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康复治疗中发生无症状低血糖症的意义。方法:35例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后在康复治疗介入时均安装CGMS,连续佩戴72h,同时使用便携式末梢血糖仪和试纸进行每日末梢血糖监测(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及凌晨3∶00),比较两种方法对低血糖及无症状低血糖检出情况。结果:CGMS监测出无症状低血糖例数比末梢血糖监测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5例患者无症状低血糖多发生在3∶00—8∶00,占22.86%,血糖值平均为(3.25±1.07)mmol/L,最低值为2.3mmol/L。结论:CGMS能及时监测无症状低血糖现象,避免风险发生。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波动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琳  吴静  薛耀明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9):2250-2251
目的: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餐后血糖波动特点.方法:CGMS对15例GDM孕妇进行连续72 h血糖监测.取进餐时血糖,餐后30、60、90、120、150、180 min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5例GDM孕妇血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其中早餐后血糖上升较午餐及晚餐明显.餐后2 h血糖≥7.2 mmol/L者占47%(7例),餐后2 h血糖≥11.1 mmol/L者占7%(1例),餐后2、3 h血糖≤3.9 mmol/L者占27%(4例).血糖在餐后30~150 min维持高峰状态,餐后150 min开始下降,进餐前血糖为最低时段,至进餐时达到最低水平,三餐进餐时血糖为最低时段(5.15±0.07)mmol/L.本组GDM患者餐后3 h内平均血糖值为(5.96±1.63)mmol/L,餐后血糖峰、谷值分别为(9.58±1.38)、(3.36±0.47)mmol/L.结论:CGMS系统有助于动态观察GDM患者餐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凡  李文坚  何军 《临床医学》2012,32(10):8-10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0例孕妇分为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正常组、异常组及妊娠糖尿病(GDM)组,每组10例,采用CGMS进行连续3 d血糖监测。结果GDM组整体血糖波动系数,空腹血糖平均值,餐后血糖平均值,患者早、中、晚餐三餐达到餐后血糖峰值,低血糖及高血糖事件发生次数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结论 CGMS能够准确反映出GDM患者的完整血糖变化,可增强患者对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云倩  沈洁 《临床荟萃》2012,27(12):1043-1046
目的 应用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分析孕中晚期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与正常糖耐量孕妇血糖的差异性.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在南方医院行正规产检的初产妇,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两组,采用CGMS行72小时血糖监测,计算评估参数,分析两组各参数的差异性.结果 GDM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血糖(MBG)波动幅度(3.5±1.0) mmol/Lvs (2.4±0.3)mmol/L、日内日血糖最大波动幅度(5.2±1.6) mmol/L vs (4.3±1.1)mmol/L、早餐后1小时MBG值(7.1±1.1)mmol/L vs (5.9±0.6)mmol/L、早餐后血糖峰值(8.5±1.1)mmol/L vs(6.8±1.1)mmol/L、早餐后血糖达峰时间(57.4±15.5)分钟vs(45.3±14.8)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GDM患者存在血糖波动,CGMS可以发现GDM患者全天的特点,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指尖血糖监测方法相比较,评价CGMS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连续72h同时使用CGMS和手指尖血糖监测,分别记录患者的血糖值(手指血糖记录三餐前后、夜间22:00及凌晨4:00血糖值),对相同时间段的血糖值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根据血糖监测的情况调整降糖治疗方案。结果(1)48例患者在相同时间段内比较,出现高血糖时间段为餐后1-2h,CGMS监测血糖的最高值为(18.66±1.55)mmol/L,相同时间段的手指血糖值仅为(15.82±1.2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发生低血糖(血糖值〈3.9mmol/L)时间段多为22:00-4:00,CGMS监测中发现低血糖19例,其中9例(18.75%)发生低血糖时无任何症状,10例(20.83%)发生低血糖时伴有心慌、头昏等症状,最低血糖值(2.6±0.44)mmol/L;而同时段指尖血糖监测仅发现有8(16.67%)例无症状低血糖,5例(10.41%)发生低血糖时伴有心慌、头昏等症状,最低血糖值(3.2±0.2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GMS更能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及夜间低血糖,较手指尖血糖监测能指导临床医师为患者调整降糖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传统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Ⅱ)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治疗对血糖控制的区别。方法将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SⅡ联合CGMS为实验组,传统皮下胰岛素注射(MSⅡ)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GMS连续监测血糖72h,后者采用指尖血糖仪检测血糖72h。两组均进行胰岛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实验组血糖波动值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经胰岛素治疗后,实验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15.0%)(P〈0.05)。结论两组治疗均能达到目标血糖值,但CSⅡ联合CGMS应用能及时发现低血糖事件,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下降,故对指导糖尿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孔艳霞 《护理学报》2014,(13):39-4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分娩的足月新生儿血糖监测及喂养时间模式。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84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分娩的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新生儿基线血糖及孕妇待产期空腹和餐后2 h血糖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具有可比性。观察组出生后12 h内每次喂奶前监测指尖血糖,12~24 h每2次喂奶前监测指尖血糖;对照组定时监测血糖,生后12 h内每2 h监测血糖1次,生后12~24 h内每4 h监测血糖1次,比较两组发现新生儿低血糖的效率。结果观察组26例新生儿出现低血糖,对照组17例新生儿出现低血糖,观察组共监测血糖494次,测得低血糖95次,对照组共监测血糖420次,测得低血糖58次,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发现低血糖的效率高。观察组低血糖较对照组更多出现在0~12 h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定时监测血糖,奶前监测血糖有助于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分娩的足月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现,可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本地区100例孕妇孕中期体内血糖、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于西乡县人民医院门诊做糖耐量试验筛查的100例孕妇,空腹、餐后1h、餐后2h进行静脉血抽取并检测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将纳入研究者分为健康组、妊娠糖尿病(GDM)组、糖耐量受损(GIGT)组和低血糖组,分析各组血糖、胰岛素水平变化。结果空腹时,健康组和GDM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和GIGT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和低血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1h,健康组和GDM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h,健康组和GDM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胰岛素、餐后1h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水平比较中,健康组和GDM组、GIGT组、低血糖组相应时间点的胰岛素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会不同程度地变化,血糖升高时相应的胰岛素不一定会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母亲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喂养时间及血糖监测关系的模式。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4年2月的168例由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实验组出生后12 h内每次喂奶前监测指尖血糖,12~24 h每两次喂奶前监测指尖血糖;对照组出生后12 h内监测血糖每2 h一次,12~24 h监测血糖每4 h一次,比较两组发现新生儿低血糖的概率。结果实验组共发现低血糖190次,低血糖新生儿50例;对照组发现低血糖116次,低血糖新生儿34例,实验组较对照组发现低血糖的概率高。结论相比定时监测血糖,喂奶前监测血糖有助于糖尿病母亲分娩的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现,可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糖尿病胃转流手术后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1例的糖尿病胃转流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应用CGMS,对照组 21例采用每天6次对照糖监测,连续7 d监测两组平均血糖、全天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高血糖发生率情况.[结果]实验组血糖均值及全天胰岛素总量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高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指尖血糖监测方法相比,糖尿病病人胃转流手术后应用CGMS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研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监测正常妊娠、正常非妊娠女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中的应用。方法2008~2009年间30例研究对象按照身体状况被分为正常妊娠组、正常对照组、GDM组各10例,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72h血糖。结果正常妊娠组和GDM组在孕周及分娩周数、新生儿体重相比无明显差别,但孕后GCT1h血糖、OGTT血糖值均低于GDM组;而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妊娠组间各时间段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各时间段的血糖值均显著低于GDM组。三组间的血糖峰值时间各不相同。结论CGMS可以提供完整的血糖波动资料,准确性高。同时CGMS因其可以连续佩戴3d,因而发现血糖异常的机更大、敏感性更高,因此可以作为妊娠期血糖监测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Betatrophin含量与机体糖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庆阳市人民医院进行糖耐量筛查并确诊为GDM的孕妇117例作为GDM组,同期在本院进行糖耐量筛查的健康孕妇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的血清Betatrophin含量、外周血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脂质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GDM孕妇血清Betatrophin与糖脂代谢紊乱程度的相关关系。结果GDM组孕妇血清中Betatrophin的含量为(309.47±38.66)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孕妇[(217.66±25.73)pg/mL],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GDM组孕妇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5.47±0.71)mmol/L、(12.37±1.95)pmol/mL、(2.88±0.35),高于正常对照组孕妇[(4.38±0.56)mmol/L、(7.54±0.92)pmol/mL、(1.34±0.19)],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为(140.64±17.29),低于正常对照组孕妇(161.33±18.51),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GDM组孕妇的TC、Apo-B、LDL-C水平分别为(5.98±0.7)mmol/L、(1.76±0.21)g/L、(2.98±0.37)mmol/L,高于正常对照组孕妇[(5.60±0.76)mmol/L、(1.54±0.18)g/L、(2.62±0.34)mmol/L],Apo-A1、HDL-C水平为(0.91±0.10)g/L、(1.70±0.19)mmol/L,低于正常对照组孕妇[(1.12±0.14)g/L、(1.96±0.24)mmol/L],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GDM孕妇血清Betatrophin含量与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0.827、0.716、0.704),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呈负相关(r=-0.793);与脂质代谢指标TC、Apo-B、LDL-C水平呈正相关(r=0.665、0.684、0.833),与Apo-A1、HDL-C水平呈负相关(r=-0.711、-0.675,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Betatrophin含量可客观反映机体糖脂代谢紊乱程度,是病情评估的简便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及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联合维生素D对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维生素D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比较两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研究组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及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联合维生素D治疗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胰岛素泵(CSII)皮下持续注射胰岛素的基础上,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血糖,研究联合方案对糖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4例。对照组单纯用胰岛素泵治疗,同时用血糖仪监测指血糖。治疗组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治疗(双c治疗),比较两组的相应血糖控制指标。结果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糖控制的一般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如血糖控制时间(4.3±1.7dv.S.6.4±2.3d,P〈0.05),症状缓解时间(4.5±1.8dv.s.6.6±2.5d,P〈0.05),平均住院时间(7.1±2.5dv.s10.3±3.3d,P〈0.01);两组血糖控制的一般情况表明实验组的血糖控制比对照组平稳。结论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治疗糖尿病效果要优于单纯使用胰岛素泵,能更好的控制血糖,可以在临床匕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GMS监测无知觉性低血糖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将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1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CGMS,对照组使用强生血糖仪监测血糖,比较2组对患者发生无知觉性低血糖的检测效果和住院期间控制血糖需支付的医疗费用.结果 实验组对Ⅱ型糖尿病治疗中无知觉性低血糖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控制血糖的平均费用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GMS能准确有效地监测无知觉性低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从而降低住院期间控制血糖需支付的总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阶梯式自我管理教育对应用提高接受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简称"双C")治疗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对42例接受"双C"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实验组在Orem自理理论指导下对患者进行阶梯式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适时的宣教模式进行教育.结果:入出院时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在Orem自理理论指导下对接受双|"C"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行阶梯式自我管理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特点。方法:将2006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6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4例和CGMS组3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血糖监测,CGMS组应用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分析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达标率、胰岛素剂量、低血糖频次以及治疗不同时期血糖情况。结果:CGMS组患者所需达标时间更短,达标率更高,低血糖发作次数更少(P均<0.05),两组间胰岛素剂量无差别。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平均FBG和2 h PBG均达标,但CGMS组2 h PBG控制更佳(P<0.05)。结论:在制定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时采用CGMS有助于血糖更好、更快达标,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