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月板切除术后膝关节晚期退行性变戴力扬张文林周志华徐印坎对于半月板切除术后膝关节晚期退行性改变及其影响因素尚存在不少争论,有关长期临床随访也不多见.我们对45例行半月板全切除术后时间在10年以上的患者作了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  相似文献   

2.
膝半月板全切除对膝关节生物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了16只犬左后肢内侧半月板全切除后3个月时,生物力学实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和压缩试验结果。在冲击实验和压缩实验中,切除组的冲击韧性和破坏应力明显小于正常组(p<0.05)。说明半月板全切除后导致了膝关节的不稳定和载荷传导的紊乱,提示临床上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应以保留半月极为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退行性膝骨关节病半月板改变的CT表现.方法 随机抽取2003-2005年间有症状的151例患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者的膝关节薄层CT扫描片,对半月板损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表现:半月板轮廓异常或边缘毛糙16例(10.5%),半月板局限性低密度区107例(70.8%),半月板内裂隙征9例(5.9%),半月板"真空征"19例(12.5%).结论 CT薄层扫描有利于判定退行性膝关节病半月板损伤程度,便于指导临床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颈椎受力改变与颈椎退行性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颈椎受力改变与颈椎退行性改变间的因果关系,旨在进一步提高对颈椎退行性改变的认识。方法:对248例颈椎退行性改变的CT检查,X线正、侧、双斜位及部分过屈、过伸位片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颈椎受力改变与颈椎退行性改变有密切关系,C4-5、C5-6受力最大,发生在C4-6的颈椎退行性改变最多。结论:椎间盘是人体中最早发生退行性改变的组织,颈椎椎间盘变性引起的颈椎受力改变,可导致颈椎退行性改变的一系列病理改变,而这一系列改变又引起颈椎受力进一步改变,二者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经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3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半月板成形术组(32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9例,摔伤8例,高处坠落伤5例;非手术组(33例):男性20例,女性13例;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8例,摔伤10例,高处坠落伤5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组(38例):男性22例,女性16例;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3例,摔伤9例,高处坠落伤6例。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2年后的膝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以及膝关节功能。结果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组、半月板成形术组优良率均高于非手术组,且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组高于半月板成形术组(P<0.05)。3组治疗6个月、2年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半月板成形术组、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组治疗6个月、2年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非手术组,且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组高于半月板成形术组(P<0.05)。3组患者治疗6个月、2年后VAS评分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半月板成形术组、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组治疗6个月、2年后VAS评分均低于非手术组,且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组低于半月板成形术组(P<0.05)。结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经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减轻机体疼痛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作者回顾了40例51个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APM)的MR表现。男30例,女10例,平均年龄40岁,内侧APM34个(67%),外侧APM17个(33%),内、外侧APM11个(28%)。标准的膝关节成象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修复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疾患,尤以运动员为高发[1]。它严重影响患者特别是运动员的生理机能,长期以来一直是运动医学界及骨科界极为重视而又未很好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损伤半月板的修复及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内侧副韧带切断合并半月板部分切除对大鼠膝关节软骨、滑膜和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行内侧副韧带切断和内侧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分别在术后第1、2、3、4和5周各处死4只大鼠并取材;另备4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织学观察其关节软骨和滑膜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结果: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切断和部分半月板切除后,大鼠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表达显著增高,TNF-α在术后第1周时、IL-1β在术后第2周时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第5周时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水平。术后第1周,关节软骨丢失,软骨层变薄;软骨细胞减少,排列层次紊乱,有簇聚现象;蛋白多糖分泌减少,表面的软骨组织甲苯胺蓝染色失染。第2周,软骨继续退变,表面软骨纤维化,软骨下骨硬化,部分侵入软骨层,蛋白多糖进一步丢失,甲苯胺蓝染色失染严重。从第3周开始,正常的软骨细胞基本消失,呈纤维样变,软骨下骨硬化;髓腔融合、开放、纤维化,呈现晚期骨性关节炎的改变。滑膜细胞从术后第1周开始增生,炎细胞浸润;第2周滑膜炎症加重,并有血管增生;第3周滑膜已出现明显的纤维化改变。结论:内侧副韧带切断伴内侧半月板部分切除后,大鼠膝关节呈现骨性关节炎的改变,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表达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病理结果为参照标准,研究术前MRI评价过的肾肿瘤病人术中超声(US)对决定采取何种肾切除方式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学院批准了此项研究的方法,并获得病  相似文献   

10.
<正> 长期以来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滑膜层衬覆于关节腔内除关节软骨,半月板的所有结构,半月板表面无滑膜被覆,半月板表面有无滑膜,对于探讨半月板少血管区和无血管区的损伤愈合有重要关系,而  相似文献   

11.
关节镜下缝合修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230例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手术方法和操作技巧。方法 总结230例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的操作经验,介绍术前半月板操作部位的定位:关节屈曲活动时,可以触及关节间隙部损伤半月板突起或凹陷,该部深压时,可激惹疼痛(疼痛再现);术中半月板损伤的定位:滑膜增生,半月板表面粗糙,股骨髁关节面局限性软骨破坏,半月板活动度增加。结果 所有病人均在关节镜下顺利完成缝合修复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0分钟。结论 关节镜下半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总结关节镜下可吸收半月板箭修复损伤半月板的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对象与方法:采用镜下可吸收半月板箭复位固定法,对106例患者的108个损伤半月板进行修复。通过症状、体征、Tegner和Lysholm评分对半月板缝合修复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了观察,对术后有明显症状、体征的患者进行了关节镜探查。结果:术后随访106例、1~9·5年(平均26±12·3个月)。Tegner评分术后(7·65±2·54)较术前(3·55±1·59)有显著性差异(P<0·001)。Lysholm评分术后(88·55±25·64)较术前(35·46±14·62)有显著性差异(P<0·001)。疗效优61只半月板,占56·5%;良35只半月板,占32·4%;可8只半月板,占7·4%;差4只半月板,占3·7%。总优良率为88·9%。对术后有症状和体征的14例患者进行关节镜再探查,发现4例未愈合,5例部分愈合。术后并发症包括半月板箭固定处的后关节囊刺痛5例。无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106例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72%。结论:关节镜下可吸收半月板箭修复半月板损伤手术成功率较高,术中和术后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3.
夏磊 《人民军医》2015,(3):312-313
盘状半月板又称盘状软骨,是指半月板形态异常,较正常半月板大而厚,尤其是在体部呈盘状,故而得名。其发生率为3%~5%,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2013年6—12月,我院采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联合成型术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盘状半月板40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40例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17~45岁,平均30岁。其中左侧18例,右侧22例;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半月板和异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后,移植物在关节内的转归和移植物对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方法:切除30只成年新西兰白兔的内侧半月板造成内侧半月板缺失的模型,并将新西兰兔分为A组和B组.A组进行同种异体内侧半月板移植.B组从猪半月板取小块半月板组织,修剪成同兔内侧半月板形态和尺寸相同的异种异体半月板植入物,进行兔内侧半月板的异种异体移植.在术后第6周、第12周、第24周时宰杀动物,观察移植半月板、内侧胫骨平台软骨、股骨内髁负重区软骨和股骨滑车软骨的大体形态学改变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后,半月板在关节内的形态良好,与关节囊周围愈合良好,移植24周后,可见关节软骨损伤不明显.异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后短期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情况良好,24周后移植物部分被吸收,关节软骨也出现退变和损伤.结论:用猪的半月板组织塑形后移植替代兔内侧半月板组织,术后24周移植物被溶解吸收,并开始出现关节软骨退变.同种异体内侧半月板移植后,半月板的结构和功能重建良好,而且对关节软骨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目的评估膝关节损伤后保守治疗1年,半月板的MRI信号改变、预后因素以及与临床结果的关系。方法101例(男59例;平均年龄40岁)保守治疗病人在外伤5周内均进行了MRI检查  相似文献   

16.
李健  彭剑  胡伟文 《临床军医杂志》2015,43(1):23-26,33
目的探讨应用膝关节旋转半月板解剖型和固定半月板解剖型假体治疗膝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2013年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膝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132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分别将旋转膝关节假体和固定膝关节假体进行人工植入固定,采用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的评分系统(KSS)对患膝在术后当日与术后3个月进行膝关节评分和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显效率分别为93.9%和8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髌骨不稳、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当天的膝关节评分和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时评分都明显上升,同时评分在组内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膝退行性骨关节炎有较好的预后,而旋转假体的应用能更加有效改善患膝屈伸活动和功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兔膝关节半月板滑膜被覆的实验性研究——光镜观察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实验形态学研究方法,对兔半月板的组织学切片作一般染色和特殊染色,在不同切面上均观察到半月板表面有一层明显的滑膜被覆,特殊染色法证实为与胶原纤维同一染色特性的滑膜组织,而且这层滑膜是关节囊滑膜的延续。  相似文献   

18.
兔膝关节半月板滑膜被覆的实验性研究—电镜观察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兔膝关节半月板电镜观察发现,关节囊的滑膜层折转被覆到半月板表面,其间有滑膜细胞。  相似文献   

19.
膝关节半月板MRI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MRI信号改变的病理组织学基础。方法搜集因各种原因作膝关节以上离断的12个肢体,以及完整摘除的1个半月板,共计25个半月板。对这些半月板作MR成像与病理组织切片对照。结果25个半月板中,MRI呈均匀低信号13个,有不达关节面的球形、片状、条状高信号10个,有2个半月板呈现达关节面的高信号。病理组织学见MR呈均匀低信号的13个半月板中有10个为正常纤维软骨组织,2个可见钙化,1个有纤维脂肪变性;10个不达关节面的高信号的半月板中,病理组织学上有7个可见程度不同的脂肪细胞浸润、纤维素样变性、厚壁血管增生及脂肪细胞融合成团等退行性改变,1个为正常,2个有软骨基质水肿;2个MRI信号显示撕裂的半月板除大体标本可见裂口外,病理组织学上可见纤维脂肪组织取代了纤维软骨,并有玻璃样变和瘢痕形成。结论半月板内MRI信号改变与病理组织学改变基本一致。但MR信号正常时也可以存在半月板钙化。不达关节面的半月板高信号形成原因很多,软骨基质水肿也可能是其形成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损伤半月板的一氧化氮改变湖南省体育专科医院(长沙410005)刘伟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运动医学科朱洁,王嘉芙为探讨一氧化氮(NO)对损伤后的半月板进一步变性的影响,为研究一氧化氮对损伤半月板的不良作用提供依据,收集了半月板损伤患者(年龄12-35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