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通过调查肝硬化失代偿家族性发病的状况,了解西南地区肝病家族史与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病情况。方法以西南医院1995—2005年病历记录资料为研究对象,所有调查数据均编码输入数据库,经过导入Microsoft Excel,用SAS 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西南医院4000例病例中共筛选到肝硬化病例3400例,其中有家族史的患者526例,占总数的15.47%,Ⅰ、Ⅱ、Ⅲ级亲属及无血缘关系共同生活亲属的患者占有肝病家族史的人数分别为496、8、2、20例,有血缘关系并有共同生活史的肝硬化患病率明显高于无血缘但有共同生活史的肝硬化患病率,共同生活的Ⅰ级亲属的肝硬化的患病率较高,低危家族所占比例较高。结论西南地区的家族性发病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应加强肝炎知识的普及,加强对肝炎的控制,定期查体,避免家族内部的交叉传染,对已确诊的肝炎患者要进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肝癌病人一级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80例肝癌病人的218名一级亲属进行乙肝防治知识调查,了解一级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18名肝癌病人一级亲属中,乙肝防治知识得分最低为8分、最高为19分,平均(10. 84±2. 84)分,其中≥12分104人,知晓率为47. 71%(104/218)。各知识点回答正确率在22. 02%~61. 93%之间;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有无乙肝既往史、有无乙肝疫苗接种史的肝癌病人一级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 483、15. 532、15. 277、14. 209、22. 751,P 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 025)、文化程度(OR=1. 347)、职业(OR=1. 842)及有无乙肝既往史(OR=2. 218)、有无乙肝疫苗接种史(OR=2. 012)是影响肝癌病人一级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的重要因素(P 0. 05)。结论肝癌病人一级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其乙肝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834例原发性肝癌(PHC)资料分析,筛选出度生PHC的4个主要危险因素:HBV、家族肿瘤史、性别及肝炎史;其中HBV是导致PHC发生的重要外因,内因为家族肿瘤史(遗传因素),而肝炎史是无HBV感染者发生PHC的危险因素。伴HBV感染的PHC临床特点为:硬化型显著多(P<0.05);远期疗效较差,1年以上生存率显著低(P<0.05)。提示有HBV感染、家族肿瘤史及肝炎史的男性应作为PHC二级预防的主要对象,加强随访、复查,以达到肝癌的早期诊治,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肝癌高发区原发性肝癌患者家族史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癌高发区原发性肝癌的家族发病情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广西隆安县队列研究中65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家系按一、二级亲属进行调查,核实其家族内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情况,比较家族人群的肝癌发病率。结果共调查家属成员1167人,先证者中有肝癌家族史占60.00%,患者亲属发病率(6.17%)高于该地区一般人群的肝癌发病率。一级亲属患病率(14.84%)高于二级亲属患病率(3.03%)。发生肝癌例数最多的一个家族有7例。父亲中肝癌的发病率最高,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阳性者有肝癌家族史的高于HBVDNA阴性者。结论原发性肝癌与HBV感染和肝癌家族史有密切关系,肝癌家族史的遗传模式复杂。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 ,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以及劳动能力的恢复。由于种种原因 ,许多患者得病多年而未得到正确的诊治 ,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本文调查分析 10 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延误就诊的原因 ,供同道参考。1 调查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为 1996年 2月~ 8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的陪同家属。采用自制调查问卷 ,按问卷指出问题逐项调查 ,并进行统计分析。问卷内容包括 (1)患者一般情况 (2 )亲属一般情况 (3)延误病人就诊原因。2 结果2 .1 亲属一般情况 父亲 4 0人 ,母亲 …  相似文献   

6.
海门市1969~1999年原发性肝癌死亡率趋势及高发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海门市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因素。方法 :通过海门市出生、死亡登记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饮水卫生问题、HBV感染、AFB1 污染及遗传因素与海门肝癌高发有关。动物试验证实宅沟水中的微囊藻毒素Lr对肝脏有促癌作用。HBsAg( +)人群肝癌的相对危险度为 14 .0 4,玉米占口粮的比重与肝癌的死亡率呈明显的梯度关系 ,以 1∶1配对调查肝癌家系与对照家系的肝癌发生情况 ,表明肝癌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先证者一级亲属的肝癌曾患率 >二级亲属 >对照亲属。从 1980年起实施以“改水、管粮、预防HBV”为主要措施 ,使原发性肝癌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7.
为了摸清冶金系统近15年来肿瘤发病死亡情况,我们作了回顾性调查,并根据肝癌、肺癌发病死亡率高的特点,作了个案调查,为今后肿瘤防治工作,提供必要依据。现把调查结果报道分析如下。一、对象调查了本系统1971~1985年14间厂全体职工(包括退、离休职工),年平均职工人数16495人,占应调查职工平均总数的84.64%。二、方法根据各厂职工的发病情况和已有的死亡记录,从工会的职工抚恤金档案和劳资部门登记等资料中查出名单,对1971~1985年期间发病死亡的肝癌、肺癌病例,厂医疗部门指定专人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发病高,预后不良,复发率高,使患者饱受痛苦,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其I级亲属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1]。故我们对精神分裂症I级亲属与正常人之间的防御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对象与方法一、对象研究组:2002年3月至2004年6月在东风公司茅箭医院精神科门诊和住院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符合CCMD-3诊断标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I级亲属共836例,其中男性437人,女性399人,平均年龄(39.3±12.7)岁。对照组:为十堰市城区健康人共805人。其中男性434人,女性371人,平均年龄(37.7±11.1)岁。排除标准:智力低下,文化层次较低,有生理缺陷,不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硬化、肝癌患者血脂及脂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肝炎后肝硬化患者 1 0 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 52例、健康对照组 33例 ,均于空腹 1 2h后收集清晨静脉血 2ml,采用日立 70 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血清CHO、TG、HDL、VDL、VLDL水平。结果 肝硬化、肝癌患者以上各项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P <0 .0 1 ) ,肝癌患者以上各项指标水平较肝硬化组显著下降 (P <0 .0 1 ) ;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 ,ChildC级与ChildA级相比 ,CHO、HDL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1 ) ,ChildC级与ChildB级相比 ,CHO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1 )。结论 肝硬化与肝癌患者存在血清CHO、HDL、TG、LDL、VLDL水平下降 ,其中CHO、HDL能较准确反映肝硬化患者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 ,可作为判断其病程及预后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0.
刘佩芝  程江 《农垦医学》2000,22(2):124-125
输血后肝炎 (PTH)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已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为掌握本院PTH的发病情况 ,现将 1 993年至 1 999年住院治疗的输血后肝炎发病情况做一调查分析。1 材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收集了 1 993年 3月至 1 999年 1 2月因住院输血或输血浆后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在医院获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资料 ,1 996年前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诊断标准》 ,1 996年后病毒性肝炎诊断按 1 995年 (北京 )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共有患者 1 1 6例 ,其中男性 87例 ,女性 2 9例。年龄最小者 1 0岁 ,最大者87岁 ,2…  相似文献   

11.
不同性别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现代医学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影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对 1 1 8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旨在寻找男、女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以 2 0 0 0~ 2 0 0 1年期间我科住院病人中确诊的 1 1 8例肝炎病人为调查对象 ,符合以下条件者 :1 .年龄在 1 6~ 60岁 ;2 .近一周未服用精神药物 ;3 .初中以上学历 ;4.既往无精神病史现无合并其它心身疾病史 ;5 .愿意参加该心理测验 ;6 .急、慢性肝炎中不包括重症肝炎、肝硬化 ,均符…  相似文献   

12.
唐嶂龙  唐健 《安徽医学》2003,24(1):12-13
目的 研究原发性癫痫的遗传方式。方法 选自 1987~ 2 0 0 2年的原发性癫痫 960例 ,其中家族中有 2个或 2个以上发病者 46例 ,对其中 7个家族 4个世代 ,3 9个家族 3个世代共 62 9人进行调查。结果 发病 12 9例 ,男74,女 5 5例 ,一级亲属发病 84例 ,占发病总数 2 9.46%,占本级亲属总数的 18.91%;二级亲属发病 3 1例 ,占发病总数的2 4.0 3 %,占本级亲属总数的 9.45 %,三级亲属发病 14例 ,占发病总数的 10 .85 %,占本级亲属总数的 2 .40 %。结论 癫痫存在遗传倾向 ,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 ,其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13.
0 引言 在肝炎的病原学诊断过程中发现 ,有相当一部分肝炎患者其血清学全阴性 (非甲 -非庚型 ) .现将我科收治 2 8例非甲 -非庚型肝炎临床及免疫组化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 2 8(男 19,女 9)例 ,年龄 9~ 6 0岁 ,平均 32 .5岁 .无肝炎患者家庭聚集史、无输血史、饮酒史、服用损肝药物史及毒物接触史 .急性肝炎 12例 (急性黄疸型肝炎 6例 ) ,慢性肝炎 12例 (轻度 9例 ,重度 3例 ) .亚急性重型肝炎 1例 ,慢性重型肝炎 2例 ,肝硬变 1例 .临床诊断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及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标准 .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广西隆安县不同家系人群HBsAg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先证者为基础的家系调查方法,根据先证者血清HBsAg检测结果和患肝癌情况,将先证者为HBsAg(+)肝癌患者的家系成员定为HBsAg(+)的肝癌组(A组),根据1∶1的匹配原则,从本村屯中选择HBsAg(+)的非肝癌及HBsAg(-)的非肝癌作为先证者调查家系成员,分别组成HBsAg(+)的非肝癌组为B组,HBsAg(-)的非肝癌组为C组。对3组先证者的一级、二级亲属进行肝癌患病情况调查,同时用ELISA法检测其HBsAg。结果 3组共调查42个家系778名家族成员,共采得血液标本246人份。HBsAg阳性率为38.62%(95/246),肝癌发病率为8.74%(68/778)。A组、B组、C组中,组内一级、二级亲属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B组内肝癌发病率一级亲属显著高于二级亲属(P均<0.05);C组内一、二级亲属肝癌发病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HBsAg阳性率和肝癌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B组HBsAg阳性率高于C组(P<0.01),A组肝癌发病率高于B、C组(P<0.01)。结论先证者为HBsAg(+)且患肝癌的家系成员是HBV感染及肝癌发生的高危人群,要注意接种乙肝疫苗及预防肝癌发生。  相似文献   

15.
对27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家系进行调查对照分析,结果Ⅰ级、Ⅱ级、Ⅲ级亲属肝癌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肝硬变患病情况亦然。有阳性家族史研究组31.18%,对照组4.43%,机会比(OR)是9.8。多元逐步回归分析,R(复相关系数)=0.40627,提示肝癌发病与年龄、性别相关。肝癌发病具有家族倾向性。  相似文献   

16.
0 引言 肝癌恶性程度高 ,早期症状无特异性 ,手术切除率低 ,术后复发率高 .在我国多数患者一经发现已属中晚期且伴有显著肝硬化 ,不能承受肝切除 ,宜以综合性治疗为主 .我院自 1999年 5月开展 B超引导下多弹头射频治疗肝癌以来 ,已收治肝癌患者 2 5 0余例 ,现总结其中 45例小肝癌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9- 0 5 / 12在我院肝病中心接受集束电极射频治疗的小肝癌患者 (瘤体直径 <5 cm) 4 5 (男 33,女 12 )例 ,年龄 2 1~ 6 8岁 .有肝炎病史 37例 ,血 AFP>2 0 ng· L- 1 2 2例 ,伴肝硬变者 36例 .入院前有介…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再次入院肝炎患者的心理行为改变进行了调查 ,并对其护理对策作了探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为我院自 1999年 9月~ 2 0 0 0年 12月再次住院的慢性肝炎患者共 2 10人 (A组 ) ,同期首次住院肝炎患者 (重肝除外 ) 2 6 0人 (B组 )。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均无显著差异 ,即往均无精神病史 ,诊断符合 2 0 0 0年全国第十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诊断标准。二、研究工具焦虑自评量表 (SAS) [1]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2 ] 。三、研究方法分别对A组、B组入院后 1周内测查 ,采取现场调查方式 ,给予统一指导语并嘱…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肝癌高发区ABO血型与肝癌易感性的关系,以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家族肿瘤遗传因子等在其中的作用,我们对近几年经病理细胞学等检查方法确诊的501例肝细胞癌患者进行血型分析,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501例均系启东籍肝癌患者,男413例,女88例。对照组为3573例启东籍献血员血型调查资料。血型鉴定采用抗A、抗B标准血清和已知的A、B红细胞正反进行鉴定。本文按肝癌病人ABO血型分布、有无肝炎史、家族肿瘤史等进行血型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采用x~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癌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癌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肝炎后肝硬化未并发肝癌的患者7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饮酒史、糖尿病、HBV、HCV、抗一HBC、抗一HBe、HBs抗原为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为并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0R1.897,P〈0.05);HBs抗原阳性为并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DR3.346,P〈0.05);HBVDNA阳性为并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79,P〈0.05)。结论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多种危险因素可引起肝癌并发症的发生,其中糖尿病、HBVDNA阳性与HBs抗原阳性是并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福州市鼓楼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 2 0 0 0年福州市鼓楼区 0~ 14岁儿童哮喘流行情况 ,探讨危险因素 ,为我市儿童哮喘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在福州市鼓楼区安泰与南街街道 0~ 14岁常住儿童中共抽样调查 5 2 2 9人。按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 2 0 0 0年全国 0~ 14岁儿童哮喘统一调查方法及诊断标准进行。 结果 儿童哮喘2 30人 (4.4 0 % ) ,婴幼儿哮喘 38人 (0 .73% ) ,咳嗽变异性哮喘 18人 (0 .34% ) ,可疑哮喘 12人 (0 .2 3% )。哮喘 (包括儿童哮喘、婴幼儿哮喘 ) 2 0 9人 (除外 2年以上不发作者 ) ,患病率为 3.99% ,男女患病率之比为 1.6 1∶ 1。高发年龄段为 3~ 7岁和 11~ 13岁 ,起病年龄 3岁以内占 74 .6 4 %。发病主要诱因是上呼吸道感染 (99.0 4 % )和天气变化(5 9.33% )。个人变态反应史占 81.82 % ,一、二级亲属有哮喘史分别分 18.6 6 %及 2 0 .10 %。发病距首次确诊时间为2 .2± 1.85年。治疗中普遍应用抗生素 (99.30 % )。 结论 本次调查基本代表了福州市区 0~ 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 ,有关资料为今后群防群治哮喘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