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3 毫秒
1.
上海市徐汇区一级医院医务人员吸烟及控烟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徐汇区一级医院医务人员的吸烟情况和控烟情况。方法 对上海市某区 8所一级医院的 784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其男性 1 76名 ,女性 60 8名 ,年龄在 2 0~ 70岁。结果 吸烟率为 1 2 6% ,男性吸烟率为 5 1 7% ,女性吸烟率为 1 3 %。在吸烟原因中 ,排在首位的是社交需要 (有 5 8 6%的吸烟者选择 ) ,其次是缓解高度紧张 (3 7 4% )。绝大多数医务人员 (98 6% )支持无烟医院的创建。 76 4%的医务人员没有接受过帮助吸烟者戒烟的培训。仅有 1 2 4%的医务人员认为戒烟知识足以帮助患者戒烟。如果医院举办戒烟培训班 ,72 2 %的医务人员愿意参加。结论 徐汇区男性医务人员的吸烟率低于 1 996年调查中的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 ,但仍高于发达国家同类人员水平。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职工吸烟状况及医护人员控烟能力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和平里医院职工与吸烟有关的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医护人员控烟技能和参与控烟工作的态度。方法采用㈣设计的医务人员控烟能力调查表和自行设计的职工行为危险因素调查表对医院职工进行调查。结果男性吸烟率为58.2%,女性1.7%,职工对吸烟具体危害健康的知识知晓率较低,88.1%的医护人员认为应该帮助吸烟人戒烟,实际有41.0%的医护人员为吸烟人提供了戒烟的帮助。结论医院应提高医务人员及全院职工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提高医护人员控烟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786名医务人员吸烟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艳明  林凯玲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6):1067-1068,1070
[目的]了解目前我院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对参与控烟的态度,为创造无烟医院、为有针对性地对医务人员这一专业群体进行戒烟培训,提高其控烟意识,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控烟工作,推进全社会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吸烟状况调查表》于2005年1月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职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总吸烟率为19.85%,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为53.88%,女性吸烟率为3.22%,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尤以41岁以上(69.36%)、医生(62.34%)和高级职称(45.54%)为主。[结论]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医务人员积极参与控烟活动,并劝阻他人吸烟,推广戒烟方法,这将会降低医务人员吸烟率,推进全社会的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卫生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吸烟、戒烟、被动吸烟、劝阻吸烟现状以及对吸烟危害健康和我国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认识,为制定控制吸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5市2300名卫生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采取自填式答卷调查。结果3种人群总吸烟率为33.2%,男性吸烟率为63.2%,女性吸烟率2.5%;公务员吸烟率最高,为38.2%,卫生医务人员吸烟率为33.0%,教师吸烟率为28.4%;3种人群戒烟成功率为13.9%;有66.7%的人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74.0%的人没听说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结论辽宁省5市男性卫生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吸烟率比较高,加强对卫生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的控烟责任感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卫生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在全社会控烟工作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合肥市医务人员吸烟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合肥市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相关知识和行为。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市范围内抽取3类医疗机构中不同科室医务人员,使用统一问卷,采用询问和自填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合肥市医务人员现在吸烟率为21.2%,戒烟率为7.2%。不同科室医生吸烟率不同(Х^2=50.42,P〈0.001),外科和全科医生较高。医务人员知道吸烟与被动吸烟引起肺部疾病等常见危害,但对其他器官的危害性了解不多。90.6%的医务人员未参加过戒烟培训。结论应加强医务人员烟草危害知识的宣传教育及戒烟技能的培训,使医务人员起到控烟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泰安市中心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吸烟情况,为下一步开展医院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院在职2000名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吸烟情况,吸烟的危害,戒烟的技巧,控烟知识等。结果男性吸烟率43.9%,女性吸烟率0.7%,平均吸烟率17.0%,男性高于女性,P〈0.01;男性中医生的吸烟率30.67%,后勤人员吸烟率73.2%;不同文化程度者吸烟率不同,中专及以下者吸烟率最高68.8%。在吸烟者中,戒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意志力,占48.1%。结论医院职工男性吸烟率高,文化程度低者吸烟率高,控烟知识和技能差,建议做好男性职工的戒烟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常州市医务人员吸烟和控烟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促进医务人员开展戒烟活动,提高其控烟意识,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帮助吸烟者戒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用统一设计的《吸烟现况调查表》对常州市一、二、三级医院的620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3.1录人调查数据形成数据库,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χ^2检验、趋势检验等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常州市医务人员总吸烟率为27.58%。其中男性吸烟率为46.03%,女性为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2,P〈0.05)。医生在接诊时,有22.74%的医生从不或很少询问患者吸烟情况,33.71%的医生在患者疾病与吸烟相关时才询问;所调查医务人员中,如果知道患者吸烟,57.25%的医生会经常建议患者戒烟;医生吸烟率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有所上升(χ^2=18.512,P〈0.05);不同职称医生的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4,P〈0.05),其中高级职称的医生吸烟率最高为35.48%;不同科室的医生吸烟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28,P〈0.05),其中以外科医生吸烟率最高达45.73%;在医生的不同学历中以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医生的吸烟人数最多,吸烟率分别为37.50%、32.08%。结论应加强医生的健康教育和戒烟知识培训,减少医生的吸烟行为;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医生有时间也有能力向患者传送控烟知识,提高其在临床提供戒烟服务的能力,进而推进全社会的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医疗机构就诊者控烟相关知识、态度及吸烟行为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医院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12个区(县级市)53家各类型医疗机构,在医院内随机选取就诊者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吸烟相关行为情况、控烟相关政策规定及烟草相关知识与态度(知识类题19道、态度类题2道、控烟规定类题1道)。结果585名调查对象中男性320人(占54.7%),女性265人(占45.3%);总吸烟率为17.3%(101/585),其中男性吸烟率为29.1%(93/320),女性吸烟率为3.0%(8/265),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P〈0.01)。调查对象烟草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1.6%(7958/11115);吸烟者对吸烟和被动吸烟引起相关疾病的正确认知率均低于不吸烟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调查对象中有464人(占79.3%)知道医疗机构全面禁止吸烟;对于“目前国内烟草包装上的健康警示信息应更加明显”的看法,85.0%(497/585)的调查对象持同意态度;94.7%(554/585)的调查对象表示“政府应该加大卫生系统控烟的力度”。结论广州地区医疗机构就诊者及其家属有一定比例的吸烟现象,对烟草相关知识认知不足,卫生部门及社会各界应加大控烟宣传力度,采取有针对性的控烟措施,提高民众对吸烟危害的认知,加强戒烟意识,从而降低全人群吸烟率。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成人吸烟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福建省成人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8~69岁成人378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8-69岁人群总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常吸烟率、重型吸烟率分别为34.0%、28.3%、26.6%和16.7%,标化率分别为37.3%,32.2%、29.9%和16.9%;男性吸烟率为76.1%,女性为1.8%,标化率为71.3%和1.4%,男性高于女性;平均开始吸烟年龄为21.2±7.0岁;现在戒烟率为11.5%;被动吸烟率为32.5%。性别、年龄、地区、职业和文化程度是吸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我省的控烟形势不容乐观,应扩大烟草危害的知识普及、加强戒烟抟巧的培训和促讲公其场所禁烟法律的宴施.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区医院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参与控烟干预态度调查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目的 了解目前我市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对参与控烟的态度及其成因,为有针对性地对医务人员这一专业群体进行戒烟培训,提高其控烟意识,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1999年对北京市4所医院的30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48.1%,其中40-49岁年龄组的吸烟率明显低于其它年龄组。医务人员对有关吸烟的心脏病,糖水病,溃疡病等危害认识率不足50%。认为医务人员的戒烟建议会有效的比例占61.6%。有73.6%的医务人员愿意工作中加入戒烟内容,不吸烟者与吸烟者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不愿意参与控烟的原因主要有:工作忙,忘记和自己本身吸烟。结论 必须加强对所有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基本的专业戒烟培训,引导医务工作者正控烟态度,把控烟视为一种职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西安市居民的烟草流行状况,为进一步在全市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西安城区和农村抽取2 772名15~69岁的调查对象,于2013年10-12月采用《201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戒烟行为及认知、戒烟史、吸烟环境及对烟草危害认知。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居民吸烟率、二手烟暴露率人群分布差异及吸烟者戒烟想法和戒烟方式等情况。 结果 西安市居民吸烟率为28.1%,城区、农村分别为24.8%和31.4%,男、女分别为50.6%、6.3%,城乡及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6.2%人群受二手烟危害,其中56.7%人几乎每天接触二手烟,不同社会特征人群除职业和年龄分类二手烟暴露率及暴露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人群中有戒烟意愿的仅占51.4%,拨打戒烟热线、咨询戒烟门诊为6.5%和10.4%。 结论 2013年西安市居民吸烟率较高,二手烟暴露严重,吸烟者有戒烟意愿者少,希望寻求专业戒烟帮助的更少,烟草流行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沈阳市吸烟人群有戒烟意愿的人口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年4~8月,在沈阳市内五区,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按照"街道→社区→家庭→调查对象"四个阶段进行抽样。其中,第一阶段使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抽取10个街道;第二阶段按PPS法在每个街道内抽取2个社区;第三阶段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每个社区抽取300户家庭;第四阶段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300户家庭中抽取100名成年吸烟者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居委会至少调查40名吸烟者;最终在沈阳市抽取调查了801名成年吸烟者。结果沈阳市吸烟者中有戒烟意愿者的比例为30.7%;男性有戒烟意愿者的比例(29.8%)远低于女性(46.7%);职业分布中,以国家机关党群组织负责人中有戒烟意愿的比例最高达47.5%,其次为离退休人员36.7%,以专业技术人员有戒烟意愿的比例最低为21.4%。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亲人反对、社会舆论、对健康的影响、控烟宣传的力度、健康警示信息的普及、对烟草相关疾病的知晓程度以及对戒烟产品和戒烟服务的接触均会影响吸烟者戒烟意愿的产生。结论通过普及烟草危害的健康教育,提倡亲人积极参与吸烟者戒烟活动,丰富烟草包装健康警示信息,提高控烟宣传力度以及推广戒烟产品和戒烟服务等措施可以很好地提高沈阳市吸烟者戒烟意愿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在职人员吸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简称疾控系统)在职人员吸烟状况。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河北省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在职人员总人数、性别构成及吸烟人数进行摸底调查,计算吸烟率;利用同期疾控人员参加国际戒烟大赛报名表资料,对参赛者吸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河北省三级疾病控制机构174家,在职人员9931人,参赛吸烟者767人。总吸烟率为25.69%,男性(51.28%)显著高于女性(0.68%),其中省、市、县级男性吸烟率分别为50.92%、49.48%和51.72%,女性分别为0.61%、0.51%和0.68%;吸烟者初始吸烟年龄平均为24.7岁,有低龄化趋势;平均每天吸烟量为15支,55岁以上、离婚或分居、烟龄长者吸烟量较大;曾有44.6%的吸烟者戒过烟;不同地区疾控人员吸烟率、初始吸烟年龄、每天吸烟量及既往戒烟情况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河北省疾控系统男性工作人员吸烟率较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控制,以树立良好的健康卫士形象。  相似文献   

14.
张黎  李军  朱晓彬 《现代预防医学》2016,(23):4332-4336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学生的控烟现状和需求,为在护理专业学生中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主城2所公立医学高等学校的5 382名在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专业学生现在吸烟率4.3%,尝试吸烟率为22.6%,未来有吸烟意向者为13.2%;男生和女生吸烟行为有统计学差异。44.7%的护理专业学生否认低焦油、低尼古丁烟对身体危害小;14.3%知晓网吧应禁烟,11.3%知晓酒吧应禁烟。92.1%的学生反对恋人吸烟,85.3%的学生认为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为病人提供戒烟服务。28.7%的学生向身边的人交流过烟草对健康的影响,45.2%学生劝过他人不吸烟。8.1%人表示在他们的劝说下,吸烟者戒烟了。护理专业学生获取控烟知识主要(73.3%)通过新闻媒体,75.4%的学生希望通过控烟教育获取戒烟方法相关知识。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的控烟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参与控烟的积极性不高,建议对护理专业学生加强控烟责任感教育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控烟知识和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天津市居民吸烟状况、戒烟想法及戒烟方法的应用,为有针对性地在居民中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同时为制定相关控烟政策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使用 PPS 法(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在每个区抽取3个街道,共计16个区。使用 PPS 在每个街道抽取2个居委会抽样单位,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每个居委会抽取70个家庭户,每个家庭户采用 KISH 表抽取1名调查对象,每个居委会完成50份调查问卷。结果男性现在吸烟率为42.35%,女性现在吸烟率为10.32%,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χ2=760.956,P <0.05),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05,P <0.05)。男性与女性现在吸烟者戒烟意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59,P >0.05),不同吸烟量的现在吸烟者戒烟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34,P <0.05),随着吸烟者吸烟量的增大,想戒烟的比例也在逐渐降低。89.18%现在吸烟者选择靠自己毅力戒烟,7.06%选择拨打戒烟热线。在过去12个月,有42.25%医护人员建议吸烟者戒烟。非吸烟者对主动吸烟及吸入二手烟的危害知晓率高于吸烟者,有戒烟想法的人主动吸烟及吸入二手烟的危害知晓率高于吸烟者。结论应积极开展控烟工作,有针对性地对男性、女性吸烟者开展控烟干预工作,加大戒烟门诊、戒烟热线的宣传,提高医务人员的戒烟知识和戒烟技巧,广泛宣传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的危害,同时政府部门加强控烟法律执行力度,保证人民群众不受二手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成年吸烟者的尝试戒烟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基于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采用面对面问答式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18岁以上的社区吸烟者,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烟草使用情况、尝试戒烟行为、烟草相关知识的认知、戒烟支持环境评估等;采用描述性分析统计调查对象的戒烟尝试行为,并采取χ2检验对其戒烟尝试行为与其社会人口学指标、烟草使用情况、烟草相关问题认知、戒烟支持环境等因素进行关联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一步探讨各因素与尝试戒烟行为的关系。结果共纳入449名调查对象,其中男性410人(91.3%),尝试戒烟与未尝试戒烟的分别为272人(60.6%)和177人(39.4%);月收入水平、烟草相关知识评估得分、周围人对戒烟的支持程度、过去1年是否就医、就医次数、过去1年是否有医务人员规劝戒烟、是否被医务人员询问过吸烟情况等因素为尝试戒烟行为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尝试戒烟行为可能性提高的因素有月收入水平(OR=1.271,95%CI:1.081~1.493)、周围人对戒烟的支持(OR=1.251,95%CI:1.035~1.512)、过去1年有医务人员建议戒烟(OR=2.382,95%CI:1.054~5.381)。结论健康状况、环境支持、危害认知、经济水平、医生劝导等因素皆影响着尝试戒烟行为,自我毅力不足和他人影响是导致戒烟失败的主要原因。将社区场所作为干预基本单位,结合专业指导,形成医院-社区-线上综合联动的戒烟干预模式,是烟草依赖管理模式优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浙江省台州市成年人群的吸烟和被动吸烟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控烟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2011年在全市9个县(市、区)抽取符合条件的成年人群作为本次研究的受试对象。分析指标包括吸烟率、开始吸烟年龄、吸烟者平均每日吸烟量、戒烟率和被动吸烟率等。结果调查对象吸烟率为23.6%,男性、女性吸烟率分别为48.0%和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60,P<0.01)。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为(22.9±5.5)岁,平均每天吸烟(20.4±12.8)支。不吸烟的调查对象被动吸烟率为40.2%,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31.6%和43.2%。调查对象戒烟率为21.8%,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21.9%和17.6%。被调查的吸烟者中有53.9%不打算戒烟。男性和女性吸烟者打算现在开始戒烟比例仅为5.4%和14.3%。分别仅有35.2%和29.5%的调查对象认为吸烟和被动吸烟对健康重度有害。结论台州市成人居民烟草暴露严重,居民吸烟率、被动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戒烟率较低,烟草控制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8.
A high rate of cigarette smoking is documented among the American Indian population in California, but data on Indian women smokers have not been widely studied.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survey conducted in a smoking cessation project implemented and evaluated as part of a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 cooperative agre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Indian women smokers are presented and cessation status is examined. The overall goal of the project was to increase long-term smoking cessation among American Indian populations through a reproducible clinic-based smoking cessation program. To ascertain smoking prevalence and tobacco use patterns, a self-administered survey was completed by 1,369 adult male and female American Indian health clinic users in Northern California. Study results reported several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Indian women smokers. Single and divorced participants had a higher smoking rate (40.4% and 42%) than married participants (34.4%); 54.5% of unemployed women smoked; and level of education wa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smoking status (p = .011). Almost 80% (79.9%) of women former smokers quit using the "cold turkey" method. Fewer than 50% of Indian women smokers reported willingness to quit at the following smoking cessation stages: "immediately" or "ready" (12.4%), "in one month" (10.5%), and "in six months" (25.2%). This points to a need for effective tobacco cessation interventions for American Indians, which will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Indian women smokers'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lenient attitudes toward smoking, and smoking behaviors.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China has the largest population of smokers in the world, yet the quit rate is low. We used data from the 2010 Global Adult Tobacco Survey China to identify factors influencing quit attempts among male Chinese daily smokers.MethodsThe study sample included 3303 male daily smokers. To determine the factors that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making a quit attempt, we conducte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In addition, mediation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how the intermediate association among demographics (age, education, urbanicity) and smoking-related variables affected making a quit attempt.ResultsAn estimated 11.0% of male daily smokers tried to quit smoking in the 12 months prior to the surve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younger age (15–24 years), being advised to quit by a health care provider (HCP) in the past 12 months, lower cigarette cost per pack, monthly or less frequent exposure to smoking at home, and awareness of the harms of tobacco use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making a quit attempt. Additional mediat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having knowledge of the harm of tobacco, exposure to smoking at home, and having been advised to quit by an HCP were mediators of making a quit attempt for other independent variables.ConclusionEvidence-based tobacco control measures such as conducting educational campaigns on the harms of tobacco use, establishing smoke-free policies at home, and integrating tobacco cessation advice into primary health care services can increase quit attempts and reduce smoking among male Chinese daily smokers.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中国结核病人中吸烟的情况以及吸烟的态度和行为状况,对制定综合性控烟及结核病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浙江、河南、吉林3个省的937例结核病人,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结果结核病人中,男性吸烟率为79.00%,女性吸烟率为15.58%,在男性病人中,50岁组的既往吸烟率最高,为92.06%,其次是40岁年龄组,为88.81%;在女性病人中,70岁年龄组的既往吸烟率最高,为31.25%。男性病人中,下岗人员的既往吸烟率最高,为87.50%;在女性中,农民既往吸烟率最高,为26.21%。平均开始吸烟的年龄为21.33岁,最早开始吸烟的年龄为8岁,最晚开始吸烟的年龄为51岁。36.50%的吸烟者每天吸烟在10~20支之间,35.02%的吸烟者吸烟量少于10支,85.80%的结核病人认为吸烟可以提神,84.48%的人同意吸烟有害健康,45.25%的人没有戒过烟,39.41%的人曾经戒过1~2次烟,15.31%的人有过3次以上戒烟史。结论结核病人中人群既往吸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应加强结核病人控烟宣传,制定结核病控制与控烟策略相结合的综合性措施,在结核病防治机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