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维  周雪丽 《西部医学》2011,23(11):2256-2256
病例男,54岁。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入院后第17日行血液透析治疗一次,夜间患者诉中上腹疼痛,于右侧臀部予肌内注射强痛定100mg。肌注后第3天病员诉右侧臀部疼痛,活动受限。查体:患者右侧臀部及大腿处可触及长约10cm硬结,沿股四头肌侧肌束分布,有明显痛感,B超示臀部扪及"包块"处皮肤及皮下层增厚,回声增强,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3岁,于车祸伤后1周以"右下肢、臀部、会阴部皮肤软组织广泛撕脱伤坏死感染,骨盆骨折?"转入我院.曾在外院行右下肢、臀部扩创缝合术,术后换药见臀部及右小腿、右足踝部皮肤发黑坏死,且伴有发热.入院查体:T 37.2℃,P 94次/min,R 22次/min,血压120/68mmHg.  相似文献   

3.
总结l例帕金森患者长期卧床后右臀部巨大压疮及多处创面的护理经验。方法:入院后3天患者行右臀部坏死软组织清创术,术后清刨区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术(维斯第)治疗,密切观察创面外包敷料渗血渗液情况,维持正确体位,给予局部减压与减轻摩擦,加强基础护理、营养支持、发热护理。结果:患者臀部及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全身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创面恢复良好,患者顺利出院,出院后1个月随访,创面基本愈合。结论:采用右臀部坏死软组织清创术,术后的维斯第负压封闭引流术及正确的护理方法是治疗巨大压疮患者成功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5岁,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慢性迁延型.每日给予α-干扰素100万U,肌注.每次于肌注4~5小时后出现轻度畏寒和发热.大约10天后.在正规无菌操作下,于右侧臀部肌注α-干扰素100万U,注射后4小时出现畏寒,T38.5℃,注射部位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 患者,男,75岁。因右侧颌下及舌下反复肿胀30年,疼痛15天就诊。患者自诉右侧颌下反复胀感,疼痛不明显,曾于当地肿瘤医院行穿刺检查,未抽出异常内容物,以后未行其它特殊治疗。近半月,出现舌下不适,有异物感,舌活动受限,右侧颌下区出现压痛。既往体健,30年前曾因右侧口角处"血管瘤"行"鱼肝油酸钠局部注射术"。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61年3月至1963年4月,共收治新生儿皮下坏死症25例,男11例,女14例。发病年龄最小7天,最大43天,大多在出生后20天内发病(计20例)。本组均为在本院分娩的婴儿,共中2例发生在婴儿室,10例发生在产妇出院后1天内。继发于脐带感染者1例。发病后患儿一般表现为啼哭不安、吐乳、体温升高,局部皮肤呈紫红色,发硬。病情发展迅速,局部皮肤很快发生片状坏死,体温继续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有黄疸、脱水、尿少、白细胞出现核左移及中毒性颗粒现象。好发部位为躯干背侧,以臀部及腰骶部多,共18例,背部4例,枕部2例,  相似文献   

7.
静滴替硝唑致过敏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80岁 ,脑梗塞 (后遗症期 )合并肺内感染 ,于 2 0 0 2年 7月 2 0日给予罗氏芬 3g加入生理盐水 2 5 0mg中静滴 ,治疗3天后 ,症状无明显改善 ,于 7月 2 3日 8am加用替硝唑 10 0mg静滴后约 3小时 ,患者输液侧 (右侧 )肢体出现红肿 ,右侧面颊部出现散在皮疹 ,左侧耳廓及上唇水肿明显 ,外阴水肿并逐渐加重。即给予抗过敏治疗 ,并停用替硝唑 ,加强皮肤护理 ,局部用硫酸镁热敷 ,并定时涂擦炉干石洗剂 ,防止病人抓破皮肤而造成感染。同时保持会阴清洁。经上述处理后 ,第 3天皮疹消失 ,身体红肿部位颜色变淡 ,水肿减轻。 7天后水…  相似文献   

8.
1典型病例 患者,男,53岁,因右侧腰腿疼痛外用消痛贴膏(甘肃奇正藏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70318)致右侧臀部及膝关节处皮肤瘙痒1d前来我卫生所就诊。体检:体温36.8℃,脉搏75次/min,呼吸率18次/min,血压120/75mmHg(1mmHg=0.1333kPa)。右侧臀部、膝关节处皮肤有红斑、水泡及渗出液,面积二处分别大约为5cm×7cm左右。考虑为消痛贴膏所致局部变态过敏反应,立即用0.9%氯化钠清洗局部皮肤,之后给予抗感染、抗变态反应等药物对症治疗后.患者局部皮肤症状逐步缓解。患者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及类似局部变态反应病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臀部肌肉注射方法对药物吸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需肌肉注射的肥胖患者50名,按双侧臀部轮流交替肌肉注射的原则,左侧臀部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肌内注射,右侧臀部给予按摩推移后进行肌内注射,72小时后观察不同注射部位皮肤情况。结果对照组常规法臀大肌注射肿胀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按摩推移肌注法。结论采用按摩推移后进行肌内注射,药物吸收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1994年8月收治1例突发性阴囊坏疽患者,经47d积极抢救治疗痊愈出院,随访1年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男,58岁。于1994年8月18日因食螃蟹致包皮严重水肿嵌顿、阴囊轻度水肿10h急诊入院。包皮嵌顿复位后病情无缓解,12h后出现大面积阴囊皮肤水肿及点片状坏死,伴大量淡黄色液体渗出;包皮明显水肿增厚,远端坏死,诊断为突发性阴囊坏疽,立即行切开减压及坏死皮肤切除术。术后病情仍呈进行发展,病灶逐渐波及下腹部、臀部及双大腿近端,红肿触痛明显,无捻发音;伴高热、呼吸困难、少尿、中毒性休克、全身中度水肿、腹水、腹胀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患者徐某,女,55岁,因乳腺癌、胃癌、肝癌手术后,于1994年3月7日入我科进行化疗。在右手背静脉处注射盐酸阿霉素60mg加生理盐水50ml。注射后10min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炎性反应。为防止局部组织坏死,立即给予局部冰敷,抬高息肢,33%硫酸镁湿敷等治疗措施。次日病情加重,红肿范围扩大至scmX3cm,皮肤呈褐色,中心有坏死的趋势,剧痛,疼痛沿血管放射至肩部。我们立即改用强的松花12.sing加O.5%奴夫卡因工5ml局部封闭,每周2次,连续封闭3次后,局部炎性及毒性反应基本消退,组织变软,颜色开始恢复正常,至15天痊…  相似文献   

12.
我科最近对一例因注射安乃近而引起的右臀部及股部大面积组织坏死并发绿脓杆菌感染的患者,采取了严密的消毒和隔离措施,防止了病区内交叉感染,现介绍如下: 患者,女,21岁,因感冒、发热二天,由乡村医生予肌注安乃近2毫升。注射后3天发现右臀部15×18cm~2皮肤发黑,伴40℃高烧,且逐日发展,予注射后7天来院就诊,以右臀部感染、败血症收入院.检查:血压4.0/1.3kPa、心率160/分,四肢冷.右臀部有25×30cm~2肿块、中心有波动。急诊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局部皮肤大面积坏死,坏死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7岁,因1个月前被犬咬伤,于咬伤后第1天、第4天、第8天、第15天,各注射狂犬疫苗1支,共注射4支均无反应。咬伤后第30天,即1991年10月7日上午9点,注射第5支后,中午自觉右侧臀部注射部位发痒,下午出现红肿约铜钱大,次日晨醒来觉疼痛麻木,于10月8日上午来院就诊(即注射后24小时)。查:患者臀部沿注射部位偏下方出现15cm×15cm红肿,局部温度增高,边缘较硬,触痛(+),入院治疗,即给  相似文献   

14.
王晓燕 《求医问药》2014,(15):64-64
罹患臀肌挛缩综合症多半与患者反复多次选择臀部注射药物有关。此病患者多数为小儿及青少年。其病会给其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也会给患者的心理带来困扰。我院在2013年7月收治1例臀肌挛缩综合症患者,为其进行了右侧臀肌挛缩松解术,并为其进行了全面的护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并在术后第四天出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腰臀部神经纤维瘤术后皮下积液坏死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1例腰臀部巨大神经纤维瘤患者使用VSD方法治疗术后皮下积液、组织坏死的临床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腰臀部巨大神经纤维瘤病患者腰臀部创面经2次VSD应用治疗后顺利愈合,局部无神经纤维瘤组织复发。结论腰臀部巨大神经纤维瘤病患者使用VSD方法治疗术后皮下积液、组织坏死效果良好。VSD技术有利于创面的愈合,能够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无明显促进神经纤维瘤组织增长,是一种处理神经纤维瘤术后皮下积液坏死并发症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骨外露及胫腓骨骨折术后出现皮肤坏死、骨外露的治疗方法。方法j6例患者采用局部推进皮瓣或旋转皮瓣等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覆盖骨外露区域,结果临床应用36例,1期作皮瓣的患者20例,有18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出现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6例胫腓骨骨折术后出现皮肤坏死,骨外露,作皮瓣治疗后全部愈合。结论应用局部推进皮瓣和旋转皮瓣转移术是治疗骨外露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室于1983年4月收容1例于X 线透视下取异物时而造成的急性皮肤烧伤患者。患者女性,10岁,1983年1月9日于肌注青链霉素时针头断入左臀部肌肉内,故透视下取针头。X线透视下取针约40分,术中患儿诉左髂前下腹股沟外侧端烧灼感,当时未能引起医生注意。术后患儿母亲发现该处有一直径2.5cm 大小圆形红斑,7天后变为紫红色,10天后出现水泡并破溃形成溃疡,创口经久不愈,故于受照后3个月来我院治疗。检查局部情况左侧腹股沟外侧端有2cm×4cm 大小溃疡,边缘整齐,溃疡深达皮下组织,表面附有脓性分泌物,无肉芽组织新生,溃疡周围有色素沉着,周围组织水肿。住院期间给予局部换药及全身支持疗法,创口逐渐缩小至0.5cm×1cm,但溃疡深度仍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局部任意皮瓣修复恶性肿瘤切除后所致皮肤缺损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切除后所致皮肤缺损患者60例。患者均给予局部任意皮瓣修复治疗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术后均无皮瓣坏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出现头皮下小面积积液囊肿,经积极抽取积液进行封闭注射治疗后痊愈;2例患者出现小面积皮瓣边缘发黑结痂,经过多次换药后Ⅱ期愈合,受区皮瓣成活率为100%,供区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4~12个月,皮瓣部分毛发生长正常、外形及功能满意、切口无瘢痕增生,且皮损无复发。结论:局部任意皮瓣可有效修复恶性肿瘤切除后所致皮肤缺损,具有外形美观、皮损切除和创面修复一次完成、无复发等优点,值得临床做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骨髓瘸首先表现为皮肤症状者少见。现将我院所见2例报告如下:[例1]患者男,47岁。于1981年9月上旬遇冷后,四肢出现网状青斑样皮损,保暖后缓解。2~3天后出现瘀斑,主觉疼痛,瘀斑表面逐渐发黑坏死,形成溃疡。半月后面颊、双耳及臀部有同样皮损出现。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1岁,体重67kg。因荨麻疹来门诊治疗,给予维丁胶性钙1ml及地塞米松磷酸钠3mg肌注,1次/d。右侧及左侧先后各注射1次,皮疹完全消褪。于注射后第7天左右,左侧先后出现局部发痒,抓挠后红肿热痛,到其他医院就诊,认为是注射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及硫酸镁局部热敷,3d后局部症状加重、范围扩大,便到我门诊要求处理解决。查:患儿精神及一般隋况好,口周皮肤干燥瘀紫,体温、血象均正常,注射部位红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