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朝阳市2005-2010年麻疹高发期与低发期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麻疹措施.方法 采用Excel2003软件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朝阳市共报告麻疹1572例,年均发病率波动在0.35-27.41/10万,高发期年均发病率22.08/10万,低发期年均发病率0.54/10万.高发期和低发期,均以3-6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呈现低龄儿童和成年人两个高峰,1岁儿童发病率最高.结论 提高易感人群MV免疫覆盖率,适时开展重点对象的MV强化免疫是控制、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兴安岭地区近三年麻疹发病情况,评价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我区2008-2010年麻疹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我区的麻疹监测系统比较灵敏,2008-20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55 例;报告发病率为0.1918-9.671/10万;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发病以散发为主兼有局部小爆发,成年人发病率较高.结论 保持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适时的加强免疫以及提高监测系统的灵敏性是今后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儿童计划免疫三个85%目标的如期实现,我县麻疹发病呈现散发状态,年均发病率4.12/10万,发病率较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前已大幅度下降.为了总结经验,指导麻疹防治工作,现对1991-2010年永胜县20年期间的麻疹流行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近年来鲤城区麻疹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为制定和调整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0年鲤城区麻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分析。结果:2004~2010年网络直报系统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数116例,年均发病率为6.55/10万,其中2009~2010年确诊麻疹病例数2例,发病率较前5年比较急剧下降,从2007年的最高发病率18.44/10万,降至2009~2010年的0.39/10万;发病呈现2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在3~8月份,第二个高峰在12月份,病例主要集中在外来人口聚集的江南街道和浮桥街道,在0~1岁组和20~30岁组发病比例有明显上升趋势。免疫规划监测系统共报告确诊病例数123例,其中流动占52.03%,无免疫史或不详占91.87%,流动人口病例的免疫率明显低于本地人口。结论:麻疹监测系统较网络直报系统敏感,影响我区麻疹发生和流行的因素是易感者的积累、流动人口的聚集、常规免疫和入托入学查验证后的补种工作不够落实,经过2008年的查漏补种和2009~2010年两轮的强化,麻疹疫情迅速得到遏制,继续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接种,消除免疫空白点,提高人群麻疹免疫水平,是实现2012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邱德山  李贵 《医学动物防制》2011,(6):549-549,551
目的了解潍坊市2010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原因,为麻疹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潍坊市2010年报告麻疹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全市报告麻疹病例104例,报告发病率为1.17/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流动人口病例9例,省内流动2例,省外流动7例。8月龄~14岁免疫规划人群16例,其中6例有麻疹疫苗免疫史,发病率为0.18/10万。发病呈高度散发状态,无爆发病例。结论今后应继续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适时开展适龄儿童的强化免疫,加强对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的管理,以减少免疫空白,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鹤壁市1997-2006年麻疹疫情,指导麻疹预防控制工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鹤壁市1997-2006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6年共发生麻疹468例,年均发病率为3.33/10万,2000年最高9.81/10万,1998年最低0.5/10万,无死亡病例。1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麻疹流行状态为散发与局部爆发并存。3-6月高发。结论应加强麻疹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提高接种质量,适时在目标人群中开展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点,提高整个人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献县近年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Excel2003软件对2005-2010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献县共报告麻疹病例58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6.76/10万,全县各乡镇均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为每年的3~5月;人群以散居儿童、农民和学生为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14岁儿童,占总发病人数的81.62%。结论提高易感人群麻疹免疫覆盖率,适时开展重点对象的麻疹强化免疫,加强疫情监测和控制院内感染是控制、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6-2012年南昌市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南昌市麻疹疫情监测系统报告的数据,对2006-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南昌市共报告麻疹病例884例,年均发病率为2.73/10万,其中2006年发病率最高,为10.47/10万。全年均有发病,以4~5月为发病高峰。流动人口较多的县区发病率较高。发病以6~8月龄儿童最多,成人发病也有增多的趋势。结论应加强对流动人口免疫规划工作的管理,适时开展成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进一步加强麻疹的监测控制,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原州区麻疹发病情况,提高麻疹监测质量,为制定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原州区2000-2006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7年间,该区共监测报告麻疹790例,年均发病率为23.50/10万,2005年发病率为83.19/10万,是7年来发病最高年。流行季节主要在1-7月份共652例(82.53%),发病年龄主要为1-10岁639例(80.89%),未免疫者114例(14.43%),暴发14起138例(17.47%),散发病例652例(82.53%)。结论原州区麻疹控制策略的重点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麻疹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消灭免疫空白人群和低免疫区,建立稳固的免疫屏障。有望达到降低消除麻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我县麻疹发病特点,更好地指导我县消除麻疹工作.方法资料源于国家传染病疫情信息网华县疫情信息报告网,对我县2005年-2011年的麻疹病例进行了认真核对分析.结果2005年-2011年共发病39例,无死亡病例,2006年发生1次麻疹爆发流行.报告发病率:2005年发病率1.92∕10万,2006年发病率为3.00∕10万,2007年发病率,2008年发病率0.54/10万2009年发病率0.54/10万,2010年发病率2.42∕10万、2011年发病率1.24/10万.结论我县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流动儿童和麻疹疫苗下限月令儿童发病呈上升趋势.消除麻疹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河南省2010-2014年成人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成人麻疹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的成人麻疹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河南省累计报告麻疹病例4 850例,年均发病率为1.03/10万.其中,成人麻疹670例,占总数的13.81%,年均发病率为0.18/10万,成人发病率波动在0.03/10万~0.38/10万之间,成人麻疹发病率呈周期性波动,不同年份成人麻疹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月为季节高峰,占成人病例总数的62.99%;男女之比为1∶1.26,发病以工人、农民和民工为主,占65.67%;发病年龄主要以20~34岁组为主,占63.58%.免疫史不详的有367例,占发病数的54.78%,无免疫史的有237例,占发病数的35.37%.结论 河南省成人麻疹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建议对流动人口集中的企业、村镇实施麻疹疫苗补充免疫政策,同时建议对育龄期妇女进行麻疹疫苗接种,提高婴幼儿母传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孟津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消除麻疹综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1年麻疹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孟津县报告麻疹病例64例,年均发病率2.00/10万,呈散发状态,有明显的季节性,2009年麻疹发病年龄向<1岁年龄组和成人发病增高,2010、2011年无麻疹病例报告,基本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结论孟津县麻疹疫情虽已得到有效控制,仍存在发生麻疹病例的风险,只有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巩固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施甸县两轮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为该县尽早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施甸县2008年、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报告、调查接种率,2010-2014年麻疹Ig G抗体水平调查及法定麻疹报告系统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施甸县强化免疫报告、调查接种率均在97%以上;两轮强化免疫后,麻疹Ig G抗体水平明显提高,5年人群抗体阳性率均在90%以上且平均率达93.83%;同时,麻疹发病率由2007、2008年的平均发病率3.76/10万下降至2009年的0.30/10万,两轮强化免疫后6年平均发病率0.1/10万,发病以0~岁组及20~岁组为主。结论两轮强化免疫后,施甸县麻疹流行强度、范围得到有效控制,抗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为该县尽早消除麻疹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近年来番禺区麻疹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为制定和调整消除麻疹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麻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网络直报系统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数1504例,年均发病率为120.37/100万,其中2010年确诊麻疹病例数10例,2011年确诊麻疹病例数1例,发病率跟前5年比较急剧下降,从2006年的最高发病率(368.31/100万)降至2011年的0.56/100万。4~8月为发病的高峰季节,病例主要集中在外来人口比较密集的市桥街、大石、南村和石基镇。麻疹病例人群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55.78%;病例的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0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72.80%。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广州市番禺区在2006年、2007年及2008年进行了麻疹疫苗的查漏补种,2009年及2010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强化免疫活动,历次接种率达到95%以上。结论通过2006年、2007年及2008年的查漏补种和2009-2010年两轮的强化,麻疹疫情迅速得到遏制,在保持较高常规免疫覆盖率的基础上实施麻疹的查漏补种及初始强化是提高人群麻疹免疫水平、减少易感人群的比例和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宁夏2005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宁夏实施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方法综合分析强化免疫期间的现场督导检查、接种率快速评估和强化免疫后1年的麻疹监测系统和传染病报告系统的疫情资料。结果本次强化免疫共计目标儿童1395858人,报告接种率和评估接种率均98%以上;报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28例,发生率2.04/10万;2006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16例,经实验室检测麻疹确诊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共41例,发病率0.69/10万,较上年下降了97.79%。结论宁夏2005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显著,较大范围内开展MV强化免疫能够迅速降低麻疹发病,但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目标,必须建立全人群的有效免疫屏障,才能彻底阻断麻疹病毒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德宏州麻疹免疫效果,分析消除麻疹工作进程。方法收集2006-2010年麻疹免疫、监测和发病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计划免疫应接种麻疹疫苗105 036人,实接种102 083人,接种率97.19%;强化免疫应接种麻疹疫苗299 061人,实接种291 562人,接种率97.49%;麻疹抗体监测2150人,阳性2001人,阳性率93.07%,其中2010年阳性率95.64%;年均麻疹发病率1.47/10万,2010年发病数为零。结论德宏州实现了国家消除麻疹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内蒙古自治区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的现场调查、评估,并对麻疹监测系统和传染病报告系统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方法所有8月龄~4岁儿童接种1剂麻疹疫苗,每剂次0.5mL。结果此次强化免疫接种儿童903 926人,调查和报告接种率均为97%以上;2010年麻疹发病人数明显减少,发病率仅2.83/10万,较2009年发病率6.03/10万下降53.07%;2010年麻疹监测系统数据显示,8月龄~4岁年龄组麻疹病例205例,与2009年相比麻疹发病率下降46.61%,57.29%的麻疹病例发生在8月龄~14岁,约85.80%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3.42/10万。结论高质量强化免疫是迅速控制麻疹流行、降低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为保持MV强化免疫取得的成果,必须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使漏种儿童得到补种,同时在强化免疫后开展麻疹后续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万宁市不同时期麻疹流行强度,评估麻疫预防控制策略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消除麻疹策略和后续消除麻疹证实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万宁市历年麻疹疫情,麻疹疫苗常规接种和强化免疫,以及麻疹病例监测和血清学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评估不同时期防控策略的实施效果.结果 万宁市麻疹自然感染期、突击接种率、计划免疫初期、冷链常规运转期和控制消除期的发病率分别为686.7/10万、565.8/10万、123.2/10万、5.2/10万和2.04/10万,自2011年开始无麻疹确诊病例报告.2006年实施消除麻疹策略以来,适龄儿童两针次麻疹疫苗常规接种率均保持在90%以上,2006年和2010年两轮强化免疫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麻疹监测系统高效运转,年均疑似麻疹病例监测报告率达到3.3/10万(2008~2012年)以上;2007~2012年人群麻疹抗体监测,IgG抗体平均阳性率达到93.8%.结论 万宁市实施麻疹预防控制策略取得显著成效,为最终达到WHO消除麻疹目标,需要继续强化免疫接种和监测策略,尤其要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开封市2010年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SIA)前后麻疹流行年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消除麻疹最佳防控措施。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开封市麻疹流行年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开封市在2010年9月开展MV SIA前、后的2008年、2013年均为麻疹流行年,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7.40/10万、2.08/10万,SIA后2013年发病率较2008年下降了85.75%;除45~49岁外,其他各年龄组发病率均有大幅下降,SIA覆盖人群4~17岁无病例发生;两个流行年发病率均以<1岁儿童最高,分别为410.73/10万、125.32/10万,20~30岁人群为发病的另一个小高峰。病例中有MV免疫史者前后分别占31.04%、25.64%;发病前7~21d有就诊史者前后分别为7.78%、66.67%。结论开封市2010年MV SIA后麻疹发病率大幅下降,有效压低了流行年高峰。提高人群MV免疫覆盖率是控制麻疹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大理州2000-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理州2000-2008年共报告麻疹9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9/10万,以2007年发病率最高(6.83/10万),2005年发病最低(0.63/10万);常住人口发病870例,占92.45%。8月龄~7岁、≥20岁、8~14岁,分别占37.83%、26.35%、13.28%;对941例麻疹免疫史分析,有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18.16%、49.06%、32.77%。结论常住人口发病较多,发病年龄以8月龄~7岁和≥20岁为主。提高MV2剂次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定期开展MV的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加强麻疹监测和基层人员培训是控制麻疹发生与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