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和会议论文,参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并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8篇共包含870名患者,方法学质量较低;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痊愈率和临床显效率方面丹红注射液单独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是肯定的,在这8个随机对照试验中,没有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促进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作用,且安全性较高。然而因纳入研究质量低且样本量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故上述结论尚需进行设计合理、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JADAD量表和COCHRANE偏倚分析法评价国内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的质量。方法:电子检索为主,全面收集相关合格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NKIE-learning文献管理器筛选文献,运用JADAD量表和COCHRANE偏倚分析法进行报告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RCT108篇。描述具体随机序列产生方法的有64(59.25%)篇,有24(22.22%)篇提及退出与失访,完整描述观察指标与回报结果一致的有67(62.03%)篇,有7(6.48%)项研究采用正确盲法。结论:目前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的随机对照试验质量偏低。今后临床试验应严格执行JADAD量表和COCHRANE偏倚分析法。  相似文献   

3.
针药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采用针灸中药及静点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2例,静点丁咯地尔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4.78%,对照组59.37%,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6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进行疗效对比,观测临床症状、体征,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P0.05)。结论:温针灸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纳入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开始时间为2001年1月,截至时间为2014年4月。Meta分析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结果:最终纳入13项研究,共1 1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提高临床疗效、治疗起效时间和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方面,治疗组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未见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丹红注射液相对于其他中药可以改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起效时间和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但其相对于西药和体外超声治疗的疗效如何,尚需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岩 《四川中医》2008,26(9):115-116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剌五加60ml、加维脑路通0.6g,每日1次,静脉滴注,连用10天.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颈项部诸穴联合药物治疗,可更多改善眩晕及脑血流速度等症状,进一步提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林沛 《中医研究》2011,24(5):46-4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和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占95.83%,对照组有效率占71.88%,2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针药并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艾灸及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仅采用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3.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标本根结理论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接诊的24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试验组加用标本根结理论下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血管搏动指数。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 50%(111/1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 67%(98/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均显著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搏动指数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标本根结理论下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盐酸川芎嗪,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盐酸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我国针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症)的临床试验质量.方法:通过机检和手检获得针灸治疗甲亢症的临床试验文献,并按国际Cochrane协作网Cochrane手册随机对照研究标准及临床流行病学评价方法对文献的随机化、对照、研究对象选择(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确定)、组间可比性、样本含量、样本来源的描述及控制、诊断标准、盲法的运用、疗效判定标准、统计方法、副反应、随访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63篇文献中针灸治疗甲亢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论文仅占22.2%,但近年来呈逐年增加趋势.结论:尽管针灸已被广泛运用于甲亢症的防治中,但因其临床随机对照性试验(RCT)数量较少、质量水平仍然较低,尚无法为临床提供可信性高的证据,严重阻碍了针灸临床疗效的验证和发展.建议有条件的研究机构进行针灸治疗甲亢症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探索出疗效确切,可行性强的针灸方法,为进一步开展针灸治疗甲亢症的系统评价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抑郁性神经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国内针灸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真实性和相关内容,为提高研究者临床研究设计水平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全面广泛收集相关文献,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原则,采用统一编制的"针灸治疗抑郁性神经症文献质量评价信息采集表",对1980~2008年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符合纳排标准的共15篇,均发表在2000年以后.其中正确使用随机方法的5篇(33.3%),采用诊断标准的10篇(66.6%),叙述排除标准的10篇(66.6%),有疗效判定标准的12篇(80%),采用盲法的4篇(26.7%),报告病例退出的5篇(33.3%),报告疗效统计学方法的9篇(60%),都没有进行样本估算和随访情况的描述.结论 针灸治疗抑郁性神经症临床研究文献近年来更多采用了随机对照方法,但亦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痤疮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目前临床研究的现状.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BM数据库、CNKI数据库等收集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以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进行质量评价,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4.2.8.结果:1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1 613例患者.17项研究采用治愈率为评价指标,Meta分析显示针灸治疗痤疮对照常规西药,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RR(随机效应模型)=2.96,95%CI(1.63,4.91),Z=4.08,P<0.000 1];针灸综合疗法对照针灸单一疗法,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RR(固定效应模型)=2.51,95%CI(1.76,3.57),Z=5.11,P<0.000 01].结论:针灸治疗痤疮安全、有效,对照常规西药可能有一定优势,针灸综合疗法优于单一疗法,但因纳入部分文献质量较低,结论尚不确定;今后应对其不同分级和证型进行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针灸治疗痤疮的优势性,对针灸不同疗法应进行对比研究,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评价国内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质量。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与手工检索。检索CNKI、CBM、VIP和万方4个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相关期刊,筛选出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采用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85篇。大部分文献存在随机方法描述不清和无随机隐藏、盲法使用率低、无样本量计算、无意向治疗分析、针刺细节报道不充分、无针刺治疗医生的资历等问题。结论: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质量普遍较低,影响报道的可靠性和同质可比性。为提高针灸临床随机试验可靠性和质量,应该将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引入针灸临床随机试验设计并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15.
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目前临床研究的现状.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BM数据库、CNKI数据库等收集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以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进行质量评价,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4.2.8.结果:1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1 07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与常规药物治疗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RR(固定效应模型)=1.86,95%CI(1.51,2.29),Z=5.82,P<0.000 01];针灸治疗与常规药物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RR(固定效应模型)=1.58,95%CI(1.32,1.89),Z=4.94,P<0.000 01].结论: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对照常规药物可能有一定优势.但因纳入部分文献质量较低,结论尚不确定,尚需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优势性.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方法:电子检索CBM、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广泛收集相关文献,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对1978年1月~2010年4月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类型及方法学、一般情况、疾病诊断及纳入和排除标准、盲法、分配隐藏、疗效判定标准、随访、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王珑  孙冬玮  邹伟  张洁玉 《中国针灸》2008,28(5):381-386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对针刺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遵循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并使用专用的统计分析软件RevMan4.2版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14篇RCT满足纳入标准,4篇采用双盲法。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针刺组与药物组有效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与药物组治疗后汉密尔顿(HAMD)量表评分比较,针刺在改善HAMD量表评分方面优于阿米替林,与其他药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治疗抑郁症与药物治疗比较可能同样有效,且安全性较好,但由于临床试验方法学质量不高,尚需要高质量的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8.
针灸治疗失眠症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对针灸治疗失眠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统计方法数据用专用软件RevMan4.1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篇RCT共585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6篇均为低质量试验,均未使用盲法;Meta-分析的结果,针刺组和药物组比较,比值比(OR)为3.55,95%的可信区间[2.50,5.05],P<0.0001.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症可能有效,但由于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尚不能充分肯定,需高质量的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9.
梳理和总结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证据。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CDSR)、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CENTRAL)、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中针灸治疗肩周炎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5月31日。采用AMSTAR-2评价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并以证据图的形式总结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证据现况。共纳入原始研究文献266篇,系统评价文献6篇。目前小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居多,干预措施以温针灸、毫针、针刀和电针等单一针灸疗法为主,临床有效率、肩关节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是现有临床研究关注较多的结局指标。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了针灸作为肩周炎辅助治疗措施的优势,在疾病复发率以及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证据较少。此外,针灸治疗肩周炎相关研究的证据质量也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近年来国内外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的情况。分别从体针、电针、点穴推拿、穴位注射、穴位贴敷及其他疗法等几方面对针灸治疗此类疾病的方法进行归类分析。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常用腧穴为八、三阴交、中极、关元等;刺激方式为针刺、电针、点穴推拿、穴位注射等。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其他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尚需要更多的设计严谨、方法科学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