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黄素及其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继珩 《医药导报》2001,20(1):11-12
麻黄素四种异构体均为拟交感神经药,对受体作用有立体专一性,临床上主治支气管哮喘,鼻粘膜充血,荨麻疹,过敏及减肥,但过量麻黄素易引起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一系列副作用,而伪麻黄素副作用少得多。  相似文献   

2.
盐酸麻黄素滴鼻剂是儿科常用的制剂。“中国医院制剂规范”(第一版)滴鼻剂中就有四种含有麻黄素的制剂。麻黄素的测定方法适合医院药检的有中和法、银量法、旋光法、紫外法、比色法等。十三个省市制剂手册中麻黄素滴鼻剂的测定方法主要是中和法。但此方法终点不易掌握、滴定误差大。本文通过对四种方法的比较,为医院制剂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盐酸麻黄紊滴鼻剂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盐酸麻黄素滴鼻液临床常用于鼻粘膜充血、急性鼻炎、鼻窦炎、慢性肥大性鼻炎。其含量测定法各地制剂手册大多为中和法。但此法由于滴定突跃不明显,滴定终点较难判断而导致滴定出现误差,亦有报道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但操作较繁琐,且受仪器限制,笔者采用了旋光法测定盐酸...  相似文献   

4.
盐酸麻黄素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素的含量测定,各家制剂手册上均采用双相中和滴定,但因测定条件及终点判断各家不同,使测定结果相差很大。本文根据盐酸麻黄素在256.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的特点,拟定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麻黄素滴鼻  相似文献   

5.
盐酸麻黄素滴鼻剂的旋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盐酸麻黄素溶液是常用的滴鼻剂,主要用于急慢性鼻炎,鼻粘膜阻塞。其含量测定一般采用中和法,由于终点颜色深浅难以判断,以至误差较大、我们根据麻黄素分子中含有不对称碳原子,具  相似文献   

6.
盐酸麻黄素滴鼻剂含量测定方法一般制剂手册均用中和法,由于该法终点突跃不明显,滴定误差甚大,且又是测定其盐酸后推算盐酸麻黄素的含量。因此不是一个理想的含量测定方法。据英国药典(1980版)盐酸麻黄素项下记载:0.05%盐酸麻黄素盐酸液(0.1mol/L)在入251nm、入257nm,及入263nm处有三个吸收峰。为此我们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麻黄素滴鼻剂的含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一.盐酸麻黄素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取本品0.5克,精密称定,置1000ml 容量瓶中,加盐酸液(0.1mol/L)适量,使溶解,最后加至刻度,摇匀、置1cm 石英比色皿中,用751G 分光光度计于波长248nm—263nm 之  相似文献   

7.
双波长法测定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以下简称呋麻液)是五官科常用的一种制剂,其中盐酸麻黄素的含量测定常采用双相中和滴定法,亦可采用紫外分光法,但其中呋喃西林在紫外区有吸收,可干扰盐酸麻黄素的含量测  相似文献   

8.
呋麻滴鼻液中麻黄素的含量测定有中和法、提取容量法。中和法中所加有机溶剂和指示剂的不同对测定结果有影响,而后  相似文献   

9.
盐酸麻黄素在PH6.5的缓冲液中可与溴麝香草酚兰形成黄色络合物,此络合物的氯仿提取液在414±1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而尼泊金乙酯在此波长地吸收,利用此原理对1%盐酸麻黄素滴鼻液中的麻黄素进行比色测定,回收率为99.94%,此法取样量少,灵敏,简便易于,适宜医院制剂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复方感冒胶囊中盐酸甲基麻黄素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丽梅 《上海医药》1998,19(7):34-35
目的:探讨复方感冒胶囊中盐酸甲基麻黄素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用生物碱沉淀剂沉淀该药中其它生物碱,分离出盐酸甲基麻黄素,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盐酸甲基麻黄素的含量。测定波长为425nm,回归方程为A=2.1×10~(-2)C—5.0×10~(-3),r=0.9992。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65%,RSD为0.12%(n=5)。结论:本法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制剂中盐酸甲基麻黄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刘荣 《云南医药》2014,(3):387-388
复方麻黄素滴鼻液内含盐酸麻黄素1%和盐酸苯海拉明0.2%,为治疗过敏性鼻炎,伤风鼻塞的常用滴鼻剂,收载于云南省医院制剂检验手册中,关于滴鼻剂中盐酸麻黄素的含量,未规定分析测试方法,通常使用的银量法只能同时测定两种成份的总含量,一般的紫外分光光度法,也因2种成份的相互干扰而不能应用,  相似文献   

12.
药物的手性与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受体理论的发展以及各种测定有机分子立体结构方法的进一步完善,使人们对体内有机化合物在分子水平上的相互作用有了更多、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对手性药物不同旋光异构体所产生的不尽相同的药效也能从作用机理上更清晰地进行阐明,使人们不断地认...  相似文献   

13.
目前,治疗各种鼻炎的滴鼻剂主要是由麻黄素与新霉素、氯霉素、呋喃西林、可的松等组成的制剂。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致病菌对这些制剂敏感性不高的缺点,形成“滴了通,不滴不通”的现象.我院从去年起采用盐酸麻黄素与醋酸洗必泰的复方滴鼻剂,治疗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经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履行国际公约,加强对麻黄素生产、经营管理,保证医疗、科研和出口需要,并防止进入非法渠道,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麻黄素原料药(以下简称麻黄素,含左、右旋)被列入一九八八年《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  相似文献   

15.
麻黄素新萃取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新萃取体系 [2 0 %脂肪醇 (1#溶剂 ) -二甲苯 ]代替旧萃取体系 (纯甲苯或二甲苯 )从麻黄素配制料液和麻黄草浸出液 (草水 )中萃取麻黄素 ,研究了有关工艺 ,并建立了萃取分配模型如下 :α=1.79× 10 - 3exp ( -110 9.49/T 13 .0 1)v1 10 9.2 2 - p H研究表明 ,新萃取体系对麻黄素有更强的萃取能力 ,只需 4个理论级数即可使出口残液浓度降到 0 .0 0 6 %以下 ,萃取回收率从现在的 88%提高到 94%以上。  相似文献   

16.
呋麻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素的比色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呋喃西林呈稳定的黄色溶液,在37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故可用分光光度法对呋麻液中的呋喃西林行比色测定。盐酸麻黄素在pH5.6的缓冲液中与溴麝香草酚蓝形成稳定的黄色络合物,其氯仿提取液在4ll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故可对呋麻液中的盐酸麻黄素行比色测定。其回收率分别为99.4±0.72%和100.15±0.53%.本法取样少,灵敏,简便易行,适宜医院制剂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 本文用系数倍率法测定洗麻液中麻黄素的含量,样品不经分离,直接在257nm和278nm处测定吸收度即可求出麻黄素的含量。平均回收率和相对偏差分别为99.01和0.36%。  相似文献   

18.
洗麻滴鼻液为临床常用的滴鼻剂,其含量测定仅有旋光法测定盐酸麻黄素的含量,醋酸洗必泰的含量测定方法未见报道,因醋酸洗必泰和盐酸麻黄素的吸收光谱严重重叠,常规的分光光度法无法测定。本文利用其水溶液和酸性溶液的吸收度之差,设计了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醋酸洗必泰的含量,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PU86017及其旋光异构体对L-甲状腺素致大鼠心肌病异常的calcineurin和 NFκB基因改变,并比较CPU86017及其旋光异构体对它们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日给予L-甲状腺素(0.2 mg·kg-1, sc) 共 10 d 造成心肌病模型,CPU86017及其旋光异构体(SR、SS、RS、RR)(4 mg·kg-1, sc)在 d 6 连续给药 5 d.动物处死后测定心脏指数,取大鼠心脏测定心肌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NO和iNOS的活力,大鼠左心室心肌Calcineurin、NF-κB的基因表达由半定量逆转录酶PCR方法测定.结果L-甲状腺素致大鼠心肌病模型组心肌明显肥大,氧化应激增强,NO含量减少,iNOS活力增强,Calcineurin和NF-κB基因表达上调.给予CPU86017及其旋光异构体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心肌中NO含量及iNOS活力,减轻氧化应激,可以下调这些基因的表达,其中SR比其它旋光异构体疗效好.结论Calcineurin 和NF-κB可能对L-甲状腺素所致大鼠心肌病中细胞内钙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CPU86017及其旋光异构体SR对L-甲状腺素所致大鼠心肌病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抑制心肌Calcineurin、NF-κB基因的表达、抑制NOS及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比较盐酸苯环壬酯消旋体(phencynonate hydrochloride,PCH)及其不同旋光异构体——R(-)-PCH和S( )-PCH对NMDA(N-甲基-D-天冬氨酸)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建立NMDA小鼠致死模型及PC12细胞损伤模型,测定PCH不同旋光异构体对小鼠存活率、细胞存活率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漏出的影响。结果PCH不同旋光异构体在体内体外均能对抗NMDA的神经毒性作用。R(-)-PCH在6mg/kg时发挥最大保护效应,使小鼠存活率提高到55.6%,保护效应优于S( )-PCH;PCH消旋体的最佳保护效应与R(-)-PCH相当,但所需剂量高于R(-)-PCH。3mmol/L NMDA作用24h使细胞存活率降至对照组的63.5%,LDH漏出增加到对照组的2倍,5μmol/L R(-)-PCH作用使细胞存活率提高到对照组的80.5%(P<0.05,与对照组相比)并有效抑制NMDA所致的细胞LDH漏出;S( )-PCH对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但可以有效抑制LDH的漏出;PCH消旋体的作用介于二者之间,也发挥出显著性保护作用。结论PCH不同旋光异构体均可对抗NMDA神经毒性,R(-)-PCH的保护效应优于S(-)-PCH,是优性异构体,PCH消旋体的作用介于2个异构体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