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华潞  黄洁 《当代医学》2001,7(6):24-27
氯沙坦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亚型)拮抗剂。在轻/中度高血压病人,氯沙坦作为每日口服一次的抗高血压药物与依那普利,安替洛尔,非洛地平缓释剂的疗效相似。氯沙坦的耐受性良好,头晕是被报道的唯一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咳嗽的发生率明显少于转换酶抑制剂。氯沙坦增加尿酸排泄和降低血尿酸水平的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观察。氯沙坦是否能减少心血管事件,预防和逆转左心室肥厚、动脉硬化和肾功能衰竭的大规模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2.
程亚敏 《华夏医学》2001,14(6):825-825
氯沙坦钾是一种非肽类的血管紧张素 (Ang )受体拮抗剂 ,是新一代的抗高血压药物。我科观察了氯沙坦钾对 3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33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选自 1999年 8月至 2 0 0 0年8月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 ,入选患者均符合 WHO/ISH1999年轻、中度高血压诊断标准 ,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其中男性 2 3例 ,女性 10例。平均年龄 (71.91± 5 .19)岁 ,平均病程 (11.6 7± 10 .73)年。1.2 方法入选者停用降压药 1周 ,测血压仍符合高血压标准(WHO) ,之后给予口服氯沙坦钾 (美国默…  相似文献   

3.
新型抗高血压药物氯沙坦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沙坦是第一个被研究开发的ANGⅡ受体拮抗剂。该药口服后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为33% ,大约14% 的氯沙坦在体内形成活性更强的羧酸代谢物E-3174。存在体内的ANGⅡ受体有AT1、AT2、AT3 三种,其生理效应主要由AT1 受体介导发生,可出现强烈的血管收缩及醛固酮释放等多种效应。氯沙坦是非肽类拮抗剂,能高效、特异地与AT1 受体结合,有效地抑制AT1 受体介导的所有生理效应,发挥舒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减少后负荷及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有效地治疗高血压病及心力衰竭,同时能够逆转左室肥厚。与其他降压药相比,既无药源性踝部水肿、心率增加的反应,又无频繁咳嗽的不良作用,且临床效果满意、耐受性好,它将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占据显著地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氯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 3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氯沙坦 5 0mg/d 2~ 4周 ,治疗前后进行M型、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 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左室内径 (LVD)恢复明显 (P <0 .0 1) ,左心功能指标也明显改善 (P <0 .0 1)。结论 氯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并能使左室扩大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5.
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酸的影响。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31例在常规钙拮抗剂治疗1周后,随机分治疗组加用氯沙坦,对照组不加用。比较两组血清尿酸,尿尿酸测值。结果 治疗组血清尿酸水平降低。结论 氯沙坦能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增加泌尿系尿酸排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氯沙坦降低糖尿病 2型并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尿白蛋白增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51例 ,分为 2组 ,氯沙坦组 2 6例 ,服氯沙坦 50mg每日 1次 ,疗程 4周。对照组 2 5例不服氯沙坦 ,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血肌酐、血钾及血压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尿白蛋白明显降低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无明显变化 ;观察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降低不明显。结论 :氯沙坦具有良好的减少尿微量白蛋白和降低血压的作用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显著的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巧英 《浙江医学》2010,32(9):1409-1411
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其抗高血压疗效已获充分肯定.但目前关于缬沙坦与其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血尿酸影响的对比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拈抗剂(ARB)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缓冲功能的影响.方法口服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66.48±5.16)岁,应用自动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仪检测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以判断其大动脉缓冲功能.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降低(P=0.002 2,P=0.008 1);颈动脉-股动脉PWV显著降低[(13.60±2.31)m/s vs(11.89±2.11)m/s,P=0.041 6].结论氯沙坦不仅能良好地控制血压,亦能明显改善大动脉缓冲功能.  相似文献   

9.
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逆转向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68例高血压LVH患者给予口服氯沙坦(50-100)mg/d、部分病例加用氢氯噻嗪12.5-25mg/d)共20周。观测治疗前后心率(HR)、坐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超声心动图左室内径(LAD)、舒张末期室内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速度比(E/A)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 氯沙坦治疗20周后,患者SBp,DBp明显下降(P<0.0001);IVST、PWT、LAD、LVMI明显减小(P<0.001);LVDd有增大趋势,但差异不明显(P>0.05);心率及LVEF、LVFS无明显变化(P>0.05),而E/A明显上升(P<0.01)。结论(1)氯沙坦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LVH患者的血压、逆转LVH;(2)氯沙坦可以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但对心率及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3)氯沙坦副作用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人血浆内皮素和醛固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沙坦(Losartan)对高血压(EH)病人血浆内皮素( ET)和醛固酮(Ald)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EH病人口服氯沙坦,每日50 mg,干预3周.治疗前后测定平均动脉压(MAP),放免法测定ET和Ald水平.结果:治疗组MAP、ET和Ald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氯沙坦能显著降低EH病人MAP、ET和Ald水平,是防治EH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与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②方法 4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给予氯沙坦50~100 mg,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12.5~25.0 mg,每日3次.两组均每周监测血压,服用4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测定病人静态左室收缩功能.③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压均明显降低,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1.8%,33.0%,63.6%及61.1%,95.1%,94.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21~0.820,P>0.05).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每搏排血量、心脏排血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上升(t=3.422~4.232,P<0.01).④结论氯沙坦可改善老年高血压病人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沙坦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的临床价值。方法服用氯沙坦前后分别测量血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厚度、重量和E/A比值。结果服药后血压、左室厚度和重量显著降低(P<0.01),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1)。结论氯沙坦能在降低血压的同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3.
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肾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分别用氯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共60例,分为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均能明显降低血压,但两组之间的血压下降无明显差异.两组的24 h尿蛋白均有明显下降,血肌酐在两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但是在氯沙坦组尿酸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均有降压和保护肾功能作用,氯沙坦还有降低尿酸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研究培哚普利和氯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耐受性。方法:将90例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培哚普利组和氯沙坦组,于服药前及服药后6、12、24个月分别测定血压、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量(CO)、A峰/E峰比值。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均有血压的下降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改善作用,但氯沙坦组不良反应少。结论:二药均有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使用氢氯噻嗪(HCTZ)降压治疗时,氢氯噻嗪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 13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时服用HCTZ12.5mg,1次/d,观察降压效果.在治疗6周和1年末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等指标,比较服药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血尿酸升高.分层分析发现治疗6周末及1年末血压达标者尿酸治疗前后无变化,血压未达标者尿酸升高(P<0.05).结论 应用氢氯噻嗪降压治疗,血尿酸变化与降压效果有关,疗效差者血尿酸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口服缬沙坦前后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AF)病人P波离散度(Pd)的变化,评价缬沙坦对Pd的影响。方法选取69例高血压并发阵发性AF病人,口服缬沙坦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机测定Pmax和Pmin,计算Pd并比较其差异性。结果口服缬沙坦治疗3个月后Pd明显减小(t=6.21,P<0.01)。结论口服缬沙坦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并发AF病人心房电生理异常,减小Pd,降低AF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应用拉西地平对30例轻、中型高血压病(EH)患者治疗4周。观测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脂质过氧化物(LPO)及空腹胰岛素(Ins)水平。结果显示:(1)EH患者SOD活力较正常人明显下降,LPO水平明显升高(P<0.01);服药后患者SOD活力明显回升,LPO含量显著降低(P<0.01);(2)降压作用显著(P<0.01),治疗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3)对空腹Ins,血糖,血脂无影响。表明拉西地平降压作用安全、有效,且具有抗氧自由基和保护SOD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观察 5 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口服氯沙坦2 4周后左室形态结构和左室功能变化。结果治疗 8周后血压下降明显 ,治疗 2 4周后超声心动图显示室间隔、左室后壁肥厚明显减退 ,左室质量指数下降 ,总有效率达 85 .0 %。结论氯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具有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氯沙坦50mg/d口服,服药2周后坐位舒张压≤11.9kPa者加用双氢克尿塞12.5mg/d,疗程共8周,观察偶测血压和心率,用药前后动态血压监测,检验血,尿常规、肝素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心电图等。结果:实际观察54例,单独使用氯沙坦的46例患者疗程结束后显效21例(45.65%),有效25例(54.35%)。8例合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缬沙坦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肥厚未逆转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口服缬沙坦6个月后,左心室肥厚未逆转的高血压病人32例,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早、晚期峰值运动速度(Em和Am)及其比值(Em/Am),比较左心室肥厚未逆转病人口服缬沙坦6个月前后Em、Am以及Em/Am的变化。结果口服缬沙坦6个月后,Em明显增加(t=4.67,P<0.01)。结论缬沙坦能改善左心室肥厚未逆转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