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 近年来,我所应用粉尘螨注射液(上海华山医院提供)治疗4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木组男30例,女10例。其中10~35岁20例为青少年组,36~50岁20例为中年组。病程3~30年。40例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患者均对尘、螨、花粉等抗原作皮肤点刺试验确诊为粉尘螨过敏。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103名外源性支气管哮喘病人进行病因学研究,用粉尘螨浸出液作皮试,发现29.13%呈阳性反应。对其中20~40岁的46例(24例阳性,22例阴性)应用PRAST检测病人血清中抗粉尘螨特异IgE抗体,结果与皮试结果之间有86.95%的一致性,而皮试反应阳性的病人血清中抗螨变应原特异IgE抗体水平与皮试阈值之间呈现明显相关(F<0.01)。研究证明:粉尘螨变应原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 粉尘螨浸液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已基本肯定,但在临床疗效上尚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分别用粉尘螨脱敏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疗效,并测定血清IgE和特异性IgE水平,其结果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本院哮喘门诊61例经粉尘螨浸液皮肤挑刺试验阳性确诊为尘螨过敏性哮喘,其中男性37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28岁(12~45岁),病程均在2年以上,不依赖皮质激素者。所有病例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学会1984年评定标准(试行草案)。二、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水平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哮喘是小儿常见多发病,好发于婴幼儿时期,预防儿童哮喘尤其是婴幼儿哮喘是降低哮喘发病率的重要环节,除了变应原回避外,可用药物对症治疗和针对病因作特异性变态反应疫苗(SAV)治疗,SAV是目前变态反应与哮喘的唯一病因治疗手段,现得到WHO肯定,粉尘螨脱敏治疗是SAV的一种方法之一,粉尘螨是一种强烈的过敏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过敏素质的病人吸入微量度粉尘螨抗原即能引起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使用粉尘螨脱敏疗法能使敏感机本产生特异性IgG-阻断抗体,体内特异性IgE水平下降,从而降低了哮喘的复发,本文对2000年1月-2003年1月在我科免疫门诊诊治的2—13岁哮喘患儿78例疗程半年-1年,近控15例,显效35例,有效7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9.8%,证明粉尘螨脱敏治疗能调节免疫功能,预防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粉尘螨阳性程度越高疗程越长者效果越佳,可使临床症状减轻,发作时间缩短,用药量减少,本方法简便易行,使用安全,无副作用,医疗费用最低,患儿及家长都能接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尤其在农村基层单位。  相似文献   

5.
儿童哮喘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80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哮喘儿童过敏原情况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2007年5月门诊及住院哮喘患儿80例9个月~14岁前臂内侧做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过敏原阳性率以粉尘螨为最高(62.5%)其余均不超过10.0%。结论粉尘螨是本地区引起儿童哮喘的主要过敏原。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了10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及31名正常人血清中特异性抗粉尘螨的 IgE,其阳性率分别为71%及0%,与皮试的符合率分别为76%及93.5%。39例过敏性哮喘患者同时作放射性过敏原吸附试验(RAST),两者符合率高达94.9%,提示两法的灵敏度相特异性相仿.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等病人400例,男164例,女236例,年龄6~75岁。用粉尘螨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结果有效348例,有效率为87%.粉尘螨注射液治疗有效者292例,皮试阳性156例,阴性136例,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无效者共108例,皮试阳性104例,阴性4例,两者有显著性的差别。提示粉尘螨注射液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对粉尘螨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及其副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舌下免疫疗法(SLIT)治疗尘螨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31例尘螨过敏的哮喘患者应用粉尘螨滴剂进行2年脱敏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及用药过程中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过敏性哮喘患者的鼻炎症状及哮喘症状评分等多项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应急用药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粉尘螨滴剂治疗尘螨引起的过敏性哮喘有很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运用标准化的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粉尘螨口含滴剂综合治疗儿童粉尘螨过敏J}生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年满4—12周岁、粉尘螨变应性皮肤点刺试验呈阳性结果且能遵照医嘱坚持治疗1年以上的哮喘患儿共78例,依据家长意愿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32例,均遵照GINA方案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予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期间两组均每日观察并记录日、夜间症状、是否需要缓解药物、活动是否受限、病情是否加重及PEF值测定。治疗满1年时进行哮喘控制水平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病情评定达到控制28例,部分控制15例,未控制3例,总有效率93.5%;对照组病情评定达到控制10例,部分控制13例,未控制9例。总有效率71.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运用标准化的粉尘螨口含滴剂治疗儿童粉尘螨过敏性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珠海地区哮喘患儿常见过敏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珠海地区哮喘患儿的常见过敏原情况,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屋尘螨、粉尘螨等25种常见过敏原对209例哮喘的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过敏原检测。结果:过敏原检测阳性率为85.65%。阳性率最高依次为屋尘螨、粉尘螨和海产品类。结论:珠海地区哮喘患儿的过敏原最常见为屋尘螨,粉尘螨及海产品  相似文献   

11.
成都地区827例哮喘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哮喘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哮喘发病的过敏原因素,协助诊断及治疗。方法对该院儿科住院及门诊哮喘患儿827例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用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组胺作阳性对照,对过敏原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827例哮喘患儿过敏原皮肤试验总阳性率67.35%(557/827例),其中,阳性率在40%以上的吸入性变应原有:屋尘螨492例,占59.49%;粉尘螨457例,占55.26%;热带螨383例,占46.31%。不同年龄对这12种吸入性变应原的过敏程度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对吸入性变应原的过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螨是成都地区儿童最常见的过敏原。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可以协助诊断,并对哮喘的防治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儿童难治性哮喘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28例接受了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的难治性哮喘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24周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FEV1)、应急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及处理结果.结果 28例患儿在哮喘日间/夜间症状评分、FEV1 均有显著改善,应急用药频度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与治疗药物可能有关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和(或)一过性皮疹、口腔不适、鼻塞、短期咳嗽或轻度哮喘发作.结论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儿童难治性哮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粉尘螨-壳聚糖疫苗经鼻粘膜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小鼠肝脏疗效及Bcl-2在肝脏所起的作用。方法用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Der f)提取液致敏、激发BALB/c小鼠,建立哮喘模型。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粉尘螨治疗组(C组)、粉尘螨-壳聚糖疫苗治疗组(D组)。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炎症变化;用免疫组化检测肝脏巨噬细胞Bcl-2的表达。结果粉尘螨和粉尘螨-壳聚糖疫苗治疗组肝脏炎症病理变化较哮喘模型组明显减轻;哮喘模型组肝脏出现大量巨噬细胞Bcl-2阳性细胞,而两治疗组肝脏阳性细胞较哮喘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粉尘螨-壳聚糖疫苗对过敏性哮喘小鼠的肝脏炎症有治疗作用,效果较粉尘螨免疫治疗组更好,炎症细胞的凋亡在其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连市哮喘患者的过敏原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本院1998年2月至2000年3月402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过敏原皮试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大连市哮喘患者的过敏原情况,为今后该地区哮喘防治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择屋尘、粉尘螨、多价霉菌、夏秋花粉、春季花粉、蒿属花粉等19种常见吸入性过敏原给402例哮喘患者做皮内试验,计算各种过敏原的阳性率并与哮喘发病情况(季节)作比较。结果:402例哮喘患者中皮试阳性率最高的为屋尘(51%)、粉尘螨(47%),其次为多价昆虫(36%)、多价霉菌(34%)、夏秋花粉(25%),豚草花粉相对较低(10%)。402例患者中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者占41%。结论:哮喘发作与过敏原有关。大连市常见的诱发哮喘发作或加重的过敏原为屋尘、粉尘螨、多价昆虫、多价霉菌、夏秋花粉。因此对哮喘的预防应加强改善居室环境,尽可能避免在花粉高峰季节外出,杀灭有害昆虫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种同位素过敏原吸附试验(RAST),将粉尘螨结合于用溴化氰活化的园形新华滤纸上。籍助于125I标记的马抗人IgE可测定血清中极微量的特异性IgE抗体,该试验敏感,简便,重复性较好,能供大量标本的测定。40例正常人中仅2例高于正常范围,而81例吸入性哮喘患者有55例高于正常与皮试的符合率达90.9%,该试验不但进一步肯定了粉尘螨是哮喘的主要过敏原,而且对选择病人进行脱敏治疗及螨浸液的标准化有重要意义,此外本文还对该试验的若干因素作了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刘晓宇  闫浩  朱清仙  李荔  刘志刚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1):1234-1236,1247
目的对标准化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哮喘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以进一步探讨标准化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疗效。方法利用粉尘螨抗原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将32只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哮喘组、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末次激发后24h,处死动物,取小鼠肺组织,分别固定、包埋和切片,用光镜、电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光镜下哮喘组相对于空白组,肺组织结构紊乱、充血以及水肿,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高剂量粉尘螨疫苗治疗组较哮喘组肺组织病理变化有明显改善,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减少,水肿较轻。而低剂量粉尘螨疫苗组肺组织仍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和病变,但较哮喘组病理变化为轻。电镜观察显示:哮喘组肺组织结构紊乱,有炎性细胞浸润,而高剂量粉尘螨疫苗治疗组Ⅰ型和Ⅱ型肺泡细胞结构基本正常、清晰。结论粉尘螨疫苗能有效减轻哮喘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减少炎症细胞浸润,且高剂量粉尘螨疫苗较低剂量治疗疗效更为显著,为临床过敏性哮喘尘螨脱敏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的发病与变压原相关件。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治的过敏性鼻炎与哮喘伴发过敏性鼻炎病人的变应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过敏性鼻炎与哮喘最常见的变应原是粉尘螨和屋尘螨。过敏性鼻炎:粉尘螨75.34%,屋尘螨73.97%,哮喘:粉尘螨63.41%,屋尘螨65.85%。两者相比,变应原无差异。52.90%过敏性鼻炎可发展成哮喘。结论发现和明确变应原是治疗和预防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A-ELISA)测定总 IgE,粉尘螨特异性 IgE 及细胞培养液中 IgE,与 ELISA 相比,具有快速、敏感,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的特点。测出的最低 IgE 浓度为0.1ng/ml。正常人及哮喘患者血清 IgE 几何均值分别为179.23IU/ml 和8.29IU/ml,有极显著差异(P<0.01)。测定总 IgE 时 BA-ELISA 与 ELISA 有较好相关关系(r=0.9473).91%皮试( )哮喘患者粉尘螨特异性 IgE 测定( )。哮喘患者血清粉尘螨特异性 IgE 水平(38±33IU/ml)明显高于正常人(5.7±1.9IU/ml)。哮喘患者皮试与粉尘螨特异性 IgE 的符合率,BA-ELISA 为93%,ELISA 为86%。加入粉尘螨或 SAH IgE 均能显著抑制粉尘螨特异性 IgE 的检测。同时用BA-ELISA 及 ELISA 两种方法测定了单核细胞培养液中 IgE 含量。结果表明:用 BA-ELISA 测定时,过敏患者与正常人间细胞培养液中 IgE 水平的差异较 ELISA 测定更为显著(BA-ELISA 为2.54/1,ELISA 为1.4(?)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粉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对粉尘螨引起的过敏性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阳性金标准”:有过敏性疾病史;血清粉尘螨特异性IgE浓度检测结果≥O.35KU/L,为1级或1级以上;阿罗格点刺试验结果为(+)及(+)以上;“阴性金标准”:有过敏性疾病史;血清中粉尘螨特异性IgE浓度检测结果〈0.35KU/L,为0级;阿罗格点刺试验结果为(-),选择阳性、阴性受试者各150名,用粉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进行点刺,测量各个受试者的丘疹面积,并判断是阴性还是阳性。结果本试剂盒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95(0.92~0.98),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96.0%。阳性预测值在80%以上,除个别情况外,阴性预测值也在70%以上。结论该粉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是辅助诊断由粉尘螨引起的过敏性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过敏性哮喘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中 IgD 含量,并将两者的测定值作比较,同时对哮喘患者粉尘螨皮试结果及外周血嗜碱性白细胞绝对计数、总 IgE 量作分析比较。一、对象选择和标本采集:选择临床上明确诊断为过敏性哮喘患者56例,平均年龄24岁;男性38例,女性18例。静脉取血分为两管,一管用肝素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