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洪亮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1341-1342
目的:探讨儿童末梢血血铅水平与铜、锌、钙、镁、铁含量水平的相关性,以及儿童铅中毒率与儿童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钨舟法检测儿童末梢血血铅含量,采用火焰吸收光度法检测血铜、锌、钙、镁、铁水平。结果:5 262例体检儿童中,血铅≥100μg/L者471例,铅中毒发生率为8.95%(471/5 262),以轻中度铅中毒为主。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铅中毒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童铅中毒发生率高于女童,以~6岁组儿童铅中毒发生率最高,1~6岁组呈上升趋势,6~12岁组呈下降趋势。铅中毒组与非铅中毒组儿童血锌、铁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铅中毒组明显低于非铅中毒组。而铅中毒组与非铅中毒组儿童血钙、镁、铜水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儿童铅中毒可导致血中锌、铁等微量元素水平降低,而铜、钙、镁水平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2435名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丽水市区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情况,以便采取干预措施。方法:用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对丽水市区2435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血铅测定。结果:丽水市区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为62.895=37.30μg/L,铅中毒(血铅值≥100μg/L)检出率为13.8%,男女童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年龄组儿童血铅水平、铅中毒检出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丽水市区学龄前儿童铅中毒流行状况不容忽视,应对重点人群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同时应引起儿童家长乃至全体市民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桂林市区6582例门诊儿童血铅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卫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2):1718-1719
目的:了解桂林市区儿童血铅水平、铅中毒发生率等各项指标,为政府优化环境,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门诊就诊儿童6582例,年龄为3个月~14岁,用阳极溶出分析法测定血铅值。结果:门诊儿童血铅均值为(72.74±48.53)μg/L,铅中毒检出率为17.73%,随着年龄的增加血铅均值及铅中毒检出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男童血铅均值及铅中毒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结论:桂林市区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情况较接近我国大中城市水平,与年龄和性别相关,应重视儿童铅中毒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8):I0001-I0001
1诊断与分级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要依据儿童静脉血铅水平进行诊断。高铅血症:连续2次静脉血铅水平为100—199mg/L;铅中毒:连续2次静脉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200mg/L;并依据血铅水平分为轻、中、重度铅中毒。轻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200—249mg/L;中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250-449mg/L;重度铅中毒: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450mg/L。儿童铅中毒可伴有某些非特异的临床症状,如腹隐痛、便秘、贫血、多动、易冲动等;血铅等于或高于700mg/L时,可伴有昏迷、惊厥等铅中毒脑病表现。  相似文献   

5.
九江市0~7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九江市0~7岁儿童血铅水平、铅中毒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门诊3000名0~7岁儿童的手指血,使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采用钨舟(电热)原子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铅,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3000名0~7岁儿童中,血铅水平3.360μmol/L,铅中毒儿童547名,铅中毒率为18.2%。②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铅中毒率明显增高。③造成本市儿童中毒的主要因素有居住的环境(住房靠近交通干道或冶炼厂,住房新近装修)、儿童被动吸烟、不良习惯(咬铅笔或指甲)、吃含铅食品等。④铅中毒儿童的锌、铁、钙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目前九江市0~7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儿童铅中毒的检出率较高,对易造成中毒的危险因素的预防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罗立方  莫蛮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3553-3554
目的:调查汕尾城区0~7岁儿童血铅水平,分析铅中毒的危险因素,为防治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汕尾城区1200名儿童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儿童血铅值进行血铅水平测定,并进行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以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血铅水平位于12~164μg/L之间,血铅平均值为(79.75±13.15)μg/L。铅中毒检出人数为68人,占被调查儿童总数的5.67%。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房间内墙皮脱落、住所靠近车流量大的主干道、父亲从事铅相关职业是铅中毒相关危险因素前3位。而玩具常清洗、服用钙锌铁剂为儿童铅中毒的保护因素。结论:汕尾市儿童铅中毒水平为5.67%,低于全国10.45%的平均水平;居住环境、饮食习惯、个人卫生为儿童铅中毒的危险因素,为铅中毒防治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罗立方  莫蛮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3):4734-4735
目的:调查汕尾城区0~7岁儿童血铅水平,分析铅中毒的风险因素,为防治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汕尾城区1200例儿童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儿童血铅值进行血铅水平测定,并进行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以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血铅水平位于12μg/L~164μg/L之间,血铅平均值为(79.75±13.15)μg/L。铅中毒检出者为68例,占被调查儿童总数的5.67%。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房间内墙皮脱落、住所靠近车流量大的主干道、父亲从事铅相关职业是铅中毒相关危险因素前3位。而玩具常清洗、服用钙锌铁剂为儿童铅中毒的保护因素。结论:汕尾市儿童铅中毒水平为5.67%,低于全国10.45%的平均水平;居住环境、饮食习惯、个人卫生为儿童铅中毒的危险因素,为铅中毒防治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铅中毒儿童各年龄期血锌、钙、铁水平,为防治铅中毒、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随机选择儿保门诊儿童铅中毒组140例,非铅中毒组140例,分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三个年龄期进行分析。血铅、锌、钙、铁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 铅中毒组儿童各年龄期血铅水平无明显差异,其均值均在轻度铅中毒范围。铅中毒组儿童各年龄期血锌、钙水平明显降低,血锌、钙缺乏检出率明显升高。铅中毒组幼儿期儿童血铁水平明显降低,学龄前期、学龄期儿童血铁水平无明显降低。结论 防治儿童铅中毒应加强锌、钙营养,幼儿应适当加强铁营养。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描述2007-2011年我国儿童整体血铅水平、铅中毒率及分布特征。方法 本研究通过计算机检索2007-2012年公开发表的关于儿童血铅水平和(或)铅中毒率研究的论文,依照时间挑选出2007-2011年的文献按年份分类整理。对27省(市)88万多人做了调查研究。结果 2007-2011年我国儿童血铅水平(μg/L)分别是:68.62、59.13、53.36、66.56和46.56,平均血铅水平58.88 μg/L;而相应的儿童铅中毒率(%)分别是:19.56、11.56、12.67、10.41和7.27,平均铅中毒率是12.29%。结果说明,2007-2011年我国0~5岁儿童的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尽管6岁组与5岁组相比,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其他年龄组;同样,除2010年的儿童血铅水平比2008和2009年有所增加外,2007-2011年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率随着年份的增加呈降低趋势。此外,经Meta分析发现,2007-2011年儿童铅中毒率和血铅水平也呈现明显的性别分布特征和地区分布特征。结论 2007-2011年我国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率仍然较高,预防儿童铅中毒仍然是我国今后应当重视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谭艳红 《现代医院》2006,6(8):152-153
目的调查广州芳村地区0~7岁儿童血铅水平,分析铅中毒的风险因素,为防治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芳村地区800名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测定,并进行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以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血铅水平位于10~190μg/L之间,血铅平均值为(88.23±11.21)μg/L。铅中毒检出者为82人,占被调查儿童总数的10.2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房间内墙皮脱落、住所靠近车流量大的主干道、父亲从事铅相关职业、吃饭前不洗手、男童、常吃罐头食品、常吃松花蛋食品是儿童铅中毒的危险因素。而玩具常清洗、服用钙锌铁剂为儿童铅中毒的保护因素。结论居住环境、饮食习惯、个人卫生为儿童铅中毒的危险因素,为铅中毒防治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儿童血铅水平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方法: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抽动障碍儿童与对照组儿童不同的血铅水平及铅中毒发生率。结果:ADHD儿童及抽动障碍儿童较对照组儿童有较高的血铅水平及铅中毒发生率。结论:诊治儿童的行为问题应注意防治铅中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009—2012年郑州市儿童血铅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铅中毒防治实施及儿童血铅水平监测、筛查、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利用国家儿童铅中毒防治项目制定的统一调查问卷,调查了5975例患儿,由家长在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指导下填写,经统计学分析儿童血铅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铅中毒原因。结果郑州市儿童的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率仍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结论郑州市儿童血铅总体异常率为7.2%,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男童血铅异常率高于女童,4~5岁组和6~岁组年龄段儿童血铅异常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3.
刘冬冬  王华  刘功姝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538-1539
目的:分析2008~2010年天津市儿童的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状况。方法: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检测18 869例儿童血铅水平,并对各年龄段、不同性别儿童的血铅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 869例儿童血铅均值为(63.82±25.52)μg/L,血铅中毒比例为8.0%(1 511例),其中男、女童铅中毒比例分别为8.9%和6.8%,男童铅中毒比例与女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78,P<0.001)。无论男童还是女童,随着年龄的增加,铅中毒的流行率均有增加的趋势(男童:χ2=156.131,P<0.001;女童:χ2=50.775,P<0.001)。结论:儿童铅中毒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童铅中毒检出率较女童高,应开展环境干预和健康教育防治儿童铅中毒。  相似文献   

14.
长沙市区0~6岁儿童铅中毒与家庭环境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长沙市0~6岁儿童血铅水平、铅中毒现况以及铅中毒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整群分层随机抽样调查2个行政城区0~6岁儿童1172例,男672例,女500例。采用BH2100微量血测铅仪测定末梢血中血铅水平。采用“中国部分城市儿童铅中毒防治项目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血铅水平为(59.17±30.08)μg/L;男、女性儿童分别为(59.49±30.93)μg/L和(58.75±28.92)μg/L。铅中毒(血铅≥100μg/L)87例,检出率7.4%,男童8.2%,女童6.4%。5岁、6岁组儿童铅中毒检出率分别为14.0%、17.2%,差异非常显著(P<0.01)。父亲文化程度为“高中”,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小学”者儿童铅中毒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0.5%、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亲“与铅有关职业”者,儿童铅中毒检出率均高于“与铅无关职业”者,分别为9.0%、11.6%。家庭住所距车流量大的主干道距离不同,儿童铅中毒的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儿童随着年龄增长铅中毒检出率增加。采用科学的喂养育儿方式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儿童铅中毒。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6062例体检儿童血铅水平与钙、铁、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  李启亮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3):4721-4722
目的:探讨儿童末梢血铅水平与钙、铁、锌的关系。方法:采用钨舟法和火焰法检测儿童血铅和钙、铁、锌水平。结果:6062例体检儿童中,铅中毒发生率为7.29%,以轻中度铅中毒为主。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季节铅中毒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6岁组铅中毒发生率最高。非铅中毒组与铅中毒组儿童铁、锌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铅中毒可导致血锌、铁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市儿童血铅水平分布状况,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儿童10012例,年龄0~10岁,采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血铅值。结果儿童血铅均值为49.47μg/L,铅中毒检出率为3.96%。在0~5岁期间,随着年龄增加血铅均值及铅中毒检出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并在学龄前期达到高峰;之后的学龄期儿童血铅均值不再增高,而铅中毒率也呈现下降的趋势。男童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女童。结论广州市儿童铅中毒率接近国内其他城市平均水平,但在学龄前血铅水平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铅污染对儿童身体健康危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慈溪市3岁以下儿童血铅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3岁以下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状态。方法:对前来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1921例3岁以下儿童进行血铅检测,并将儿童分为0岁~,1岁~,2岁~,3个年龄组,数据采用χ2检验。结果:3岁以下儿童平均血铅水平为(50.62±30.59)μg/L,血铅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检出高铅血症115例,检出率为5.99%,男童的血铅水平及高铅血症检出率均较女童高。结论:在接受血铅水平检测的3岁以下儿童中血铅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童较女童更易患铅中毒。要注意控制儿童接触铅的途径,加强宣教,定期开展铅中毒筛查,早期发现铅中毒,早期干预铅中毒。  相似文献   

18.
轻、中度铅中毒儿童外周血象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儿童铅中毒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于2003年检测了2682名儿童的血铅水平(BPb)及外周血象,观察轻、中度铅中毒时儿童外周血象的变化,探讨铅对儿童血液系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薛世萍  任为  黄彩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5066-5068
目的:了解兰州市3~6岁学龄前儿童的血中铅、钙、镁、锌、铜、铁6种矿物元素的水平,为预防儿童矿物元素缺乏和铅中毒、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兰州市城区随机选择4所幼儿园共388名儿童,采指尖血80μl,测钙、镁、锌、铜、铁、铅浓度。结果:男孩的血铅、铜、铁均高于女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锌缺乏率最高,为38.92%。总的铅中毒率为12.63%,但3岁组最高,达到28.57%。铅中毒儿童的钙、镁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州市3~6岁儿童微量元素缺乏以缺锌为主,铅中毒率较高。儿童缺钙易导致铅中毒,反之,血铅水平较高也影响钙的吸收。防止儿童缺钙是预防儿童铅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大连市城区小学生血铅水平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铅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铅中毒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为了解大连市区小学生的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流行率,为儿童铅中毒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4年9月~10月间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大连市甘井子区、西岗区各3所学校共1010名3-5年级小学生的血铅水平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