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秋水仙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原发性痛风关节炎患者口服秋水仙碱临床观察.结果:对72例患者迅速缓解急性关节炎症状消肿、止痛作用,早期使用疗效高达90%,总有效率在75%以上.结论:秋水仙碱疗效肯定副作用少,是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李爱平  王振青 《河北医学》2014,(11):1912-191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至10月就诊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协会制定的分类标准[1]。其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3.7岁。以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秋水仙碱联合别嘌醇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7-80岁,平均年龄63.8岁;秋水仙碱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6-83岁,平均年龄63.6岁,两组在病情、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 P>0.05)。  相似文献   

3.
陆世凯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0):1700-170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B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治疗,A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B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常规剂量秋水仙碱治疗。观察比较3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时间、发作次数、复发次数,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 结果 A组临床有效率为96.97%,B组为90.91%,二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3%(χ2=10.664,P=0.005);且A组与对照组间总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Z=-3.631,P<0.001)。3组关节炎疼痛缓解时间、发作次数及复发次数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F=9.281,P<0.001;F=4.372,P=0.016;F=6.714,P=0.002);A、B两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组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A、B两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组间血尿酸水平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1%,对照组为12.50%,二者均显著低于B组的54.55%(χ2=15.461,P<0.001);且A、B两组,B组与对照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791,P=0.005;χ2=12.827,P<0.001)。 结论 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疼痛缓解时间及复发次数,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周荣珍 《吉林医学》2013,(27):5597-5598
目的:考察秋水仙碱与别嘌醇合用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接受秋水仙碱和别嘌醇的联合给药治疗,B组接受秋水仙碱的单独给药治疗。8周后对两种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其不良反应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秋水仙碱与别嘌醇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优于秋水仙碱的单独使用。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秋水仙碱的单独使用,但整体而言两种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然较高。结论:秋水仙碱与别嘌醇联合应用对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其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应谨慎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制秋水仙碱缓释微丸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模型大鼠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秋水仙碱缓释微丸.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片剂组和缓释微丸组,每组6只.片剂组将秋水仙碱片研磨成粉,水溶后灌胃给药,缓释微丸组通过特制的灌胃器给予秋水仙碱缓释微丸,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4...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121-123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秋水仙碱用量不同分为小剂量组50例和大剂量组50例,大剂量组给予塞来昔布+大剂量秋水仙碱治疗,小剂量组给予塞来昔布+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缓解时间、随访6个月复发次数、痛风性关节炎评分、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剂量组随访6个月复发次数及治疗后痛风性关节炎评分低于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低于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恢复效果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秋水仙碱联合消炎痛栓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秋水仙碱联合消炎痛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血尿酸、血沉、疼痛及肿胀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O.05),血尿酸、血沉、疼痛及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秋水仙碱联合消炎痛栓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较佳,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液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我被检查出患有痛风性关节炎。医生建议我服用秋水仙碱进行预防治疗。但我在小剂量地服用该药2个月后出现了转氨酶、肌酐等指标升高的现象,只好被迫停药。可停药后不久,我的痛风性关节炎又开始复发,目前只能靠服用布洛芬来止疼。请问,除了秋水仙碱之外,还有哪种药物可以用来预防痛风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味四妙汤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秋水仙碱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味四妙汤(药用苍术、黄柏、薏苡仁、牛膝、土茯苓等)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关节功能指数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尿酸水平均显著降低,但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Sc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8.2%)明显低于对照组(22.4%)(P<0.05)。结论:加味四妙汤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可明显恢复关节功能,降低血尿酸水平,且毒副作用较轻。  相似文献   

10.
痛风性关节炎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蓉 《广州医药》2008,39(1):53-54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3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取特异性治疗及疗效观察.结果 有效30例,无效为0例.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应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1.
痛风性关节炎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关节,目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最为直接有效地方法为外科手术。常规外科手术能够有效地清除痛风结晶,但是创伤大。关节镜在治疗急慢性痛风及并发骨性关节炎期均有较好疗效,且可以在关节镜下使用钬激光、钻孔、微骨折、软骨移植和打磨成形术来切除病变组织和修补软骨。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晚期痛风性关节炎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李鑫浩  赵树森 《黑龙江医学》2014,(11):1235-1236
通过对近年来应用中医疗法(包括中药外敷、推拿、针灸治疗等)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文献及研究,探讨目前中医药研究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使用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180例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结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安华 《实用全科医学》2004,2(5):462-462,461
目的 探讨CA1 2 5单项及联合CEA、AFP CA1 99检测在卵巢癌及其他肿瘤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我院诊治的 1 80例不同类别肿瘤患者进行血清CA1 2 5等测定及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1 80例患者CA1 2 5总阳性率为 32 .8% ,卵巢癌CA1 2 5阳性率 66 .7% ,与良性卵巢囊肿 2 2 .2 %、子宫肌瘤 7.1 %、肺癌组 50 .0 % ,比较差异十分显著 (P <0 .0 1 )。结论 CA1 2 5对卵巢癌的鉴别与诊断有一定意义 ,CA1 2 5与CA1 99中度相关 (r=0 .67) ,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新加四妙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新加四妙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4例分为两组,中药组36例予新加四妙汤治疗,西药组28例予立加利仙(苯溴马隆)及芬必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尿酸及血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血沉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加四妙汤对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能够降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血尿酸和血沉。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 modified Simiao Tang(加味四妙汤 Modified Decoction of Four Wonderful Drugs)for gouty arthritis and its influence on uric acid in blood.Methods:120 cases of gouty arth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Modified Simiao Tang(MST)was orally administered to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allopurinol tablet was orally administered to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after one-week treatment and uric acid(UA)and C-reactive protein(CRP)levels in blood were determined after 1-month treatment.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86.7%vs.68.3%(P<0.01).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also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decreasing UA and CRP(P<0.05 or P<0.01).Conclusions:MS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ymptoms and signs of gouty arthritis and decrease the levels of UA and CRP It is good for gouty arthriti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口服秋水仙碱进行治疗,治疗组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联合外敷金黄散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尿酸值以及疼痛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的血尿酸值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关治疗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为81.48%。治疗之后对照组血尿酸平均值(493.57±49.25),治疗组为(273.14±34.58)。相关数据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使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和外敷金黄散联合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成淑莲  于学荣 《医学综述》2009,15(4):627-631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BAI)前后的外周血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的变化,评估支气管动脉灌注(BAI)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选择已经确诊的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BAI(40例)和全身化疗(40例),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CEA、VEGF、NSE、CYFRA21-1、SCC;并同时于治疗前后行CT等检查确定病灶大小和判断临床分期,临床疗效按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恶化(PD)进行评定。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EA、VEGF、NSE、CYFRA21-1、SC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I和全身化疗后有效组(CR+PR)肿瘤标志物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I治疗后肿瘤标志物下降幅度较全身化疗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D和PD组肿瘤标志物下降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对原发灶的治疗有效率较全身化疗明显增高。结论肺癌患者CEA、VEGF、NSE、CYFRA21-1、SCC明显高于对照组;BAI和全身化疗皆可以降低肺癌患者血清CEA、VEGF、NSE、CY-FRA21-1、SCC水平和抑制肿瘤生长,两种方法对这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无差异,但BAI能更有效抑制原发灶生长;这肿瘤标志物联检可以提高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背景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当前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该病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试验。目的 应用荟萃分析法系统评价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9月,搜集有关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其中治疗组为壮医药线点灸,对照组为不同于壮医药线点灸的其他治疗方法。对文献进行数据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中文文献。Jadad评分量表结果显示,5篇文献为高质量研究,5篇文献为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体有效率、治愈率、血尿酸下降幅度、关节肿痛积分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OR=4.62,95%CI(2.69,7.94),P<0.000 01;OR=2.39,95%CI(1.37,4.16),P=0.002;SMD=-0.62,95%CI(-0.83,-0.40),P<0.000 01;MD=-2.51,95%CI(-3.38,-1.64),P<0.000 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18,95%CI(0.11,0.31),P<0.000 01〕。总体有效率、治愈率、治疗前后血尿酸差值、治疗前后关节肿痛积分差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漏斗图均未完全对称,提示存在发表性偏倚的可能。翻转效应模型分析总体有效率、治愈率、治疗前后血尿酸差值、治疗前后关节肿痛积分差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所有指标未被逆转,说明研究结果可信度较高。结论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可对关节肿痛发挥积极效应且不良反应少。由于本次纳入研究的样本量有限及可能存在偏倚等因素,今后仍需更多规范化的RCT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辨证论治痛风性关节炎(G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方法 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符合条件的患者,将81例GA患者随机分为辨证论治组、辨病论治组和基础治疗组,每组27例。辨证论治组经中医辩证分型给予相应中药免煎制剂;辨病论治组,即不辨证,只辨病,给予以益气养阴、祛瘀利湿为治法的中药免煎制剂;基础治疗组急性期单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慢性期单用苯溴马隆片治疗。各组在相应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健康宣教。持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尿酸(S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及胆固醇(TC)的改变,同时评价临床疗效,计算复发率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各组患者的SUA、SCr、BUN、TG、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各组治疗后SUA、SCr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基础治疗组与辨证论治组比较,临床疗效较低( P<0.05),与辨病论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其在降低SUA 及SCr方面优于辨病论治组( P<0.05),但较辨证论治组差( P<0.05)。在改善复发率方面,辨证论治组优于辨病论治组,辨病论治组优于基础治疗组。治疗过程中,各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的血常规、尿常规和心电图等检查,其改变无临床意义。结论 中医分型辨证论治GA的临床疗效确切,并且在降低SUA、SCr及复发率方面具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