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药物不良反应可按性质或病因分类。目前常按病因分为A、B型。(1)A型反应是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可预测,常和剂量有关,其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抗血凝药所致出血,苯并二氮(艹卓)类引起的瞌睡。(2)B型反应是一种与药物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难预测,发生率低而死亡率高。如麻醉药引起的恶性高热,以及药物引起的一些免疫学反应。按国外有关文献报  相似文献   

2.
注射用药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江兰  徐楚鸿  黄璞 《医药导报》2003,22(12):894-895
目的:对601例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常用药品诱发的ADR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601例ADR中,女340例,男261例,中青年占42.4%;诱发ADR的药物涉及25类,75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82.0%;A型反应320例次,B型反应281例次;药物引起的心血管系统损害最多,其次为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损害;药物引起较重的不良反应有14例;不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占3.2%.结论:应重视ADR监察,规范合理用药,以减少或控制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药源性心血管系统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引起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ADR)很普遍,其类型也多种多样.英国药物安全委员会所收到的报告表明:1997年药物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的ADR约占10%.在这些反应中,有些是可以预见的A类反应,例如地高辛及抗心律失常药,但也有许多是不可预见的反应,如细胞毒制剂多柔比星(阿霉素).有些ADR常对生命造成严重或潜在的威胁,因此,必须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药物不良反应(ADR)需要一定数量治疗经费,据估计内科住院患者因ADR住院者占3%~8%,有的报道可占所有住院者的20%。本研究目的为评估有多少患者因ADR入院或住院期间发生ADR,以及阐明其高危因素与计算出因ADR而延长的住院天数。受试对象为某综合医院中有29张床位内科的住院患者,由同一医师前瞻性评估1993年5月2日至同年10月31日半年期间在该科治疗的严重ADR。严重ADR是指可致死或危及生命,或可明显改变治疗计划,例如延长住院时间的ADR。企图自杀故意过量服药者不列入研究。药物反应分为2型:A型为药理学特性所引起,B型为非药理学特…  相似文献   

5.
杨句容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3650-3651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与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ADR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58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ADR病例报告中涉及28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曲松钠(37例),青霉素(20例)和头孢噻肟钠(12例).A型不良反应33例,B型不良反应125例,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居多(115例).反应程度绝大多数为轻、中度反应,重度反应7例,无死亡病例报告.结论:应加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理使用,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药物不良反应(ADR)一般是指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对人体有害或意外的反应.排除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超剂量投药、药物滥用或停药后所致等管理失误出现反应.通常所说的ADR包括副作用、毒性、过敏反应,继发反应,特异性遗传素质依赖性等.从病因上来说可以分为A型和B型两类.前者主要是药物作用增强所致,即在正常用量的情况下,因个体差异而出现药物过量反应,临床上发生率较高,但死亡率较低.后者的反应与药物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临床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药品不良反应监察系统和报告制度的建立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药品的不良反应(简称ADR),是指用于人体后产生的所有对病人不利的反应,一般分为A、B两型。A型不良反应主要由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一般与剂量有关,在人群中发生率高但死亡率低;B型不良反应与正常的药理作用无关,常规药理学研究难以  相似文献   

8.
914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谭红爱  郭伶 《医药导报》2001,20(12):790-791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对协和医院ADR监察室收集的914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14例不良反应中,中青年比例占36.2%;诱发ADR的药物涉及15类,120个品种,其中抗生素类引起的占79.3%;A类反应470次,B类反应444次;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损害,其次为皮肤粘膜及附件损害;造成重度损害者21例次。结论:应重视开展ADR监察,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我院260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可分为A、B、C3种类型。在临床药物治疗中,A、B型ADR较为常见。随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4年)的实施和《关于加强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2009)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
卢洁玲 《上海医药》1998,19(10):37-38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是指在常用量情况下,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不利或有害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继发反应和特异性遗传素质等。按照分类,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分为A型和B型两大类。A型不良反应(量变型异常)的特点是可以预测,通常与剂量有关,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虽高,但死亡率低。B型不良反应(质变型异常)是与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一般很难预测,常规的毒理学筛选  相似文献   

1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133例报表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重庆市ADR监测中心收到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ADR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33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ADR病例报告中涉及26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曲松钠(37例),青霉素(20例)和头孢噻肟钠(12例)。A型不良反应18例,B型不良反应115例,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居多(98例)。反应程度绝大多数为轻、中度反应,重度反应15例,其中死亡1例。结论:应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药物不良反应(ADR)一般是指在常用剂量情况下,由于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不利或有害反应。它包括剧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继发反应和特异性遗传素质等。还可指人类在使用药物时所发生的任何不良情况,其中包括正规医疗用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超剂量投药、药物滥用而在停药后所致的各种不良后果,以及未达到期望的药理效应等,均称为ADR。从病因上来说,可以分为A型和B型两类,前者主要是药物作用增强所  相似文献   

13.
2005~2009年我院8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本院2005年2月~2009年10月收集的87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ADR中,女性稍多于男性;临床上引起ADR的药物集中在抗菌类药物,而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反应是其主要的表现类型,静脉给药途径最容易引发ADR.结论:临床上容易引起ADR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186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自发呈报的186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ADR报告进行分类.结果:186例临床ADR报告中男性61例,女性125例,性别间发生率差异显著;高年龄段(>60岁)发生率高;A类(剂量相关性)ADR病例63例,B类(剂量非相关性)123例,B类显著大于A类;静脉给药引起的ADR(占92.5%)最多;ADR以轻中度为主,所有患者转归较好.结论:应将ADR监测放在与治疗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提高医院临床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药物不良反应(ADR)中,皮肤是最易受到影响的器官。1997年英国药物安全委员会收到的ADR报告中,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过敏反应约占27%。尽管很多药物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有一定的变应性或毒性基础,但其原因仍然不清遗传可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患肝病、肾病、AIDS病、SIE患者和老年人等发生皮肤反应的危险性较高。在住院病人中,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高达3%。事实上,所有的药物都可能引起皮肤反应,虽然大多比较轻微,但有些反应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等。ADR的诊断较困难。一般的皮肤反应是在药物使用后的短期内发生,但也有几星期内,甚至数月发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84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翠英 《首都医药》2006,13(14):47-48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北京市密云县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收到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ADR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结果84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ADR病例报告中涉及9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曲松钠(36),头孢呋辛钠(20),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1);口服给药8例,其余76例均为静脉给药;A型不良反应26例,B型不良反应58例;反应程度绝大多数为轻、中度反应,重度反应11例,其中死亡1例。结论应合理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药物不良反应(ADR)一般是指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对人体有害或意外的反应.排除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超剂量投药、药物滥用或停药后所致等管理失误出现反应.通常所说的ADR包括副作用、毒性、过敏反应,继发反应,特异性遗传素质依赖性等.从病因上来说可以分为A型和B型两类.前者主要是药物作用增强所致,即在正常用量的情况下,因个体差异而出现药物过量反应,临床上发生率较高,但死亡率较低.后者的反应与药物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临床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临床治疗中,医师往往以某种药物治某病为己任,却忽视了药物可能带来的各种危害性观察,尤其在当今药物商品流通中,厂家有意无意的抬高药物治疗效应和拓展其适应范围,却讳言其各种副作用.在国内诸多药物说明书中,禁忌症、副作用、注意事项的记载残缺不全,有人作过统计,其中三项中一项或二项不全者为95~100%,缺副作用项者89%,三项全缺音39.8%~41.6%,致使医师无所嘱,病家无所遵.因此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的同时加强对药物治疗中不良反应监护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为了有效地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护,笔者认为首先要做好以下儿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乡村医药》2014,(8):59-59
<正>目前,药品不良反应分类有很多种,这里仅介绍一种最简单的药理学分类。这种分类是根据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将药品不良反应分为三类:A型反应、B型反应和C型反应。A型反应是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常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但死亡率低。通常包括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71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浅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院于1997年开展ADR监测报告工作。至2002年底间共收集ADR报告71份,其中男41例,女30例,年龄8~82a,60a以上者29例;ADR因果关系评价结果,肯定43例,很可能20例,可能8例;ADR分型为B型的有47例,其余24例为A型,A型:B型=24:47。71份ADR报告涉及药物10余类,41个品种,其中口服药品15种,注射药品26种,抗感染药物报告例次为最多,占总数的59.15%,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心血管药物、解热镇痛药等,见表1。抗感染药物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出现频度最高,共涉及5种药物,26例报告。所报告的不良反应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36.6%,过敏性休克占29.6%,…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监测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患儿使用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分析 ADR 发生情 况及影响因素,并建立其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至 2022 年 2 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儿科使用 β-内酰胺 类抗菌药物的患儿作为 ADR 监测对象,统计分析 ADR 患儿临床资料。 按使用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否发生 ADR,分为 ADR 组和无 ADR(nADR)组,并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其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 结果:共监测使用 β-内酰胺类抗 菌药物的患儿 453 例,87 例发生 ADR(ADR 组),366 例未发生 ADR(nADR 组)。 单因素和 Logistic 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过敏 史、给药频次不合理、高剂量、用药时间≥3 d、联合用药为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 ADR 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 据此建立 预测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 ADR 的列线图模型,一致性指数高达 0. 749(95%CI 0. 691 ~ 0. 807),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 (16% ~81%),列线图预测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引发患儿 ADR 风险净获益值较高,表明该模型临床预测效用良好。 结论:β-内 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 ADR 的危险因素包括过敏史、给药频次不合理、高剂量、用药时间≥3 d、联合用药,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 型能有效预测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 ADR 的风险概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