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颤属中医学“心悸”的范畴,痰瘀互结之证是房颤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主要证型。这一时期,病情缠绵多端,较为棘手,但万变不离其宗。从痰瘀互结论治房颤,须谨守化痰祛瘀之大法,同时分清痰瘀之主次,以抓住主要矛盾;房颤多见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证,临证要注意扶正祛邪并用;治疗痰瘀要重视理气疏肝,气机畅则病多易迎刃而解;痰瘀易产生“郁热”变证,因此适时佐以清热有如画龙点睛之妙。  相似文献   

2.
王祎  于征淼 《环球中医药》2023,(6):1144-1147
“从瘀治痫”的理论略于古代而发展于近代,在近代从瘀治疗脑病的背景下,“从瘀治痫”逐渐兴起。现代学说中,《中医内科学》教材、名家临床经验、辨证研究等均体现了对“从瘀治痫”的重视,“痰瘀同治”的观点亦广为接受。通过对历代方药的系统总结,亦佐证了此种从瘀治痫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包含:头外伤、脑血管病、脑肿瘤等以瘀为主的病因在现代占比更高;证候学观察发现痫证的临证表现确有瘀象;现代医学基础研究的成果可以佐证痫证具有器质性、不可逆性、刻板性的“瘀”属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周永明教授辨治恶性淋巴瘤的经验。认为恶性淋巴瘤多由正气亏虚,痰毒结滞所致;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以“痰毒瘀结”为标,而脾肾亏虚在恶性淋巴瘤的发病中尤显重要;病理因素可以归结为“虚、痰、毒、瘀”;治疗上始终立足于扶正祛邪,以健脾补肾治其本,化痰祛瘀解毒治其标;临证宜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化疗、放疗及手术治疗的不同时期随证加减治疗,以达到增效减毒、优势互补、促进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医急症》2020,(4):704-705,742
姜德友教授临证治疗冠心病善从“痰瘀”论治,治疗上认为治病求本、痰瘀同治,治痰不忘瘀,治瘀不忘痰。此外,姜教授用药独到,常一药多用、专病专药、善用虫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张伯礼教授提出冠心病“痰瘀互生”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临床采取痰瘀并治方略,并擅长根据冠心病痰瘀病证程度、性质等的不同处方遣药,尤其善用治疗痰瘀互结证之系列对药,常能协同增效.总结介绍张伯礼教授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对药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仲景治疗崩漏病证有常有变,用方精当,疗效卓著,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整理总结仲景对妇人崩漏病的辨治特点,依据病机,将崩漏病证分为五种证型,即:冲任虚寒挟瘀型,冲任虚寒型,肝络血瘀型,瘕病漏下型,胞阻下血型。并总结梳理导师王庆国教授对妇人崩漏病的临证治验及用方特色,探讨妇人崩漏病的临床证型及方药运用,针对妇人崩漏病属冲任虚寒夹瘀的主要病机,切中“虚寒”与“血瘀”的病机特点辨证施治,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叶蓓  叶少玲 《四川中医》2012,(12):16-17
总结了许芝银教授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经验,认为早期证属痰气交阻,治拟疏肝理气、化痰散结;中期证属痰瘀互结,治以破瘀化痰等;后期证属脾肾阳虚,治拟温补脾肾、破瘀化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作者对晚期原发性肺癌的病机、治疗的临床体会。作者认为晚期肺癌的病机主要表现为血瘀——痰瘀——化热——耗气伤血,伤阴损阳;治疗要坚持“以补助攻”、“留人治病”的原则;其基本证型为瘀血阻肺证、痰浊瘀结证、脾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并介绍了自己的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9.
痰瘀互结证治理论滥觞于《黄帝内经》,其中虽没有提出痰瘀互结之名,但有“汁沫与血相搏”等痰瘀互结的论述;东汉张仲景首先提出了“痰饮”“瘀血”之名,自此,痰瘀互结证治理论进入新的发展期;隋、唐、宋不同时期医家对痰瘀互结证治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发展,元代朱丹溪明确提出了“痰挟瘀血”,标志着痰瘀互结证治理论的成熟.明清医家继承并发挥了朱丹溪痰瘀互结的思想,将痰瘀互结证分为痰挟瘀血和瘀血挟痰两类,并用痰瘀互结理论解释临床多种疾病.至清代痰瘀互结证治理论已渐臻完善,成为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目前“痰瘀互结证”已作为规范证候名使用于临床,是临床各科疑难杂症的重要病机.为提高痰瘀互结证临床诊治水平,今后尚需对痰瘀互结证病因病机、演变规律、辨证方法、生物学基础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总结雷忠义教授从痰瘀相关理论论治冠心病的临证经验。认为痰浊、瘀血常相兼为病,提出痰浊说与瘀血说融为一体的痰瘀互结说,并根据冠心病患者临床具体表现进行辨证施治。临证需痰瘀并治者,法以化痰宣痹、活血化瘀为主,予舒心片治疗;需痰瘀虚并治者,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为主,予养心活血汤;需痰瘀毒并治者,法以涤痰化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予丹曲饮治疗;需痰瘀毒风并治者,法以补益气阴、祛风宣痹或化痰行瘀、熄风定悸为主,方以养心活血汤加祛风之品。  相似文献   

11.
痰瘀交结证在诸多脑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更为常见,强调治疗需痰瘀同治,治瘀勿忘治痰,治痰要祛瘀,根据证情遣方用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总结雷忠义教授从痰瘀相关理论论治冠心病的临证经验。认为痰浊、瘀血常相兼为病,提出痰浊说与瘀血说融为一体的痰瘀互结说,并根据冠心病患者临床具体表现进行辨证施治。临证需痰瘀并治者,法以化痰宣痹、活血化瘀为主,予舒心片治疗;需痰瘀虚并治者,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为主,予养心活血汤;需痰瘀毒并治者,法以涤痰化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予丹曲饮治疗;需痰瘀毒风并治者,法以补益气阴、祛风宣痹或化痰行瘀、熄风定悸为主,方以养心活血汤加祛风之品。  相似文献   

13.
妇科因瘀出血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妇科出血病证中因瘀所致者 ,临床颇为多见。盖因女子以血为本 ,经、孕、产、乳以血为用 ,脏腑功能稍有失常 ,经血癸水稍有不畅和留阻 ,就将形成瘀证。一旦形成此证 ,或占居血室 ,血不归经 ,致崩中漏下 ;或瘀阻气滞 ,化火下扰 ,而迫血妄行 ;或瘀结于内 ,损伤络脉 ,甚者症瘕积聚 ,危害无穷。正如《血证论》所说 :“此血在身 ,不能加于好血 ,而反阻新血之机化”,“日久变证 ,未可预料”。前人对此早有认识 ,如《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中所治妇人出血病 ,几乎全从化瘀着手。本文仅就妇科因瘀出血的问题 ,试析如下。1 因瘀出血之由…  相似文献   

14.
介绍郭宏敏教授治疗老年代谢综合征的经验。郭教授认为,老年代谢综合征临床表现多,病情复杂,虚实夹杂。其病理机制乃肝肾阴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临证时需明辨机制,分清虚实,抓住特性,辨证施治,合理组方。阴虚血瘀证以养阴剔络法组方治之;肝阳上亢证以天麻钩藤饮加减治之;痰浊内阻证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之;气阴两虚证以生脉散加减治之;湿浊瘀滞证以泄浊通瘀方加减治之,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5.
痰和瘀是阴精为病的两个不同方面的表现,阳气失调则阴精为病。"怪病多见于痰""百病多兼痰";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畅则痰消,气结则痰生。痰水与瘀血胶凝即为痰瘀。慢性支气管炎与痰的关系固然十分密切,与瘀血的关系更不可忽视;长期咳嗽、气喘,日久累及心脏,可伴紫绀、青紫舌等;初病在气,肺病气滞,滋生痰浊,日久由气及血,久病伤血,形成瘀血;久病入络,痰浊与气血相结,壅塞肺络。痰瘀胶凝,互化、互患有3条途经:1痰→气滞→瘀;2瘀→气滞→痰;3气滞→瘀→痰,故须痰瘀同治。临证有时虽只表现出痰或瘀,因痰瘀互化互患,故须痰瘀兼顾,治痰为主佐以治瘀,治瘀为主佐以治痰,或两者并治;当以辨证处方为基础,加入桃仁、郁金、丹参、虎杖、地龙等活血祛瘀通络之品。  相似文献   

16.
奇证怪病从痰瘀证治心得新疆米泉中医院(831400)郭鹏琨古有“奇证怪病多瘀”与“奇证怪病多痰”之说。笔者根据中医“痰瘀相关”理论,舌脉互参,辨证施治取得满意疗效。此将临证所得,举隅于下,以飨同道。一、嗜睡顽症何某,女,52岁。1996年2月8日初诊...  相似文献   

17.
<正> 《素问·腹中论》所论血枯证,实际上是痰瘀同病之证,其所立乌贼骨丸实际上是痰瘀同治之祖方。现作初步探释如下,以抛砖引玉。自《内经》所记血枯方证之后,后世医界不乏应用,且各有发挥。如治妇人崩漏带下为古令医家所习用,但就其所述症状至今未有较切合实际的解释。王冰认为:乌贼骨、藘茹等,并不治血枯,然经法用之,是攻其所生所起耳!”近人又认为血枯的形成,是由血瘀所致,而把乌贼骨丸列为祛瘀之祖方,这里固然有对的一面,瘀血可以导致血枯,仲景“血痹虚劳篇”详有论述,治用大黄(庶虫)虫丸之属。王  相似文献   

18.
凡人体内部气血、经络、脏腑遭受损伤而致功能紊乱者,统称内伤。一般医家多从气血立论。笔者在临床上观察到,内伤患者除了有气血的病理表现外,每挟有痰证,且可以与气血相提并论。气血互根,痰瘀同源,痰瘀在内伤病证中具有同等地位。由于痰瘀互相胶固,痰阻血难行,血凝痰难化,故治痰必治血,血活则痰化;治血(瘀)必治痰,痰化血易行。笔者根据痰瘀互结的病机,对伤科内伤病证以痰瘀同治为基本治  相似文献   

19.
沈舒文  雷蕊芳 《陕西中医》1997,18(7):317-318
顽固性胃脘痛以凝滞通降为基本病机,根据病性的不同,表现为寒凝气,痰凝阳,瘀凝营,燥凝津,治寒凝重在温补;治痰凝重在通阳;治疾凝重在通络;治痰凝重在释津,并提出不同证型的散凝方药。  相似文献   

20.
脑病痰瘀交结证的临床辨治探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李军  白海侠 《陕西中医》2007,28(2):184-186
目的:探讨脑病痰瘀交结证的临床辨治。方法: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中医理论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诸多脑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极易形成“痰瘀交结”的病机,临床治疗痰瘀同治,根据证情的寒热虚实变化,适宜配合温清消补诸法予以遣方用药,归纳总结了清热化痰、活血熄风等八种常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