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1b)与脂质代谢和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异常间的关系。方法:7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U)组、微量白蛋白尿(MAU)组和临床蛋白尿(CAU)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检测各组对象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与血脂指标。结果:T2DM组FBG、G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NC组(P〈0.05)。CAU组、MAU组与NAU组比较,结果显示FBG、GHbA1c、TG、TC、LDL-C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HDL-C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糖控制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及高脂血症与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关系密切,各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DN)是由糖代谢异常为主要原因所致的微血管病变引发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脂及胰岛素抵抗、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等相关指标的检测,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对上述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24h尿白蛋白(UAER)的排泄率,三酰甘油(TC)、胆固醇(TG)影响。方法将确诊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56例随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2组均与降糖、降压、降血脂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24h尿白蛋白、三酰甘油(TC)、胆固醇(TG)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脂、减少尿蛋白的排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罗格列酮治疗组(40例),另选36名单纯糖尿病患者作对照,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结果罗格列酮组UAER,Hcy及HOMA-IR、TC、HDL-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或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结果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 RGZ可改善IR,调节血脂,同时可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清抵抗素水平间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90例研究对象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留取24h尿液采用散色比浊法测定尿蛋白,并计算UAER。其中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30例,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结果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P〈0.05);且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抵抗素与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及其微量白蛋白尿的形成可能与抵抗素相关。  相似文献   

6.
胰激肽释放酶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胰激肽释放酶(TPK)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州例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激肽释放酶治疗(PKG)组和常规治疗(RTG)组,治疗前后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PKG组UAER及ET-1均显著降低(P<0.01),NO明显升高(P〈0.01),并且脂质代谢紊乱亦有改善;RTG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胰激肽释放酶能减少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吊白蛋白的排泄,其机制可能与其能拈抗ET-1,升高NO水平,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氯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89例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及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单用氯沙坦组(对照组)和氯沙坦联用辛伐他汀组(观察组),观察治疗前后2个月两组患者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明显下降,观察组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TC、血TG、血清LDL和血清C反应蛋白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沙坦与辛伐他汀联用治疗早期DN可明显降低UAER,还具有一定的调脂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钮丽萍 《安徽医药》2014,(12):2279-2282
目的:探讨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120例诊断患者依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 NAU)组、微量白蛋白尿( MAU)组和临床蛋白尿( CAU)组,依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A、B、C三组,另外选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NC)。检测各种生化指标:空腹血糖( FBG)、胆固醇( TCH)、甘油三酯(TG)、血清素氮(BUN)、血清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 T2DM组和NC组相比,FBG、TG、TC、LDL-C、HbA1C水平高于NC组(P<0.01),HDL-C低于对照组(P<0.05);CAU组、MAU组的FBG、TG、TC、LDL-C、HbA1C指标要明显的高于NAU组(P<0.05);CAU的FBG、TG、TC、LDL-C、HbA1C明显大于MAU组(P<0.01),CAU 组的HDL要低于MAU 组和NUA组(P<0.05),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FPG、HbA1C、TCH、TG、UAE和N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与NC组相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2DM患者各组之间FPG、HbA1C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间的TCH、TG、BUN、Cr相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有关,而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灵敏指标,联合检测 HbA1 C、mAlb以及各项血脂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康剑云  刘宝生 《中国药师》2011,14(5):695-697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对早期耱尿病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良好控制血压、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安慰剂(谷维素),治疗组加用盐酸吡格列酮15mg,po,qd,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NS)、hs—CRP、PAI-1、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盐酸吡格列酮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FBG、HbA1c、TC、TG,hs—CRP、PAI-1、UAER、F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还可以降低尿微量白蛋白、hs—CRP、PAI—1水平,对延缓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有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效果并研究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将61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片,疗程均为6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Ⅳ型胶原变化水平,同时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素氮、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Ⅳ型胶原水平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血脂水平改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Ⅳ型胶原水平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LP(a)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氟伐他汀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LP(a)水平变化,分析LP(a)水平与肾损害程度的相关性,并探讨氟伐他汀对LP(a)的影响及防治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192例不同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对照者,测定其血清中TG、TC、HDL-C、VLD-C,LP(a)的水平及Scr、UAER。分析血清Lp(a)质量浓度变化与DN进展之间的关系。同时测定氟伐他汀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治疗后上述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LP(a)随肾功能的减退呈升高趋势,两者呈正相关(P〈0.05),而血糖与肾损害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氟伐他丁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LP(a)水平而对血糖水平无影响。结论:LP(a)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肾损害有关,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危险性预测因素,氟伐他丁能下调LP(a)水平,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及炎症因子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 13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1组)及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2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C肽(FCP)、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UAER及sP-selectin。结果糖尿病病程、CRP、IL-6、UAER及sP-selectin在DM、DN1、DN23组间依次递增,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FCP的水平在DM、DN1、DN23组间依次递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sP-se-lectin与糖尿病病程、LDL-C、CRP、IL-6、UAER呈正相关(r=0.17,P<0.05;r=0.23,P<0.05;r=0.39,P<0.05;r=0.31,P<0.05;r=0.56,P<0.05);与FCP呈负相关(r=-0.35,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CP、IL-6、UAER是sP-selectin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可溶性P-选择素与CRP、IL-6及LDL-C、FCP等一起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余国庆  窦念涛  孙红 《安徽医药》2014,(12):2315-2317
目的:探讨D-二聚体( DD)、纤维蛋白原( Fib)及胱抑素C( CysC)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85例,健康体检者47例为对照组( NC组)。测定其空腹DD、Fib、CysC水平,并按照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 NA组,UAER<30 mg· d-1)108例、微量蛋白尿组(MA组,UAER 30~300 mg· d-1)51例、临床蛋白尿组(CP组,UAER >300 mg· d-1)26例。观察DD、Fib、CysC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MA组和CP组DD、FIB、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及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P组与MA组相比亦明显升高(均P<0.05);MA组和CP组DD、CysC阳性率显著高于NA组(均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DD、FIB和CysC与UAER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0,0.480,0.819,P均<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糖尿病肾病患者尤为明显;DD、FIB和CysC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方法将159例早期DN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和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血脂主要指标(TC、TG、HDL-C、LDL-C)和肾功能指标(UAER、β2-MG、BUN、B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TC、TG、HDL-C、I.DL-C)明显改善(P〈O.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明显差异。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UAER,β2-MG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BUN,BCr亦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而且效果优于单用前列地尔注射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IL-2、IL-8及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在2型糖尿病肾病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110例,其中糖尿病肾病72例,分为早期肾病(DN1)组35例,临床肾病(DN2)组37例,2型糖尿病无白蛋白尿组(DM)38例,健康对照组3O例;分别测定血清IL-2、IL-8及TNF-α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组血清中IL-2水平地低于正常人组及2型糖尿病非肾病组,而IL-8及TNF-α水平高于正常人组及2型糖尿病非肾病组,且随糖尿病肾病的加重差异更为显著;相关分析发现,IL-2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呈负相关,IL-8及TNF-α水平与UAER呈正相关。结论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IL-2、IL-8及及TNF-α水平其发生的重要炎症介质,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勇  陈德政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278-227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严格糖尿病综合治疗后,分别给予A组用氯沙坦25mg/(次·天),B组用50mg/(次·天)和C组用100mg/(次·天)的剂量,治疗8周后,测定3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血脂等。结果:3组治疗后UAER、TC和TG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5):B组和A组,C组与A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三组SCr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CCr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C组与A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临床期应用较安全、有效、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因子-1(sVCAM-1)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该院肾脏内分泌门诊及住院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32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2例。另选择34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糖尿病组(SDM组、EDN组、CDN组)给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采集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静脉血和24h尿。检测各组血清中sVCAM-1水平、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等。结果治疗前,血清sVCAM—1水平在SDM组、EDN组及CDN组中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螺内酯治疗12周后,三组患者血清sVCAM-1水平及UAER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能显著降低DN患者血清sVCAM-1水平及UAER,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丁晓洁  张永明 《安徽医药》2014,18(4):740-742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氟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例血脂正常的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外,A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d^-1,B组给予氟伐他汀80 mg·d^-1,睡前一次口服,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前后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TG、TC、LDL-C、HDL-C、HbA1C、ALT、AST、CK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论何种给药剂量治疗后UAER显著下降,且随治疗时间延长效果更显著(P<0.05);B组比A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伐他汀具有非依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