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癜系现代医学病名,一般可分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过敏性紫癜(AP)二类。主要症状为皮肤、粘膜、关节或内脏出血。其临床表现类似于中医“紫斑”、“斑疹”和“斑毒”等病。中医认为紫癜是以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脉外,蓄于皮膜、肌腠之间,并出现青紫色瘀点,且压之不褪色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其脏腑柔弱,气血未充,若复感风热、湿热之邪,或邪热炽盛,内客营血,血脉受损,血溢脉外,渗于肌肤则发为本病。小儿紫癫的临床证治一般分为虚、实两大类,前者常究于脾虚失摄,血溢脉外或阴虚火旺,灼#血络…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心肌炎证治六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 ,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的疾病 ,常继发于呼吸道和 /或消化道病毒感染之后。根据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表现 ,当属中医“惊悸”、“怔忡”、“胸痹”等范畴。近代研究表明 ,本病的发生常因正气不足 ,邪毒犯心所致。在感受邪毒之后 ,伤及血脉 ,损及心体 ,气机不畅 ,血行瘀阻 ,出现心悸怔忡 ,气短胸痹 ,脉结代促 ,心脏扩大等症状。或因邪盛正衰 ,出现心阳虚脱 ,正气衰败之危象。若因病程日久 ,反复不愈 ,则又呈慢性迁延之候。总的来说 ,病毒性心肌炎的外因是感受风热或湿热之邪毒 ,内因是机体正气不足 ,邪毒…  相似文献   

3.
常爽 《中医药信息》2008,25(2):14-15
扁平疣,中医称“扁瘊”,现代医学认为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肝火妄动、气血不和,外感风邪之毒阻于肌肤所致。因风为百病之长,风邪致病常侵犯人体上部,使人皮肤腠理疏松,卫外不足,导致风热之毒乘虚而人皮肤,蕴结成瘊;  相似文献   

4.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一种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常伴腹痛、关节痛及便血和尿血等。临床上该病常反复发作。丁教授认为本病主要在于患者素体有热,血分伏邪,复感风热、湿、毒等外邪,或进食鱼、虾、辛辣及燥热等发动之品,风热相搏,热入血分,扰动血脉,迫血妄行,外溢肌肤发为肌衄,损伤肾络,血溢脉外则尿血,邪扰  相似文献   

5.
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癜性肾炎是指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脏损害,临床表现除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外,主要表现为血尿和蛋白尿,属于中医学“血证”、“斑疹”、“尿血”等范畴。近年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1.1 热毒内蕴,经脉闭阻 本病早期以风、热、毒、瘀为主要病机。如时氏认为乃患者素有血热内蕴,外感风邪或食物有动风之品,风热搏结,灼伤血络,以致迫血妄行,外溢肌肤,内迫胃肠,甚则及肾。赵氏认为病机主要为瘀血阻络。任氏认为病机为毒邪内侵,蓄结膀胱,热伤血络而致发斑,热毒入  相似文献   

6.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肺气不清,外受风热,过食辛辣肥甘厚腻,肠胃湿热蕴结或情志不畅,气郁化火,伏于营血,外感毒邪,毒热互结,蕴于肌肤腠理之间,日久阻滞经络,气血瘀滞而成.本病中医外治法具有廉、便、效、验的特点,现对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辨证论治,标本兼顾,疗效显著。笔者就儿童大叶性肺炎中医辨证从热、毒、痰、瘀相关的病因病机进行论治。热因风温、肺热,毒有热毒、痰毒;痰有痰热、痰湿;瘀有血瘀、痰瘀。治疗分为急性期的风热壅肺、痰热壅肺、热毒壅肺、痰瘀壅肺4型;恢复期的阴虚肺热、肺脾气虚2型。本病之虚非一般气虚血弱之类,此虚亦为毒邪耗伤气血、血脉瘀滞所致,故治疗时不论急性期或恢复期,均可加化瘀活血行滞之品。  相似文献   

8.
尖锐湿疣又称尖圭湿疣、阴部疣、性病疣等 ,主要由性接触传染。祖国医学并无尖锐湿疣之名 ,但有相似之症 ,如“痉瘊”、“疳疮”、“臊瘊”等。《医宗金鉴》记载 :“疳疮又名妒精疮 ,生于前阴”。中医认为 ,尖锐湿疣的发生与肾、肝、督三经关系密切。若脏腑气血功能失调 ,或肝郁血燥、气滞血瘀 ;或湿热下注 ,蕴久生毒 ;或恣情纵欲 ,房事不洁等 ,致使肾精亏虚 ,相火妄动 ,秽浊之邪乘虚而入 ,循经下注 ,壅遏阴部 ,客于腠理 ,以致湿热浊毒与气血相搏而生本病。1 风热相搏 ,毒热蕴结  阴部可见散在或集簇增多的疣体 ,疣体逐渐增大 ,呈菜花或…  相似文献   

9.
痤疮属中医学“粉刺”范畴,古代诸医家认为本病由肺经风热,或脾胃湿热内蕴,或冲任失调,或毒热蕴结,或久病不消,痰瘀凝结而成。临床表现多以面颈部、胸背部粉刺、丘疹为主,症状较严重者出现结节、脓疱,甚则囊肿等,中医辨证多为毒热蕴结型。  相似文献   

10.
匐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角膜溃疡。前房常有积脓现象 ,该病急重 ,病势发展凶猛 ,极易大面积穿孔形成角膜局部或全部葡萄肿 ,继发性青光眼 ,最后形成眼球萎缩 ,造成失明。中医称谓“凝脂翳”和“黄液上冲” ,刘怀栋教授根据临床实践观察 ,认为多因毒邪外侵 ,肝胆内热 ,内热壅盛 ,上攻于目 ;或因肺阴不足 ,津液短少 ,内有郁热 ,外受风邪 ,风热毒邪交攻 ;或因肝胃实热 ,火毒炽盛 ,上攻于目所致。外伤为重要的诱因之一。据此 ,笔者将其辨证治疗匐行性角膜溃疡的经验介绍如下。1 内热挟风型 多见有羞明 ,流泪 ,眼磨疼痛 ,角膜溃…  相似文献   

11.
本课题组系统梳理高血压中医相关文献后,认为现有中医辨证理论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高血压病的疾病本质,故提出血脉辨证理论,探讨构建高血压中医辨证体系。血脉辨证理论认为高血压位应在血脉,属中医学“脉胀”范畴;其病因广泛,但核心病机均为“脉络紧缩”和/或“脉络胀满”;其发病特点为“标在血脉,五脏相关,多因影响”;其证型析理宜以脉络紧缩和脉络胀满为纲,邪正虚实为目;高血压及其相关并发症均可用血脉辨证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2.
肾炎血尿中医认为有虚实之别。实证多因外感风热,湿热壅盛,疮毒内侵肾脏,致使肾失封藏,开阖失司,精微物质下泄而成;或因瘀血阻滞。由于“血水同源”,瘀血阻滞不仅可导致水湿内停,而且水湿停聚又可造成气血瘀滞而加重水液代谢障碍,形成水肿、血尿。虚证多因脾肾两虚。脾虚则不能  相似文献   

13.
<正>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以全身毛细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表现的疾病,以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血尿、蛋白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过敏性紫癜属中医"血证"范畴,"葡萄疫"、"紫斑风"等与本病相似[1]。欧阳作理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行医50余载,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经验颇丰,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风、热、湿、毒、瘀及禀赋不耐为过敏性紫癜发病的主要病因。外因多风热湿毒侵袭,搏于气血,迫血妄  相似文献   

14.
贫血是结直肠癌(CR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医认为内生“癌毒”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CRC伴贫血发病机制与“癌毒”密切相关。CRC伴贫血是由于机体本身先后天失养,癌毒及药毒阻于脏腑、碍于脾肾两脏,导致髓竭血枯之症。“毒致血枯”是CRC伴贫血的基本病机,包括:癌毒流窜、脾气亏虚和药毒流窜、脾肾两虚。扶正祛邪、健脾益肾为CRC伴贫血治疗大法。CRC伴贫血未治疗期,“癌毒”独占体内、流窜脏腑致虚为贫血之因,重在祛瘀解毒、健脾益气。CRC伴贫血化疗期,“药毒”峻猛损伤气血,使虚者更虚,最终精血衰败,重在健脾益肾、助髓生血。  相似文献   

15.
班秀文运用花类药治疗面部疮疡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类药凝集本草之精华,轻清上行,既是疏肝理气和血之良药,又是祛斑消疮之佳品。如月季花“活血,敷毒、治痘疮”(《得配本草》);金银花“最能消火热之毒,而又不耗气血……疮疡一门,舍此昧无第二品也”(《洞天奥旨》)。全国名老中医班秀文教授认为,疮疡之生,内多因营气之逆乱,外则因风热火毒,  相似文献   

16.
急性咽喉肿痛是口咽和喉咽部病变的一个主要症状。常由受凉或过度疲劳引起,多属中医“风热”、“喉痹”范畴。多由风热邪毒或痰热互结于咽喉部或外邪引动肺胃蕴热,痰火壅盛,上蒸咽喉所致。  近来,笔者对此病采用点刺少商、商阳穴出血疗法治疗此证属风热上壅型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苦寒解毒是温病营血分证重要治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热毒病邪乃致营血分证之主因一般地说,温病在卫、气分,风热、暑热、湿热及燥热毒邪,除了“热毒”共性外,又分别有风、暑、湿、燥的不同特性。邪入营血后,风、暑、湿、燥等病邪特性已消失,而转变为“热毒”。如何廉臣所指的风热入营血后化为热毒,致使“发斑发疹”等营血分症状。张景岳指出:“暑毒伤人多令人吐血衄血”,此为“火毒刑肺也”,说明暑热入营血成热毒迫血妄行。湿热毒邪一  相似文献   

18.
痤疮是一种毛噬皮脂腺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颜而及胸背部散在发生针尖或米粒样大小的皮疹,初起如细小丘疹和脓疱,或见黑头。能挤出粉渣样物为特点。严重时伴有结节、囊肿、疤痕、色素沉着。多发于青年男女。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于过食辛辣肥甘,肺经风热熏蒸,肠胃湿热蕴结或情志不畅,气郁化火,伏于营血,外感毒邪,毒热互结,  相似文献   

19.
甘露消毒饮治疗口腔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 《中国民间疗法》2009,17(12):33-33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具体发病原因至今尚无定论。中医认为口疮多由饮食不节,情绪不遂,脏腑功能失调,致湿热蕴结,伏藏于内,郁滞血脉,郁热化火,火热熏灼口舌而成,其病机的关键是“湿热蕴毒”。  相似文献   

20.
田元生 《中医研究》2008,21(5):58-61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以表皮细胞过度增殖为特点的皮肤病。据统计,目前我国患此病者有300余万人,并以每年10万人递增,是国内外皮肤科重点研究和防治的疾病之一。中医历代医家大多认为“血分有热”是银屑病的主要原因。因外感六淫或过食辛辣、鱼虾酒酪,或七情内伤,或夹杂燥热之邪客于皮肤,气分之热,郁久化毒,毒热波及营血,以致血热毒邪外壅肌肤而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