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黑热病为一种地方性虫媒传染病 ,在四川西北山区的流行有较长的历史。解放后经过大规模的防治 ,四川省的黑热病至5 0年代后期已基本消灭。 80年代中后期 ,黑热病年发病数出现了大幅度的回升 ,1990年年发病数高达 117例。为有效控制黑热病疫情的迅速上升 ,“八五”期间 ,在疫区大力开展了以灭犬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此后 ,发病人数便逐年下降 ,1995年年发病数降至 2 7例 ,与 1990年相比 ,下降了 76 .92 % ,有效的控制了黑热病疫情。此后几年的年发病数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1995~ 1999年 ,四川全省共有黑热病患者 85例。下面是对此 85例疫…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黑热病流行和防治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全省黑热病流行与防治现状,为制订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治病历记录;查阅网上黑热病疫情报告和核实病例;了解各流行县2003-2005年防治措施实施情况。结果在2003-2005年全省黑热病共发病126例,其中流行区发病88例,主要以九寨沟县和黑水县居多,占流行区发病的86·36%;随着流行区饲养犬只的增加,发病呈上升和扩散态势,以九寨沟县最为明显。非流行区发病38例,各年发病数高低与流行区基本一致。结论四川省黑热病呈回升趋势,各流行区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时采取大面积灭犬或查灭病犬和禁养家犬措施;加强联防,防止病犬转移,尽快有效控制黑热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全国寄生虫病防治“八五”计划和2000年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寄生虫病防治现状寄生虫病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对流行严重、危害最甚的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等寄生虫病的防治与研究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国疟疾年发病数已从1954年的697万下降到1990年的11.7万,到1990年已有95.3%的丝虫病流行县、市达到基本消灭的标准;早在1958年,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及陕西关中等主要流行区已基本消灭黑热病;钩虫病的防治与研究也取得了进展;其它一些危害较重的寄生虫病各地也做了不少工作。“七五”期间开展的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汶川、理县、茂县的黑热病流行和防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的黑热病属犬源型,以中华白蛉为传播媒介,流行于川西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4个县。其中汶川、理县、茂县地处阿坝州的腹地,为四川省主要流行区;南坪县及与其毗邻的甘肃文县构成又一流行区。两流行区间有松潘县境内海拔4 000m的贡岗岭将其相互隔离。近年来,黑热病发病有上升趋势。为此,我们进行了初步调查和防治。现将3个县黑热病流行和防治现状报告如下。一、沿河谷地带分布和发病汶川、理县和茂县地处四川盆地西部的周缘山区,海拔900~4000m.人口约23万。黑热病主要分布于境内岷江及其支流杂谷脑河沿岸的城镇和乡村,尤以岷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消灭黑热病后的白蛉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中北部曾是黑热病流行较严重的地区,据疫情报告,1954年发病率为8.3/10万,经过全面的防治,发病率逐年下降,1958年宣布基本消灭。此后,进一步肃清传染源和扑灭媒介白蛉,多次抽查、考核,未发现新的病例。但1989年以来,又陆续报道“黑热病”14例,为了查明黑热病在湖北地区的流行情况,我们于1997~1998年开展了黑热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对其传播媒介白蛉进行调查和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汶川县30年黑热病的流行情况、防治工作及成效进行分析总结。方法统计黑热病疫情,确定疫点和疫区范围,开展相应的防治工作。结果1972~1986年这一阶段黑热病为散在发病,防治主要针对疫点灭犬灭蛉,保持了疫情的稳定。1987~1990年发病成倍上升,形成大范围的暴发流行,采取大规模的彻底灭犬和3~5年禁养家犬,有效控制了暴发流行,1997~2002年每年仅发病o~2例。发病率下降了98.33%。结论在犬源性黑热病流行区,病犬是主要的传染源,灭犬是控制黑热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1960年来我国黑热病防治研究工作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了1960年以来我国黑热病的状况及防治研究工作的进展。建国后,经采取消灭传染源及媒介的综合措施,山东、江苏、安徽、河北、河南以及陕西关中等广大平原地区的黑热病在50年代后期即达到了基本消灭。此后由于继续不懈地防治,发病人数不断地下降,自1972年以来均未有新病例出现,媒介白蛉也近绝迹。近三年仅在西北的荒漠和山丘地区有少数散发病例的报告。在20多年的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中又取得了不少成就,特别对我国黑热病流行病学分型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最后,为了加速全面消灭黑热病的步伐,针对我国黑热病现存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和防治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黑热病是杜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以白蛉为传播媒介,以人、犬共患为特点的虫媒传染病。20世纪50年代,黑热病流行波及18个省(市、区)的525个县,全国约有病人53万人,后经过大规模防治,1958年我国宣布基本消灭黑热病。但中西部地区自60年代至今,新病例不断出现。目前,全国仍有7个省(区)、47个县市有黑热病流行,陇南市武都区是黑热病流行区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1995-2008年黑热病的流行状况、防治工作及成效进行分析总结。方法统计黑热病疫情,确定疫点和疫区范围,开展相应的防治工作。结果全州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期开展了大面积喷洒灭蛉和普查、普治的综合性防治工作,1983-1994年,连续11年没有黑热病疫情报告。2005-2008年仅对黑热病的传播媒介采取控制措施,发病人数由防治前的15例下降至2007年的6例。结论在人源型黑热病流行区,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灭蛉和普查、普治黑热病患者是控制黑热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华东地区近30年发现的黑热病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热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在我国曾流行在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山东、苏北、皖北平原是重流行区之一^[1]。新中国成立后,普遍开展了黑热病的防治工作,使患病率逐年下降,至1958年先后达到基本消灭黑絷病的标准,继而转入监测,病例更趋少数。根据本所诊治及1980年全国黑热病防治科研会议上交流的资料。70年代以来共确诊黑热病31例^[2,3],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省基本消灭黑热病后黑热病的发病及有关流行因素的变动情况.方法血清学结合病原学检查确诊病人,在代表地区调查媒介白蛉残存情况,抽样LDT检测了解人群黑热病感染情况.结果1983-1999年全省发现3例病人,1例为当地感染,2例输入;京广铁路以西的丘陵、山区尚有媒介白蛉残存;对16~25岁人群LDT结合IFAT抽样检测未发现有黑热病感染者.结论河南黑热病流行已经中止,基本消灭的成果是巩固的.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1983—1999年黑热病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我省基本消灭黑热病后黑热病的发病及有关流行因素的变动情况。方法 血清学结合病在学检查确诊病人,在代表地区调查查媒介白蛉残存情况,抽样LDT检测了解人群黑热病感染情况。结果 1983-1999年全省发现3例病人,1例为当地感染,2例输入;京广铁路以西的丘陵,山区尚有媒介白蛉残存;对16-25岁人群LDT结合IFAT抽样检测未发现有黑热病感染者,结论 河南黑热病流行已经中止,基本消灭的成果是巩固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甘肃陇南地区2005-2013年黑热病的发病情况,分析黑热病流行的原因及其受汶川地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5-2012年黑热病的发病例数,计算发病率,分析地震前后黑热病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在2005-2013年期间,陇南地区黑热病总发病数为825例,年发病率为3.36/10万;黑热病年发病人数在2005-2008年期间有明显上升趋势,2010-2013年期间有明显下降趋势,2008-2010年期间发病人数明显高于其他年份(P < 0.01)。结论 黑热病是陇南地区最常见的人兽共患病,汶川地震所产生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利于黑热病流行。因此,本研究充分证明,地震有利于黑热病流行,地震后黑热病应得到更加严格的防控。  相似文献   

14.
2005~2007年甘肃省黑热病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甘肃省2005-2007年360例黑热病发病因素做流行病学分析,探讨控制黑热病流行的措施。方法对全省2005-2007年报告的黑热病病例做现况分析。结果2005-2007年甘肃省黑热病主要流行于5个县(区),流行区未见明显扩大,主要发病年龄段为婴幼儿,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犬利什曼病感染率高、新入疫区人员增多、气候变化和白蛉杀灭工作停滞是甘肃省黑热病流行区发病增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曾是我国黑热病流行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建国初,全省平均发病率为350/10万,当时估计全省患病人数达18万,约占全国黑热病流行省、市、区病人总数的1/3。自1951年开始对黑热病进行全面防治,发病率逐年下降,至1958年达到黑热病基本消灭的标准。随后,进一步清除传染源和扑灭白蛉,经多次抽查、考核证实,自1972年后我省未再发现新感染病人。为落实卫生部《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方案,于2002年6月,在原黑热病高发地区泰安市郊区,开展黑热病传播媒介白蛉的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地区黑热病流行现状和时空聚类特征,为疫情监测和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兵团地区2004-2018年黑热病的疫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黑热病的三间分布情况,并应用SaTScan 9.6和ArcGIS 10.2软件进行时空聚类分析。结果兵团地区2004-2018年累计报告黑热病103例,年均发病率为0.26/10万;死亡1例,病死率为0.97%。兵团地区在2005年出现了一次暴发流行,2006-2008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9年后发病率下降,2013年发病率降至0。2014年疫情有小幅回升,部分地区又出现小的暴发点。每月均有病例发生,以10-12月为发病高峰期,4-6月发病数较少。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51∶1;患者以<3岁散居儿童多见。病例主要分布在9个师24个团场,大部分病例分布在南疆,其中第三师90例,占87.38%。时空聚类分析显示,兵团地区共探测到2个有意义的时空聚集区域,分别是以第三师伽师农场和第四师67团为聚集中心。结论兵团地区2004-2018年黑热病发病总体呈低发病率趋势,但每年在主要流行区仍有病例出现,因此应加强对重点流行区和高危人群的监测,做好黑热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疆黑热病流行病学特征,掌握疫情动态趋势,为疫情监测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Spss 19.0和Epi Info 3.5.3软件,对中国疾病疫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2004—2014年新疆黑热病疫情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4年新疆累计报告黑热病1 588例,年均发病率0.686 7/10万;累计发病数(或年均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喀什地区,最高的县为伽师县;病例主要集中在秋季(9—11月)、占总发病人数的35.92%,10月是发病的最高峰;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发病人数的55.88%,10岁以下年龄组为高发人群、占总发病数的77.58%,其中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数最多、占总发病人数的53.09%;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7∶1。结论近十一年来新疆黑热病总体呈下降趋势,灭蛉与普查和普治患者是控制黑热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地区黑热病流行现状和时空聚类特征,为疫情监测和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兵团地区2004-2018年黑热病的疫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黑热病的三间分布情况,并应用SaTScan 9.6和ArcGIS 10.2软件进行时空聚类分析。结果兵团地区2004-2018年累计报告黑热病103例,年均发病率为0.26/10万;死亡1例,病死率为0.97%。兵团地区在2005年出现了一次暴发流行,2006-2008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9年后发病率下降,2013年发病率降至0。2014年疫情有小幅回升,部分地区又出现小的暴发点。每月均有病例发生,以10-12月为发病高峰期,4-6月发病数较少。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51∶1;患者以3岁散居儿童多见。病例主要分布在9个师24个团场,大部分病例分布在南疆,其中第三师90例,占87.38%。时空聚类分析显示,兵团地区共探测到2个有意义的时空聚集区域,分别是以第三师伽师农场和第四师67团为聚集中心。结论兵团地区2004-2018年黑热病发病总体呈低发病率趋势,但每年在主要流行区仍有病例出现,因此应加强对重点流行区和高危人群的监测,做好黑热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地震灾害后黑热病流行动态和防治现状,为制定灾后黑热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地震前、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黑热病病历资料和网络直报疫情报告,核实后进行资料处理;了解各受灾黑热病疫区发病和防治措施实施情况。结果全省黑热病病例地震前的2006、2007年分别发病49和78例;地震灾害的2008年发病56例,发病数较地震前有所减少;2009年发病62例;2010年发病65例,其中疫区居民和非疫区流动人群各发病28、37例,分别比2009年下降13.85%和上升19.36%。2010年汶川县居民发病4例,省内和省外非疫区流动人员在当地感染发病9和3例,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发病出现回升。结论地震灾后疫区当年居民发病人数有所减少,其后2年局部疫区居民和流动人口发病人数增多,存在黑热病局部暴发风险,应加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的黑热病于1958年达到基本消灭后,坚持监测,积极防治,1973~1985年仅查见11例病人。为全面评价对该病的防治效果,于1991~1992年对苏北4个市、14个县(市、区)、56个乡镇进行了一次全面监测,所查地区无现患黑热病人,既往病人无复发,也未查见白蛉,人群免疫状况和黑热病基本消灭后的非流行区人群免疫状况基本一致。有理由认为:江苏省的黑热病防治效果巩固,已由原来的流行区转为非流行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