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出血热工作组会议统一命名为“有肾综合征出血热”.一、传染源本病病原直到1978年朝鲜李镐汪才从疫区捕获的黑线姬鼠朝鲜亚种的肾和肺组织分离出朝鲜出血热(KHF)抗原.近年李氏又从许多患者血中分离出该病毒。我国也从黑线姬鼠、褐家鼠检出 EHF 病毒抗原,并用 A—549和 Vero 细胞分离传代成功。根据国内外资料报道,共同认为鼠类是EHF 的传染源,主要有黑线姬鼠、欧洲棕背(?)和褐家鼠等.我国主要传染源为黑线姬鼠,1981年河南洛阳、开封两地区和山西运城地区流行的一次新型伴有轻度肾损伤的轻  相似文献   

2.
<正> 1976年李镐旺等关于朝鲜出血热(KHF)抗原-抗体系统的发现,使得历时40余年。一直未获成功的流行性出血热(EHF)病原学研究发生了一个新的转折。他们首先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在朝鲜出血热(KHF)疫区黑线姬鼠肺、肾等组织中找到了一种抗原,能与KHF病人恢复期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其后又报导从黑线姬鼠肺和EHF病人急性期血清中分离出朝鲜出血热病毒。除将病毒适应于非疫区黑线姬鼠以外,KHF病毒还被适应于Wistar大白鼠和A-549细胞。朝鲜出血热与苏联、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EHF)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巩将国内若干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一、病原学 (一)特异性抗原的发现及病毒分离成功: 1978年,李镐汪等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查从本病流行区捕获的黑线姬鼠肺脏为标本,首次分离出KHF病毒(现称Hantan病毒)。继后,我国宋干和严玉辰等用免疫荧光反应阳性的疫区黑线姬鼠肺组织悬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EHF)自1930年以来在我国东北和朝鲜流行至今已有60年历史了.1978年南朝鲜和中国学者首次从疫区黑线姬鼠动物体内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当时仅仅认为EHF传源染为黑线姬鼠,推测传播途径为鼠类寄生物蚤类叮咬人而感染.随着对EHFV分离技术的进步、完善,近几年已证明:EHFV广泛存在于多种宿主.如各种家鼠、野鼠(黑线姬鼠、褐家  相似文献   

5.
自 Lee 氏等用非疫区黑线姬鼠从疫区姬鼠肺组织中分离到朝鲜出血热(KHF)病毒之后,国内亦先后以相似方法及直接应用细胞培养,从姬鼠体中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将病人血清接种细胞培养分离病毒亦有报道。  相似文献   

6.
继Lee HW 等(1978)采用非疫区黑线姬鼠传代及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T)作指标,分离到朝鲜出血热(KHF)病毒后,French 等(1981)又成功地将其适应到人肺癌传代细胞A549细胞系。近年来,我国学者应用上述方法已从EHF 疫区的黑线姬鼠及褐家鼠肺脏和病人血中分离到EHF 相关病毒或有关因子。但迄今,从本病宿主动物肝脏、特别是用细胞培养直接从肝脏分离EHF 病毒,尚未见报导。最近,我们用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在流行性出血热(简称EHF)传染源调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经血清学证实31种小型动物携带EHF病毒(EHFV)抗原。我省证实有9种,其中啮齿动物占7种。本文试从鼠密度、带毒检测、病毒分离及结合流行病学特征,对我省所查出的带毒动物进行综合分析,为控制EHF的发生和流行提供预防对策。一、黑线姬鼠密度与EHF发病关系黑线姬鼠是我省EHF流行区野外主要优势种,在沿江疫区占鼠类构成比的94.2%,沿淮疫区占86.8%。根据其区系分布及季节消长与本病流行基本符合这一规律,通过1970~1974年的验证,证实用9月份黑线姬鼠密度预测本地区当年EHF疫情具有一定程度准确性(表1)。吴系科等[流行病学杂志1981;2(1):  相似文献   

8.
自1978年南朝鲜李镐汪从疫区黑线姬鼠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以来,国内外学者对EHF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国与朝鲜、日本、苏联、北欧  相似文献   

9.
一九六○年,四川省南充地区经临床和病理学证实有流行性出血热(EHF)流行,二十余年来,疫区不断扩大,故对 EHF 病毒株的分离工作已刻不容缓。国内外学者先后用黑线姬鼠、大自鼠和细胞培养方法分离和适应传代病毒获得成功,为我省EHF 防治工作提供了经验。我们采用间接荧光抗体法(IFAT)检查了疫区黑线姬鼠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宿主动物调查结果确定,黑线姬鼠是农业区野外感染的主要传染源,经多年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我县黑线姬鼠与EHF的流行有密切关系,但无病原学资料佐证。为进一步查明黑线姬鼠是否为我县野栖鼠中的主要传染  相似文献   

11.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的病原研究,近年来进展较快。我国不仅从疫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体内分离出EHF病毒,而且从病人血清中,直接应用A—549细胞分离病毒亦获成功。最近洪涛等证实,三种不同来源的病毒,在形态上是一致的。但我国各地发生的EHF,不仅临床症状表现轻重不一,其流行特  相似文献   

12.
1982年列入省级科研计划的项目有36项、110个研究课题,现将部分项目的进展情况概述如下:(一)流行性出血热(EHF)研究1.安徽省医学研究所用A-549细胞从疫区黑线姬鼠肺单层细胞培养物中成功地进行了EHF病毒分离在流行季节中,从疫区捕获121只黑线姬鼠,制备肺单层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检查,检出EHF抗  相似文献   

13.
我们试用非疫区黑线姬鼠分离出血热病毒,在感染鼠肺组织内查见一种可传代的相关因子,经鉴定证明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分离材料取自重疫区的黑线姬鼠肺组织;实验动物为非疫区的黑线姬鼠;检查指标为间接免疫荧光法,抗体为朝鲜出血热(KHF)抗原检查阳  相似文献   

14.
<正> 黑线姬鼠是肾型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EHF)的传染源和储存宿主。Lee氏利用间接免疫萤光抗体(FA)方法,从黑线姬鼠肺细胞中检测到朝鲜出血热(KHF)病毒抗原,随后病原分离成功。我们曾利用黑线姬鼠的肝、肾组织分离EHF病毒,未获阳性结果。1979年在试图建立黑线姬鼠肺细胞株过程中,我们从连续传代的黑线姬鼠肺细胞中获得大小  相似文献   

15.
三、流行性出血热(EHF) 主要流行于欧、亚洲。我国为流行区之一,且疫区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值得注意。病原学自1978年南朝鲜李镐汪从黑线姬鼠分离到EHF病毒以后,不少国家均分离成功。1981年以来,我国学者也从疫区黑线姬鼠肺组织分离到几株能稳定传代的EHF病毒,并在A_(549)人肺癌传代细胞和Vero、E_6非洲绿猴肾传代细胞中适应成功。以后又有人用A_(549)、Vero、E_6细胞从病人血清分离到EHF病毒。国内并有人用免疫电镜技术首次观察到病毒形态,并提出此病毒可能属布尼亚病毒科的一个新属。本病毒为RNA病毒,约100~200nm,不耐酸和乙醚,不耐热,甲醛、戊二醛及紫外线均可将其灭活。流行病学本病的宿主动物属于总鼠科的鼠科和仓鼠科中的一些种类。鼠科中主要是姬线属、家鼠  相似文献   

16.
肾综合征出血热在中国的特点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咏兰 《医学综述》1995,1(7):305-309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EHF),下称出血热,是一种烈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中国为重疫区,分布广泛,流行于27个省,自三十年代出血热发生在中国以来,学者们一直在努力不懈的研究,近年有较大的突破,获得多方面的进展,现分述如下:1 病原学近年来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南朝鲜李镐汪于1978年用非疫区黑线姬鼠首次分离到可传代的朝鲜出血热病毒,代表株为76株~118株。美国Fram-ch等最先将HFRS病毒76株~118株适应到人体肺癌传代细胞系(As49)增殖,随后Mccormick等又将该毒株适应到狨猴肾(Vero-E6)细胞中[1],我国于1981年也成功的分离…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对我国人民健康和生产危害较大的急性传染病,涉及20余省市,全国约一半人口受其威胁,一些非疫区的省市近年也相继出现病例,有的大城市还发生过暴发流行。为加强这项研究,198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了出血热研究领导小组,加强了院内外大协作,经过两年的努力在病原学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EHF病毒在A_(549)细胞中适应传代成功。用黑线姬鼠分离并传至第8代EHF病毒(A_(809,A_(8010)已在A_(549)细胞中适应传代成功,这是我国首次证实的EHF  相似文献   

18.
<正> 1984年我省不但在家猫中查到EHF抗体而且分离出病毒,从而把宿主动物的范围扩大到食肉目的猫科。为查清疫源地的类型及本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必须扩大宿主动物的调查范围,本文报道从我省沿淮疫区多种宿主动物—黑线姬鼠、褐家鼠、黑线仓鼠、黄鼬(Mustela sibirica)肺组织中分离出EHF病毒。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江苏省卫生防疫站等单位,在江苏丹阳实验室用非疫区黑线姬鼠分离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因子获得成功。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所微生物研究室以其分离出的A_1、A_5、A_9三株病毒作A—549人肺癌细胞适应传代成功。并用以制备细胞抗原片,和感染出血热病毒的黑线姬鼠肺切片相比较,测定出血热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IgG和IgM抗体,获得一致的结果;再用经朝鲜出血热  相似文献   

20.
自出血热病人血液中分离到一株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非疫区的正常黑线姬鼠作实验动物,在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血液中分离到一株能与EHF 阳性参考血清起反应的病毒,经血清学和理化特性的鉴定,证明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病毒在黑线姬鼠体内传至第6代,接种后4天即在鼠肺中检出抗原,病毒除在常见的肺、脾、肝、肾等脏器中检出外,胃肠道组织内也极易找到。接种长爪沙鼠和家兔亦可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