60%、70.82% ± 2.1%)明显增加(均P < 0.01),caspase-9分别降低为1.44 ± 0.067、1.26 ± 0.059、1.10 ± 0.072及2.31 ± 0.085、2.13 ± 0.091、1.35 ± 0.064,caspase-3分别降低为1.70 ± 0.053、1.57 ± 0.057、1.24 ± 0.068及2.09 ± 0.076、1.98 ± 0.093、1.79 ± 0.0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DH含量均明显下降(P < 0.01);40 μmol/L AcEGCG或EGCG处理后,ROS含量明显下降(均P < 0.01)。 结论 AcEGCG对H2O2诱导的黑素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且显著优于EGCG,可能通过清除自由基、抗氧化、降低caspase-9及caspase-3表达等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在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血清及皮肤组织液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逆转录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9例寻常型白癜风患者与31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对照者PBMC中MIF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清、皮肤组织液中MIF的含量。结果 寻常型白癜风患者PBMC中MIF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清、皮肤组织液中MIF的含量分别为6.70(2.64 ~ 8.65)、32.76(10.67 ~ 40.98) μg/L、167.80(107.40 ~ 219.60) μg/L,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Z值分别为5.895、5.936、4.715,P值均 < 0.05);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分别为7.89(3.89 ~ 9.12)、37.80(29.50 ~ 45.70) μg/L、211.50(131.70 ~ 248.75) μg/L,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Z值分别为2.213、2.141、2.100,P值均 < 0.05)。白癜风患者PBMC中MIF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清中MIF的含量与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6、0.453,P值均 < 0.05)。结论 MIF可能在寻常型白癜风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型维A酸ECPIRM及全反式维A酸(ATRA)对白细胞介素17(IL-17)刺激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IL-1β表达的影响。 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ECPIRM及ATRA与IL-17共同作用于HaCaT细胞后对其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IL-17(20 μg/L)刺激HaCaT细胞或与ECPIRM(80 μmol/L)、ATRA(5 μmol/L)共培养24 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并提取总RNA,分别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检测IL-1β蛋白及IL-1β mRNA水平的变化。数据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法。 结果 低浓度ECPIRM可促进HaCaT细胞增殖,随着药物浓度和时间的增加,对HaCaT细胞生长出现抑制现象,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ATRA抑制HaCaT细胞生长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IL-17刺激HaCaT细胞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蛋白及IL-1β mRNA水平(20.312 ± 2.053 ng/L、4.05 ± 0.47)与对照组(11.427 ± 0.929 ng/L、1.00 ± 0.03)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ECPIRM作用后IL-1β蛋白及IL-1β mRNA水平(12.470 ± 1.897 ng/L、0.82 ± 0.12)与IL-17刺激组(20.312 ± 2.053 ng/L、4.05 ± 0.47)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TRA作用后IL-1β蛋白及IL-1β mRNA水平(12.694 ± 1.478 ng/L、0.87 ± 0.16)与IL-17刺激组(20.312 ± 2.053 ng/L、4.05 ± 0.47)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ECPIRM处理组、ATRA处理组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IL-17可促进HaCaT细胞分泌IL-1β,ECPIRM及ATRA对其诱导的HaCaT细胞IL-1β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绿原酸在乙二醛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衰老中的保护作用。 方法 使用1 mmol/L乙二醛处理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构建细胞衰老模型。用5、10、20、40、80 μmol/L绿原酸和乙二醛共同处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筛选出绿原酸的有效浓度。1 mmol/L乙二醛分别与有效浓度的绿原酸(10、20、40 μmol/L)共同作用于成纤维细胞,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衰老细胞比例和衰老基因p16INK4a mRNA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法。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100% ± 6.90%)相比,乙二醛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55.65% ± 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与乙二醛组细胞增殖相比,除乙二醛 + 5 μmol/L绿原酸组(55.36% ± 2.58%)外,乙二醛 + 10、20、40、80 μmol/L绿原酸组对细胞增殖均有不同程度地保护作用(细胞增殖率分别为60.75% ± 1.32%、67.65% ± 1.90%、75.71% ± 3.25%、75.69% ± 2.38%),呈剂量依赖性,40 μmol/L绿原酸达高峰,80 μmol/L绿原酸与40 μmol/L组相比,细胞活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因此筛选出绿原酸的有效浓度为10 ~ 40 μmol/L。与空白对照组衰老细胞比例(13.00% ± 2.22%)比较,加入乙二醛后,衰老细胞明显增多(35.65% ± 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与乙二醛组细胞SA-β-gal染色阳性率相比,分别加入10、20、40 μmol/L绿原酸与乙二醛共培养后,细胞SA-β-gal染色阳性率呈剂量依赖性减少(31.50% ± 2.13%、22.31% ± 3.11%、19.32% ± 3.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空白对照组衰老基因p16INK4a mRNA的表达比较,乙二醛组明显增高(2-ΔΔCt:1.00 ± 0.06比0.26 ± 0.05,P < 0.01),分别加入10、20、40 μmol/L绿原酸与乙二醛共培养后表达下降(0.88 ± 0.08、0.73 ± 0.06、0.68 ± 0.04,P < 0.05)。 结论 绿原酸在乙二醛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衰老中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热处理、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及两者联合作用下,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热休克蛋白72(heat shock protein 72,HSP72)的变化。 方法 热处理(42 ℃,1 h/d,连续3 d)、UVB辐射(50 mJ/cm2,连续3 d)及两者联合(首先42 ℃,加热1 h,然后 50 mJ/cm2 UVB照射,连续3 d)处理正常人表皮(包皮)黑素细胞2 h、6 h后收集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 Western 印迹技术分别检测不同组别间HSP7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热处理组(6.584 ± 0.871)及联合作用组(7.269 ± 0.454)与对照组(0.975 ± 0.089)相比,mRNA 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 < 0.001);UVB辐射组(0.832 ± 0.084)与对照组相比,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Western 印迹结果显示,热处理组(2.022 ± 0.058)及联合作用组(2.080 ± 0.045)HSP7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532 ± 0.033,P < 0.001);UVB组(0.546 ± 0.021)与对照组相比,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热处理与UVB辐射对HSP7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交互作用(F = 2.106,1.399,P < 0.05)。结论 热处理引起HSP72表达显著增多,可能与热处理引起黑素细胞功能增强及UVB辐射后的损伤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PI3K和Notch信号途径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静脉血CD4+ T细胞增殖、活化中的影响。方法 采集2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外周静脉血,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外周血CD4+ T细胞。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0 μmol/L PI3K阻滞剂组(LY294002组),25 μmol/L Notch阻滞剂组(DAPT组),10 μmol/L LY294002+25 μmol/L DAPT组(LY294002+DAPT组)。均分别用植物血凝素(PHA)10 μg/mL和IL-2 1 000 U/mL刺激增殖6 h,采用FCM检测CD4+ T细胞内的CyclinA、Cyclin D1及P27kipl细胞周期蛋白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yclin A、Cyclin D1及P27kipl mRNA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CD4+ T细胞经免疫磁珠法分选后纯度为(90.00±3.90)%,CD4+ T细胞培养存活百分率达(92.50±4.60)%。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Cyclin A、Cyclin D1水平分别为(27.60±3.80)%、(14.70±3.20)%,mRNA水平分别为0.56±0.14、1.37±0.39,与健康对照组(13.50±3.70)%、(7.80±2.00)%和(0.31±0.12)、(0.93±0.35)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2、0.037和0.008、0.043)。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P27kipl蛋白和mRNA分别为(23.50±3.60)%和(0.17±0.02),均低于健康对照组的(36.80±5.60)%和(0.3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7、0.001)。与空白对照组CD4+ T细胞Cyclin D1蛋白和mRNA表达[分别为(12.30±3.50)%和(1.74±0..39)]比较,LY294002组、DAPT组、LY294002+DAPT组表达均下降,分别为(7.20±3.10)%、(8.20±2.50)%、(4.30±1.50)%和(1.11±0.29)、(1.26±0.28)、(0.63±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CD4+ T细胞P27kipl蛋白[(21.80±3.20)%]比较,LY294002组、DAPT组、LY294002+DAPT组蛋白水平均升高,分别为(30.90±5.10)%、(27.60±5.20)%、(43.90±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5、0.006、0.001);与空白对照组CD4+ T细胞P27kipl mRNA(0.15±0.08)比较,LY294002组、DAPT组、LY294002+DAPT组水平均上升,分别为(0.37±0.07)、(0.62±0.09)、(0.99±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18、0.002、0.003)。空白对照组、LY294002组、DAPT组、LY294002+DAPT组组间CD4+ T细胞Cyclin A蛋白和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PI3K与Notch信号途径可协同增强CD4+ T细胞内正向调节蛋白Cyclin D1水平升高及负向调节蛋白P27kipl水平下降,提示PI3K和Notch信号途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的增殖、活化起着协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谷氨酸信号通路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及白癜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MDAR的非竞争性拮抗剂MK801对健康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CD25表达及IFN-γ水平的影响;NMDAR的激动剂NMDA和拮抗剂MK801对淋巴细胞内活性氧簇水平的影响。实时定量PCR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白癜风患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中NMDAR亚型NMDAR1和NMDAR2A表达差异。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白癜风患者皮损和健康对照皮肤组织中NMDAR1和NMDAR2A的表达。结果 MK801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D25表达(7.28 ± 0.18)%较阴性对照组(16.02 ± 0.42)%明显下降(P < 0.01);MK801组淋巴细胞中CD25+ IFN-γ+ 比例(1.79 ± 0.09)%较阴性对照组(0.78 ± 0.06)%明显增高(P < 0.01)。NMDA组淋巴细胞内ROS水平(101.1 ± 3.50)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69.80 ± 2.08)(P < 0.01)。白癜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NMDAR1的表达(3.85 ± 2.17)较健康组(0.97 ± 0.55)明显增高(P < 0.05)。结论 谷氨酸信号通路对活化淋巴细胞的IFN-γ分泌及ROS水平的影响有可能是白癜风的免疫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