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有关“南药”的各种说法进行分析,将历来对“南药”的定义概括为进口药材说、热带产区说、南北地域说和其他4种说法,认为“南药”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并对“南药”概念作出了具体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从唐代贡品药材看四川地道药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四川历来是重要产药区,唐代四川贡品药材在全国占很大份额,因而对四川贡品药材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历史时期四川地道药材的分布与嬗变规律,在药材资源开发利用上亦有较大参考价值。四川药材资源丰富,药材呈明显的区域性或地带性分布,从唐代志书中可知四川贡品药材的特点是:种类多,分布广;特产药多;多名贵药。药材土贡量多;不乏药材加工品。四川产地道药材40余种,纵观唐代贡品药材,可知历史上四川地道药材嬗变的特点。四川的地道药材并非一定成为贡品药材,四川药材在国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杨国萱 《开卷有益》2011,(11):48-49
藏红花产于欧洲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因早年经印度、西藏运销我国内地,所以称为藏红花。广木香产于东南亚,因我国药材市场的木香大都来自于广州口岸,故被称为广木香。广州自古以来就是两广、湘赣一带所产南药的集散地,国外的乳香、没药、犀牛角、牛黄等药材,也多经广州贩运到南北各省,北方药商遂把上述这些药材,连同广州所产中药成药,统称为广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不同产地的黄芩野生药材与黄芩栽培药材质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性状鉴别、薄层色谱、含量测定对黄芩野生药材与黄芩栽培药材进行对比检识。结果:黄芩亘货药材黄芩苷含量比较,野生内蒙古产地〉野生山西产地〉野生陕西产地〉栽培内蒙古产地;黄芩饮片黄芩苷含量比较,野生内蒙古产地〉栽培内蒙古产地。结论:黄芩栽培药材可替代黄芩野生药材。  相似文献   

5.
南药儿茶     
赵轩 《开卷有益》2013,(7):43-44
南药系指部分进口药材和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所产的部分地道中药材。我国云南、广东、广西是南药的主产区,人工培植南药历史悠久。在云南的山林地带,生长着一种珍稀的小乔木,它高在10米上下,修长的分枝布满棘刺,细小的叶片排列成二回双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序,叶轴基部有棘针双生,扁平状,两面被疏毛,其状颇似含羞草;八九月时,黄白色的小  相似文献   

6.
我国药材资源丰富,中国产药省区为广东、广西、河南、河北、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及东北各省,在《清稗类钞》农商类中记载“药材产南北各省”。  相似文献   

7.
正提起"南药"这个词,很多人感到陌生,认为是南方药材。原来中药材的品种里有部分来自国外,"南药"在中药行业内是进口药材的代称。在二千多年前,就有部分南药传入我国。从西域进口的有西红花、麝香、羚羊角、琥珀等;由安南进口的有肉桂、胖大海、薏苡仁等。到了隋唐时期,进口南药的品种不断增加。唐代本草学家李主编的《海药本草》就收载海外输入的药材。《海药本草》  相似文献   

8.
南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药资源调查、南药引种和北移试验、绿色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中药材GAP示范基地建设、南药品种整理和质量评价、南药资源的产品开发等六方面回顾了南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概况,认为此项研究与开发为逐步减少进口南药与节约外汇、确保药材生产达到“安全、高效、产量稳定、质量可控”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滁州市,位于江淮丘陵地带.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本草学专著,发现历代本草多有以滁州地名记载的药材.随着时代的变迁,滁州的地道与特色药材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1 滁州地道与特色药材的形成因素   1.1 地理特征滁州位于中国三大阶梯的江淮之间丘陵地域,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类型.滁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为地道及特色药材的孕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鸭跖草的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以完善《中国药典》质量标准。方法 对药材进行性状描述;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药材粉末及原植物表面特征。结果 药材性状鉴别,总苞和果实在药材中存在完整,且鉴别意义较大,在进行药材性状鉴别时应增加其鉴别权重。粉末鉴别,主要以导管、非腺毛、种皮等为特征重点描述。结论 修订药典标准中鸭跖草的性状描述,并增加粉末鉴别。  相似文献   

11.
统一药材名称、防止药材混乱的对策王育生(广西桂林医学院药学系生药教研室桂林市541001)关键词药材;名称;对策药材中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现象造成的药材混乱,原因诸多,长期以来未能解决。为防止药材混乱,有必要颁布统一的“中国药材名称”,作为药材法规在全...  相似文献   

12.
从川产中药材生产、采收及地质改变等角度,初步分析汶川地震对川产药材产销的影响。认为短期内,地震灾区川芎、附子、黄连、三木类等川产道地栽培品种的生产将受影响,但估计恢复速度较为乐观;重灾区野生药材的可持续利用形势严峻,地震负面影响深远。结合震后中药材的供求,分析认为中药材价格面临一定的上涨压力。震区中药生产的灾情调查、重建规划及野生药材的可持续利用策略是相关职能部门及科研单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益母草药材中生物碱含量与产地生态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中药益母草的生物碱含量与其产地生态环境间的关系。方法 在5个不同地区采集益母草药材和土壤样品;通过资料查阅和实地调查,考察产地的生态环境;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的生物碱含量。结果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植被等环境条件不同。各生长地的益母草基本上长势良好,但药材中生物碱含量差异很大。产于土壤为碱性的北方两个地区的药材中含量(约0.4%)比产珩酸性土壤的南方地区的(0.1%~0.2%)要高。结论 与药材中生物碱含量相关的因素有生长地土壤中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和土壤的pH值等,其中土壤的pH值是呈正相关的重要因素。北方的碱性土壤比南方的酸性土壤更有利于生物碱的积累。另外一些可能的影响因素是气候和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遂川产藁本药材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对藁本药材规范化种植进行指导。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GC法分析对比10批遂川藁本挥发油化学成分,运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定。结果10批遂川产西芎藁本药材相似度较高,挥发油中含有苯酞类衍生物和烯丙基苯类衍生物。结论该方法适合于遂川藁本药材质量评价和种植指导。  相似文献   

15.
德晟 《开卷有益》2014,(6):48-49
在浩瀚的中药宝库中,有许多地道药材,其中就有浙江磐安出产的五种中药材,即白术、元胡、芍药、贝母、玄参,这五种药材合称"磐五味"。磐安地处浙江中部,隶属金华市,是台州、丽水、金华、绍兴四州之交接地带,为天台山、括苍山、仙霞岭、四明山等山脉的发脉处,又为钱塘江、曹娥江、灵江、瓯江四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适宜药材种植,被誉为"中国药材之乡"。  相似文献   

16.
采用药典方法并加以改进,测定了全国19个省市药材益母草的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各地区益母草中总生理碱含量有很大判别,其中,以北京,新疆,辽宁产益母草品质最优,可见产地对药材质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泸州地区半夏的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广泛调查、系统整理的基础上,评价泸州地区半夏质量的优劣,开发新的半夏资源。方法:收集13个泸州地区及6个全国其它主产区半夏药材样品,以浸出物及总生物碱成分为检测指标,分别采用水浸出物测定法中热浸出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22个半夏药材样品的浸出物及总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四川及泸州地区产半夏的含量普遍较省外其它产区高。结论:四川是半夏的适宜生长或种植区,该地区产半夏药材的质量较好,而泸州地区的半夏质量在全国也属上乘,可作为半夏新的产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探讨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之间遗传变异的大小,并建立道地药材的品质鉴定方法。方法:运用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福建、江西、四川产的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进行了研究。结果:同种异地药材所形成的不同的居群,具有不同的遗传特征。结论:RAPD技术可作为鉴别道地药材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新  崔健 《医学教育探索》1999,(11):864-864
目前,国际上逐渐开放传统医药市场,同时对药品的疗效和质量控制提出很高要求。为与国际标准接轨,实现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必须对药材生产全过程进行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以解决中药工业由于使用不稳定的原料所导致的制剂质量不稳定问题,可见控制药材质量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之一。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即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药材产量和质量也不相同,临床疗效也有相当大的差异,由此产生了地道药材。地道药材是大量用药实践的总结,有着科学的内函。所以对药材质量控制研究的切入点应从地道药材入手,从中找出…  相似文献   

20.
自唐代开始,宣州黄连因质量上乘而成为道地药材.至明代,由于资源枯竭,味连、雅连、云连逐渐成为新的道地药材,使得黄连道地药材的形成从“一个品种一个道地”变迁为“三个品种三个道地”.在黄连道地药材的分化过程中,除了物种变异,地理环境等因素之外,历史背景、栽培技术、社会经济因素等也在发挥作用.例如:新安医家对宣连的推崇,对于宣连成为道地药材起着重要作用;味连的栽培技术是其成为道地药材的重要原因;雅连的种植面积严重萎缩,难以作为道地药材;云连由于种植成本高,产量低,已彻底退出了黄连的商品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