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樊耘  唐国民  陈兵 《四川医学》2001,22(6):572-573
我院于 1990~ 1999年对 38例膀胱乳头状癌行保留膀胱手术的患者采用卡介苗 (BCG)膀胱内灌注以预防复发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 ,男 2 7例 ,女 11例 ,年龄34~ 6 8岁 ,平均 4 8.9岁。以血尿就诊 34例 ,健康体检发现 4例 ,其中T1期 2 1例 ,T2 期 12例 ,T3期 5例 ,均行开放性手术。其中T1期 2 1例行肿瘤电灼 ,T2 、T3期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2 灌注方法 :38例患者均采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卡介苗冻干制剂。BCG12 0mg加生理盐水6 0ml,经导尿管注入膀胱内。患者分前、后、左…  相似文献   

2.
可控原位膀胱术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 6月— 2 0 0 2年 3月 ,我院为 2 5例因膀胱癌行膀胱全切除术的患者分别行去带盲升结肠或去管化折叠回肠可控原位膀胱术 ,均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2 5例 ,均为男性 ,年龄 4 2~ 78岁 ,平均5 5 .2岁 ,其中多发性膀胱肿瘤 10例 ,复发性膀胱肿瘤 15例 ;伴前列腺增生 8例。所有病例均经术前病理证实为膀胱癌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术前肾功能指标偏高 5例 ,肿瘤累及一侧输尿管致肾盂输尿管轻度积水 4例。 2 5例中 2 3例无肠道手术史及腹腔炎症史 ,2例曾有胃肠道手术史。 14例行去带盲升结肠可控原位…  相似文献   

3.
膀胱与乙状结肠同时发生原发肿瘤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与乙状结肠同时发生肿瘤少见。我们科于1 988~ 2 0 0 0年收治膀胱肿瘤 382例中发现 4例。现将有关资料 ,治疗经过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4例 ,均为男性 ,年龄 5 5~ 68岁 ,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为 1 0~ 1 5个月。临床表现为汽尿、血尿、粪尿、大便溢尿 2例 ,血尿、腹部包块、腹胀腹痛 1例 ,脓血便、腹胀腹痛、尿频尿急尿痛 1例。膀胱镜检查窥见瘘孔 2例 ,钡剂灌肠示乙状结肠膀胱瘘 2例 ,B超膀胱肿瘤 4例 ,肠肿瘤 2例。本组患者均行剖腹探查 ,行部分膀胱切除加乙状结肠切除吻合 3例 ,部分膀胱切除加左半结肠切除 1例。病理报告…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输尿管癌较少见,我科自1975年5月至2001年3月共收治输尿管癌2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28~79岁,平均57.3岁。肿瘤位于左侧者11例,右侧9例,双侧者1例。肿瘤位于上段3例,中段5例,下段13例。17例患者均有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8例有腰痛,5例有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2例,1例可触及腰部包块,1例于腹部可触及条索状物。21例均行静脉尿  相似文献   

5.
何述萍  温大翠  周艳琼 《四川医学》2003,24(11):1204-1204
肾切除加腔内电气化切除输尿管及部分膀胱术是治疗尿路肿瘤的新技术。该手术损伤小 ,术后恢复快。我院自 1999年 3月至 2 0 0 2年 12月 ,应用这一手术治疗上尿路肿瘤 16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16例 ,肾盂癌 11例 ,输尿管癌5例。男 12例 ,女 4例。年龄 35~ 72岁。术前均经肾脏B超、CT、IVU等检查证实为肾盂或者输尿管实质占位。术后 16例患者恢复良好 ,痊愈出院。1 2 术前护理1 2 1 心理护理 :上尿路肿瘤患者 ,因临床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血尿或只有镜下血尿 ,易延误治疗或漏诊 ,随着症状的不断…  相似文献   

6.
姚明炳 《广西医学》2003,25(6):1009-1010
我院自 1 996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对 42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采用卡介苗 ( BCG)加白细胞介素 - 2( IL- 2 )联合膀胱腔内灌注预防癌肿复发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2例 ,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 ,男 30例 ,女 1 2例 ;年龄 37~ 78岁 ,平均 5 3岁 ;膀胱部分切除术 1 7例 ,膀胱部分切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6例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1 9例 ;膀胱单发肿瘤 37例 ,多发肿瘤 5例 ;病理分级 级 2 1例 , 级1 5例 , 级 6例。1 .2 灌注方法 :术后 2周开始膀胱灌注 ,所用药物BCG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每支 60 m…  相似文献   

7.
<正>1978~1994年对16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后作输尿管直肠移植术,术后进行较长时间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本组16例皆为男性。年龄41~70岁,平均55.3岁,病程3个月到13年。 2.术前治疗情况:本组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有5例在输尿管直肠移植前已行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术后经噻替哌灌注治疗,均复发。病程最长一例术后未作化疗,肿瘤复发已占据膀胱绝大部分,累及前列腺,血红蛋白66g/L。肿瘤病理分级:Ⅰ期(T_1)4例;Ⅱ期(T_2)5例;Ⅲ期(T_3)2例;Ⅳ期(T_4)5例。病理报告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相似文献   

8.
丁宁  钟培联 《广东医学》2001,22(4):278-278
我院从 1999年 3月至 2 0 0 0年 9月 ,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术 (TV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16例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45~ 81岁 ,平均 5 2 3岁。病程 2周至 1年不等。临床以无痛性血尿伴或不伴血块就诊 ,2例体检发现。所有病例经B超、膀胱镜检、CT及病理活检确诊。病理检查均为移行细胞癌。肿瘤直径0 5~ 4 5cm ,位于三角区 5例 ,侧壁 7例 ,后壁 3例 ,肿瘤复发位于膀胱切口处 1例。临床分期 :T19例 ,T2 6例 ,复发 1例。1 2 手术方法 采用沈阳大学内窥镜有…  相似文献   

9.
1991年 1月~ 1998年 6月 ,我院对 70例膀胱肿瘤患者采取术中粘膜下及切缘注射、联合术后膀胱灌注丝裂霉素 C的方法 ,以观察其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70例 ,男 48例 ,女 2 2例 ;年龄 34~ 80岁 ,平均 5 9.5岁。膀胱镜检 :肿瘤单发 5 4例 ,多发 16例 ;肿瘤位于左输尿管口附件 14例 ,右输尿管口 8例 ,膀胱三角区内40例 ,侵及膀胱颈上 7例 ,膀胱右侧壁憩室瘤 1例 ;其中原位癌 2 0例 ,侵及粘膜固有层 42例 ,侵及浅表肌层及深肌层 8例。全部病例均行肿瘤切除或膀胱部分切除 ,侵及输尿管周围的 ,均行…  相似文献   

10.
保留性功能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附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 8月~ 1999年 11月 ,我院分别对 2例膀胱肿瘤患者行保留性功能膀胱全切除及回肠新膀胱术 ,术后患者尿自控 ,性功能状态良好 ,效果满意 ,现将手术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例患者 ,男性 ,年龄分别为 71岁、6 1岁。病程 3~ 4年 ,术前性功能存在。第 1例患者 3年前因膀胱移行上皮乳头状癌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第 2例患者因反复发作无痛性肉眼血尿入院 ;术前均行膀胱镜检并活检、CT、IVU检查。例 1为膀胱癌复发 ,呈多发性。例 2为膀胱左侧壁巨大乳头状新生物 ;尿道、膀胱颈部均未见肿瘤浸润 (活检证实 )。术后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1.
汤群辉  王禾  陈宝琦  秦荣良  杨力军 《医学争鸣》2000,21(12):1536-1536
0 引言 男性尿道癌非常罕见 ,且以鳞癌占绝大多数 ,移形细胞癌约占 15 % ,且可伴发膀胱、输尿管或肾盂癌 [1 ] .我院1989- 11/1999- 11共收治尿道移行细胞癌 11例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11例均为男性 ,年龄 34~ 74(平均6 1.8)岁 .其中 7例系因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 1~ 2 a发病 (其中 5例为多发 ,2例位于膀胱颈部 ) ;3例因输尿管癌、1例因肾盂癌行肾 -输尿管 -部分膀胱切除术后 1~ 2 a,继发膀胱癌后又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约 1a发病 . 11例患者术前均经 B超、CT或 MRI和尿道镜检查及脱落细胞学检查、病理活检证实为…  相似文献   

12.
我院 1998 - 0 9~ 2 0 0 1- 0 4应用气化电极经尿道高频电气化切除膀胱肿瘤 5 6例 ,并辅以顺铂化疗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5 6例 ,男 39例 ,女 17例。年龄 2 8~ 72岁。均出现肉眼血尿。患者术前均经膀胱镜检查 ,其中 ,单发肿瘤 5 1例 ,多发肿瘤 5例。肿瘤直径最大 4cm ,最小为 0 5cm。病理检查均为乳头状移形细胞癌。临床分期 :Ta16例 ,T12 8例 ,T2 12例 ;病理分级 :G112例 ,G2 34例 ,G3 10例。1 2 治疗方法本组有 3例多发肿瘤术前行经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 ,注入顺铂 30mg +0 9%生理盐水 2…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6年8月至1999年3月采用经尿道电汽化切除(TUV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1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临床资料:本组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38~83岁,平均65岁,肿瘤初发10例,膀胱部分切除术后(2~7年)复发4例。单发肿瘤6例,多发肿瘤8例,复发病例均为多发肿瘤。肿瘤数目共25个,其中直径<1cm者4个,1~2cm者11个,2~3cm者10个。肿瘤位于膀胱三角区8个,三角后区6个,颈部1个,左侧壁5个,右侧壁4个,顶部1个。均有无痛性肉眼血尿。所有病例均行B超、CT、膀胱镜及活检明确诊断。病理检查证实乳头状瘤2例,移行上皮癌12例。临床…  相似文献   

14.
膀胱鳞状细胞癌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鳞状细胞癌(简称膀胱鳞癌)临床上较为少见,该病的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预 后差.我院1980~1998年共收治膀胱鳞癌15例,占同期膀胱癌的3.25%,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4例,女1例,年龄40~77岁,平均55.6岁,60岁以上者8例,病程为2个月至2年 ,其中有9例在半年以内.15例中有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者9例,终末血尿4例,血尿伴膀胱 剌激症者7例.15例中伴发膀胱结石或过去曾做过膀胱切开取石术者5例.尿细胞学检查12例 ,4例阳性(33%),B超检查15例,均发现膀胱占位性病变,15例均行静脉肾盂造影,发现膀 胱充盈缺损者有7例,3例有一侧或双侧肾积水或显影不良.4例CT检查均证实膀胱占位,15 例行膀胱镜检均发现肿瘤,大小2.5~5cm,活检病理证实膀胱鳞癌者8例.本组15例中10例 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行膀胱全切,直肠膀胱术;2例行输尿管皮肤造瘘术;2例不能手术 ;5例术后行放疗.临床分期(Jewett分期):A期2例,B期6例,C期5例,D期2例;病理分级 :Ⅰ级4例,Ⅱ级8例,Ⅲ级3例;纯鳞癌12例,混合癌3例(鳞癌+腺癌).本组15例,除1例死 于手术并发症外,13例获随访,1例失访.术后1年存活6例(46%),3年存活5例(38%),5年存活2例(15%).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 1990~ 1997年应用双J硅胶支架管 (以下简称双J管 )对 10 0例患者行输尿管手术后内引流治疗 ,术后无一例出现漏尿、伤口感染和输尿管再狭窄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0例 ,男 70例 ,女 30例 ;年龄 15~70岁 ,平均 37 6岁。其中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46例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成形术 8例 ,输尿管膀胱吻合术 2 5例 (均为膀胱肿瘤 ) ,输尿管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 2 1例 (输尿管炎性狭窄 7例 ,输尿管瓣膜症 2例 ,输尿管息肉、肿瘤、憩室 10例 ,腔静脉后输尿管 2例 )。1 2 置管方法 :本组 10 0…  相似文献   

16.
李洪臣 《黑龙江医学》2004,28(7):564-564
我院自1996 - 0 7~2 0 0 3- 12间,采用丝裂霉素术中膀胱黏膜下浸润注射,以及术后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37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37例中,男2 5例,女12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 2 7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Ⅰ级10例,Ⅱ级19例,Ⅲ级8例。肿瘤单发2 5例,多发12例。瘤体最大直径0 4~4 5cm。所有病例均行开放手术,30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7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加输尿管膀胱移植术。1 2 方法术中将膀胱部分切除后,用30mL生理盐水加10mg丝裂霉素于整个膀胱黏膜下浸润注射,达到黏膜下浸润抗肿瘤…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 1996年 10月至 2000年 6月,采用经尿道电气化术 (TVBt)治疗膀胱肿瘤 3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本组 32例,其中男 27例,女 5例。年龄 48~ 76岁,平均 62岁。有无痛性肉眼血尿 29例,病程 3月— 2年;镜下血尿 1例;无症状体检发现 2例。肿瘤位于膀胱两侧壁、底体部、三角区、单发性肿瘤 30例。多发性 2例。肿瘤数目最多者为 6个。直径为 0. 2~ 3. 5cm。有蒂占 96%,无蒂占 4%。术前均经膀胱镜检及活检组织学确诊为移行上皮细胞癌,肿瘤分期: T128例, T24例。分级 G123例, G29例。   均采用硬膜…  相似文献   

18.
自 1995年 1月至 1998年 1月 ,作者所在医院共收治膀胱肿瘤 36 5例 ,其中经病理证实为非移行细胞恶性肿瘤16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探讨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4例、女 2例 ,男女之比为 7∶1;年龄 32~ 72岁 ,平均 5 7.2 5岁。病程 3天~ 2年。临床症状 :血尿 16例 ( 10 0 % ) ,膀胱刺激症状 9例 ( 5 6 .3% ) ,排尿困难 2例 ,粘液尿 1例。2 .术前检查与诊断 :均行膀胱镜及B超检查 ,发现右肾盂积水 1例 ,输尿管扩张 2例。肿瘤直径 0 .2~ 12cm ,平均 2 .5cm。肿瘤部位 :膀胱顶部 6例( 37.0 5 % ) ,底部 4例 ( 12 .5 % …  相似文献   

19.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王克孝 《安徽医学》1996,17(2):51-51
<正> 1989~1995年我院收治内翻性乳头状瘤5例,占同期膀胱肿瘤2.4%(5/208)。现报告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5例患者中4男,1女;年龄29~62岁。病程1月~1年,4例全程肉眼血尿,1例终末血尿伴排尿困难。膀胱镜检肿瘤均为单个,3例位于左侧壁,2例位于颈口。肿瘤均有蒂,粗而长,乳头短粗或呈分叶状肿块,瘤体最大3×3cm。最小1×2cm,3例术前诊断为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诊为移行上皮乳头状癌,另一例诊为粘膜慢性炎症。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左输尿管移植,余4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核合并膀胱癌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例泌尿系合并膀胱癌的临床资料。例1,男,60岁,肉眼血尿伴尿痛,有结核病史。入院后IVP示输尿管膀胱入口处轻度狭窄,膀胱镜检示膀胱内乳头状肿物,行全膀胱切除术。例2,男,56岁,肉眼血尿伴膀胱刺激症,膀胱镜示多发肿瘤,行全膀胱切除术。结果:例1患者病理示膀胱移行细胞癌Ⅱ级,左输尿管末端结核。随访1.5年未见肿瘤转移。例2患者病理示膀胱移行细胞癌Ⅲ级,膀胱结核。术后1年死于肿瘤远处转移。结论:泌尿系结核合并膀胱癌临床上极少见,要重视临床症状,诊断依赖病理学检查,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处理肿瘤同时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