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发作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2 0年来经腰穿及CT证实的 2 8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 3 6例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 12 68% (3 6/2 84) ,其中全身性强直 -阵挛发作占 61 11% (2 2 /3 6) ,简单部分性运动发作占 19 44(7/3 6) ,复杂部分性运动发作占 19 44% (7/3 6) ;2周内癫痫发作 3 3例 ,其中以癫痫为首发症状 16例 ,18例临时用过抗癫痫药 ;2周后癫痫发作的 3例 ,需长期服抗癫痫药。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较易继发癫痫 ,且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密切相关 ;早期发作较易控制 ,晚期发作较难控制 ,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SAH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经CT及腰穿证实的234例SAH患者中38例继发癫痫发作的临床资料。结果 SAH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16%,以大发作多见,少数为局限性或精神运动性发作;早发型癫痫发生率为84%,其中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47%,仅临时用过抗癫痫药;迟发型癫痫发生率为16%,需长期服抗癫痫药。结论 SAH较易继发癫痫.且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密切相关;早期发作较易控制,晚期发作较难控制,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癫痫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自1984年我科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325例,其中有癫痫发作者85例(26.2%),本文就其病因、临床和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 资料分析 癫痫发作组85例,男42例,女43例,年龄15~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性癫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29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33例并发癫痫,发病率为11。2%。并发癫痫组的死亡率为45.4%,显著高于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组(20.6%)。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性癫痫多数在病程的4周内发生,表现为不同的发作形式,应尽早或预防性应用抗惊厥药,对有二次以上发作的病人有必要坚持规则用药。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应用效果,以期进一步明确其机制,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治疗作为观察组,与以往未予以尼莫地平治疗的9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者进行对比观察(对照组),同时对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和大脑中动脉血流平均速值等内容予以观察、对比且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率优于对照组,且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平均速值低于对照组(P<0.05),且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尼莫地平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脑血管痉挛中应用效果良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O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脑中动脉流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可迅速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速宁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惠者预后的影响。方法SAH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速宁合并尼莫地平治疗)及对照组(44例,单用尼莫地平治疗),两组均于发病3d内接受治疗。1月后根据GOS评定疗效。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治愈率、致残致死率及Barthelindexes(BI)无明显差异。速宁治疗组再出血的发生率(15%)较对照组(31.82%)明显减少(P〈0.05),而两组中脑缺血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基本相同。结论速宁与尼莫地平合用并不能改善SAH患者的预后,但可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70%,是SAH患者病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SAH后积极防治CVS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8-06-2011-06我院神经内科收治SAH  相似文献   

10.
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脱水、止血等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结果 尼莫地平组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而脑血管痉挛(CVS)又是SAH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70%[1],常引起严重的脑组织缺血,甚至导致脑梗死,是SAH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因此,防治CVS是改善SAH患者预后的关键。我们应用微量泵入尼莫地平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SAH 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作用。方法将连平县人民医院2003年3月~2005年3月1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所有病例均给以常规治疗并静脉注射尼膜地平):治疗组(口服辛伐他汀组)64例,给予口服或者鼻饲辛伐他汀20mg,每日2次;对照组(常规治疗组)64例,给予安慰剂口服,每日2次。14d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行头颅CT等检查。结果14d的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治疗组为4例,对照组11例,二者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口服辛伐他汀能明显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01-12我院收治30例SAH患者为实验组,选择2010-01-12收治的SAH患者28例为对照组,治疗组行持续腰椎蛛网膜下腔引流,对照组行传统间断腰椎穿刺术放脑脊液,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脑脊液生化及常规正常时间、症状改善时间、治愈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确切,方便操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脑脊液置换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应用脑脊液置换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痉挛(cerebrovascular 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70%[1].常引起严重的脑组织缺血、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甚至导致脑梗死.本研究是在观察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对SHA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应用脑脊液置换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要点,并经头颅CT及腰穿CSF证实,治疗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5~65岁,平均52.6岁;高血压病史4例,糖尿病史2例,另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为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2~70岁,平均54.5岁;高血压病史6例,糖尿病史1例。按Hunt和Hess分级标准,治疗组I级4例,II级14例,III级9例,IV级3例;对照组I级5例,II级11例,III级10例,IV级4例。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40例SAH患者分为治疗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以1mg/h的速度静脉泵入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20mg/d,连续用药8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腰穿CSF置换术。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6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73,P=0.003);CSF置换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后患者的头痛时间明显缩短,脑血管痉挛与脑积水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地平治疗SAH,疗效确切,经济安全,患者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6例,随机分为尼莫地平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2组均于48 h内接受治疗,对照组用脱水、止血等常规治疗,尼莫地平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持续静脉泵给药(1 mg/h)14 d,之后改为口服20 mg,3次/d,14 d,同时进行血压监测以调整用药剂量。结果 1个月后治疗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再出血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确切,且会增加再出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疗法对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疗效。方法 将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 0例 ,对照组 3 0例 ,对治疗组进行腰椎穿刺 ,缓慢放出 5ml脑脊液 ,后以等量的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 5mg经鞘内注入。结果 治疗组头痛缓解时间平均为 4 5 3± 4 14d ,而对照组平均为 15 47± 3 99d ,P <0 0 5 ;继发脑血管痉挛致脑梗死的发生率治疗组 13 3 % ,对照组为 40 % ,P<0 0 5。结论 应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缓解头痛 ,减少脑血管痉挛发生的一有效方法 ,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