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肝“两对半”是指乙肝病毒的五种血清结构。通常包括: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检测乙肝“两对半”是判断乙肝的重要依据。我们对来站献血者均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现将2007—2008年310例献血者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浆和血清用作乙肝标志物检测标本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景健  郑有为 《广东医学》1998,19(10):808-808
当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两对半”常选用血清标本,很少选用血浆标本,有关血浆乙肝“两对半”的报道不多。本文用血浆标本检测乙肝“两对半”,并将结果与其相应的血清结果比较。1材料和方法1.1检测对象: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125人,男性88人,女性37人,年龄17-58岁。1.2试剂:乙肝“两对半”试剂由中山生物工程公司提供;肝素钠抗凝管由广州阳普公司提供,规格为YPSH-75。1.3主要仪器:美国BIO-RAD3350-UV酶标仪和英国WILL-Ⅱ洗板机。1.4方法:抽取每个病人早晨空腹的静脉血置于抗凝管1支作为血浆组(Ⅰ…  相似文献   

3.
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检测的血清标志物是乙肝“两对半”.乙肝“两对半”,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等.正确理解和解释这些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对减少医患纠纷,帮助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现就这些检测项目意义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技术检测的乙肝两对半的模式特征。方法:用Architecti 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1000例血清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的定量检测,对于检测发现少见模式(“1235”、“1245”、“1345”)的31例标本再用ELISA法检测作对比分析。结果:CMIA法定量检测结果共16种模式,常见模式以“145”、“135”、“245”、“25”、“2”及全阴为主。ELISA法检测结果:少见模式中的“1345”主要表现为“145”;“1245”模式主要表现为“145”、“245”;“1235”模式主要表现为“135”。结论:乙肝两对半表现模式较为复杂,CMIA技术检测乙肝两对半的灵敏度、速度和自动化程度均较高,是目前临床检查乙肝两对半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曹艳平 《肝博士》2017,(1):43-43
一直以来,无论是正常人群还是乙肝患者,“乙肝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项目检测已经被普遍接受。“乙肝两对半”是判断是否感染乙肝,区分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的重要指标,也是指导正常人群强化乙肝疫苗接种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陈朝霞  袁冲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5):145-145
目的: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UA与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少见模式特征。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954例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的定量检测,对于其少见模式(“1”、“1235”、“1245”、“1345”、“12345”),随机抽取58例,再用ELISA法检测作对比。结果: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法定量检测共11种模式,其中5种少见模式。ELISA法检测结果:少见模式中的“1”主要表现为“阴性”;少见模式中的“1345”主要表现为“145”;“1245”模式主要表现为“145”、“245”;“1235”模式主要表现为“135”;“12345”模式共2例均表现为“15”。结论:本组乙肝“两对半”表现模式较为复杂,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技术检测乙肝“两对半”的灵敏度、速度和自动化程度均较高,是目前临床检查乙肝“两对半”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Pre-S2抗原与乙肝“两对半”的关系。方法:检测HBV感染者Pre-S2抗原及乙肝“两对半”并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448例HBV感染者Pre-S2抗原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阳性率为:(两对半模式)1、3、5阳性组131例,检出Pre-S2抗原阳性128例,阳性率97.7%;1、4、5阳性组171例,检出Pre-S2抗原阳性144例,阳性率83.2%;1、5阳性组131例,检出Pre-S2抗原阳性109例,阳性率83.2%;单纯1阳性组5例,检出Pre-S2抗原阳性3例,阳性率60.0%;2、4、5阳性组3例,检出Pre-S2抗原阳性1例,阳性率33.3%。结论:HBV感染者Pre-S2抗原与乙肝“两对半”关系密切,它可以作为HBV病毒感染和复制的指标,并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魏炘 《大家健康》2014,(9):162-162
目的:探讨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接收的住院患者90例,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定量(TRFIA)法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检测资料,并总结其检测结果,以探讨乙肝两对半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本组患者经检测后,其检测结果如下:HBsAb(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为(9.39±0.76)mIu/ml,HBsAg(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为(1.14±0.65)ng/ml,HBeAb(乙肝e抗体)检测结果为(2.37±0.58)NCU/ml,HBeAg(乙肝e抗原)检测结果为(0.63±0.14)NCU/ml,HBcAb(乙肝核心抗体)检测结果为(3.23±0.65)IU/ml。结论: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可帮助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病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故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叶专  罗莹  黄小虎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715-1715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两对半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的指标,也是乙肝诊断治疗中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在临床上,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是判断患者病情和传染性的重要依据之一。为制定企业人群的乙肝控制策略和免疫方案提供参考,现将2004—2005年海口市企业职工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乙肝两对半和DNA联合检验在乙肝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乙肝患者94例(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均检测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及乙肝病毒DNA。统计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比较HBV-DNA水平及阳性率,分析HBV-DNA与HBsAg、HBeAg关系。结果:94例乙肝患者中乙肝两对半检测大三阳27例(28.72%)、小三阳40例(42.56%)、其他27例(28.72%);大三阳乙肝患者HBV-DNA水平、阳性率高于小三阳及其他患者(P<0.05);HBV-DNA阳性患者中HBsAg阳性率(96.77%)高于HBeAg阳性率的(48.39%)(P<0.05)。结论:乙肝患者乙肝两对半检测以大三阳、小三阳为主,且与HBV-DNA具有密切关联,可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判断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8273例大学新生乙肝两对半模式分析范莹(广西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桂林市541004)关键词大学新生儿;乙型肝炎;模式;分析我国为乙型肝炎高发区,其患病率以青壮年为主。根据大学新生HBsAg普查及对其阳性者再查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分析乙肝在大学生中的感染...  相似文献   

12.
徐红珍  王露 《当代医学》2011,17(19):29-31
目的探讨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检测乙肝两对半的差异。方法分别用ELISA法和TRFIA法对102例标本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及其检出模式。研究两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线性范围和最低检测浓度。结果两种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HBsAg、表面抗体(HBsAb)和e抗原(HBeAg)无显著差异(P〉0.05),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有显著差异(P〈0.05)。2种方法检测135、13模式,其结果一致,检测其它几种常见模式及少见模式,结果有差别。两法相比,TRFIA法检测HBsAg具有相当宽的线性范围和最低检测浓度。结论 TRFIA法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部人在健康体检时要求做肝功能、血脂、血糖的检测,也重视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可是,许多人忽视丙型肝类(丙肝,HCV)的检测,这是由于对丙肝及其危害性认识不足所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揭阳市从业人员乙型肝炎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对2003—2004年到揭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进行健康体检接受注射乙肝疫苗接种人员进行调查,抽血检查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调查体检人员6394人,HBV总感染率为74.30%。大三阳及小三阳分别为81人及601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为42.99%,已接种乙肝疫苗者“两对半”五项全阴者为23.97%,未接种疫苗者为27.00%。己接种疫苗者HBsAg总阳性率为3.38%,而未接种乙肝疫苗者为9.7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97.18。P〈0.01)。已接种乙肝疫苗者抗-HBs阳性率为80.79%,而未接种乙肝疫苗者为21.9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11027,28,P〈0.01)。已接种疫苗者大三阳感染率(0.04%)也低于未接种者(2.19%),差异有显著性(X^2=58.37,P〈0.01),已接种者小三阳感染率(4.50%)也低于未接种者(11.99%),差异有显著性(X^2=66.76,P〈0.01)。结论 揭阳市受检从业人员的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者HBsAg阳性率较低,而抗-HBs阳性率较高.建议从业人员就业前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对乙型肝炎易感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专职业学校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对职业学校中专生乙型肝炎(下称乙肝)预防控制提供依据,并探讨HBV两对半组合模式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2008年与2009年两年的入学新生共2937例中专学生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其中2008年1716例,2009年1221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中1716例中健康者1524例(88.81%),其中5项全阴印8例,单项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865例。感染率11.19%,在感染者中大三阳121例,小三阳46例(63.02%和23.96),占总人数7.05%。2009年1221例,健康者1106例(90.58%)。5项全阴性者549例,单项抗HBS阳性者(含主动和被动免疫)653例。感染者115例感染率9.42%,感染者中大三阳(HbsAg,HbeAg,HbcAb阳性)71例阳性率61.74%,占总数5.81%和小三阳(HbsAg,HbeAb,HbcAb阳性)29例阳性率25.22%,占总数2.38%。男女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乙肝两对半检测对中专职业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复种和HBV携带者管理的可靠依据。乙肝两对半对HBV感染,复制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蔺淑梅 《肝博士》2011,(5):21-21
乙肝传染性和预后估计的重要标志 说到乙肝,就不得不提到“两对半”,这是让无数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牵肠挂肚的一项检查,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模式与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应用敏感的ELISA方法检测133355例患者血清乙肝“两对半”,以此进行HBV抗原-抗体系统血清学标志模式分析,检测结果显示邮22标志模式,乙肝“两对半”血清感染率可达到80%,并对其结果以标志模式加以总结验证,起着指导临床和提高检验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妇乙肝两对半各项定值与母婴传播的相关性。方法:用时间分辨检测149例乙肝孕妇临产前及其所生婴儿(24h内,肌注乙肝疫苗前)两对半各项定值。结果:149例乙肝产妇所生婴儿有54例HBsAg阳性,母婴传播率36.24%(54/149)。其中模式1母婴传播率65.12%;模式2母婴传播率57.14%;模式3母婴传播率24.00%;模式4母婴传播率18.00%。结论:模式1母婴传播风险最高,模式2次之,模式3第3,模式4最小;当孕妇HBeAg值≥5PEIU/mL时,母婴传播风险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9.
鲁军 《中国医药导报》2008,5(36):187-187
目的:通过乙肝前S1抗原与乙肝DNA和乙肝两对半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探明PreS1-Ag对乙肝的诊断价值和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reS1-Ag和乙肝两对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PreS1-Ag阳性率为61.5%(96/156),HBV-DNA阳性率为57.8%(90/156),HBeAg阳性率为32.1%(50/156)。结论:PreS1-Ag是反映HBV感染、复制的标志之一,而且比HBeAg敏感性更高,有很好的独立参考价值,并对乙肝两对半、HBV-DNA的检测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乙肝标志物相关试验检测结果分析王凤玉绵阳市中心医院(621000)乙型肝炎在我国流行广泛,感染率甚高,为实现对乙肝早期发现,了解病毒复制及传染情况,对1042例血清标本进行检测两对半的同时做了抗HBc—IgM和HBV—DNA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