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研究疏肝健脾方益胃汤对情志干预大鼠胃溃疡愈合的作用。方法:以乙酸烧灼法建立胃溃疡模型,观察溃疡指数(UI)、一氧化氮(NO)及前列腺素E2(PGE2)的变化,探讨益胃汤对情志干预胃溃疡的作用机制。结果:与溃疡模型组相比,情志刺激对胃溃疡的愈合有明显影响(P〈0.05);与情志溃疡组相比,益胃汤能显著降低UI、升高NO及PGE2水平,改善胃组织溃疡病变(P〈0.05);大剂量益胃汤对UI及NO的作用优于中、小剂量组(P〈0.05),与雷尼替丁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胃汤对情志干预胃溃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O、前列腺素合成及促进胃粘膜细胞的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2.
张氏益胃汤对乙酸性胃溃疡大鼠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张氏益胃汤对胃溃疡大鼠生长因子VEGF、bFGF、EGF及TGF-a表达的影响,探讨张氏益胃汤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溃疡模型组、中药小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西药治疗组共5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Okbae乙酸涂抹法复制实验性胃溃疡模型,中药治疗组给予张氏益胃汤灌胃,西药治疗组给予雷尼替丁灌胃,共14d;实验后ELISA检测各组血清VEGF和bFGF以及免疫组化检测胃黏膜组织EGF和TGF-a含量的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均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大鼠胃溃疡血清VEGF、bFGF和胃组织EGF、TGF-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张氏益胃汤通过促进细胞生长因子VEGF、bFGF、EGF、TGF-a的表达,从而发挥抗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药对乙酸致胃溃疡大鼠胃组织及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胃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探讨活血化瘀药促进胃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采用实验性乙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活血化瘀组、雷尼替丁组,连续给药治疗14天,采用R IA法测定血清及胃组织中EGF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组织中EGFR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雷尼替丁组、活血化瘀组胃组织EGF含量明显增高(P〈0.01),血清EGF含量明显增高(P〈0.05),雷尼替丁组、活血化瘀组EGFR的面积百分比明显增高(P〈0.05),活血化瘀组EGFR的积分光密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活血化瘀药能增高胃组织和血清中的EGF及EGFR的表达,其EGF通过与其受体EGFR结合而起到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降压素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影响及与表皮生长因子的关系。方法采用脑室微量注射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观察神经降压素对应激性胃溃疡的影响和胃粘膜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在大鼠应激性胃溃疡产生时,血浆表皮生长因子含量显著增高(P<0.01);侧脑室注射神经降压素,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产生明显减轻(P<0.01),同时血浆及胃粘膜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神经降压素具有保护胃粘膜细胞的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与表皮生长因子含量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5.
芪丹通脉片预防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大鼠慢性心肌缺血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研究芪丹通脉片(QDTMT)对大鼠慢性心肌缺务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为研究对象,比较观察QDTMT长期小剂量组药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心肌缺血保护作用,通过检测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结果:未注射ISO组未见VEGF,bFGF表达,而在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各组VEGF,bFGF表达均增加,给药组VEGF,bFGF表达量高于未给药组。结论:QDTMT能够预防慢性心肌缺血,促进VEGF,bFGF表达。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肌醇硫酸酯铝对大鼠乙酸烧灼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机制,采用乙酸建立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将19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肌醇硫酸酯铝高、中、低剂量组、达喜组和奥美拉唑组。各组于给药后的第3、8天分别处死16只大鼠,其中8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8只测定胃溃疡指数、一氧化氮(N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肌醇硫酸酯铝会增加EGF、EGFR、bFGF、TGFβ、VEGF的表达,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肌醇硫酸酯铝可以预防穿孔的发生,降低胃溃疡指数,提高溃疡抑制率,同时可降低MDA含量、提高组织中的SOD活性及NO含量(P<0.05)。研究结果表明:肌醇硫酸酯铝治疗胃溃疡的机制可能与促进EGF、EGFR、bFGF、TGFβ、VEGF的表达,降低MDA含量,提高组织中的SOD活性及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明蜜炙远志降低胃粘膜损伤的生物学机理,拟从分子水平揭示中药炮制降低胃肠毒性的科学内涵。方法:采用RT-PCR法考察大鼠胃粘膜转化生长因子α(α-TGF)、肠三叶因子(ITF)表达水平。结果:蜜远志能显著增强大鼠胃粘膜ITF的表达(P〈0.05),并能上调胃粘膜α-TGF基因表达,生远志对其无显著影响。结论:蜜炙远志降低粘膜损伤的机理可能与增强胃粘膜肠ITF、α-TCF的表达,增强对胃粘膜的保护和损伤修复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穴和腧穴配伍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胃黏膜组织形态表现及胃黏膜组织中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的干预效应,阐明单穴和腧穴配伍的效应以及针灸治疗大鼠胃溃疡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电针对大鼠胃粘膜胃泌素和EGFR表达及AgNOR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胃粘膜细胞受体表达及核增殖的影响。探讨针灸作用机制。方法 75只SD大鼠随机分段分为5线,在清醒状态下针刺实验,SABC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胃粘膜细胞胃泌素(Gas)、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程度,AgNOR特染观察胃腺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电针足三里穴胃粘膜EGFR阳性表达率73.3%,Gas表达率66.7%;电针三阴交对EGFR表达远景as表达率为46.7%;联合穴位组Gas,EGFR表达均达60.0%,AgNOR特染各组核内嗜银颗粒无明显差异。结论 电针足三里可提高胃粘膜细胞Gas和EGFR表达率。改变细胞分子结构。影响细胞功能,电针对胃粘膜细胞核增殖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理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重刺激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在造模成功后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理胃汤高剂量组、理胃汤中剂量组、理胃汤低剂量组、维酶素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健康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予生理盐水20 ml/kg,理胃汤各剂量组分别按8,4,2 g/kg剂量灌胃给药,维酶素组予维酶素0.002/kg灌胃.用药12周后,观察大鼠胃黏膜萎缩情况,并以免疫组化法观察胃黏膜上皮细胞中EGFR的表达.[结果]电镜显示理胃汤高、中、低剂量组胃黏膜病理变化比模型组明显减轻.理胃汤高、中、低剂量组上皮细胞中EGFR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理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有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胃黏膜EGFR的过度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洛赛克抗胃溃疡的分子机理。方法:复制和幽门结扎胃溃疡大鼠模型,2mg/kg洛赛克连续给药5天,分别测溃疡指数、胃黏膜活性和胃液胃酸、CGRP含量、EGF分布和EGFR表达。结果:洛赛克可显著减小盐酸-乙醇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P〈0.01),而对胃黏膜GSH含量和GSH-PX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洛赛克可显著减小幽门结扎胃溃疡大鼠溃疡指数(P〈0.01),抑制胃液量、游离酸、总酸度和总酸排出量的异常增加(P〈0.01),增加胃黏膜CGRP含量和EGF分布(P〈0.010),而对EGFR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洛赛克抗盐酸-乙醇胃溃疡机制可能与GSH和GSH-PX介导的自基清除无关;抗幽门结扎胃溃疡机制可能与其强大的抑制胃酸胃液分泌、增加胃黏膜CGRP含量和EGF分布有关,而可能与胃黏膜EGFR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清肠败毒饮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复制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分别给予清肠败毒饮和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14d后处死.观察结肠黏膜形态学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结肠黏膜组织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清肠败毒饮可显著改善实验性UC大鼠结肠黏膜病变,降低NF-κB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肠败毒饮能减轻实验性UC大鼠结肠黏膜损伤,促进炎症吸收和组织修复,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与降低NF-κB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Jinguo Weikang Capsule (金果暖康胶囊, JWC) on the gene expression of H-ras,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P53 and C-myc of the gastric mucosa in rats with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JWC on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 Methods: A rat model with paratypical proliferation of the gastric epithelium mucosa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60Co irradiation.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normal group, model group, high-, medium-, low-dose JWC treatment groups, and the vitacoenzyme control group, and were treated for 30 days. The expression of H-ras, EGFR, P53 and C-myc genes of the gastric mucosa was detected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s. Results: The expression and over-expression rates of H-ras, EGFR, P53 and C-myc gene in the high- and medium-dose JWC treatment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a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model group. Conclusion: JWC can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the H-ras, EGFR, P53 and C-myc genes expression of the gastric mucosa in rats, which may be one of mechanisms involved in suppressing or reversing gastric carcinogenesis.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胃愈疡颗粒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胃组织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胃愈疡颗粒的疗效机制。方法以Okeba改良法复制实验性胃溃疡大鼠模型,采用RT-PCR、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胃组织bFGF-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7d模型组大鼠胃溃疡组织bFGF-mRNA及蛋白表达增高,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差异明显(P<0.01);健胃愈疡组、法莫替丁组较模型组表达明显增高(P<0.01),健胃愈疡组与其它各组差异明显(P<0.01)。第14 d模型组、健胃愈疡组、法莫替丁组bFGF表达继续增加,健胃愈疡组表达最强,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结论健胃愈疡颗粒可促进bFG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减少溃疡复发的分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缺血心肌bFGF、Ang-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心肌局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紧张素1(Ang-1)的表达,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心肌缺血大鼠缺血心肌bFGF、Ang-1的影响。结果血府逐瘀汤组bFGF、Ang-1蛋白表达均有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够促进心肌缺血大鼠缺血心肌bFGF、Ang-1的表达,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解毒化浊和胃方阻断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PLGC)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15只,模型对照组15只,中药组15只,西药组15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以甲基亚硝基胍造模,模型对照组给予双蒸水灌胃,中药组给予解毒化浊和胃方灌胃,西药组给予叶酸灌胃。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分子杂交标记的方法测EGFR蛋白翻译和mRNA转录水平以及病变黏膜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H-ras癌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对照组眦组织EGFR蛋白翻译和mRNA转录均有表达.表达随病变的进展而递增;中药组EGFR蛋白及mR- NA的表达下调,PCNA指数、H-ras癌基因蛋白阳性指数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化浊和胃方对大鼠PLGC细胞的增殖有良好的阻断作用,该作用可能与下调PLGC组织EGFR蛋白及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EGFR在胃粘膜活检组织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iVision 二步法检测胃镜活检组织,包括10例正常胃粘膜上皮、16例胃上皮瘤样病变、19例胃上皮内瘤、47例胃腺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意义。结果:在正常胃粘膜上皮、上皮瘤样病变、腺瘤及腺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6±2.21%、10.25±3.59%、36.37±4.80%、70.47±7.78%,在胃上皮内瘤及腺癌组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上皮及上皮瘤样病变组( P<0.05,P<0.01),腺癌组显著高于上皮内瘤组(P<0.05)。 EGFR的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结论:EGFR的表达增强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EGFR的检测有助于胃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通过观察桃红四物汤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bFGF表达和股骨头局部徽血管密度的影响,进一步阐明活血化瘀法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理.对模型兔采用放射免疫检测血浆bFGF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股骨头局部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血浆bFGF含量明显高于激素对照组.第4用更明显(P<0.01);中药治疗组股骨头局部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激素时照组(P<0.01).说明桃红四物汤能促进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兔体内bFGF的表达.同时促进股骨头局部饭血管的生长.改善股骨头局部血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